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草根李秀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曾國藩復出後,對湘軍進取安徽,然後合圍南京作了詳細的軍事部署。

太平天國在“天京之變”後,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等建國元老死的死、走的走,軍事局面主要依靠李秀成、陳玉成、李世賢等青年將領勉力維持。而這一次曾國藩的對手,就是濃眉大眼的農家青年李秀成!

李秀成,初名李以文,廣西客家人,出生於廣西藤縣大黎裡新旺村,這個村子當時屬於廣西梧州府藤縣寧風鄉五十七都長恭裡,四周是一片高山峻嶺,村子附近住的都是貧苦農民。他們大都靠做僱工、種田、燒炭來維持生活。李秀成的父親李世高,給地主墾山種植,尋食度日。李秀成的母親陸氏,給李秀成添了個弟弟,取名李明成。

李秀成的家裡,是真窮,日子過得真苦,怎麼說呢,一條褲子,他爸穿破了補補給李秀成穿,李秀成穿破了,再給他弟弟李明成穿。李秀成從小想要出人頭地,當時的社會,萬般皆下品,如果不造反的話,就只能讀書。

李秀成的舅父,看李秀成很機靈,決定幫他一把。這位村塾教師,在李秀成八歲那年,把他帶去私塾讀了兩年書,不要學費。但李秀成到了十歲,家裡生活太苦,便不能再讀下去了,父親把他叫了回來幫助父母幹活養家,他哭了三天三夜。

小小的李秀成,不甘這樣不讀書了,他去求舅父,抱著舅父的大腿哭。他的舅父被他的眼淚感動了,說服了他的父母,於是,李秀成獲得了在村塾幫工的機會,在這裡一邊幫工、一邊自學。

然而,在村塾的收入,對李秀成貧窮家庭的幫助有限,不久,李秀成的父親病重,他不得不又回到家中。春天來了,就上荒山去種蘭,到了秋冬,又上山砍樹、燒炭。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難,年幼的李秀成受盡了孤寒無食的折磨,生活的絕望也鍛鍊了李秀成的意志。

清道光二十四年,李秀成二十一歲,洪秀全和馮雲山從廣東花縣進入廣西宣傳組織拜上帝會,以桂平縣的紫荊山為根據地,並向四周發展。廣西的桂平、貴縣、武宣、平南、象州、藤縣、陸川、博白以至廣東的信宜這幾個州縣的貧困農民都看到了希望,每村每處都知道有“洪先生”。

李秀成也看到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帶領全家加入了拜上帝會。

之後,洪秀全、楊秀清在金田揭竿而起,李秀成決定造反,他參加太平軍,作戰機智勇敢,懂得用腦子,他在太平軍中,較早意識到洋槍洋炮的威力,手下弄了好多洋槍洋炮,很快嶄露頭角,從一名普通的士兵晉升為一名優秀的青年將領。

在1856年,李秀成立了大功,他率部解圍鎮江,敗江蘇巡撫吉爾杭阿,破了江北江南大營。而在天京事變中,李秀成不僅升官主將,還接收了燕王秦日綱的隊伍,成了太平天國的頂樑柱。

為解天京之圍,李秀成於1858年月底請命出京,途經蕪湖,與其弟李世賢商定:“一人敵南岸,一人敵北岸”。

不久,李秀成自率部將陳坤書等五千餘人,分別由蕪湖和東梁山渡過長江,齊集含山,於5月8日再克安徽和州,接著又連佔全椒、滁州、來安。

當時,清軍重新組織江南江北大營,天京被圍日緊,南郊板橋、大勝關已被清軍攻陷,七橋甕、印子山、雨花臺也處於清軍的直接威脅之下。李秀成日夜焦慮,在全椒加緊操練部隊,準備先掃清江浦、浦口之敵,以安定天京城內的人心。

1858年6月5日,李秀成率兵五千餘人自全椒進扎江浦大劉村,擬取道橋林進攻江浦、浦口。

次日,江北大營統帥德興阿督軍萬餘進攻大劉村,他是一名勇將,身先士卒。時適大雨滂沱,太平軍疏於戒備,以致寡不敵眾,初戰失利,李秀成的新舊營壘十三座盡失,損失千餘人。

這次大敗仗,使李秀成意識到,單憑自己的一軍之力,難解天京之圍,於是請求到天王洪秀全支援,行文各路將領,約定太平軍各路人馬在安徽樅陽舉行會議,共商救天京辦法。

1858年8月上旬,李秀成與陳玉成、李世賢等將領於樅陽商定:先由陳玉成、李世賢等率部攻克安徽廬州,然後由吳如孝率部在廬州東北一帶活動,牽制清朝大將勝保所部清軍,陳玉成則率主力速進滁州東南的烏衣鎮一帶,會同李秀成部全力進攻江北大營,先攻破清軍江北大營。

樅陽會議,使李秀成、陳玉成等人“各誓一心,訂約會戰”,並制定了較正確的作戰方針,為再破江北大營以解京圍奠定了基礎。這時候的李秀成,仗打得十分漂亮!

1858年8月11日,陳玉成、李世賢、吳如孝三部聯合行動,由舒城三河鎮向廬州逼進。當時,新任安徽巡撫翁同書,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帝師翁同龢的哥哥,他尚未到任,廬州城內僅有清軍數千,由副都統麟瑞督率駐守,另由新任安徽布政使帶勇萬人駐守南郊。

其實翁同書到任後,也是枉然。

8月日晨,太平軍兩萬餘人從西、南兩個方向直逼城垣。清軍未及交鋒,即紛紛驚潰。當天中午,太平軍即進佔廬州城。

太平軍再克安徽廬州,清廷上下為之震動。咸豐皇帝大怒,立即任命勝保為欽差大臣,督辦安徽軍務,所有皖境各軍均歸其節制。同時,諭令湖廣總督官文從沿長江東下的鄂軍中分派勁旅,赴援廬州;諭令德興阿從江北大營中酌撥馬步官兵,前往廬州“協剿”。

清廷嚴令勝保及各路將領務必將廬州收復,否則提頭來見。

太平軍的主要進攻目標,並非廬州,而是江北大營,因此,未等氣勢洶洶的清軍援兵趕到,陳玉成早已揮軍由界牌直趨滁州,於9月中旬抵烏衣一帶,與自全椒進抵該處的李秀成部會師。在此之前,吳如孝按約率部自廬州北進,佔店埠鎮及其東北之梁園,進逼定遠,以牽制勝保軍。

當時,江北大營統帥德興阿擁有兵勇一萬五千餘人,以浦口、江浦之間的陡岡、安定橋、小店一帶為重點,分駐於西至江浦石磧橋、高旺,東至瓜洲、三汊河,北至來安、施官集的廣大地區內,綿延二百餘裡;長江內則有水師巡船往來遊弋,以資接應。

戰前,德興阿得意地說:“各路馬步兵勇,或多或少,擇要分佈,有警則奮勇向前,賊多則添撥援應;海全一軍駐紮石佛寺,無論何處緊急,皆可策應。”

德興阿認為清軍攻守都有把握,但作戰結果表明,清軍的這種分散部署,正好給了太平軍以各個擊破的極好機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秀成、陳玉成兩部太平軍會師烏衣之後,眾達數萬,與江北大營清軍相持。

9月6日,德興阿派出部隊由小店進攻烏衣。太平軍奮起迎戰,大敗清軍,殲敵三四千人。

9月7日,太平軍乘勝向小店發起猛攻,擊敗由江南大營來援的總兵馮子材部五千人。年輕時的馮子材不牛逼,經常打敗仗。馮子材打不過太平軍,他率部逃走。

陳玉成部衝破清軍陡岡軍營,直下浦口,在從九洑洲渡水前來的太平軍配合下,再次大敗敵軍,並將浦口一帶的清軍營壘全部燒燬。清軍見後路被襲,陣勢大亂,紛紛奪路而逃。德興阿先逃六合,後由水路逃往揚州。

陳玉成部隨即於9月9日佔領江浦。至此,江北大營再次被摧毀,清軍前後損兵萬餘人。太平軍攻破江北大營之後,恢復了天京與江北的聯絡,保障了對天京的物資糧草供應。同時,大大地鼓舞了太平軍的士氣。

二破江北大營之後,李秀成率部東進,於10月4日佔儀徵,10月9日佔揚州。

清軍不戰而逃,德興阿北逃邵伯鎮。

10月15日,江南大營幫辦軍務張國梁率兵六千餘人由鎮江渡江北援,李秀成認為自己的兵力單薄,於10月1日棄守揚州,繼又退出儀徵。

在李秀成率部東進的同時,陳玉成率部由浦口北攻六合,由於道員溫紹原據城死守,直至10月4日才攻克。

江北大營慘敗後,清廷將德興阿革職,並決定撤去江北大營建制,江北軍務由江南大營統帥和春統一節制。咸豐皇帝還急詔曾國藩復出,讓湘勇入浙,保東南半壁江山。

曾國藩卻表面上派人入浙江,實際上命湘勇主力收復江西,進攻安徽中部。

李秀成聞訊,立即帶著羅大綱、周國虞、康祿等將領和部屬星夜奔赴樅陽。

樅陽分上下兩鎮,兩鎮相距八里地,扼控破崗湖、菜子湖、禧子湖三湖入長江之口,下距安慶水路八十裡,是一個軍事要鎮,李秀成的親信吳定規帶領一萬太平軍精兵駐紮在這裡。

天京內亂之後,李秀成和其他太平天國的將領一樣,心情很複雜,感覺前途很迷惘。天京城內血流成河、屍積如山的慘景,在他腦子裡的印象太深刻了。每當夜深人靜之時,他常常會無端地聽到女人的悲號、嬰兒的啼哭。他這個出身赤貧,舉家投奔天國的年輕人,這時已經三十五歲,他沒有石達開那樣的勇氣和威望,他知道沒了天國,自己什麼也不是!但留在天京,難免和天王洪秀全家族的人磕磕碰碰,在外帶兵打仗反而是更安全的。

是故曾國藩一派人攻打安徽中部,李秀成便向天王洪秀全申請,再次外出抵禦湘勇!洪秀全這時身邊也沒多少能征戰的將領,便同意了,讓他當主將,抵抗湘勇!(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