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虛實相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東路大軍不戰而敗,準確的說根本沒有碰到成建制的部隊,白勇善於奔襲,每次訊息還沒傳出去的時候,軍士們已經奔到下一個部落聚集地了。人可以在馬背上歇息一番,但馬沒辦法連續狂奔,跑過了口吐白沫噴血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漢人的部隊很少連續奔襲,其中一點是騎兵素質不行,但最主要的就是馬少。

在蒙古草原上最多的就是馬,雖然不能做到人人一匹馬,但是卻也足夠明軍替換使用的,最後東路瓦剌統帥只能逃入了韃靼尋求庇護,但是韃靼已經派出了全國大部分兵力支援瓦剌。這一切還是看在孟和的面子上,對於日後草原上王者政權的爭奪他們也很在意,現在與大明抗衡不明智,就算拼個魚死網破保住了政權那也沒了日後草原稱霸的資本。

韃靼一方又看到白勇率部兵強馬壯,自然不敢小覷,統計兵力後得出結論,知道無法抵擋住白勇的進攻,於是殺了瓦剌東路大軍的統領,把人頭獻給了白勇以求平安。

奔襲的動向已經被韃靼察覺了,所以雖然盧韻之的計劃是讓白勇順便滅了韃靼,但是白勇明確的判斷現如今的情況,絕非一朝一夕可以辦到,與其與韃靼全民為敵,不如與之結盟。即使承擔了韃靼隨時可能翻臉不認人,捅明軍背後一刀的危險,但如今最主要的還是儘快對孟和率領的蒙古大軍形成合圍之勢,從而迅速殲滅蒙古草原上的有生力量。

因為孟和率領的大部人馬不光是瓦剌的還有韃靼以及西邊的亦力把裡的人,只要是蒙古人都聽從孟和的號召,可是面對成為下一個成吉思汗的誘惑,孟和也就不算什麼了。

於是乎,白勇接受了瓦剌東路大軍統領人頭,並與韃靼約定,互不相擾,明軍負責殲滅瓦剌粉碎鬼巫政權,而韃靼便可以趁虛而入一統蒙古草原。韃靼必然同意了,因為若是不同意的話,白勇就會立刻起兵打入韃靼,粉碎現有的政權,總之現在的約定是對韃靼最有利的局面了。

解決了韃靼,白勇補充了馬匹糧草後原地休整兩天,明軍戰士們打完高麗後就沒歇過,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往後還要快速奔襲,現在休息兩天對日後的作戰大為有利。還有一點就是俘虜該怎麼辦,除去三三兩兩組成一夥抵抗明軍,然後被殺了的,還剩下萬餘人的俘虜,這麼多人不可能隨身帶著,若是盧韻之那樣的大軍完全可以充當苦力,但是也要防止譁變,畢竟明軍的對手和這群俘虜一樣都是蒙古人。

而這些人對於白勇來說更加頭疼,因為白勇所率的部隊根本用不用找苦力,原地看守更加不妥,那需要分散不少兵力,這樣不管是看守俘虜的人還是保衛蒙古中路大軍的人,都不太夠用了,捉襟見肘難以發揮。就算非要帶著俘虜快速奔襲,那給他們馬不給,不給影響速度行程,給了蒙古人只要坐在馬上就算不拿武器也是戰士。所以再三考慮之下,白勇做出了一個足以讓他的名字在蒙古草原上響亮百年之餘的決定,刨萬人坑,斬殺所有俘虜。

本來對大明人歌功頌德的婦孺此刻都嚇得臉色煞白,而那些看到明軍對待兒童政策,心中充滿幻想的蒙古壯年俘虜,此刻也是心如死灰,在逼迫下,他們自己為自己刨好了墳墓。白勇看著數萬被鐵鏈串成一條條的俘虜下令道:“用鍘刀吧,活埋太痛苦了。

那一日,從早到晚。那一日,人頭滾滾。那一日,草原之上了無生機。兩天後白勇走了,留下的是一個個空帳篷和孤兒寡母。

放下白勇這邊,且說甄玲丹,此刻他已經迎來了晁刑帶領的天師營,其實鬼巫也是從中路臨時往西線趕去的,所以只比晁刑早了兩三日。甄玲丹本來就是生靈一脈的掌脈,畫些符文湊活一下還是可以的,藉著城防堅固,甄玲丹龜縮在城內,有驚無險的盼來了晁刑。

天師營中的各支脈脈主落座廳堂之內,好多人都認識甄玲丹,一番客套交談之後,便讓他們退下休息了。甄玲丹帶著晁刑巡視城防,並且從側門出城探查敵營,兩人沒有帶護衛,藝高人膽大,直到敵營一箭之地才勒住了馬。

晁刑看著敵營說道:“甄兄你看,中軍顯然不是作戰部隊,應當是蒙古鬼巫,後方隱約有回回炮的影子,但是顯然不夠多,也不夠巨大,所以他們才沒有選擇貿然攻城。騎兵倒是挺彪悍的,不過數量也不是太多,咱們只要配合好了足以應付,我覺得主動出擊為妙,甄兄你什麼意見?”

甄玲丹嘿嘿冷笑一聲說道:“必須打他,近些日子等待你們到來的時間我沒有貿然出戰,一來是遵從盧韻之的安排,二來也是儘快讓我的士兵適應西北的氣候,你知道的我這些兵多是來自兩湖,南北差異巨大,要是打起仗來疲憊不堪最容易生病。現如今氣候適應了,各個都憋得難受,和下山的小老虎一樣急的嗷嗷叫,想要出城一戰,我覺得士氣可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的確,士氣正旺不出城殺敵可惜了。你只需要用騎兵出戰,然後火炮在兩側埋伏好,一輪衝殺之後,佯裝敗退把敵人引進包圍圈,然後狠狠的用火炮敲他們,待他們的戰馬損耗的差不多了,失去了能動性咱們在派出弓箭手仰射幾輪,最後步兵進行陣法衝撞絞殺他們,大事便可成矣。”晁刑說著自己的見解。

“說得好,是條好計策。”甄玲丹讚道,“不過,蒙古人對咱們的看法從來都是只知道使用計謀,一來他們會小心翼翼,不容易落入咱們的埋伏之中,而來日後再用計就事倍功半了,我可不奢望一場仗就能把西路的蒙古人全部殺盡。況且如此一來不夠痛快,硬碰硬的打一場,雖然傷亡會增大,但是長遠來看還是好處多多的,更何況一旦硬碰硬打勝了士氣必然大振。所以,我的意思是,直接出擊,與敵人正面交鋒,揚我大明國威,至於晁刑兄弟你的計策,咱們日後再用也無妨,敵人若是此次被我打敗了,會認定我們是一支打硬仗的鐵軍,對我們的計謀就不那麼看中了。當他們麻痺大意的時候,計策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蠱惑迷離,萬法歸一,才是兵法的真諦。”(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