第118章 法制還得繼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喝了多少劉琦已經記不清了,前面說了什麼也不太記得住了。現在他只想抒發一下不滿,把苦悶留在今夜,明日再從頭。

喝到興起,劉琦突然高呼:“筆墨侍候!”

甄宓趕緊吩咐侯在門口的侍女去準備。

劉琦提筆就在牆上題了首詩:

“夜飲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管他對不對仗呢,管他李白還是羅隱,兩句名詩湊一塊兒,正好表達自己現在的心情。真的很愁,很難受,很憋屈!劉琦需要發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甄宓看懂了劉琦的無奈無助,看懂了劉琦的辛酸辛苦。看著大醉的劉琦,溫柔地道:“先生會不會太操之過急了?有些事可以慢慢來的。”

“不急?不急等到什麼時候?天下紛爭、戰火不休、百姓流離……我不急,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們能等嗎?等人都死絕了,我們再讓那些士家大族去急嗎?……”劉琦醉了,醉得自己最後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完全不記得了。

甄宓看著醉眼迷離的劉琦,有一種說不出的心疼。這個看上去高高在上的男人究竟經歷了什麼?為什麼他不開心?雖然有些耳聞很多人不支援他推廣法制,但在幷州他就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存在,沒有人可以阻止得了他的決定。現在的他可以說是天下最強的諸侯,擁兵數十萬,百姓愛戴,家有嬌妻美妾,是什麼事讓他如此心煩?如此失落?那簡單的詞句裡明明寫滿了消極和對平淡生活的嚮往,難道他已雄心不在了麼?還是各種壓力太大,無處發洩?

劉琦不知道自己怎麼回去的,醒來的時候,自己躺在貂蟬的懷裡,貂蟬俏麗的面頰上掛滿了擔憂和心疼,紅紅的雙眸中眼淚在不住地往下流。怕是一夜沒睡吧,劉琦的心融化了,這個從小以婢女身份陪在自己身邊的美女子,從來不爭什麼,也不管自己在幹什麼,總是默默地在自己背後支援著。自己昨天真的太過分了,居然連她一起罵了。他伸手擦拭了一下貂蟬掛在面上的淚珠:“傻瓜,哭什麼呢?”

“啊?夫君你醒了?我沒哭,夫君,我們都好擔心你……”貂蟬趕緊擦乾眼淚,破涕為笑。

“你一夜沒睡啊?我就喝了點酒,你怎麼……”看著貂蟬紅紅的眼眶,劉琦有些心疼道。

“我沒事,昨夜我們四處找不著你,後來緣來酒家的人將你送回來,看你喝的太多了,我們都沒睡。琰兒夫人懷著身孕,三更的時候被我們勸去休息了,怕是也沒睡吧。寧兒也一直在的,剛剛去給你做醒酒湯去了。夫君,我們錯了,你別這樣好嗎?昨晚的你好可怕,紅兒以為你不要我們了……”說著說著,貂蟬的眼淚又嘩嘩地流了下來。

劉琦起身將貂蟬擁入懷中:“傻瓜,我怎麼會不要你們,你們可都是我的心肝寶貝!別哭了,是為夫不對,為夫心情不好,不該對你們發脾氣。”

說著,劉琦的唇吻上了貂蟬的眼睛,將那鹹鹹的眼淚吸入口中。

“嘎吱!”門補推開,貂蟬連忙從劉琦懷中掙扎開來。

“蟬姐姐,夫君醒了嗎?”是張寧,端著一碗醒酒湯進來。

“嗯,剛剛醒來!”貂蟬道。

“夫君,快把這碗醒酒湯喝了吧,不然一會兒你該難受了。”張寧也是頂著一雙紅眼圈。

唉,男人呀,自己痛快一場,卻搞得家中的女人痛苦一夜,真是不應該。

“寧兒,你辛苦了!”劉琦心頭一酸。

“夫君沒事就好,寧兒不辛苦!”張寧走到床邊,準備把湯遞給劉琦。

“啊……”劉琦張開嘴,要喂。

“討厭!你這個壞傢伙。”張寧嘴上在說,手上卻沒有停下。

劉琦喝完醒酒湯,二女幫他打理好裝束,才發現蔡琰一直站在門口,不停地擦拭著眼角的淚水。

劉琦當然會心疼,都是自己的女人,怎麼忍心見她們落淚。劉琦走過去將蔡琰摟入懷中:“琰兒,對不起,我昨晚太衝動了。”

“不,夫君,是琰兒錯了,琰兒以後再也不插手夫君的政事了,琰兒不該讓夫君回到家還不得安寧,琰兒只想夫君能開開心心的。”蔡琰在劉琦懷裡拼命搖頭。

“好了,沒事了,都過去了。走,我陪你們一起用早膳,用完你們幾個都好好地睡一覺,我晚上早點回來陪你們。”劉琦拍拍蔡琰,又向貂蟬、張寧招手。

吃過早餐,劉琦又帶著侍衛到府衙繼續工作,發洩過後,工作還得繼續。推廣法典,勢在必行。大權在握,豈能輕易退卻。

昨夜州牧府的侍衛四處尋找劉琦早已驚動了田豐、荀彧、陳群等人,幾人早早地來到府衙商議,在陳群的因果利益分析下,幾人最終統一意見,決定無條件全力支持劉琦的決定。

這讓劉琦很感動,自己手下的這些人,個個深明大義,眼光卓越,辦事果決。有了不同意見,只要能夠及時溝通,全都能摒棄成見,以大事為重。

裴元紹回來了,他接替了夏侯蘭的治安工作,那可是個完全忠心於劉琦的人,沒有任何條件可講,劉琦說的就是真理,誰都不可以在他面前違背。

裴元紹還帶回來一個人,18歲的鄭弘,名士鄭泰的二子。鄭弘從小天賦異稟,被王越在長安收為關門弟子。關東群雄討董時,其父鄭泰與何顒等合謀暗殺董卓失敗,逃離長安,投奔袁術,被袁術表為揚州刺史,在上任途中遭人陷害離世。當時15歲的鄭弘聽到訊息,辭別師傅,單槍匹馬到揚州查出真兇,將其滿門誅殺,逃往河東,被王邑收納,為別部司馬。王邑率河東歸順劉琦後,幷州治下全部實施軍政分離,鄭弘欲從軍,王邑舉薦其去黃忠麾下任職。鄭弘拒絕:“好男兒,當提三尺長鋒,馳騁邊疆,驅除韃虜!”王邑遂薦往趙雲軍中。

趙雲對鄭弘其實挺看好的,但是由於年紀太小,又未經戰事,留在身邊親自調教。恰荀彧調裴元紹回晉陽任職,便讓他也同往晉陽,一來可作裴元紹副手,二來晉陽也可學得更多東西。

人手到位,法制工作強行推廣,不從者,梟首示眾。一時間幷州大戶人心惶惶,嚴管家中紈絝子弟。(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