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胖東來模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川雖然很急,但也沒有一上來就開幹。

此時的恆源惠超市,已經變成了羲和辰川生活超市,環境和格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一點,還是能夠吸引到他的。

因此,他抵達超市、見到馮曉雯後,並沒有直接拉著對方“開戰”,而是先讓對方帶著自己,在超市內外逛了一圈,算是檢查一番裝修成果。

超市目前還沒有裝修完,但進度已到後期……二樓和外牆都已經做好了,只剩下一樓,還需要一段時間。

裝修進行到這個程度,整體效果已經出來了。

超市外牆刷了一層褐色牆漆,上面勾畫著木質條紋,看起來像木板一樣;牆邊和牆角掛了幾盞中式路燈,異常明亮,幾乎照亮了半個街區;窗戶也做成了中式陽臺結構,看上去有點蘇州園林的感覺;大門正上方懸掛著一塊十幾米長的木製招牌,上面寫著八個大字——羲和辰川生活超市。

“羲和辰川”這四個字,是用毛筆寫的,字跡較為潦草,認不太清楚,但是看起來有種大氣、莊嚴之感,頗為好看;“生活超市”四個字則是用圓體書寫,一眼就能認出來,不過字型要稍小一些。

超市二樓幾乎打碎重灌,地上鋪著深青色的磨砂材質地磚,看起來像石板路;頂部採用了木製格子型吊頂,上面懸掛著若干燈籠,錯落的分佈開來,作為裝修有不錯的效果;內部牆壁刷了一層澹黃色的乳膠漆,幾根立柱則貼上木紋樣式的牆紙,貨架也是木製的……

任何人來到此處,都能得出一個結論:這是一家中式裝修風格的大型商超。

為什麼要把超市裝修成中式?

這其實是李川的主意。

不過,他並不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的。

他雖然喜歡中式風格的裝修,但不會將自己的喜好放到工作上。

起初,他並沒有這方面的想法,只是想按照普通超市的樣式重新裝修一番。

後來,他之所以產生這方面的想法,是因為受到了品牌logo的啟發。

他想把“羲和辰川”做成一個連鎖超市品牌,如此,就需要有一個好看且有標誌性的品牌logo。

他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朱辰偉,讓對方去找設計師,做出設計方案拿給他看。

幾天後,朱辰偉提交了二十多份設計方案。

李川翻看了一遍,發現最好看、最有標誌性的設計方案是一份用毛筆字體設計的logo圖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知道什麼原因,“羲和辰川”這幾個字,好像特別適合用毛筆寫出來……只要水平夠,怎麼寫怎麼好看。

李川仔細研究了一番,最終決定採用這套設計方案,但不是直接用,用之前,要再細化、修改一番。

之後又過了幾天,設計方案細化、修改完畢。

李川看過之後,非常滿意,當即大手一揮,“羲和辰川”的品牌logo便被確定了下來。

確定之後,他又產生了一個想法。

‘品牌logo用毛筆字寫,怎麼看都脫離不了中式風格。’

‘品牌logo是中式風格,那裝修方面是不是也要跟上?’

李川想了很久,越想越覺得對。

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logo是中式、裝修是西式,這樣看起來會很彆扭,不利於品牌形象的打造。

其次,中式風格的超市數量少,如果做出來,會比較有特色……做品牌,最怕沒特色,尤其是服務行業……超市也屬於服務行業,做出特色,更容易獲得成功。

以上兩點,都很關鍵。

念及於此,李川下定了決心。

他跟老爸老媽打電話溝通,對原有的裝修方案進行了一番調整……格局不變,整體的裝修風格要被改造成中式。

如此,才有了現在這幅樣子。

李川在超市內逛了一圈,心中頗為滿意。

眼下的裝修情況,在他看來不算完美,但也基本達到了預期……時間比較短,能做到這個程度,已經很不錯了。

逛完超市,李川回頭看了馮曉雯一眼。

他沒有說話,但意圖非常明顯。

馮曉雯會意,臉色一紅,隨即低下頭,默不作聲的帶著李川去到了二樓倉庫。

二樓倉庫裡有一張床,那是從之前的辦公室搬過來的,臨時用作值班人員的床鋪。

來到床前坐下,李川二話不說就撲了上去。

一場“大戰”,拉開了序幕。

……

晚上十一點半,“大戰”結束。

李川翻身而下,懶洋洋的躺在了床上。

身心得到釋放的他,現在只想好好的睡一覺。

然而,旁邊的女人卻不想放過他,扭動著身體,鑽進了他的懷裡。

他也沒有拒絕,輕輕的攬住對方,閉目養神了起來。

兩人相擁,過了大概十分鐘,精神漸漸恢復。

精神恢復後,睏意也隨之消失,兩人閒來無事,便隨意的聊起來天。

他們聊的,大多是超市相關的內容。

透過馮曉雯的講述,李川得知了超市裡的很多資訊。

例如:

超市一樓的裝修,大概還需要二十天,裝修完成後,需要再晾上半個月、去去甲醛……這也就是說,羲和辰川超市大概還需要一個多月才能正式亮相。

超市裝修的這段時間,業績降低了三成左右,主要是因為空間小了、貨品少了,每天的來客數其實並沒有降低多少。

超市裝修期間,有三個員工離職,之後又招進來兩個員工,人員流動率比以前降低了不少……這主要是因為員工對超市裝修後的前景保持樂觀,同時也很期待新的工作環境,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超市的人員流動率。

馮曉雯和魏安琪輪流值班是李廣武安排的,值一天班,可以拿到一百五十塊的獎金,報酬較為豐厚……值班剛開始不到一個星期,預計過幾天就會結束,因為過幾天,一樓的門窗就能裝好了,門窗裝好後,就不需要有人值班了。

李廣武和馬曉蓮經營超市這段時間,成長速度很快,在管人、管事方面的能力越發純熟,氣場也越來越強,現在已經有老闆的樣子了。

前段時間,陳晨經常來超市幫忙,跟李廣武和馬曉蓮一起吃飯、一起做事,這讓全超市都知道了這位年輕的老闆娘。

……

李川跟馮曉雯聊了大半個小時,獲取了很多重要和不重要的資訊。

等他們聊的差不多了,馮曉雯也徹底放開了,主動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老闆,您知道胖東來嗎?”馮曉雯開口問道。

“嗯?”

李川挑了挑眉:“你問這個做什麼?”

胖東來,他當然知道。

他不知道也不行,胖東來的名聲很大,尤其是近幾年,已經算是國內零售行業的頂流了。

1995年,也就是李川出生那年,一個河南許昌的下崗職工——於東來,帶著三名小夥伴,建立了一家名為“望月樓胖子店”的雜貨鋪。

幾個月後,望月樓胖子店確定了自己的企業文化——“用真品,換真心”。

1996年,望月樓胖子店向國防工業捐款,獲得了中央電視臺的專題片報道,自此成名。

1997年,望月樓胖子店更名為“胖東來”,開始向外部擴張。

1998年,胖東來發生特大縱火桉,有八名遇難者在大火中喪生,胖東來經歷前所未有的打擊。然而,此事經過大規模的報道,讓公眾認識到了這樣一家特殊的超市,胖東來因此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幫助,一個多月後又重新開業。

可能是因為這件事,讓於東來體會到了社會的善意,往後的時間裡,他再度完善了企業文化,堅持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策略。

多年過去,胖東來發展成了一個大型商貿集團。

2017年前後,馬芸和雷布斯先後到訪胖東來,稱其為“中國零售業神一般的存在”……此事被各路自媒體瘋狂傳播、報道,胖東來就此成為“商業頂流”。

縱觀胖東來的發展歷程,主要就是四個字——“企業文化”。

胖東來的企業文化,簡單理解,就是做“人”的生意。

傳統的零售業超市,都是以“貨”為本,胖東來出其不意,玩起了以“人”為本……這樣的舉措,為它獲得了巨大的聲譽,民眾的口碑越來越高,流量擋都擋不住。

有人說,胖東來是零售業的海底撈。

這麼說有一定道理,但是並不準確,客觀來講,胖東來要比海底撈做的更加徹底。

海底撈是把顧客當上帝,各項服務,無微不至,胖東來也是把顧客當上帝,但它不僅把顧客當上帝,也把員工當上帝……胖東來的員工,待遇特別好,每天工作6到7小時,週二固定閉店休息,不允許加班,加班要罰款,一次罰五千,收銀員可以坐著工作,如果遇到了特殊情況,例如顧客刻意刁難之類的,公司還會發委屈獎,金額在五千到八千之間。

種種措施,證明胖東來真的在貫徹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這在當今的商業社會中,真的太罕見了。

李川前世也曾研究過胖東來的商業模式。

從人的角度而言,他很佩服,但從商業的角度而言,這種商業模式存在許多問題。

以“人”為本的理念沒有錯,但前提必須得有極高的聲譽,否則達不到胖東來的效果,而且“胖東來模式”的成本極高,無論是人員成本,還是物料成本,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如果周邊的市場不夠大,很有可能破產倒閉。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胖東來模式”特別招仇恨……做這種模式,要防備各種冷槍暗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前功盡棄。

正是因為這些顧慮,李川才沒有在開辦羲和辰川超市時,選擇套用“胖東來模式”。

當然,這並不代表他會放棄。

他的想法是先開辦一家超市試試水,在零售行業積攢些經驗,等經驗積攢的差不多了,他會考慮“胖東來模式”的。

這些事,他都已經計劃好了,但是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過。

眼下,馮曉雯突然提起胖東來,他感到詫異的同時,心裡也產生了一絲興趣。

他很想聽聽看,馮曉雯是怎麼想的。

“我前段時間刷抖音,看到了一些關於胖東來的訊息,後來又自己查了下,發現胖東來比我們強太多了!”

“是麼。”

李川笑了笑,問道:“它哪裡比我們強?”

“它的服務太好了,外面有遮雨棚,給顧客的電動車、腳踏車擋雨,如果擋不住,他們還會給顧客的電動車、腳踏車套上雨衣……那裡還有寵物寄存處,免費提供寵物水盆和排便衛生袋,裡面還有育嬰室,有專人照看……

顧客進店,可以免費打電話、裁剪褲邊、熨燙衣物;入秋入冬,他們會給顧客準備熱薑茶;雨天出門,他們還會發放雨衣、雨傘;下雪天進門,他們會用雞毛撣子幫顧客撣雪……

生鮮果蔬,他們都會標明產地、儲存方式、儲存時間,還會建議你怎麼挑菜,甚至提供了免費的菜譜;貨架上有置物臺,方便顧客暫時放東西;服裝還會表明進貨價……各種服務,真的太貼心了,而且,他們對員工也很好……”

馮曉雯說了很多,基本上都是李川知道的資訊。

李川聽的不置可否,但也沒有打斷,他想看看馮曉雯對胖東來瞭解多少。

結果讓他感到滿意,馮曉雯的確瞭解了很多胖東來的資訊,雖然都是透過網上查到的資料,沒有去實地的考察過,但這也能證明,她確實用功了。

等馮曉雯說完,李川開口道:“胖東來,我研究過,你說的這些,我也知道,但是……你覺得我們能做到嗎?”

“這個……可能比較難,但嘗試去做的話,應該能做到一部分。”

馮曉雯看著李川,面色有些緊張。

這是她第一次向李川說想法、提建議,心裡有些害怕李川不同意她的觀點,對她提出指責和批評。

不過,她擔心的事並沒有發生。

“你說的對,如果我們嘗試去做,至少也能做到一部分。”

李川面露微笑道:“一部分,雖然替代不了胖東來,但也能提升服務質量,在自己這兒一畝三分地上,足夠獲取到顧客的口碑了,這是一件好事。”

馮曉雯面色一振:“那我們要去學習一下嗎?”

“你想去嗎?”

“嗯。”

馮曉雯點了點頭,道:“我想去那邊深入考察、深入學習一段時間,等學好了,把經驗帶回來。”

“你是想照著改嗎?”

“不是。”

馮曉雯搖了搖頭,道:“他們那邊的市場和條件,跟咱們不一樣,不能完全照搬……合適的,可以改,不合適的,就不改,還是照以前的方式做……這樣安排,更合理一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