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相對民情銀行的那些金融大佬,丁一還是喜歡在軒轅投資群裡跟這些科技大佬裝裝逼。

沒辦法,真說影響力,大佬的層次,在後世也是這些科技大佬牛逼!

要說名氣,更是天差地別,別的不吹,就大小馬,這兩馬就能打他們一整群。

可惜,這些科技大佬如今還在幼生期,遠沒後世會裝逼,被丁一隨隨便便幾句話就打擊的敗退,縱然是老馬,也差了兩個層次。

人生,寂寞如雪。

悲傷,逆流成河。

可以說,中國的高科技界,在這點上任太重而道太遠。懷著這樣的沉重的心情,丁一嘆口氣,打字道,“要堅持,到春暖,到花開,要勇敢,看星空,看遼闊。你們這樣,又怎麼承受孤獨的力量,變成想象的模樣,一步不讓?”

“……”

“……”

縱然丁一換了文藝風,依然沒人理,對此,他也只能嘆口氣,無敵最寂寞!

至於周雲舒則是笑的前仰後合,搖頭道,“促狹!”

“嘿嘿!”

丁一笑的特別猥瑣。

沒事調戲調戲幼生期的大佬,有種別樣的快感。嗯,僅次與調戲美女。

“去!”

周雲舒臉色紅紅的打掉丁一因為雞動的心而顫抖的手。

接下來幾天,丁一陪著周雲舒當了好漢,看了紫禁城,王府等著名景點。總之,在京城狠狠的玩了幾天。

而在省城,秦永川都快等急眼了。

丁一這貨放出這麼大的一訊息,然後就跑去了京城……

要說民情銀行臨時股東會也算很重要的一件事,畢竟丁一投入了十幾個億,這個還可以接受,但是臨時股東會都結束一星期了,還是大獲全勝的結局,還留京城幹嘛?

三月下旬,丁一回到沿江,沒回古城,直接去的省城。

自從軒轅投資要在沿江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園的訊息傳出來後,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已經匯聚在省城,幾乎擠破了軒轅投資省城分部的大門。

這年頭,誰不缺錢啊?

其中就有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行業。不過現在這些企業,都是些不太大的企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真的,這些行業跟網際網路這種跟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可不一樣,丁一還真不太瞭解。

比如說,後世網際網路企業誰都能說出一大堆,可是什麼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行業,誰知道誰啊!

大家也分的清手機是水果,華威的,可有幾個分的出屏是爆炸星的還是追東方的,處理器是棒子的還是寶島代工的?更上游的更別提了,比如說晶圓生產裝置,或者一些核心的,不可替代的材料又是哪兒來的,非專業人士誰知道這些啊?

當然,至少有些後世的知名企業見到名字他還是有印象的的。

也就是說,這一次,丁一也沒辦法跟在網際網路行業一樣,開著穿牆,飛天遁地等超級掛,予取予求,最多也就是瞄頭,除草的掛,有不少優勢,但也有可能失手。

為了這次的投資專案,周雲霓帶人再次殺回了省城,這個她上了五年學的地方。不過省城這麼大的專案,當然不會由她負責,將會由丁一親自坐鎮,周雲舒協助,至於周雲霓回來的目的,嗯,只是打醬油的。

二十二日,上午,丁一回來第一天,就被秦永川約見。

丁一出現在省城市委,秦永川沒有其他安排,秘書直接把他帶入了辦公室。

聽到辦公室門咔嚓一聲,秦永川抬頭,看到丁一,站了起來,來到會客區,搖頭無奈道,“丁總,可真是讓我望眼欲穿啊。”

丁一撓了撓頭,“秦書記,可別丁總,丁總的叫我,在秦書記面前我哪裡稱的上什麼總啊?叫我小丁,丁一都沒問題。”

秦永川看著丁一那張年輕帥氣的臉,從善如流,一邊邀請丁一坐下,一邊爽朗的道,“我比你大一截,直接叫你一聲丁一不為過。”

兩人有的沒的扯了一通,秦永川才切入正題,“之前跟你們這邊的負責人聊過,還是有些不清楚你對高新技術產業園的規劃。”

丁一坐正了一些,解釋道,“我們想主攻電子與資訊,軟體,網際網路,畢竟這也是我們擅長的。像是新能源,材料,先進製造等方面,如果有合適的機會,也會適度參與。”

他說的這些方面,本來就是後世最火的行業,出了很多明星企業,多多少少都上過新聞。

丁一或許不會直接想起來,可是有些名字出現在眼前,總能勾起一些印象。

這個印象,就是最好的投資方向。

至於什麼核技術,航天技術等也是高新技術,他一個民營企業還是不要碰了。至於海洋工程,環境保護,新農業之類的,丁一也沒任何記憶。

聽到丁一的想法,秦永川點了點頭,這也正是他所希望的。

丁一所提出的這些,本來就是市場前景大,知名度高的行業,極為適合當成城市的名片的行業,同時,從丁一以往的經歷來看,他確實也適合進入這些行業。

想著,秦永川問道,“你感覺我們省城需要做些什麼?”

“高新技術的發展,說實話,離不開政策,資金,人才,各種環境的配合。我看了之前省城的支援政策,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援可以說,很大。”

說到這裡,丁一沉吟了一下,有些欲言又止。

一看丁一的模樣,秦永川直接揮手,“有話直說,今天今天咱們開門見山,暢所欲言。”

見秦永川豪爽的態度,丁一乾脆直接說道,“那我就唐突了,稅收減免政策很好,可是我認為直接進行現金獎勵,對有前景的企業來說,吸引力並不大。反而不如拿出這批錢去改善政策落實程度,人才引進機制,甚至改善各種軟環境,教育等方面的投資。至於上門輔導……”

說到這裡,丁一就不再說話。

其實省城的很多政策本來就有問題。

像是現金獎勵,怎麼評判?

就這年間這德性,多少關係戶不說,會不會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就是沒這些擔憂,多數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跟撒胡椒面一面的撒出去。

沒前景的公司,多這幾萬,十幾萬於事無補。有前景的公司,十有八九也不缺這點資金。

還不如把這些錢集中起來,改善各種軟環境,督促政策執行效率。

上門輔導?

就九十年代一些相關部門的工作效率,工作作風,上門輔導高新技術企業,輔導什麼?

嗯,輔導怎麼找個光明正大的理由去蹭吃蹭喝?

不得不說,想法是好的,不過確實有點想當然了。

以丁一的看法,在真正的高新技術企業活動中,各部門做好政策支援,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各種後勤就足夠了。尤其要避免各級部門,各級領導那些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的戰略指導思想。

這高屋實在太高了,真的會摔死人的!

丁一雖然沒說完,可是秦永川是誰啊,政治這個大潭子都撲騰了幾十年,這點話他聽不懂?

恐怕這才是他最反感的地方。

想了想,秦永川不得不承認,丁一的擔憂還是有道理的。

沒辦法,省城的幹部隊伍相對老態,又多是求穩,不求有功,但求無錯的態度才是主流。

讓他們指導高新技術發展?

好吧,這確實有點強人所難。(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