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唐僧為啥要去取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熱門推薦:、 、 、 、 、 、 、

張寧風趣幽默,僅僅只是幾句,全場已然爆笑。

這講課的方式很特別呀。

與別的百家講壇的講師,很不一樣嘛。

特別是,張寧時不時冒出的一些當下流行詞彙,眾人一下子覺得眼前一亮。

不管怎麼說,單從講課的吸引力度來看,張寧完爆其他百家講壇的講師。

另外,從學術觀點來看,張寧也是毫不含糊。

拿出的幾個證據,可謂是鐵證。

這如果不算抄,那還什麼樣是抄?

“唉,沒想到,封神演義的作者居然真的抄襲了西遊記。”

“我也沒想到,只是這傢伙要抄,也得抄得隱秘一些嘛,這種直接複製的抄,難怪被人發現。”

“難怪封神演義不能視為四大名著,光是這抄襲一說,也是一大敗筆。”

臺下眾人心下不由得說道。

不過,面對於王龍新,他卻是臉上一半紅一半白。

一直以來,他都是站於講臺上的教授,何曾被人這樣打過臉。

不服輸的王龍新當下再一次反駁說道,“張寧,從第三個證據來看,封神演義的確是有抄襲西遊計之嫌。但是,這也不能完全的說是封神演義抄襲西遊記。為什麼,不是西遊記抄襲封神演義呢?”

這一個提法或許對於普通人,他還真個不知道怎麼解釋。

兩部都是古典神話小說,在當時又沒有具體的出版時間。

你能告訴我,這兩本書到底是誰抄誰。

說封神演義抄襲西遊記,為什麼不說西遊記抄襲封神演義呢。

只是,王龍新的反駁,註定要被張寧再次狠狠的打臉回去。

“王教授,看來您是封神演義的忠實粉絲。做為一部小說的忠實粉絲,一向是很難於接受這一部小說抄襲了別人。不過,你提的這個問題也確實很有道理。兩部小說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為什麼就一定認為封神演義抄襲西遊記,難道西遊記不能抄襲封神演義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論證。那就是,查詢這兩部小說的出版時間。當然,具體的出版時間,不管是西遊記還是封神演義,都不可考。因為幾百年了,有很多的歷史內容都已找不到。但是,我們仍可以找到兩部小說的作者。

西遊記小說的作者吳承恩出生於1504年,死於1582年。在明朝隆慶年間任蘄州荊王府經善,相當於政府部門秘書的職位,因為當過公務員的原因,他的出生時間與死亡時間是可以考證的,沒有任何問題。至於封神演義的作者許仲琳,他也出生在明朝,但他卻生於1567年,死於1620年。很明顯,吳承思去世的時候,許仲琳才剛剛出生不久。如果論西遊記成書的時間,恐怕,許仲琳還沒有出生。各位,大家覺得,是去世了的吳承恩會去抄封神演義呢,還是許仲琳抄襲了西遊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答案不言而喻,顯然是封神演義抄襲西遊記。

這不經讓張寧想起了後世經典三毛抄襲郭敬明的經典論斷,也就是三毛抄四。

人家三毛阿姨早在1991年都去世了,難道還活過來抄襲你郭小四的夢裡花落知多少?

當然,這樣的話是當時郭敬明的腦殘粉做出來的。

現在王龍新講出的這一句話,與郭敬明的腦殘粉也差不多。

這真是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呵呵,為什麼不說西遊記抄襲封神演義呢。

恐怕,這句話將會成為經典。

不過,這裡是課堂,張寧也大度的不盯著王龍新不放。

張寧相信,這一句話一經播出去,這王龍新不知得被多少人狂罵。

到時候,哪怕自己不出手,這王龍新恐怕也會因為這一句話而完蛋。

“關於封神演義抄襲西遊記的評論,也就到此為止。我寧願相信。封神演義的作者許仲琳,絕對是西遊記的腦殘粉。如果不是,他也不可能這樣的大抄特抄。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封神演義的的確確抄襲了西遊記,但封神演義仍不失為中國古典文學一部況世奇著。當然了,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的這個抄,只是抄襲了西遊記裡的詩詞。關於裡面的劇情描寫,封神演義卻是完全獨立於西遊記。嚴格來說,如果單單論神仙體系的建立,封神演義比之西遊記更為的突出。不過,對於一些很多學者研究過的,兩書所表達的意義,兩部典作品的價值之類的,我將不在重複。大家感興趣的,可以自行去看一些這方面的學術文章。今天這一堂課,我們重點研究一下兩部作品所隱射的佛道之爭。”

“為什麼是佛道之爭呢,佛道之爭與兩部作品有什麼關係呢?”

“答案其實很清楚,不管是封神演義的西方教,還是西遊記的西天取經,其實就是佛教與道教之間的競爭。或許,封神演義寫得比較直白,大家一眼就看到了。不過,對於西遊記,或許很多人卻認為,西遊記應該不存在佛道之爭,他講的只是西天取經而已。”

“的確,單論表現,西遊記講的的確是西天取經的故事。但是,各位,想必大家記得。關於西天取經,這並不是唐僧的意思。請看下文……”

張寧又在大屏幕上例出了一段有關於西遊記的描寫,這一段劇情說的是唐王在做水陸大會,請了唐僧主持。只是,這個時候觀音卻化身而來。直接就說,哎,唐王,你這個水陸大會超渡的經文太低階,是小乘佛法,念了也沒太多用。我們西天有更高階的大乘佛法,要的話,那你就派一個人前來。結果,唐王就派了唐僧去。

顯然,當時唐僧從來就沒有想過去西天取經,觀音跑來東土,用現在流行的一種說法,那就是搞推銷。並且,觀音在搞推銷的時候,還帶了他們那邊的高科持產品。一個是錦瀾袈裟,一個是九環錫杖,這都是十足十黃金做的呀。哪怕是坐擁天下的唐王,也沒有看過如此土豪的東西。當下,唐王就被觀音給震撼住了。便跟唐僧說,賢弟呀,你看西方那邊的科技這麼高,你得去那裡一趟,將他們的科技給搞回來呀。

這一翻話一出來,全場差一點笑得跌倒在地。

就是那個一直在攝像的工作人員,在聽了張寧這翻評論,也是鏡頭搖了幾下,方才站穩。

我的天吶,這百家講壇還可以這樣說的。

太有意思了。

其他的講師與張寧一比,簡直是弱到爆。

不過,是不是太惡搞了一些。

惡搞什麼呀,沒看到張寧是明明白白的在這裡講學術嗎?

張寧只不過是將書中的一些句子,翻譯成為了現在的普通話而已。

就是,難道非得知乎者也的唸叨,你才覺得,這是真正的學術研究?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天下第一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