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收購亞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 回到香港的第二天早上,張偉龍醒來時,餘小薇已經做好早餐了。

“你難得睡這麼長時間啊!”餘小薇笑著打趣道,“以後身體狀態不好,別亂來!”

“老婆,你身體不舒服是假,體諒我才是真吧?”張偉龍笑呵呵道。

“別瞎想了,起床洗漱吧,我去把我們昨天換下來的衣服放洗衣機裡洗。”

幾分鐘後,張偉龍和方曉白一起來到餐廳,坐在餐桌前吃早餐。

在家休息了一天,張偉龍主動電話聯絡上邱德根,希望與對方見上一面,商談收購亞洲電視臺事宜。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張偉龍也不清楚那個環節洩露了訊息,他炒外匯獲得豐厚利潤的訊息在香港傳播開來,一些報刊還報道了此事,但是,張偉龍沒有在公開場合承認此事。

在與邱德根商談收購亞洲電視臺之前,張偉龍透過各種渠道,詳細瞭解了這個人,邱德根除了擁有香港亞洲電視臺百分之一百的股份,他還有其他產業,在香港,也算是一位有名的大富翁。

1925年,邱德根生於滬城,由於軍閥混戰,政局動盪,家境清貧的邱德根中學還沒畢業就輟學了。所幸他的聰明和智慧並沒有因此被埋沒,一個獨具慧眼的女大學生裘錦秋看出他是個有抱負的青年,暗暗地愛上了他。抗戰勝利後,他們結為伉儷。

1950年,就在華夏內地zhèng fǔ剛建立後不久,這對年輕的夫妻帶著僅有的100多塊錢離開滬城,去了香港,開始了他們闖世界的生涯。

當時香港這片“彈丸之地”並不發達,滬城人初到那裡,語言也不通,生存很艱難。邱德根在滬城曾經營過小戲園,放過幻燈片,就憑著這麼一點小技,他勉強在香港站住了腳。放幻燈片收入雖然微薄,但他們夫妻省吃儉用,慢慢地也攢下了一筆錢,足以開個小小的電影院了。

邱德根知道,他這點資本實在是不能在城裡和別人競爭的。因為城裡人只對新上映的影片感興趣,而新片的租金很貴,只要有一兩部片子上座率不高,就足以使他賠光老本。於是,他把目光轉向農村。

當時香港周圍的農村電影業還很落後,農民很難看上一場電影。農閒時,他們無事可幹,只能串門、聊天、睡大覺。對他們來說,即使是老片子也是很新鮮的。而老片的租金極為便宜,花1港元就可以租一天。在農村開個電影院,既有市場,成本又低,肯定大有前途。主意已定,邱德根夫婦就開始行動。

果然不出他們預料,農村電影院很受農民歡迎,上座率極高。一開始,農民還不習慣白天看電影,但因為晚上經常買不到票,他們也就只好白天看了。到1960年,前後僅10年時間,他們已在農村經營了14家影劇院,手頭也有了一筆不小的資金。腳下一塊地,頭上一方天,邱德根被同行們稱為“白手起家的滬城佬”。

在農村站穩了腳跟,邱德根開始考慮到城裡發展自己的事業了。但他的資金並不很充裕,要在城裡幹,還得籌集一部分資金。他看到那些鄉民們想存錢和借錢都很不容易,而大銀行家的目光總是盯著城市的富豪和中產階級,無暇顧及農村。實際上,農民錢雖少,但他們人數眾多,應該說市場前景是廣闊的。於是,遠東錢莊便應運而生,專營農村中的存款和借貸業務。與此同時,邱德根也買了一些地皮,投資其它行業。與這些業務相輔相成,遠東錢莊的生意也頗紅火。這個錢莊就是rì後香港銀行界一個有一定實力的大銀行——遠東銀行的前身。

1964年,邱德根有幸認識了一位叫陸運濤的大富翁,此君對他的才幹很欣賞,打算和他合作發展電影事業。這正是邱德根多年的夢想。可是,事情才剛剛開頭,災難卻降臨了,與他多年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妻子在與陸運濤一起出訪時,因飛機失事在臺灣遇難。這給邱德根帶來的打擊可想而知。而且,陸運濤的死,也使他發展電影的宏圖驟然破滅了。

為了紀念愛妻,邱德根辦了裘錦秋書院;並將妻子的放大照片掛在遠東銀行會議室裡面,讓她永遠參與銀行的各項決策。

裘錦秋有個妹妹裘錦蘭,也是個非常賢慧的女子。姐姐的意外事故,同樣也使她悲痛萬分,但她看到姐夫在這巨大的打擊下幾乎支持不住,便打起jīng神,主動承擔了照看孩子和料理邱德根rì常生活的事務。後來,他們結為夫妻。

邱德根暫時放棄了從事電影業的計劃,繼續經營並發展原有的業務。他的投資範圍越來越大,涉及的行業也越來越多:銀行、地產、證券、旅遊、食品、麵粉、酒店、貨倉、影劇院、報紙都有他的投資,在印尼、美國、加拿大都有他創辦的企業,事業蒸蒸rì上。

邱德根相信,只要講究信譽,以客戶的需要為第一行動準則,事業就能發展。當年,他經營錢莊的時候,既沒有經驗,規模也不大,完全靠自己摸索,憑著對客戶的一片至誠,終於辦成有一定實力的遠東銀行。在業務上,銀行還為客戶的子弟留學作擔保,為客戶家庭的婚喪大事提供服務。

1965年,香港發生了擠兌風cháo,震盪了整個香港銀行界,許多銀行倒閉,連實力雄厚的恆生銀行都被迫讓出一半股份給英資銀行,才得以穩住腳跟。遠東銀行也難免在風雨中飄搖。邱德根決心要挺過去。銀行的聲譽就是他邱德根的聲譽,他把他所控制的其它業務的資金盡最大可能調來充實銀行,終於渡過了難關。從此以後,邱德根和遠東銀行更是聲威大振,雄踞一方。

1962年,邱德根買下了九龍荔枝角大橋旁邊的荔園遊樂場,經過追加投資,悉心經營,遊樂場發展成為一家規模很大而且在香港頗有名氣的娛樂中心。園中設有遊戲機、過山車等現代化遊樂裝置,還有戲劇演出及飲食店等設施。70年代末,荔園遊樂場旁邊又興建了投資1500萬港元的“宋城”,佔地廣大,城中建築都是仿宋代建築,商店、錢莊、劇院、神廟、庭園等鱗次櫛比,城中居住者和賣藝者都是古裝打扮。現代人走進這座宋城,就好像回到古代社會。因此,這裡吸引了無數遊客,每年都給邱德根帶來豐厚的利潤。

邱德根在印尼、加拿大、美國、法國等地的企業多為娛樂設施和酒店,他希望將來在歐美建立一個酒店系統,以此改變海外華人的地位。

經過30年的奮鬥,邱德根成為“遠東集團”的董事長,同時也成了香港名列前茅的億萬富翁。他不相信命運,他認為他龐大的產業都是以艱辛的奮鬥換來的。

隨著歲月的流逝,邱德根老了,他的兒子們分擔了許多事務,他比以前要輕鬆了一點。這時,他想起一直沒有如願的電影事業。他是在電影業上起家的,現在,有了雄厚的資本,他又想來圓他的舊夢了。兒子們反對,他們不願讓父親在晚年為此再cāo勞。可是邱德根決意要做的事,誰也不能阻止,他認為自己離退休還遠著哩!

當時香港有兩家電視臺:無線電視臺和麗的電視臺,前者經營較好,實力也強,拍過不少有影響的電視劇。而“麗的”屬於英國一家集團,經營不善,虧損嚴重。邱德根於1982年購買了這家電視臺50%的股權,改名為“亞洲電視臺”,並改組機構,自任董事主席。

邱德根知道,要發展電視臺,既要有資金,也要有人才,還要有好的劇本。他從影視界請來李壯烈和徐小明兩位干將,分別擔任總監制和節目經理,負責“亞視”的製作業務。這兩人果然不負邱德根厚望,先後推出古裝武打片《霍元甲》、《陳真》、《霍東閣》等片;“忠孝仁義”向來為華夏人所推崇,這3部電視劇宣傳的正是這個傳統,因此一經播出便立即轟動香港和大陸。“亞視”效益的隨之大增。

亞洲電視臺的迅猛發展,引起了無線電視臺的恐慌,雙方展開一場激烈的競爭。為了爭奪觀眾,“亞視”和“無線”同時推出“亞洲小姐”和“健美小姐”的選舉活動,而且在同一天晚上現場播出。

事前,雙方都作了大量宣傳,一時間,整個香港沸沸揚揚,都在談論這件事。人們對此既興奮又抱怨,只好在收看時不停地轉換頻道。由此可見“亞視”的影響已經深入人心。

從1984年以後,亞洲電視臺每年都有盈餘。邱德根也算是實現了他多年的夙願。

邱德根全權擁有亞洲電視臺已經有兩年了,他發現營業一家電視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賺錢不多,還勞心勞力,心裡也有出售亞洲電視臺的想法,但是知道不到合適的買家,他不想低價賣掉亞視電視臺。

得知華誼兄弟有意收購亞洲電視臺,邱德根頓時有了興趣,但是,他並沒有打算一口價將亞洲電視臺賣掉,張偉龍來到香港還不到三年的時間,不僅在娛樂圈混的風生雲起,還投資外匯獲得豐厚利潤,他想著亞洲電視臺能夠折價併入華誼兄弟,從而持有華誼兄弟的股份。

邱德根和張偉龍也算是老鄉,見面之後,二人用滬城的地方語言“吳語”聊天,詳談甚歡,閒聊近半個小時後,張偉龍開始談正事了。

“邱前輩,雖然現在華誼兄弟傳媒集團的市值和規模都比不上亞洲電視臺,但前者的盈利能力比後者強,我希望可以收購亞洲電視臺,兩者合併,未來的發展前景將非常遠大。”

“阿龍,你想以什麼方式收購亞洲電視臺?”

“雖然我手裡有資金全資收購亞洲電視臺,但我不準備這麼做,我希望能夠收購亞視電視臺一部分股份,之後,亞洲電視臺折現併入華誼兄弟傳媒集團,邱前輩也擔任華誼兄弟傳媒集團的股東……不知前輩對我提出的方案,有何看法?”

張偉龍之前也有想過一口價買下亞洲電視臺,但是他與陳淑芬聊過之後,明白了自己雖然手裡有大筆資金,但在香港的影響力遠不如一些老牌富豪,畢竟他還是一個外來戶,在香港根基並不深,以後華誼兄弟會與很多同行競爭,公司有幾個在香港有影響力的股東是件好事。

“我前前後後為亞洲電視臺花費了一億六千多萬港元,你覺得現在這家電視臺值多少錢呢?”邱德根問道,他向亞洲電視臺投入一億六千多萬港元不假,但他也從這家電視臺調走了賺到小幾千萬的利潤,也就說,他向這家電視臺僅投入資金沒有他所有說的這個數目。

“兩億!”張偉龍微笑道,“我這個報價,很有誠意了!”

邱德根微微點了點頭,張偉龍的報價,剛達到了他的心理底價但是他並沒有馬上答應,又問道:“你覺得貴公司的市值值多少呢?”

“三億五千萬!”

“什麼?”邱德根哈哈大笑了起來,“我對貴公司還是有些瞭解的,就算是拍了幾部票房大賣的影片,發行了一些銷量不錯的唱片,市值也不可能這麼高。”

“邱前輩,可能你對華誼兄弟傳媒集團還不夠瞭解,若是可以的話,過幾天,我準備一份檔案,把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旗下的各個子公司的資產,以及成立以來盈利情況,列一個詳細的清單給你。我相信你看了之後,不會覺得這家公司市值估值為三億五千萬港元是不貴的!”

“那好吧,過幾天後,我們再見面談談吧。”

三天後,張偉龍和再次與邱德根相見,這次有陳淑芬作陪,他們三人在酒店茶廳的包廂中商談合作事宜。

陳淑芬拿出一份檔案,詳細的向邱德根介紹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旗下幾家子公司成立以來的盈利情況,以及這些公司的資產,不僅說有形資產,還說無形資產,另外還介紹了未來兩年,華誼兄弟電影公司的拍片計劃,多部電影是由周閏發主演的,並預計了這些電影的票房。

最後,陳淑芬說道:“邱先生,華誼兄弟傳媒集團的市值估值為三億五千萬港元,是合理的。”

“五千萬港元的零頭就去掉吧,兩家公司合併,我持有百分之四十的股份。”邱德根微笑道,“同意的話,馬上可以簽約。”

“邱前輩,上次我說過了,我個人出錢,收購亞視的一部分股份,之後,再籤併購協議。”張偉龍說道。

邱德根聽了張偉龍的話,並不驚訝,他也知道自己提出的合作條件不可能讓對方答應的,淡淡笑著問道:“你想要買多少股份?”

“不低於百分之五十!”

邱德根沉思片刻,點頭道:“行,你拿一億港元給我,我將亞視百分之五十的股份賣給你,之後兩家公司合併,合併後,我持有新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好的,那就這樣!”

“阿龍……不,以後,我該叫你張生,還是張董事長呢?”邱德根爽朗笑道。

“叫我阿龍就行了,不管怎麼說,我是你的晚輩!”張偉龍微笑道,站了起來,“前輩,希望我們能夠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邱德根緩緩的站了起來,與張偉龍握手。

收購一家公司的股份,以及併購一家公司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雖然協議很快就簽訂了,但還需要香港zhèng fǔ有關部門的批准,在獲得批准之前,張偉龍在簽訂合約後,立馬入駐亞洲電視臺,詳細瞭解這家公司的運營情況,以及組織架構。

張偉龍進入亞洲電視臺工作之前,邱德根特意召開了高層會議,向公司高層介紹了張偉龍,並在會議上把華誼兄弟傳媒集團併購無線電視臺的事情,電視臺高層都知道要變天了,大部分高層認為以後亞洲電視臺改姓“張”了,少數與邱德根關係好的老臣子則認為只要繼續抱著邱德根的大腿,他們在電視臺的地位就不會動搖。

張偉龍覺得一部電視劇能否成功,這與找到合適的演員來出演重要角sè有很大的關係,當然若是劇本太爛了,就算是影帝影后全身心投入飾演電視劇的角sè,這部電視劇也不會獲得成功。

進入亞洲電視臺辦公的第二天,張偉龍讓把電視臺的工作人把旗下簽約藝人的名單列出來,還要標註每位藝人還有多少簽約時間。

看過這份名單後,張偉龍望著一個名叫劉潤達的經理,問道:“鄭少秋和亞視的合約期滿了?”

前陣子,張偉龍收看亞洲電視臺的電視劇《諸葛亮》,這部電視劇的男主演是鄭少秋,對此記憶深刻,重生之前,他的記憶中只有鄭少秋為無線電視臺拍攝了很多經典電視劇,但他不知道鄭少秋與亞洲電視臺也有過合作。

當時知道鄭少秋餘亞視有合作關係,張偉龍準備收購亞視後,投資幾部有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由他來提供電視劇故事大綱,再找亞洲電視臺的編劇來完成劇本創作,他的記憶中,有幾部鄭少秋後世主演的經典電視劇。

“張董,鄭少秋與亞視簽訂了一部電視劇的合約,《諸葛亮》拍攝完成後,鄭少秋和亞視的合約就已經結束了。”劉潤達說道。

“你現在馬上聯絡鄭少秋,先瞭解一下他和無線簽約了沒有,若是還沒有簽約,立馬和他商談簽約事宜,我這裡有幾部適合他主演的電視劇,簽約條件可以開的好一些。”

“好的。”劉潤達應了一聲,退出張偉龍的辦公室,回到自己辦公室,打電話聯絡鄭少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鄭少秋剛拍攝完《諸葛亮》,正在休假,雖然得到了無線電視臺的邀請,他也準備返回無線拍電視劇,但是還沒有簽約,當他得知亞視想與他簽約,並開出的簽約條件很優越,他深思之後,決定與亞視簽約。

後來,鄭少秋與亞視的簽約,並主演了幾部收視率極高的電視劇,成為了無線電視高層心中的一根刺,其實,他們並不是介意這根刺,而且介意張偉龍在他們心中插入很多很多的刺,他們對張偉龍這位經常截糊的“小人”恨的牙癢癢的,甚至生出了扎張偉龍“小人”的念頭。

對於競爭對手的怨恨,張偉龍並不太介意,沒過多久,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已經成為無線電視臺無法撼動的龐然大物,無線電視臺從香港電視領域的領頭羊,一步步倒退,讓出領頭的地位,甚至跌至只能仰視改名為華誼樂視的亞視。

邱德根在香港的影響力不小,他與張偉龍籤訂協議十多天後,經過zhèng fǔ有關部門批准,亞洲電視有限公司成為了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他獲得了傳媒集團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同時獲得了一億港元的資金。

完成對亞視的併購後,張偉龍依舊是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最大的股東,也是控股股東,持有這家公司56%的股份,邱德根持有20%的股份,陳淑芬持有12%的股份,衛進、郝劍、劉子文和溫照文四人每人持有3%的股份。

成為亞洲電視臺主人的張偉龍要求舉辦一場盛大的新聞發佈會,亞洲電視臺現場直播。

“很高興能夠在這種場合和大家相見,現在,我張偉龍作為華誼兄弟傳媒集團的董事長向大家宣佈幾件事情,亞視成為了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過幾rì,亞視將更名為華誼樂視有限公司,電視臺的臺標也將變更。未來幾年,華誼樂視加大自製片的投入,希望能夠多為香港和海外觀眾提供優質的電視節目……”

過了一會兒,一個記者面帶微笑向張偉龍提問道:“張董事長,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收購亞洲電視花費了多少資金?”

“我個人拿出了一億剛買買下了亞洲電視百分之五十的股份,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增發股票併購亞視。”張偉龍答道。

“張董事長,你收購亞洲電視股份的一億元資金是從何而來,你現在持有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多少股份?”一個中年男記者提問道。

“我知道現在有些媒體報道我投資外匯獲得豐厚利潤,這是事實,具體賺多少錢,就不方便說了,希望記者朋友們以後就別再提問了。至於我持有華誼兄弟多少股份,可以告訴大家,之前和其他股東商量過,沒有必要向外界隱瞞,我持有該公司百分之五十六的股份。將來有機會,華誼兄弟會在港上市。”

“張董事長,你新入住亞視,是否會給亞視員工和簽約藝人加薪?”

“暫時還沒有這個打算,據我瞭解,以亞視目前的盈利情況,就算想給員工和簽約藝人加薪,可能xìng不大。可能大家覺得我年齡小,對經營一家大型企業沒有什麼經驗,的確如此,我是沒有什麼經驗,但我知道開源節流是經營企業的核心。相比節流,我覺得開源更重要,而開源並不是一件易事,未來一段時間,我會把工作重心放在華誼樂視投資拍攝新電視劇的稽核上,提高自制電視劇的質量,從而贏得高收視率,有了高收視率,廣告收入自然就高了。電視臺的效益高了,員工和簽約藝人的收入自然會提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