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冠禮、子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冠禮,乃是中原人的成人大禮,儀式隆重。燃 文小說 ?.?r?a?n?w?e?na?`?按周制,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地點為一家之宗廟,日期為當年之春二月。

冠前十天內,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然後將吉日告知親友賓客。冠禮前三日,再用筮法選擇主持冠禮的大賓,並選一位“贊冠”者協助冠禮儀式。

……

漢末是一個特別重視禮儀的年代,此時有一定的根底的人對於名字是要求很嚴的,而且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字”。只有有身份、有地位、有學識的人,才有可能有“字”。

而一般的老百姓或是普通人家是不可能有字,比如我們從來沒聽說陳涉、魯智深的字叫什麼。反而是有一定官方身份的項籍有字,叫做子羽。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

儒家十三經之一的《儀禮》,其內容記載著先秦的各種禮儀。而十七篇的第一篇就是《士冠禮》,足見冠禮的重要程度。冠禮時候,長輩會賜予字。

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見面都稱他的字,不能呼名。呼他人的名,很不禮貌的。

比如《新唐書杜甫傳》記載:“武以世舊,待甫甚善,親至其家,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傲誕,嘗醉登武床,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

杜甫在這裡直接叫了嚴武父親的姓名,把嚴武氣的!於是嚴武立即還以顏色“武恚目久之,曰:‘杜審言孫子,擬捋虎鬚?”嚴武直接喊了杜甫祖父的姓名。

名和字一般在意義上都存在一定的聯絡。大致上來說有兩種情況:

“名”和“字”詞義相近或“字”是對“名”的進一步闡述。

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寬闊平坦的意思;也有“名”和“字”意思相反的,例如:韓愈,字退之。後人取字,通常是以兩個為“字”,例如諸葛亮字孔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取表字十分講究,情況也非常復雜,但仔細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規律可尋的。

如:曹操,字孟德。“孟”表示庶出的老大,“德”是“德性”的意思,與“操行”一詞相呼應。

孫權,字仲謀。“仲”是“老二的意思,“權謀”一詞,誰都知道;馬超,字孟起。表示他是馬騰的“側室”生的,老大;馬謖,字幼常。表示他是老馬家的第五個孩子。

又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還有個哥哥為老大,字孟跛。

……

嬴斐心中對於冠禮的訊息從腦海中掠過,就聽見蔡邕,道:“我們商量了一下,決定明天幫你以周禮行一次及冠禮。”

蔡邕笑著對嬴斐,道:“至於你的字,我與你的母親商量後覺得‘子秦’不錯!”

“子乃尊稱,如百家諸子,至於秦乃象徵你的身世。”

……

蔡邕解釋一下子秦的意思,然後看著秦侯嬴斐,道:“一般來說,士冠禮分為兩大禮程,第一程是預禮,第二程是正禮。”

“預禮便分為:筮日:、筮賓、約期、戒賓、設洗幾個環節。”

“第二程是正禮,即加冠之日的禮儀程式。最前面的一項還好,陳服器不過是清晨開始陳設禮器、祭物與相應服飾。”

“只是這第三程,乃迎贊者入廟,大秦帝國分崩離析,根本就沒有宗廟存在,不知秦侯對此有何意見?”

聽到蔡邕的話,嬴斐思來想去,最後決定面朝驪山,以始皇陵為宗廟。

見秦侯嬴斐拍板決定下來,蔡邕也是松了一口氣,因為他清楚解決了宗廟問題,剩下的三加冠、賓醴冠者、冠者見母、賓賜表字……等等就簡單了。

……

及冠禮說起來很複雜,但實際上卻極為簡單。就是在這一天秦侯嬴斐,按照這些司儀的吩咐該叩拜的時候叩拜,該行禮的時候行禮。

……

初平四年,二月六日。

這一年秦侯嬴斐二十二歲,這代表著他來到這個漢末已經整整十年。

今天對於天下而言,不過是稀鬆平常的一天,但是對於秦侯府卻意義長遠,這一天秦侯嬴斐及冠。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及笄。

及冠對於中原男兒意味深長,代表著成年得到了家族的認可,特別是對於帝王而言,冠禮具有特殊的意義。

周代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在位之王去世,嫡長子無論年長或年幼都可以即位,但若未成年行冠禮則不可親政。

周成王幼年繼武王之位,但周公攝政直至其成年。嬴政十三歲即秦王位,但也是直到二十二歲,“冠,帶劍”,方才親政。

從天子至士庶,冠禮都是“成人之資”,未行冠禮,“不可治人也。”

……

嬴斐的身份特殊,由於父親生死不知,一直以來,冠禮的舉行就一直拖了下去,因為整個秦侯府沒有一個人有資格言及嬴斐冠禮。

這也就導致秦侯嬴斐一直拖到了二十二歲,沒有辦法再拖之下,方才將嬴斐冠禮一事提上日程。

更何況在大漢王朝極重冠禮,當年周防年十六,仕郡小吏。世祖巡狩汝南,召掾史試經,見他“尤能誦讀”,欲拜為守丞。

而周防“以未冠”,不能從命。

正因為如此,秦侯嬴斐舉行冠禮,已經成了秦侯府迫在眉睫的一件事了。

……

由於秦侯嬴斐的師長全無,宗廟不知所蹤,沒有辦法之下,只能以蔡邕這個岳父為長輩代勞,為秦侯嬴斐加冠。

這一天的扶施縣萬里晴空,秦侯府前面的廣場早已經戒嚴,鐵鷹銳士與白土大營的五萬大軍,將整個扶施縣層層包圍。

秦侯府的文武百官,除了鎮守漢州的趙雲等人之外,幾乎全部都在。

這是千古難得一見的大場面,就算是一國帝王也很少加冠,搞得如此隆重。

加冠賜字,對於漢末的男子而言,這不僅代表著責任,更是一種來自天地的認可。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