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相學、風水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相術,三皇五帝,從已經出現的“聖人異相”便可看出,相術早已經萌發衍生,其歷史由來之久。.org從現代來看,它本是一種算命之法,是古老的神秘文化,不能單單以“封建迷信”四字將其扼殺,其科學性卻也令人不容小覷。”

楚伯陽細心聽講老者的教誨,雖然他還不知道老者為什麼對自己好像有點熱心過度,但是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嗎?

“算命之法,若是以方法論區別之分,就有隨機型和特徵型,占卜、求籤這類,便是屬於隨機型,而生肖、星座、相學之類,則是特徵型,特徵型算命方法,便是以資訊回饋的方式來算命,故而也有科學之依據”

“再說這相術,此便是相法,是以人面貌、五官、骨骼、氣色、體態、手紋等推測兇吉禍福、貴賤夭壽之法。”

“相術之法,是有三重境界,便是皮相、子相、神相。透過五官外貌、舉止情態等最為表面特徵來作為面相,只不過就如現下心理學的功夫一樣,是叫做皮相,只看見皮,沒看見骨;透過精神氣質、骨骼筋脈,一眼便能看穿一人內在精氣神的,則是如同以心眼相看,是叫做子相,所見早已不是一具具的皮囊,而是內在一切;皮相、子相兩重境界之上,修煉至臻,達到‘無相’境界,便是神相,神之相,有百相,有無相。”

老者捻鬚,說到這裡便是停頓,問那楚伯陽:“怎麼樣?關於相學之術,你聽懂了嗎?”

楚伯陽點頭回答:“我聽懂了。”

老者也是點點頭,稍滿意地說道:“你現在不過剛入門,甚至連皮相的境界也未達到,但大可不必氣餒,只要你仔細研讀家傳相術手札,不需多久時日,必然有所小成!”

老者的話楚伯陽可是相信地很,他自然是用力點頭,心裡自己定下一個念想,等到這次請了周斌回去,在日月村時候,必然要將家傳兩卷手札給學得細緻明了。

“接下來老朽再將風水之術講給你聽。”老者心知楚伯陽有所天賦,便是顧自說起來風水之術,“風水之術,說來也算是相術之一,只是其相物相的是地,始創於上古黃帝時期的九天玄女,又稱之為堪輿學,即是臨場校察地理之法。

“風水之術也是我華夏歷史悠久的一門玄術,乃是佔相陰陽兩宅地形、環境、結構、左向,以斷其吉凶休咎之方術。‘風水’二字最早出現於《葬書》之中,無論《易經》、《漢書》,也都提及其中奧妙,可謂傳承千年,妙用無窮!”

“雖說風水之術既能相陽宅,又可斷陰宅,但因名出於《葬書》,故而後世多用來尋龍點穴。所謂尋龍點穴,便是在山脈之中尋找合適地點,作為陰宅安置之處,也便是多用來了制定陰宅。”

“古語有云‘地居三才之中,言地理而天人之理即相應焉。’便是說,地理就是天理,地盤對應天盤,漫天銀河,自然與山川相應,所以尋龍點穴之法當中,也有望星而識得龍脈寶穴的。”

“至於說是這風水之術,雖玄乎其乎,卻也並非無據可依,其所依附宇宙星體學、天文學、天體執行方位學、地磁方位學、水文學、地質地貌學、空間選擇學、民俗學、哲學、玄學、易學、預測學、陰陽學、五行學、理氣學等多大二十五種學科集為一體,可謂包羅萬象之精華所學。”

“覓龍、察砂、觀水、點穴、取向等辨方正位,便是形勢派的風水技法,觀星望氣、尋龍點穴亦可以作為稱呼,這些便都是風水之術最為常用之法,另外便是因風水而驅人利益的陣法、煞門,都是風水巧用。”

“風水之術並無等級界定之分,不過若是道行淺薄,自然需要更多的風水器銘作為依託,待到技法純熟,一雙眼睛幾乎已經能將風水判斷地無絲毫差錯。”

“張家祖傳兩卷手札之中,對於風水之術的那捲手札,記載可謂比相術那捲更加詳細,而現下是最為重要的也是將風水之術學成,畢竟山水不變,人心遷移,待到換了新低,換了風水,自己能懂其中道理,自然要方便得多。”

“這些道理我明白。”楚伯陽依然說道,“既然我已經決定光復我們張家的道學正統,那麼無論對於相學還是風水學,我都定然不會不顧,一定會仔細研讀兩卷手札,將其中所記載的法門儘可能研讀詳細!只是……不知道第三卷道法這一卷的內容,老先生您可知曉?”

老者聽罷,沉默稍許,便是說:“你可知張家與朱家之間,到底是怎麼發生一場戰鬥?”

楚伯陽搖搖頭,這些話,周奶奶可沒有說明,她只不過是提到了張家與朱家的一場曠世大戰,以及說了戰爭最後的勝利者是朱家,其他概不相提,最多不過說了張家的先祖是正一道張陵張天師的後人。

老者話如此說來,看樣子是要將張家與朱家的那一場戰鬥的起因給說出來,只是不想,老者卻撫須好一陣子,才慢悠悠說道:“成大事者,當不拘小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張伯陽,這些話你可明白?”

楚伯陽似懂非懂,卻只能說話:“這些話的用意,我並不是怎麼懂,不過典故我倒是知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典故自然就是西楚霸王項羽“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以及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勵志故事,這兩個典故都是經典中的經典,這首對聯也是清人蒲松齡科舉屢試不中、落魄至極之際寫下激勵自己的勉聯。

老者搖搖頭,對楚伯陽說:“典故知不知道並不重要,老朽的意思是,大丈夫能屈能伸!你要能學得淮陰侯韓信能忍胯下之辱!”

楚伯陽還是不太聽得明白老者的話,便是又問:“老先生,您話裡的意思,我還是有些聽不明白,您是讓我忍讓?”

老者搖頭,回答:“單單不是忍讓,而是以你現在的能力,並不是朱家的對手,你若以打敗朱家為學道、學玄術的動力,恐怕事業未成,就已經死在了朱家的巫蠱之術下!”

這話說得明白,楚伯陽頓然就聽懂了。

思忖半天,楚伯陽忽然說:“老先生,您為什麼叫我張伯陽,而不是叫我楚伯陽?”

老者聽了此話,頓時便大笑了起來,笑了一陣子之後,才復感嘆一聲,說:“張伯陽啊張伯陽!沒想到你悟性了得,不愧為是張家後繼之人!沒錯,老朽應該喊你楚伯陽,而不是張伯陽!”

聽了老者的誇獎,楚伯陽也是臉不紅地笑了起來。

楚伯陽本就是楚伯陽,“張伯陽”這個稱呼對於楚伯陽來講,不過是換了一個姓氏而已,楚伯陽姓楚二十多年,姓張不過才幾天的時間,張家的恩怨本來對於他就不是很深刻,只不過是心裡所念,自知是張家子弟,所以才對張家之事持了堅定態度。

但若說真是現在要為張家拼命,楚伯陽自認為還沒有做到這般的覺悟,所以若是技藝不成時候,最好還是先將自己的“張”姓給忘記,繼續做著自己的“楚伯陽”。如此一來,便是能夠少去極大的衝動,也至少對於朱家人來說,他這張家人是在暗裡。

老者是何等高人,楚伯陽一問此話時候,他便已經知道了楚伯陽的意思,當然是高興大笑,隨後便是說道:“既然如此,我便能夠放心地交給你道法攻伐之術,待到他日裡學得圓滿,便可以跟朱家一搏生死!”

楚伯陽忽然熱血沸騰,竟然鬼使神差,舉起雙手在胸前作揖,答:“楚伯陽知道!”

老者讚歎,點頭便說:“張家自祖師張道陵張天師,所擅長道法便是符籙之術,鬼使神差,符籙丹書。符籙術也是正一道的主要修習之術,無論是治病醫療、通天入地,符籙術都是大好秘法,用於攻伐,也是極為普見,而歸根結底,這符籙術,與上古時期巫術還算本源,若是能夠掌握完全符籙術,便是能對巫術有所瞭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楚伯陽毅然點頭,對老者說:“既然如此,老先生,還請您現在就將符籙術傳授於我,閒暇空餘時候,我一定加以修煉,等到功成圓滿,就找朱家去拼鬥一番!”

老者卻是臉色一變,對楚伯陽說道:“符籙術不過是道法道術幾多之一,普天之下高階道術何其之多,你若是單單學會了符籙術而想挑戰朱家,無異於以卵擊石!何況,就算單單修煉符籙術,也絕非一朝一夕之間就能學會,況且你當下任務並不是學習道術,而是要以武入道,從而事半功倍!”

“什、什麼意思?”楚伯陽忽然感覺有些聽不明白,連忙就問老者,“以武入道?”

“不錯了!”老者撫須就說,“以武入道,老朽先傳授於你道家正統搏擊之法,以及道家內功調息秘法,待你學了有成效之後,再傳你道術!”

楚伯陽頓然尷尬,瞧著老者半天時間,才萎縮冒了一句:“好……好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