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創新,比的便是耐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並非沒有道理。

便是赤陽現在就宣佈滅亡了,這些世家也一點不受影響,因為他們手中掌握著資源,這是任何一個王朝都無法忽略的東西。

當一個王朝最先建立,靠的便是世家,有了他們的支援,皇帝才能坐的穩,但世家最大的缺點便是沒有歸屬感,他們只會為自己的家族利益考慮,至於一個王朝的更迭,對於他們來說,誰當都是一樣的。

他們現在重視蕭明義,收斂許多,也屬於例外。

因為蕭明義那超乎尋常的實力,已經犯規了,就像是遊戲開始時,制定了規則,沒有人能越過規則,大家都在規則中發展,可是突然有一天,出現了一名玩家,這名玩家自帶規則之外的手段,用無法阻止的實力將規則打破,連規則都能打破,除了討好這名玩家之外,沒有任何的辦法。

不過唐芸身體孱弱的事情在京城中傳開,唐芸倒是滿意的,因為這件事傳開後,邀請她參加聚會的人越來越少,只是長公主的邀請恐怕是推不掉的,是開年第一天去公主府上欣賞梅花。

……

蕭明義得知唐芸稱病來拒絕那些聚會,倒是在書房中抱怨了幾句,“倒是找了個好方法,這種聚會,好的沒學到,倒是將那些人假笑的臭毛病學到了。”

蕭明義有這麼大的怨氣也不奇怪,兩人的關係本就不遠不近的,那一日唐芸卻一反常態,對他很順從,也一直笑臉相待,蕭明義本以為這丫頭知道了些什麼,才對自己好起來,但是蕭明義何嘗不明白事出反常必有妖的道理,仔細一看,差點沒將自己氣死,這丫頭居然用假笑來敷衍自己。

可能也是唐芸天賦異稟,那笑容若不仔細辯駁,真不容易發現是在假笑,蕭明義當時真想教訓她一番,但轉念一想,兩人的關係本就有些僵,若是教訓了,那更糟糕了,這丫頭這麼對自己也無非就是捉弄自己,出出氣罷了,隨著她就是了。

錢莊的事情也早已經搞定了,時煜花了三天時間,將裡面牽扯到的經濟都算清楚,對朝廷那邊,最多讓利四成,若是超過這個,隨時都有虧本的可能。

得到準確數值的蕭明義便去皇宮找皇帝商討。

剛見面,皇帝倒是側面敲打了一下蕭明義,既然成婚了,就要多照顧家中,那青樓之地還是少去的好。

蕭明義也用上了唐芸學來的敷衍那一套,只是蕭明義的段數很高,皇帝倒是沒有發現。

隨即蕭明義將自己的想法同皇帝說了,在這方面,兩兄弟可以說是一拍即合,誰都不願意銀子白白流入到他國的口袋中。

本身就是贊同的,當聽到蕭明義讓利四成後,就不是簡單的同意了,可以說是大力支持,就怕蕭明義不做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有了皇帝的點頭,錢莊很快就弄好了,不過只是先在京城開了一家,先實驗一下。

新錢莊開業後,百姓的熱情,是蕭明義都沒有預料到的。

也許這家錢莊先是那些創新的點子,再者就是這錢莊有朝廷的認可,還有蕭王的坐鎮。

魔窟中放不下的銀子也有了去處,一部分作為庫銀,放在京城中,大部分都由時煜折騰去了,有了如此一大筆的本錢,不知道時煜能折騰出來些什麼。

新錢莊的開業,對其餘錢莊的衝擊力很大,有真武帝國背景的錢莊受到的衝擊力最大,第一天甚至就出現了庫銀被取光的情況。

便是那京城的世家,許是為了跟蕭明搞好關系,也在蕭明義的錢莊中存入了一筆不菲的數目。

京城的錢莊做的風生水起,也就預示著其他地方的錢莊也可以著手準備了,這樣做蕭明義有錢賺,還阻止了白銀外流,還有民間的聲望更高了,這種一舉多得的好事,可不常有。

這一場蕭明義單方面認為的同真武帝國的戰爭中,是他大獲全勝了,蕭明義這麼想倒也沒錯,既然背景是真武帝國的人,那大部分的利益肯定都被他們拿走了,蕭明義這樣做,斷了他們的財路,定然會對蕭明義心生不滿,報復什麼的或許會有,但蕭明義也不怕,反正仇家已經很多了,再多一個也無妨,債多不壓身嘛,況且這種報復大多都是商場中的報復,若是因為做生意動用了武力,那就沒有意思了。

錢莊雖然做的風生水起,也有些計劃有了初步的成效。

比如蕭明義一直投入大量銀子的火器研究,但進展甚微,蕭明義也意識了其中的問題,做出了變化。

將目標明確,也將方向擴大。

現在這些人研究熱武器,已經不限於蕭明義最初的炸藥了,什麼突火槍,什麼掌心雷,只要能在軍陣中有殺傷力,對打仗有幫助就行。

而且還對冷兵器也開始了創新,反正只要對行軍打仗有真正的幫助就是好發明,投入了那麼多,總是要見到些成果不是?

蕭明義這樣一做,倒是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情況,收益頗豐,這些人都是有名的工匠,可以說都是發明瘋子,被蕭明義招攬。

現在看來,這些人是被蕭明義給出的限定條件束縛住了,現在放開了方向,只要達到目的便好,這些人如龍歸海,積極性一下就上去了。

但也有事情止步不前。

魔窟一直追查的幾件大事線索好像都中斷了,已經很久沒有新的訊息了。

例如說江南之事,趙暄和的往事,還有唐芸被下毒一事,雨詩的族人被滅,也只是猜測是真武帝國的手筆,但證據還沒有找到。

不過蕭明義倒是不急,若是事情一直都順風順水,那他才要懷疑了,況且他現在就是在等,他就是在等機會,現在回京,每天在王府中看看書或是去青樓中聽聽曲,無非是做給外人看的,實則是韜光養晦罷了。

現在各國中有幾方看不見的推手,這幾個人都在等,就是看誰的耐心不行,誰先出手,誰就要倒黴了。

……

在蕭明義大婚的半個月後,一封密信終是送到了柳州。

這個時代交通不便,一條重要的訊息,就算是八百裡加急,等送到手中,然後商討決策接著反饋回去,其實已經耽誤了時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