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真是“老”工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前世的時候,張就看過一些記載,知道晚明時,大明的軍械質量差,但他從沒想過,這些軍械質量差就算了,還賣得這麼貴。

按照鄧健的說法,同樣的一件軍械,工部打造的價格是邊地軍隊自己製造價格的好幾倍,並且工部軍械的質量,還不如邊地自制的。

這就不得了了,畢竟這可是大明中央兵工廠出品的,代表的是大明軍隊對外作戰的基本戰力,敢在這裡面做手腳,讓明軍拿著質量差的兵器對敵,無異於在掘大明王朝的根基。

然而,工部的這幫大明官吏,就這麼幹了,甚至於若非是他們每年要完成朝廷派人監督稽核的規定的火器火藥的數量質量指標,他們都準備把軍器局的工匠全部賣了,讓邊地衛所自己加大產量,自產自銷了。

這樣的話,他們什麼事情也不用做,就可以空手套白狼,穩賺不賠,反正就是在賬目上過一遍就行,朝廷想查證也很困難。

畢竟工部上下早就因為軍械發了財,相互勾結,你想查也絕對查不到蛛絲馬跡。

而真要查證這些軍械的具體,那就得派人一一去邊地衛所調查,而且就算真的派什麼名臣幹吏去調查,估計也查不出什麼東西出來,終究邊地衛所那些將領肯定不會讓你輕鬆如願調查的。

張不信,那些邊地的衛所都是傻子,明知道買的東西會被工部坑,還傻帽似的組團去工部下訂單,除非一點,那就是去工部下訂單的將領也是這撬國家牆角,賺取鉅額私利的一員。

換句話說,工部官吏和邊地衛所早勾結起來了,甚至於張還懷疑兵部的人也摻和進去了。

只有這樣,才可以說明這些邊地衛所,明知工部的軍械質量差而且貴,可還是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工部下軍械訂單,讓工部順理成章的撈錢。

想到這些,張不由開始懷疑起今天給他一副不徇私情,不結黨徇私的工部尚書張輔之,他是否真的像張初次見他時表現的那般不謀私利呢?

以張輔之給他的印象,張輔之不像是會摻和這軍械暴利之人,而且他又是張振之的知遇弟子,幹這事情不是敗壞師門嗎?

莫非真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不成?

當然,就算真如此,也不好說張輔之不好,就像後世貪官說得,別人都貪汙腐化了,你不貪汙受賄就不合群,日後想在體制裡面混,基本沒可能,十分容易受排擠。

人性本貪,是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關鍵是你的控制力如何,若是你做個控制自己不貪的官,那讓天天在一起的貪官同僚,怎麼看他們自己?

所以,有錢還是得拿,關鍵看你拿多少,就像後世,市領導省領導家裡總資產只有幾百萬,那都算清官一樣。

同理,在軍械暴利這事情上,你不拿錢,那同樣也是要被排斥的。

恐怕,張輔之就是那只有幾百萬家產的市領導吧,隨便拿點小頭,維護集體,才能讓下面安心在他手底下做事,支援他的工作。

而以明末上下其手,一層接一層的漂沒規矩來看,工部撈得還不算多,張可是記得後來毛文龍可是抖落出十成軍餉糧餉,軍隊到手的話,也只有六、七層的漂沒規矩。

這還是關乎士兵譁變與否的軍餉糧餉,被貪汙三、四成,如果換到軍械上,那時候貪汙個六、七成,也不意外,也難怪大明後期軍隊越來越爛,兵血吃成這樣,還能有多大戰力?

也怪不得後來這些明軍投降蟎清,個個都戰鬥力爆表,錢糧、女人可以靠搶同胞管飽,軍械也是蟎清這個資源缺少的韃子部落,精益求精建造的,這些刺激士兵戰鬥力的東西都齊備了,不把戰鬥力提升一個極致,那也就出鬼了!

張想到這裡,心裡也有了想法,不管如何,他這次能管到軍械局,就一定要想辦法把軍械的漂沒毒瘤給清除,最起碼也得保證大明軍隊用上合格的兵器,而且也不讓朝廷花上更多冤枉錢,這些錢留著當軍費殺韃子,也比給那些無恥文官上下其手貪汙的好。

當然,好像軍費也是貪汙重災區,這些瞧不起兵卒的文官,吃起兵血來,自論第二,可沒人敢稱第一。

甚至於,那些吃兵血的將領裡,不少人某種程度也是被逼的。

畢竟,他們身為將領,自然不同兵卒,開銷大,又不能和兵卒一樣去私下做零工,只能貪軍餉,倒賣軍械軍糧了。

而普通兵卒,到手的軍餉根本不能夠一家人過活,只能另謀出路。

好一點的,可以私下裡給人為僕為役,賺點外快;差的話,賣兒賣女,甚至妻女做些半掩門的暗娼過活。

日子過得可憐,也無怪乎崇禎末年,大批明軍沒氣節的投降流民軍和蟎清了,給大明賣命,就沒過過好日子,哪有什麼氣節可言?

而且,就是那些天天榮華富貴的文官權貴們,整日高呼氣節效忠,真正到了時候,能死節的也沒多少了,多數都投降了新朝。

這真是本心願意效忠的兵卒,不怕死,卻因為待遇不公,家人都活不下去,只能投降;而那些待遇好到一定地步,整日榮華富貴,紙醉金迷的文官,卻因為貪生怕死,罔顧國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這幫蛀蟲在,國家還能不亡?

看來,日後有可能,自己必須把軍隊的錢糧軍械抓到手裡,至少保證不怕死的兵卒為大明賣命,否則他這國舅爺,也當不長久。

張心裡如此想著,大明開國這麼多年,積弊太多,他想讓文官不貪沒可能,但讓文官貪汙,不讓大明亡國,張覺得還是有可能的。

畢竟,士兵可沒那麼多花花腸子,只要保證他們錢糧不缺,家人無憂,軍械充足,不至於拿著燒火棍對敵,憑大明的人口,就是幹爆也爆死蟎清韃子,至於那幫初期戰鬥力弱到死的流民軍,只要沒有正規明軍的加入,他們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完全可以剛剛冒頭,就把他們滅了!

至少大明的主力軍隊,現在還有“東亞第一強軍”的底子,還沒到崇禎後期敗壞的地步。

想到不缺錢糧軍械,打出赫赫威名的浙兵、川兵、天雄軍……張覺得,朱由校讓他管理軍械製造,還真是讓他踏出強軍的第一步了。

“鄧健,這是誰啊?看著這麼眼生?”

在張隨鄧健巡查軍器局時,迎面走來一個中年官員,在幾個工部虞衡清吏司吏役的擁護下,對鄧健喊道。

“下吏見過高郎中,這位是新來的張員外郎,下吏今日是帶他過來。”鄧健見了來人,連忙行禮,而後將張介紹給來人道。

張見這情形,知道來人是虞衡清吏司的主管,正五品的郎中高進,是他的上官,路上鄧健和他介紹過了。

本來,鄧健就準備順路先帶張看下軍器局,然後再到軍器局內部的大堂裡,拜見這位工部虞衡清吏司的主管的。

沒想到,對方倒是先出來巡視了。

因此,在鄧健說完,張立馬對高進行禮道:“見過高郎中。”

“張員外郎?”高進頗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張,而後笑道:“你可真是忠心朝廷,勤於王事啊,今日剛開衙,竟然來得這麼早!”

“高郎中妙贊,張受陛下厚恩,擔任員外郎一職,豈敢敷衍了事?自當盡心盡力,以報君恩!”張義正辭嚴的說著官話,直引得身邊高進等人不快,說得好像他們不盡心盡力一樣。

“張員外郎真是朝廷楷模,既然如此,我也不打擾你了,按照陛下的旨意,我已經為你安排了十名有經驗的老工匠了,希望你不負陛下重託,完成重任!”

“謝高郎中!”

張謝過之後,高進便走了,只不過,他沒發現高進走時,嘴角冒出的一抹奸笑。

由著鄧健引領,張很快便到了軍器局研發火器的院子裡。

路上,張心裡十分高興,高進能給自己抽出來十名老工匠,作為助手,幫他研發火器,對他真是不錯。

畢竟,軍器局一共就百餘工匠,一下子抽給他十分之一,這不是真心幫助,還是什麼?

只是,到了地方,看到那十個兩鬢斑白,長滿皺紋,皮膚都是老人斑,眼裡佈滿暗黃的老工匠。

甚至於,有幾個還是手腳傷了,斷胳膊,斷腿的人,張心裡就火了。

這他麼的可真是“老”工匠,老得可以,高進是不想活了嗎?皇帝安排的事情,都這麼給他挖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