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教育改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找誰?

這個問題,將張寧給難住了。

起來,教育事業張寧也不是專家,前世更對教育事業沒有太多瞭解。

而且,教育事業不比網際網路,更不比其他的產業鏈。

光憑一腔熱血,光憑喊出一句教育需要改革之類的話,根本一作用也沒用。

“這個,關於找誰的問題,我們還是交給獵頭公司去做吧。”

暫時心中沒有人選,張寧道。

“好吧,不過,寧,有可能,這一些獵頭所選的人才,可能你要失望了。”

陳青青還想再什麼。

最後,還是沒。

她其實是非常不贊同投資教育這一塊的。

一方面教育暫時不可能自己帶來多大的幫助,另一方面,教育這一塊投資也很巨大。

關於這一,張寧又何曾不知道。

只是,張寧仍是決然決定堅持投資教育這一塊。

這個決定,固然有因為受到此前王龍新事件的影響,但另一方面,張寧也確實想以教育為基礎,為企鵝公司,也為中國,培養更多的世界級人才。

……

“您好,李校長,很早就想拜訪您了,只是因為一些事情,有一些不太方便前往貴府。”

一家叫做雲松茶館的包間,張寧與國內一所知名大學校長李過生見面。

李過生是燕京科技大學的校長,為人熱情無私,很受學子們的歡迎。

張寧親切的給李過生倒了一杯茶,客氣的道。

“呵呵,張寧先生太客氣了,什麼拜訪不拜訪的,能夠與你這樣的少年英傑見面,亦是我的榮幸呀。”

李過生是獵頭公司向張寧推薦的,張寧便想找李過生聊一聊。

“李校長太謙虛了,難怪這麼多學子一直很擁護你。”

“起來有一些汗顏,我自問也沒有在哪裡做得很好。如果要有,那就是,我做了一個校長的本份。”

聽到李過生的話,張寧暗暗頭。

這個李過生沒有官架子,話也很隨和,與人打成一片,據瞭解為人也算清正,看起來是個不錯的人選。

不過,教育這一塊關係太大,張寧也不敢立即拿主意。

想了想,張寧道,“李校長,其實這一次約您到這裡喝茶,一方面是久仰李校長的大名,想與您見見面。另一方面,也是學生有幾個問題,一直想不明白,倒很想請李校長能夠指迷津。”

“哈哈,人們都張寧你盡乎妖怪,你也有想不明白的事呀。”

李過生哈哈大笑,看到張寧以學生模樣尋問自己的樣子,心裡面很是高興,道,“吧,你有什麼問題。我雖然在商業上面,或許不能給你指什麼。但在其他方面,也許,可以給您一參考。不過,我先申明。我的意見也不是真理,有道理就聽,沒道理,聽了後直接忘掉。”

“李校長,就衝著你這麼開明的話,我也要聽的。”

張寧對李過生越來越有好感,然後問道,“李校長,相信您知道王龍新事件吧。”

“嗯,瞭解一些。”

李過生喝了一口茶,頭,“這起事件,確實是王龍新做錯了。我為我們教育界出了這樣的一個敗類,而感到恥辱。”

“哎,張寧,據王龍新之前與你有一些矛盾,你不會現在還記著他吧。”

“呵呵,李校長,王龍新的事情,我哪會放在心裡。我之所以提這件事,不是想聊王龍新,而是想聊一聊國內的教育事業。相信李校長也看到了,王龍新事件起初開始之時,國內教育界,包括夏大的學校並沒有起到重視,甚至,還採取了包庇的措施。直到最後,眼見包庇不下,這才將王龍新推出。我感覺,從王龍新事件當中,王龍新只是一個問題,但整個國內的教育情況,才是大問題。”

起王龍新事件,張寧仍是感覺到心痛。

“我不知道,李校長,你對於國內教育這一塊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什麼看法。”

張寧看向了李過生。

李過生這會兒嘆了口氣,沉默了一會,然後才道,“張寧,關於國內教育這一塊出現的問題,其實我看到的,比你看到的還要多。”

“那李校長,你就沒有想過怎麼應對這樣的一些事情?”

“想過。”

李過生道,“我曾經推行了一個校內政策,對於各個方面,特別是學術這一塊,採取嚴格的把關。可是,具體到執行的時候,就出了問題。有的瞞著不報,有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甚至認為正常。若是真正的將所有涉及到這一些問題的人給糾出來,恐怕,有相當一部分的人會有問題。”

“這麼嚴重。”

張寧不由得咂舌,雖然他知道教育這一塊有很大問題,但沒想到,會這麼大。

“這麼看來,國內教育這一塊沒得救了。”

“也不是沒得救。”

李過生搖搖頭。

“這可能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完善國內教育制度。”

“你覺得需要多長時間。”

“有可能需要50年,也有可能需要100年,也有可能需要更久。”

聽到這裡,張寧也嘆了一口氣。

“時間太長太長了。”

“是呀,有的時候,我們必需花這麼長的時間。畢竟,制度與法律法規,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立起來的。而且,哪怕建立起來之後,維護,遵守,執行方面,也都是一大問題。美國現代化的這種大學,也花了幾百年的時間,這才打造成為了全球一流學府。”

“是呀,確實需要花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李校長,如果我們推翻重來呢。”

“推翻重來?”

李過生有一些不明白。

“我指的是,推翻現在的教育體系,實施一種全新的教育制度。”

“不太可能。”

李過生搖搖頭,“目前的教育體系雖然不完善,但暫時也沒有一種更好的能夠代替。”

“也不一定,更好的方法不一定沒有,只是很多時候不願意去嘗試。你不去嘗試,怎麼就知道沒有更好的方法呢?”

“這麼看來,張寧,你有一種新的模式了?”

“新的模式暫時還沒有,但腦海裡有一想法,我想先創辦一所民辦高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噢,你是想透過這所學校做實驗?”

“一方面是,另一方面,也不僅僅是實驗,我想打造一所全球尖的高校。就像哈佛,麻省理工一樣的私立院校。並且,我已經決定,每年我將向這一所學校投資100億人民幣……”

“張寧,你這一手,可真是大手筆呀。”

李過生感嘆道。

“其實也不算什麼大手筆,一年100億看起來多,但也不見得多多少。特別是前期的基礎建設,恐怕,這一些投資,一下子就要見底。不過,錢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缺少一位對教育這一塊有經驗的人。”

“所以,我想……”

“所以,你想請我?”

李過生看著張寧,問道。

“是的,我想請李校長能夠來幫助我,也幫助國內教育情況。雖然,我不知道我們的這一所院校,是否能夠改變目前國內混亂的教育體系。但至少,還有一絲希望。當然,我知道,要李校長辭職前來我們民辦院校任職,恐怕有一些強人所難。不過,我可以給李校長1000萬的年薪,你看如何?”

“1000的年薪。”

李過生喝了一口茶,“這個年薪,不可謂不高,也不可謂不誘惑。”

國內各大院校的校長,雖然權力比較重,名譽地位也比較高。不過,他們的工資,其實並不見得有多高。當然,能混到校長這一個級別的,工資肯定不低。但是,哪怕再高,也不可能與上市公司經理人這一些高。當然了,如果想**,想在各個地方貪一些,倒也看不上1000萬。可是,這畢竟是犯法的,什麼時候查出,什麼時候就完蛋。

現在什麼風險也不要擔,白白一年就1000萬,想必,任何一位校長都會心動。

只是,李過生還是搖頭。

“如果不考慮別的,恐怕,我不可能拒絕張寧你的邀請。一方面,我覺得,或許你可以創造奇蹟。另一方面,不為別的,衝著這一份薪資,我也覺得,我沒法拒絕。不過,很抱歉,張寧,我不能答應你的邀請。”

“為什麼?”

“沒為什麼,如果硬要為什麼,那只能,我並不適合管理你所創辦的大學。雖然,我在這方面有一些經驗。但這一些經驗,都是繼承原來的基礎之上。對於一所全新的大學,對於一所要開創新的教育體制的大學,我沒有任何自己的想法。我不知道應該怎麼開創,我也並不知道,我應該怎麼去做。所以,很抱歉。”

這一翻話,張寧更是佩服起李過生。

李過生的德品,不可謂不高尚。

可惜,國內太少這樣的人了。

只是,張寧還是有一些不想放棄。

不管怎麼樣,也許李過生並不是特別合適的人選,但至少,以他的德行,也不可能將新開創的大學帶上一條歪路。而且,自己提民辦院校。未來要實行什麼樣的制度,比之在他原來所在的學校更為的容易。

“李校長,您考慮一下。”

“實在抱歉,關於你的邀請,其實在你未有邀請我之前,我就已經考慮過國內教育這一塊的現狀。剛才我也跟你過,我曾經想改善,但後來失敗了。直到現在,我已經沒有了當初的雄心。不過,我可以向你推薦一個人,但就怕你有一些不敢用他。”

“誰?”

“朱青時。”

“朱青時?”

張寧感覺這一個名字好像在哪裡聽過,但又記不起來。

“朱青時是中大的前任校長,不過,因為某些原因,朱青時選擇了辭職,目前休養在家。張寧,你不仿去找找朱青時。”

……

朱青時。

奇怪,李過生怎麼向自己推薦朱青時。

還,就怕我不敢用他。

難怪這個朱青有什麼問題嗎?

更為奇怪的是,自己怎麼對這個名字有一些熟悉。

遺憾的與李過生分別,張寧回到了家,上網查詢起朱青時的資料。

這不查不知道,一但,連連讓張寧大吃一驚。

朱青時炮轟現行辦學體制。

朱青時直面高考有何作用。

朱青時建議取消文理分科。

朱青時質疑英語為何成為必修。

朱青時向兩/會建議,加大學術**處罰制度。

一系列的炮轟國內教育體制的新聞,瞬間閃進張寧的眼前。

看到這一些新聞,張寧才算是知道,這個朱青時,為什麼要辭職了。

尼瑪,這簡直是與國內教育體制火拼的節奏。

這樣直言的牛人,想不辭職,別人也會逼著他辭職。

不過,這樣的牛人,張寧卻越看越是喜歡。

不錯,李過生校長推薦的人果然夠厲害,這樣的人才,雖然看起來太過於狂妄,但是,現在的自己,不正是需要這樣的人嗎?

“對,就找朱青時。”

當下拍板,張寧決定了,邀請朱青時。

當然,這不僅僅是因為朱青時與自己的想法有一些一致。

更為重要的是,在檢視起朱青時的資料時,張寧終於知道了朱青時是誰。

他就是後世南/科大的校長,也就是國內高等院校創新第一人。

在他就任南/科大校長期間,朱青時以先行先試,自主招生,自授學位,自頒文憑的辦學模式,成為了備受觀注的中國教育改革風雲人物。可惜,因為後來行政干預,朱青時仍是很遺憾的離開了南科大。

不過,哪怕就是離開,在朱青時擔任南/科大期間,在校的40多位學生,其中有大部分人都去了國外的名校留學,並且,在國外,雖然南/科大的的文憑是自授的,但國外很多高等院校,仍是支援相信南/科大的辦學理念,接受了這一些留學生。

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全國參加的各類比賽當中,都獲得了重要的獎項。

這樣的人物,簡直是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呀。

……

第二天,有一些迫切,張寧想見一見朱青時,準備與他聊聊。

可惜,或許對於別人來,如果當他知道,科技之王的張寧想要見他,他絕對會欣喜的發狂。別有時間了,就算是沒時間,也會抽出時間來見張寧。可是,對於這個很與別人不一樣的朱青時,他卻直接了一句,“不好意思,沒空。”

“我靠,這個朱青時,很有個性的嘛。”

有一些哭笑不得的張寧,心下鬱悶。

不過,張寧倒沒計較。

雖然自己很出名,但對於有一些人來,別人未必會將你放在眼裡。

特別是對於那些一心只搞學術的教授,學者來,他們未必會多麼的在乎張寧。

不得不,張寧硬著頭皮,打電話給了李過生,想叫李過生幫個忙,約朱青時見一面。

可惜,朱青時連李過生的面子也沒給,仍然是選擇不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天下第一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