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曲線救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超想手機的火爆,僅僅只是開始。

在第一批5萬部超想手機的面世之後,超想手機也慢慢的透過他的這種一邊可以打電話,一邊還可以看漫畫的創意,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

在日本,越來越多的人觀注到了這樣的一部手機。

也越來越多的人,他們渴望購買這一種手機。

雖然這種手機並不見得是什麼大品牌,也不見得做工就很好,更或者,也不見得外觀就很漂亮。甚至,他看起來還有一些怪。他的螢幕比之一般的手機更大,他看起來還有一些怪怪的。但是,在隨時隨地都可以看漫畫的創新刺激之下,他們還會再想什麼?

買,一定要買下這樣的一部手機。

有這樣的手機太方便了。

以後自己不管去了哪裡,不管是坐公交車,還是坐地鐵,更或是在家裡沒什麼事的時候,都可以拿手機看看漫畫。無形之中,很多無聊的時間,也就被這一部手機給打發了。

當這樣的需求越來越大,超想手機的人氣也越來旺。

慢慢的,超想手機也不知不覺,在日本成為了一大手機品牌。

而且,為了保持這樣的風氣。

在後面的時間當中,超想手機也沒有像一般的手機企業一樣,選擇大規模的開賣。

他們仍是採取網上搶購的模式。

如果你想買,那麼,你只能搶。

而且,每一天仍然保持000部左右。

這種屢試不爽的招數,又再一次的引發了超想手機一機能求的轟動。

這並不是超想手機所有的策略。

在實體手機店裡,超想手機也開始慢慢的登陸,但並沒有大規模。

而是選擇一些實體手機店開賣,至於一些手機店,仍然不提供。

這種方式,也在不知不覺當中,慢慢的提升了超想手機的品牌。

不過,超想手機在實體手機店裡的價格,卻比之網上的價格貴了5000日元。

一方面,這給超想手機帶來了更多的差價,讓超想手機利潤無形之中加大。

另一方面,也促始了更多的網友在看到實體店裡超想手機價格之後,參與了搶購。

當然,超想手機的火爆銷售,也不僅僅給超想手機帶來了利潤。

與超想手機連續十分緊密的企鵝漫畫平臺,也在超想手機的支援之下,快速的爆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原來的企鵝漫畫平臺在pc網際網路打榜等等機制之下,已經證明了他的成功。

只是,那時的企鵝漫畫平臺雖然不錯,但到底,還是比不上集英社。

因為,企鵝漫畫平臺沒有自己銷售漫畫的渠道。

雖然企鵝漫畫平臺也可以出版,並且有了自己的出版社。

可出版社出版漫畫並不能完全的保證這一些漫畫賣得出去。

相反,集英社不但有自己的出版社,他們還有自己的一部火爆全球的雜誌:週刊少年。

透過週刊少年的連載漫畫的方式,集英社每一週都在不斷的向使用者推薦著他們的漫畫。

不過,那一些都成了過去式。

誰企鵝原創平臺沒有自己的渠道。

超想手機,那就是自己的渠道。

無數多的朋友,他們每天透過超想手機不斷的閱讀漫畫,不斷的尋找漫畫……這一個渠道比之集英社的週刊少年雜誌牛叉多了。更為關鍵的是,透過超想手機閱讀漫畫的使用者,他們也給企鵝漫畫平臺,企鵝漫畫平臺的漫畫作者帶來了巨大的金濟效應。

原來在pc端上,可能只有1000人訂閱。

那麼,有了超想手機,那麼,現在就有000人訂閱。

這在電子漫畫收入這一塊,就此提升了一倍,讓這一些漫畫作者創作更為的有激情。

同時,在pc端與手機端雙向發力之下,已經有不少漫畫作者可以不透過出版,僅只透過電子訂閱,進而獲得穩定的漫畫收入。這在另一方面,也完全走出了集英社,或者,完全走出了日本漫畫界的老路。

企鵝漫畫平臺透過與超想手機合作,走出了一條完全創新的漫畫之路。

雖然,現在這一條道路影響還不是很大。

但是,在這裡面,已經有一些漫畫界的大師,資深研究者,看到了這一條道路的希望。

“張總,這是我們這個月發出去的稿籌。”

佳惠將企鵝漫畫平臺的稿籌單子遞給了張寧。

“億日元,這麼多?”

張寧的吃了一驚,沒想到,企鵝漫畫平臺發展這麼快。

“張總,這還只是我們的電子漫畫稿籌,如果包括實體出版漫畫稿籌,甚至加上有不少作品改編動漫的稿籌,我們當月的稿費至少要突破0億日元。”

佳惠大為的激動,“這還得多虧張總遠見,如果我們一直與集英社在傳統的漫畫領域與他們拼,恐怕再努力10年,也趕不上他們。但現在,我相信,不用年,我們就可以超過集英社。”

“還有,張總,我這裡還有一些國內漫畫愛好者發給我們的郵箱。他,我們的漫畫平臺非常棒,他現在已經習慣了在企鵝漫畫平臺上看漫畫了。還有的也表示,要是我們國內也推出這樣的平臺就好了。”

國內也推出這樣的平臺?

張寧沒有什麼,而是問起了佳惠,“你覺得,在中國也推出一個漫畫平臺怎麼樣?”

與日本比起來,國內漫畫還只是一個嬰兒。

甚至,現在很多人都無法回憶,國內有什麼好的漫畫作品。

在人們的腦海裡,都是一些七龍珠,機器貓,蠟筆新……等等。

如果國內漫畫界再不迎頭趕上,恐怕日本漫畫界又得再壟斷中國漫畫0年。

張寧並不算是鐵桿的漫畫迷,不過,他可是記得,時候自己對於漫畫的痴迷程度。

只是,現在回想起來,時候所看的漫畫,同樣還是日本漫畫。

張寧不禁想問,難道,國產漫畫真的就不行麼?

在前世,張寧曾經看到過很多評論國產漫畫為什麼沒有精品出現的貼子。

有的,中國漫畫在60年代因為國家動盪,漫畫水平出現了斷層。

也有的,國人思想太僵化,一直認為漫畫是孩子看的。

還有的,國家對於漫畫稽核太嚴,不允許出現太多有創新的作品。

另外,也還有人,國內盜版太多,畫漫畫的直接要餓死。

同樣還有人,國內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漫畫平臺。

各人的各有道理,但總之,國產漫畫也還是起不來。

當年對於這樣的一些貼子,張寧看了就看了,最多感慨一下。

他又不是救世主,他只是一個普通人,能做什麼?

只是,現在,張寧卻隱隱間覺得,自己似乎可以為國產漫畫做一什麼。

特別是,張寧達成泛娛樂計劃之後,在整個泛娛樂計劃當中,漫畫,也是重的一項。

不過,張寧比較冷靜,不會頭腦一熱,看到國內有什麼缺陷,直接就殺過去拯救。

有的時候,不是有一腔熱血就可以將這個市場做起來的。

國內漫畫幾十年沒有起來,必有他沒有起來的道理,這得從根源處解決。

“我覺得……可能不行。”

佳惠搖搖頭,“沒有做我們的漫畫平臺之時,我一直覺得,只要在日本學好漫畫技術,只要自己能夠畫出足夠經典的作品,那麼,自己就可以拯救中國漫畫。可是,現在我卻知道。要想拯救國產漫畫,光有經典的漫畫作品,同樣不夠。”

“為什麼?”

“這與國內漫畫市場有很大的關係,第一,國內實體出漫市場盜版非常嚴重,普通作家靠出版幾乎都難於生存,更不用,對於漫畫作者。漫畫在國內來,仍是眾。雖然國內仍有相當大的潛力可挖,但經常看漫畫的仍相對少數。第二,國內民眾基本上還沒有怎麼養成買漫畫書籍的習慣,這也無法令漫畫作者長久生存。第三,國內動漫影視這一塊稽核較為嚴格,不少好的作品也無法登陸電視臺,無法獲得影視版權費用。第四,國內網際網路並沒有像日本這樣普及,大家並不會在網上看漫畫,第五……”

一口氣,佳惠了一堆。

“也就是,國產漫畫平臺開是可以開,但卻無法讓國內漫畫作者獲得利益。而他們無法獲得多少利益,自然無法大量產生經典的作品。而且,哪怕有經典的作品出現,國內漫畫各類版權無法得到保障,仍是無法形成太大的效應。日本漫畫為什麼可以出口至中國,並不是日本所有的漫畫都可以出口來到中國。而是日本漫畫市場太大太大了,他隨便就能找到成百上千部符合國內口味的漫畫。”

“那按你,國產漫畫可能一直振興不了。”

“很難,除非國家扶植,哪怕就是扶植,最少也要10年時間。”

“10年時間太長了。”

張寧嘆了口氣。

他其實是贊同佳惠的,在前世,也是差不多01年左右,國產漫畫這才稍稍崛起。

這與當時國家大力扶植漫畫,以及國內經濟快速崛起有關。

但對於現在00年的中國來,國家有太多事情要做,不可能會關注漫畫這一塊。

不過,國家暫時不會注意這一塊,張寧倒是想到了一個辦法。

“佳惠,我在想,既然國產漫畫短時間內無法振興,也無法在國內打造一個漫畫市場,那不知道,讓國產漫畫走出國門,賣到全球,或者,就賣到漫畫最為發達的日本,你,這是不是另一種曲線的振興國產漫畫的方式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天下第一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