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信件(求訂閱,求粉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二更送到~~~)

雖然賈敏之後沒有再提伴讀的這件事情,但是三日後,宋媽媽就依著賈敏的吩咐把小柱子帶到她跟前來看看。那之後的第二日,小柱子就跟著皓玉一起入學了。

黛玉便隔了屏風看了一眼,果真是春絡說的那般瘦瘦小小的。小柱子比皓玉年長兩歲,但是身量卻比皓玉高不了多少。先前選陪讀的時候賈敏就過問了皓玉的意思,他們兩個年級又相差不大,皓玉又缺少玩伴,倒是和小柱子很合得來。

上了幾次學堂,黛玉倒也放心了。小柱子不像書房裡其他三個人一樣懶散,而且還有些伶俐。大概之前宋媽媽就教過他習字,跟上的速度也快,倒是狠狠的再次刺激了皓玉,越加不敢鬆散了。

黛玉並沒有打算像原著中的林妹妹一般做個才女,讀書識字的原意也只想著看看書打發打發時間。

皓玉開始習《訓蒙駢句》和《千家詩》的時候,黛玉倒是認真聽了一些。從原著中她就猜想的到現在的女孩子喜歡吟詩作對的,雖然她覺得無聊,但是好歹也要學著應付一些,雖說不求出彩,但是至少也不能丟人。

日子規律起來了就過的很快,不覺間就已經進到了臘月。

臘八這一天,因為前日下了一場小雪,今日化雪時天氣便格外的冷。賈敏已經跟曹先生和黃繡娘說過,臘八這天便不用去學裡,黛玉卻也是辰時不到就起身了。

一層一層的裹上厚厚的衣物,芷蘭又給她穿上了妝緞狐肷褶子大氅,待手腳都捂熱了,春緋又塞了一個手爐到黛玉的手上。一行人把黛玉裹在中間,才緩緩的向上房走去。

臘八粥昨日就已經準備好了,黛玉還特意去廚房看了一眼,紅棗、蓮子、桂圓、紅豆等等花樣繁多,並不僅僅只是黛玉理解的八種。宋媽媽昨日半夜裡便張羅著煮了,然後小火燉著直到天亮的時候才算完全好了。

林如海這一日也沐休在家,等臘八粥好了,便帶著黛玉和皓玉並賈敏四人去了家裡的祠堂。

林家子嗣單薄,幾代單傳,雖說在姑蘇還是有族人,但是畢竟久不往來。從林如海父輩這一代,就已經在自家設了祠堂,供奉著自家已故的長輩,不過祖墳還是留在了姑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臘八粥是先敬祖先,後送親友。從祠堂裡出來之後,賈敏又讓丫鬟們把熬好的臘八粥塗一些在院子裡的樹木和花卉上,又和林如海商量著送一些去平日裡還往來的府裡。

等其他府裡的臘八粥陸續送過來,內院裡才算是暫時松了一口氣。按照慣例賈敏昨日裡已經吩咐宋媽媽多煮了兩桶,便由幾個家丁抬著送到景仁巷子裡去。又吩咐林泉家的把先前多做的那些夾襖拿出來,讓林管家跟著送過去,算是為黛玉和皓玉積福。

景仁巷在城西,住的都是一些窮苦的人,在這樣的寒冬臘月,最缺的就是冬衣和熱食。

等到全部處理好了,一家人才坐下來喝臘八粥。黛玉倒是在粥裡吃出了幾個由白果雕成的動物,皓玉見到了,便足足吃了三小碗才得到了一個同樣的白果雕刻。

這臘八粥足足喝了三天,三天之後賈家的年節禮也送過來了。

這次來的卻是姜嬤嬤的兒子和兒媳婦,姜嬤嬤年紀大了,今年秋便辭了差事,回家養老去了。

那媳婦子賈敏不怎麼熟悉,因此就沒有上次對待姜嬤嬤那麼推心置腹,也沒有讓黛玉和皓玉來見。吩咐趙貴顯家的把賈家的年禮登記造冊了之後,賈敏又跟那個媳婦子說了會兒話,無外乎就是問賈母身體可好,近來又有哪些大事。

那媳婦子也就一一的答了,但畢竟不是賈敏跟前伺候的人,賈敏對她的回答的簡略也不怎麼滿意。說了幾句,那媳婦子也不知應該再說些什麼,把賈母給的一封信交給了賈敏後,就被賈敏打發走了。

第二日賈家的人就離開了,賈敏也沒有多留,只是讓林管家送到碼頭。賈家人離開之後,賈敏就似乎是有了心事。

臘八一過,各地的莊子和鋪子便全部要來林家交賬了。林如海衙門裡忙,素來是不管這些事情的,賬冊歷來都是交給賈敏管著,然後吩咐林管家去做。

又到了一年之中最忙亂的時刻,只是這次賈敏卻沒有去年那樣幸運,到底是小病了一場。黛玉便跟在賈敏身邊,也幫著陳嬤嬤和芷萍一起點算著賬冊。

瞭解的越多,她心中的憤怒就積累的越多。

林家真的可謂是富貴逼人了,雖然沒擺在明面上,但是低調中的奢華卻是黛玉這個現代人不敢想象的。就連芷蘭都說,像她們這樣的一等丫頭,過的比小戶人家的小姐還好。林家放出去的大丫鬟,賞賜的陪嫁都比一般的人家多。

林家從襲爵開始,到皓玉就是第六代了。不說林家子嗣單薄,主子們花費不多,五世積累出滔天的富貴,單單說林如海如今的這個職位,就是一個肥缺。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更何況他在揚州十幾年經營,水至清則無魚,他不可能做到曹先生的那個樣子。

原著中黛玉出了孝之後,投奔賈家,到底是帶著多少的身價銀兩,又有多少家底被陪同的人給暗渡陳倉?

賈敏病的這幾日,她協同著陳嬤嬤一起清點府庫造冊,就已經心中暗恨了。那冊子上面登記的東西,無一不是精貴的。更何況還有一些根本不能評估出價格的字畫、古董,上房的小庫房裡還有成箱成箱的真金白銀。

她記得黛玉第二次進京的時候帶的箱籠並不多,那這些東西到底是去了哪裡?

當時原著中來林府照料的是賈璉。就當賈璉不識貨,又急著出手被人坑了一把,賤賣了林府那些價值連城的古董和真跡,但得到的數目以她來估算,也不僅僅是賈璉說的“二三百萬之財”。

更何況還有這些莊子和鋪子呢。黛玉看著手中的賬本,努力的抑制住自己的怒氣。

這些莊子和鋪子,即使是年景不好的時候,也有十幾萬的盈利,最後這些鋪子和莊子的地契究竟有沒有一張送還了林家。可憐的林妹妹坐著金山銀山卻自以為是賈家的“窮親戚”!

原著中這些都是林如海和賈敏給黛玉的嫁妝,只是賈家得了這份嫁妝,花完了這份嫁妝,便開始左右挑剔黛玉的不是了。即使黛玉最後沒有病死,賈家人也不會讓她再出嫁吧。

以黛玉的身份,夫家出身絕對不能太低。不管黛玉最後嫁到了哪家,她夫家的人只要不傻,自然就會想到林家的財產。面對著千萬之財誰能夠真正的不動心,可是那個時候賈家還能拿得出林家的東西來麼?

黛玉冷笑了一聲,到底是喝了一口茶冷靜了下來,她根本不用為這些事情氣壞了自己的身子。這是原著中的故事,現在她也只能把那些當做故事來看。

絳珠仙子已經回了太虛幻境,現在的她雖然叫也叫林黛玉,可是和那個神瑛侍者丁點關係也沒有了。想到這裡,她斂下眼簾,又倚在芷萍身邊看起了賬本。

賈敏是近段時間累了一些,又兼心裡始終想著事,才會輕易的病了。臥床休養上幾天,也就好的差不離了。

年關將近衙門裡也忙,林如海這幾日也是宵禁過後才回來,天沒亮就出了門。賈敏生病的時候他也進內院來看了幾次,怕攪了賈敏的覺,這些天都是睡在書房裡。

小年前的那一天,賈敏也終於好完全了,便看著宋媽媽張羅著祭了灶神。等黛玉和皓玉都吃過晚飯回了自己的屋子,賈敏就打發走身邊的丫鬟們,只留了陳嬤嬤在身邊說話。

“嬤嬤,你也是看著我在賈家長大的,如今這話我除了跟你說,我竟然也不知道應該跟誰提起了。”她頓了頓,看著陳嬤嬤,聲音就有些堵。

“太太可千萬不要這麼想,我近來就是覺得太太心裡存著事,才會那麼輕易地就累病了。”陳嬤嬤往賈敏臉上看了一眼,才繼續道,“好在如今也好完全了。”

賈敏嘆了一聲:“跟著我陪嫁過來的幾個丫頭,三個外嫁,如今已經很少聽到音訊了。最小的那個如今還住在沁水園裡,她是姨娘,雖然性子好,我也不好跟她多說。管事媽媽們年紀大了,也辭了差事,現在還在我身邊的也只有嬤嬤你了。”

“現今姑娘也長大了,我瞧著姑娘雖然年紀小,但是性子穩重,也懂事的很。”陳嬤嬤一邊給賈敏倒著熱茶一邊道,“太太要是有什麼話,合該跟姑娘說,也不至於悶在心裡堵得慌。”

想到黛玉,賈敏笑了笑,又嘆了一聲:“我自然知道玉兒懂事貼心,但是這件事情提到她,卻不好跟她說。”

想了想,她終於還是說了出來:“十一日那天,老太太除了送年禮過來,還託人給我捎了一封信。我看了之後,心裡總是權衡著,也不大敢跟老爺提起,卻也不知道該怎麼回母親的信。”

連貫了一下賈敏剛才的話,陳嬤嬤不由得眼皮一跳,聲音就壓低了些:“老太太信中可是說了什麼,是提到了姑娘嗎?”

賈敏點了點頭,又加了一句:“也提了一句那個含著玉生下來的哥兒。”***(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