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懸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座華美的車轎緩緩而來,四個抬轎人腳步平穩,顯然都是內功非凡之輩。

卓亦疏輕笑一聲,抬手打出拈花劍氣,此時雙方相距數丈,但這道拈花劍氣破空而去,襲至車轎時力道絲毫不減,不待抬轎人有所反應,劍氣已然衝進轎中,只見鳳棲梧衝破轎頂而出,拈花劍氣穿過轎身,消失遠去。

四名抬轎人嚇得趕忙跪倒在地,向鳳棲梧乞罪。

鳳棲梧落到破損的轎頂上,冷冷的看著卓亦疏。

卓亦疏對鳳棲梧的所作所為嗤之以鼻,雖然鳳棲梧以鳳凰自居,自恃高潔,但卓亦疏卻覺得他太過矯情,全無江湖中人的豪放。

鳳棲梧開口道:“卓公子遠道而來,為何不去宮中,反而到了這窮山惡水之處。”

“因為我家夫人就在左近,有她在,可讓天下任何地方蓬蓽生輝,此處雖然窮山惡水,但此時卻也山清水秀,只因我家夫人相襯。”卓亦疏說這話時滿臉輕佻,儘管他對沈傾從乃是真心實意,但說話時仍是免不了神色不恭。

鳳棲梧聞言臉色一寒,沉聲道:“卓公子此言為免太過輕浮了,更何況......”

還沒等鳳棲梧的話說完,卻聽得一聲嬉笑之語說道:“兩位真是好雅興,竟然在這裡談天說地。”

聽得此話,卓亦疏立時喜出望外,這正是他日思夜想的聲音,果然,只見沈傾從漫步而來。

鳳棲梧卻是臉色一變,一旁的闕陽華等人也是大吃一驚,皆是暗道:她怎麼來了?

卓亦疏也是心道:不愧是我家夫人,不待我去援救,自己便已逃出生天。

沈傾從走到卓亦疏身邊,衝他狡黠一笑,然後轉頭對鳳棲梧說道:“鳳公子留我做客,本是盛情難卻,無奈小妹身有要事,實是不能久留,只能先行告退,公子不要怪罪。”

卓亦疏暗道:果然是鳳棲梧擒住了傾從。

念及於此,卓亦疏就要出手教訓鳳棲梧,想要給沈傾從出口惡氣,哪知沈傾從竟然挽住自己輕聲道:“鳳棲梧不足為懼,另有要緊事。”

卓亦疏對沈傾從自然是言聽計從,只要沈傾從有吩咐,卓亦疏無所不從,當下與她並肩離去。

眼見沈傾從與卓亦疏如此親密,心中大為惱怒,本要出手拼個你死我活,可又轉念一想,暗道:沈傾從既然逃了出來,我留在那裡看守她的人必然盡數被殺,但我看她未帶餘物,想必那件寶物未被發現,我需得趕緊回去取了出來,免得耽誤了大事。

念及於此,鳳棲梧惡狠狠的看向卓亦疏二人離去的方向,但卻並未追去,而是轉身離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卓亦疏根本不在意鳳棲梧的反應,他現在全部的心思都在沈傾從身上,二人行處數里,到了一片林中,卓亦疏趕忙抱著她親了親,以此表露思念之情。

沈傾從也親了親他,她心中又何嘗不牽掛卓亦疏,此時說道:“外婆說你去了前方戰場,我聽後當真擔心得很,本想前去尋你,可宮中出了大事,我又不能舍下師父,也就無法前去,幸而你來了,我當真是歡喜的很,”

卓亦疏說道:“我這一路輾轉多地,最後在去往蜀中的路上得知懸天宮出了變故,這才急忙趕來。”

兩人互訴離別之情,道盡思念之情。

卓亦疏問道:“你是怎麼脫身的?若是能再晚片刻,我就能去救你了。”

沈傾從卻道:“我能逃出來也多虧了你來相助啊。”

卓亦疏疑道:“哦?這話怎麼說?”

沈傾從道:“鳳棲梧得知你來了,所以趕忙出來對付你,我這才能趁機逃出來,若是有鳳棲梧在,我未必能逃的出來。”

卓亦疏哈哈一笑,又道:“懸天宮真的出了大變故嗎?”

沈傾從黯然道:“不錯,司萬里意欲投靠安祿山,我師父自然不允,沒想到司萬里竟然出手偷襲我師父,現在也不知我師父去了何處。”

卓亦疏冷笑道:“司萬里竟然要投靠胡人,當真是見風使舵之輩。”

沈傾從卻道:“宮中對於此次戰亂的看法各不相同,而司萬里就是趁此機會,煽動各部弟子背叛我師父。”

卓亦疏奇道:“難不成懸天宮中有很多人都想投靠安祿山?”

沈傾從聽後說道:“並非是要投靠安祿山,而是因為不想相助李唐,現在的情況是寒月部以我師父為首,主張出關抗擊叛軍,而司萬里則主張幫助安祿山對付李唐,而烈日部與蒼雲部都是主張置身事外,兩不相幫,現在有此主張的人佔了宮中大半之數,就連寒月部和摘星部中也有不少人主張置身事外,所以我師父和司萬里誰也無法調動宮中的力量,除非誰能將宮中的態度統一才行。”

懸天宮勢力極大,無論是廟堂或是江湖,誰也無法忽視這股強悍的力量,所以懸天宮的決定至關重要,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只聽沈傾從繼續說道:“而畢風鶴更是想趁此機會加強自己的勢力,所以他主張置身事外,這雖然很可能不是他的本意,但卻能因此拉攏宮中的大部分人,這其中甚至還有很多長老級人物,畢風鶴雖然接過了烈日部的首領大旗,但是他畢竟年輕,所以難以服眾,此前他趁著攻打琅琊派的機會拉攏了烈日部的弟子,如今琅琊派已不復存在,畢風鶴率部為周火報了仇,烈日部由此群雄歸心,但因為畢風鶴要想跟鐵書先生和司萬里對抗,卻是遠遠不夠的。”

畢風鶴固然是天縱之才,但畢竟年紀太輕,而且自周火死後,烈日部在寒月部和摘星部的夾擊中已經舉步維艱,畢風鶴要想保住烈日部,只能迎難而上,正面與鐵書先生和司萬里對抗。

沈傾從續道:“而安祿山為了拉攏司萬里而將王摩詰送來了,此人是懸天宮的大敵,宮中上至鐵書先生下到普通弟子,無不想殺他報仇,司萬里若是能抓住王摩詰,必然就能號令懸天宮,當然,無論是誰,只要能把王摩詰帶回宮中處置,都能因此成為懸天宮之首,天下左道共主。”

卓亦疏聽後說道:“鐵書先生和司萬里之間誰能獲勝,直接關係到天下局勢,畢竟兩人的主張截然相反,但都是要出關參戰,反而是畢風鶴無心出關,似乎他只想爭奪宮主之位。”

沈傾從點頭說道:“正是如此,其實司萬里不願相助李唐,也並非全無道理。”

卓亦疏卻輕笑道:“難不成他不是大唐人?”

哪知沈傾從聽後卻是說道:“司萬里乃至整個摘星部,確切地說應算是武周人。”

聽得此話,卓亦疏卻是一怔,沈傾從所說的武周就是一代女皇武則天所建立的帝國,國號為周,是從李家手中奪得的江山。

卓亦疏說道:“武則天已經還政於李唐,這世上又怎會有武周人。”

沈傾從卻道:“你可知女皇的姓名?”

“武則天。”卓亦疏脫口而出,轉念一想卻又覺得不對,於是又道:“武曌。”

沈傾從點了點頭,笑道:“公子當真博學多才。”

卓亦疏聽她誇讚,不禁心中一喜,說道:“唯有如此才能配得上我家夫人。”

沈傾從臉色微紅,然後又道:“那你可知何為曌字?”

卓亦疏聞言思忖片刻,忽而恍然大悟,說道:“日月懸空。”

沈傾從點頭道:“不錯,女皇陛下本就是懸天宮進獻給太宗的女子,卻不想竟能一路稱帝,開創萬古未有之事。”

關於武曌的傳說多不勝數,但世人卻不知她原屬於懸天宮。

只聽沈傾從又道:“當初之所以送她入宮,是因為當時懸天宮中副首領袁天罡推算而出,可保懸天宮運勢,後來女皇稱帝,對懸天宮大肆封賞,因袁天罡曾說女皇的運勢與懸天宮息息相關,一榮俱榮,所以女皇才想將名字與懸天宮聯合起來,女皇本是摘星部的人,做了皇帝以後,摘星部仰仗女皇之威,行事無所顧忌,就連懸天宮主也不放在眼裡,甚至要取而代之,女皇看得清楚,知道這樣下去必然會讓懸天宮內亂,為了確保懸天宮能夠長久,所以女皇打算平衡各方勢力,方才會以日月懸空為名,日就是烈日部,月就是寒月部,空則代表蒼雲部,唯有摘星部沒有出現在女皇的名字中,是因為女皇要以此滅滅摘星部的威風,給他們敲響警鍾,免得因此毀了懸天宮的前途,而女皇的御人之術果然厲害,經次以後,摘星部果然大為收斂,懸天宮得以延續。”

聽得此話,卓亦疏方知此中辛密,怪不得懸天宮會給女皇武則天進獻梅花內衛,而後來又將梅花內衛盡數接回,看來懸天宮始終都是女皇最為信賴的力量,也難怪司萬里不願相助李唐,他是想重振當年的聲威,這確實李唐不能給的。

而李隆基打壓懸天宮也是在對抗武周殘餘勢力,而因為當初武則天還政於李家,等同於將江山還給了李家,所以李家不能剿滅懸天宮,李隆基只得另行組建新的勢力來對付懸天宮,這個新的勢力就是驚風司。

卓亦疏暗道:怪不得懸天宮為天下左道之首,不但因其勢力龐大,而且是女皇的擁護者,在如今李唐的天下中,懸天宮自然算不了正統,只能是左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