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酒業整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春節後,古重全地面起重機研制成功……

丁一前往參觀,其實停在那裡時全地面起重機外表跟一般起重機區別不大,不過一啟動,就看出區別了。

全輪驅動,全輪轉向,稍微比車大一些的地方基本都能轉向,調頭,從而對工作場地的要求大幅降低。以往很多進不去的場地,現在都有可能進入了,轉場方便,起重量大。

看到丁一興致勃勃的參觀著全地面起重機的表演,就像看到一個心愛的大玩具,李良友笑了起來,說道,“丁總,經過我們的調查,很多企業對我們的全地面起重機都很有興趣,尤其是得到了國家的支援。現在已經接到了十臺的訂單,我們現在正在起重機廠組織生產……”

聽到李良友的話,丁一驚喜道,“嗯?產品還沒正式推出,市場已經開啟了?”

李良友自豪的說道,“全地面起重機,國內我們古重是獨此一家,哪怕世界範圍,也是有數的幾家,價格又比較合適,有市場不足為奇。”

對此,丁一誇獎道,“不錯,好好幹!”

既然推出了第一款全地面起重機,算是給兩千年開了一個好頭。

有了自己的拳頭產品,之後古重起重機事業部的目的就是朝著高科技,高利潤,大噸位方向發展。

對此,前景可期。

走出古重試驗場,丁一看了看不遠處正在建設的聯重廠區,眼裡閃過一絲寒意,回頭跟張鵬遠說道,“關於全地形起重機的資訊,注意點對面的聯重。”

……

在丁一擔憂聯重時……

千里之外的詹重同時也關注著古重的全地面起重機的測試。

這邊測試完全達成設計目標時,詹重也得到了訊息。

得到這則訊息時,詹重就忍不住問著技術中心的負責人,“咱們還沒攻克全地面起重機的技術難題?”

技術負責人見詹重提起這個,有點為難,想了想說道,“詹總,你知道我們聯重在起重機方面跟古重還有不小的差距,技術儲備,職工力量都有不少的欠缺……”

詹重忍不住皺起了眉頭,差距,欠缺……

僅僅這一句話,詹重就明白,聯重的全地面起重機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否則這個負責人不會說什麼差距,欠缺,而是會拿出成績。

哪怕是某一方面的成績。

既然這麼說,就表明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成績,那自然是差得遠。

確定這點後,詹重就嘀咕起是不是可以從古重那邊獲得一些技術。

也不怪他第一反應會這麼想,在跟閃耀的競爭中,聯重因為這些手段,已經獲得了足夠多的好處。

這些捷徑足以驅使詹重做出之前類似的決定,哪怕為此他們已經折了一員大將。

……

在全地面起重機研制成功的同時,朱紅霞也趕去了水城。

面對朱紅霞帶來的訊息,水城方面愣了一下。

四家酒企,全都要收購?

說真的,對於水城來說,他們是巴不得四家酒企全部都被收購……

無他,四家有一個算一個,哪一個不是拖後腿的企業?

水城作為沿江最後成立的地級市,到現在建市才不過幾年的時間,整個經濟在沿江就是最後一名。

財政收入別說跟南邊比,就是跟古城比,也是天差地別,所以任何一個拖後腿的企業,對他們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

不過簡單控股要一口氣收購四家白酒企業,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

三溝一河,怎麼都算是地方知名酒業,四家並一家,很明顯,簡單控股不會把四個企業都做起來,而是合併,做出一個牌子。

這有點可惜!

不過當朱紅霞爆出四家加一起,兩億五千萬左右的價格時,水城那掙扎就顯的很可笑了。

面對這個超出市值的收購價,以及簡單控股做好水城酒業的決心,很快,水城市委就做出把四家企業出售給簡單控股的決定。

對於四家酒企來說,除了極少數人,大部分面對標王,投資新產品的誘惑,都扛不住……

這些都是憑藉他們自身能力做不到的事,這也能看出簡單控股的決心。

沒錯,大家都願意相信簡單控股,無他,實在是去年的風向標實在是太耀眼了。

從省裡,到市裡,風向標都掛上了重點扶持的牌子,無他,就衝它們那龐大的出口額,每年都能帶來幾個億的外匯。

這種環境下,四家酒企裡面一部分不願意被收購的人,也翻不起什麼浪花。

籤協議時,丁一從古城趕了過來。他倒不是來爭朱紅霞的功,而是跟洋河進行溝通。

溝通的目的,就是推出新產品!

綿柔型的藍色經典,丁一要求不多,就只是把日後藍色經典的優點說了一下,具體這麼實現,這是專家的事。

至於推出新產品的銷售問題,丁一是這方面的專家。

“低而不淡、高而不烈、綿長而尾淨、豐滿而協調、好喝不上頭……”

面對丁一的要求,洋河這邊的專家皺起了眉頭。

洋河現在銷量最大的是洋河大麴,可是標準的高度酒,最低都是55度,主要產品都在61度,64度上,面對丁一的要求,明顯是四十多到五十多度的中度酒……

這可跟洋河一貫的風格不同。

想著,這人便問道,“這樣,會有市場嗎?”

面對疑問,丁一很乾脆的說道,“市場的事,你們不用操心,只要按照我的要求開發出新產品就好。至於技術人員,你們可以從其他酒廠抽調。”

交代好新品的方向之後,丁一就跟朱紅霞說起產能整合的事情來。

四家酒廠說實話,產量都不低,最大的洋河,七八十年代產能就過萬噸,哪怕現在,洋河產量依然在全國範圍內屬於頂尖的。

問題是洋河現在的檔次實在太低,市場也只在周邊地區。

濃香型的型別造成了高階酒產量的比例太低,就是現在最牛的五糧液高階產能都達不到百分之十,遠不能跟茅臺這種醬香型的酒類相比……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丁一才直接一手收購四家酒企,儘量把幾家企業的高階產能集中。

同時多了一些中低端酒的牌子去消化數量龐大的中低端產能,以免像是五糧液集團一樣被一些中低端的酒拖累,造成品牌稀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