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金釘陣力鬥眾番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瀚海羅漢松雲,已經發覺此番來的這些人,已非一般之流,“輪迴十八盤”這樣一個埋伏,已無法阻止他們的深入……

與其出醜更多,喪了此間不少人命,不如索性把他們引入“寒鴉谷”的戈瑪拉寺前,各憑本身武技造詣,決個雌雄高底。

到時如若力不勝戰,戈瑪拉寺中暗樁機關重重,何殊天羅地網,把他們誘入寺內,來個一網打盡,此豈不是上上之計。

“胖瘦雙奇”這對風塵俠隱,卻也棋高一著,已洞悉對方的詭計。

顯然二老已知這松雲派出他弟子華風大師前來接引,出於何種用意。

眼前闖入大雪山,奔向“寒鴉谷”的眾人,各個都有一身絕技,技高膽大,毫無畏懼。

各個向華風一拱手,道了聲:“有擾!”昂然向棚門直入。

華風大師倒也十分客氣,招呼八名小喇嘛,一行紅燈,引著眾人,直向第十一盤走來。

眾人發覺第十一盤以上,已經不再是那些羊腸小徑,而是有四五尺寬的大路,並具有一級級的白石臺階,倒也十分莊嚴偉麗。

可是雪山高寒,草木不生,兩邊盡是黑漆漆的巖壁,色如堅鐵,行在其中,總覺得有一股使人感到陰森、殺伐的氣氛。

一連走了十里路左右,倏地眼前一亮,原來不知不覺已抵“寒鴉谷”的戈瑪拉寺前。

“胖瘦雙奇”素仰大雪山“戈瑪拉寺”盛名,仰首看去,果然名不虛傳。

這一座“戈瑪拉寺”,建築形式跟中上的廟宇,看來完全不一樣。

驟然乍眼看去,與帝皇所住的宮殿,倒有幾分相似……巍峨高大,直聳入雲。

山門前面。挺立四根鐵柱,粗有四抱,下面是數十級璞玉臺階,足足有二十丈高。

山門左右,盡是一列列,四丈左右的高牆。

高牆之內,隱隱現出樓臺亭閣,可是看去一片灰黑色,古樸無華。

秋雲漠漠,冷霧悽悽,全無一絲生氣……倒有幾分像民間傳說中的九幽地府“閻王殿”。

臺階下面,頂著四朵水缸大小的白石蓮花,中間焚著一種香料,煙霧瀰漫中,閃射出黃色火焰。

火焰由石蓮花中間,湧起有四五尺高,映得附近數十丈地面,成了一片暗黃色。

顯然,這次上大雪山,闖入“寒鴉谷”戈瑪拉寺的眾人中,除了四小之外,無一不是經過不少江湖閱歷見聞的大豪,可是像戈瑪拉寺這幅景象,卻是第一次看到。

佳蕙看得兩顆星星般的眸子,連連眨動,挨近奕琮身邊,悄聲道:“琮哥,這裡怪怪的,看來真有點怕人!”

奕琮輕籲了口氣,道:“蕙妹,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不管它是什麼地方,即使是森羅殿、水晶宮,也要把松雲禿驢揪出來,替伯母報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佳蕙兩隻眼睛張得大大的,朝奕琮注視了一眼,接著才點點頭,“嗯”了一聲。

這時,華風大師已把眾人,引到戈瑪拉寺前。

突然,寺中傳出一陣“噹噹當”鐘聲,那兩面漆黑如鐵,沉重的大門,也跟著開啟。

敞開的寺門裡,出來一隊“司儀”似的藏僧,各個穿著黃色僧衣,各持法器引磬等物,約有二十餘人,絡繹而出,排在臺階之下。

這夥司儀藏僧,個個都是面目嚴肅,鴉雀無聲,十分鄭重。

接著,又“噹噹當”響起一陣雲板之聲,接連敲了三十一下。

昭遠寺二方丈哈里,挨近奕琮身邊,低聲道:“班少俠,寺中雲板一響,裡面主持方丈,就要出來了。”

旁邊佳蕙介面問道:“二方丈,你說主持方丈,就是那個松雲番僧?”

哈里點頭道:“不錯,蕙姑娘。”

班奕琮忽然想了想來……

姊姊奕玲、師父一粟道長,還有那位玉田耕夫洪浩川老前輩,分路由後山“藏龍澗”而上,何以直到現在還未看到他們?

難道半路途中,發生了意外?

奕琮把自己所想到的情形,悄悄告訴了“雙奇”之一的樂平。

禿山愚叟樂平道:“琮兒,此事你不用擔心,玉田耕夫洪老頭,昔年跟我和肥豬兩人交往甚久,他處世十分沉穩……”

微微一頓,又道:“再說你師父一粟道長古侃,掌門武當,乃是一派之首,並非等閒之輩,相信他們不會發生意外,可能受崎嶇山徑所阻,才遲遲未見到來。”

班奕琮見樂老前輩此說,也就安心下來。

就在他們談幾句話的時間,戈瑪拉寺中,又湧出一批人來。

為首六人,就是盛名康藏的“戈瑪拉七煞”。

這六人是“一弘大師”、“華風大師”、“凡淨大師”、“萍飄大師”、“海天大師”和“摩雲大師”。

除了喪命在昭遠寺的“萬真大師”外,其餘之六煞,已全部到齊。

六煞後面,一字排著三個紅衣番僧……

中間那個豹頭虎臉,濃眉巨目,獅鼻海口,手拈一串念佛珠,正是“瀚海羅漢”松雲。

左面那個,面如紫血,虯髯繞頰的,卻是“大漠雙梟”之一的“木笛羅漢”法音。

右首邊的是個頭陀,看來不像戈瑪拉寺中人,亦非“大漠雙梟”……

那頭陀長得豹頭環眼,鷹鼻鳶肩,額束一條日月餘箍,他這個身子,宛如半截鐵塔。

此人也是大漠塞外“雪山派”中有名的兇僧,人稱“銀谷頭陀”知機僧。

知機僧亦是番僧松雲,請來的一個好手。

這番僧背後,又有二十多名執事僧人。

雙方人數相比,“胖瘦雙奇”這一邊,只有八人,顯然眾寡懸殊之至。

松雲和尚一眼瞥見翠竹書生方瑜,烈火星君韋涓和胡家二小,哈哈大笑道:“果然有心人,不出貧衲所料,竟然不遠千里,光臨我這座大雪山,還有武林前輩陪同,這可使我戈瑪拉寺增光不少。”

烈火星君韋涓道:“區區無能,若是單獨在下一個,天大膽子也不敢來到戈瑪拉寺,幸有武林同道同仇敵愾之助……”

一頓,又道:“臨安城‘校尉總管府’,一雙人海遺子,留下不共戴天之仇……當時大師父出手,也似乎太歹毒了些,所以韋某等不自量力,再來領教!”

松雲嘿嘿連笑,道:“尊駕既如此說,貧僧也只好捨命相陪,來成全你等心願。”

兇睛朝韋涓等眾人這邊,回顧一瞥,又道:“但,我這戈瑪拉寺非比尋常,平時可以任你等來,去時卻由不得你等自己了,若是有其他遺言,趁早留下,否則再過片刻,也由不得你等了。

松雲和尚此話,也在譏諷韋涓等這邊人。

今日來到戈瑪拉寺,無殊自投羅網,有來無去,無異待死之身。

翠竹書生方瑜,朗聲介面道:“大師此言,未免把戈瑪拉寺估計得過高了……其實,多行不義,勢必自斃,罪惡報應臨到頭,雖有銅牆鐵壁,亦無濟於事!”

松雲發現自己所說之話,卻絲毫佔不到便宜,不禁激起一股怒意。

可是對方是客,自己是主,不能太過失禮。

何況來的敵人,雖然只有八人之數,已經連闖“輪迴十八盤”數重險隘,寺中僧徒,已傷亡不少。

同時依番僧松雲的猜測,相信還有一撥敵人,尚未露面,可見今日來人,不是輕易所能打發的。

松雲心念急轉,暗道:“現在事已至此,不必再和對方逞口舌之爭,不如索性明刀明槍,和敵人見個高低。”

松雲有了這樣想法,就即道:“今日你等來到,必有驚人藝技,貧衲處於僻處西陲,對中原名家絕技,嚮往甚久,今日能得一睹,足慰平生,咱們長話短說,不妨手下見個高低?”

翠竹書生方瑜道:“大師此言,正合我等一行人之心,但未知如何比法?能否示下?”

松雲道:“天下武術,異流同宗,我西藏武功,與中土大同小異,不過戈瑪拉寺有一項玩意兒,名叫‘金釘陣’,現在試擺出來,各位如果同意,就在‘金釘陣’上動手過招如何?”

他此話說出,不等眾俠回答,已吩咐六煞道:“快去寺內,取出‘金釘陣’來!”

一弘、華風、凡淨、萍飄、海天、摩雲等六僧,“轟”聲一諾,分撥兩行,返入寺內。

沒有多久,各個背上多了一個麻袋,從寺門裡匆匆出來。

這六人就在鐵柱玉階之下,劃下方圓十二丈一塊地面,將各麻袋一抖,“譁啦啦”聲中,倒出無數有五寸長短,金光耀目,尖頭扁尾的狼牙釘來。

翠竹書生見多識廣,一看之下,已知這等金釘,乃是用銅鐵精英混合鑄造成,鋒利無比,不禁暗自詫異……戈瑪拉寺居然備有這等東西?

六煞對此“金釘陣”,似乎駕輕就熟,就在地上,把金釘一枚接一枚插入地上。

沒有多久時間,方圓十數丈的地上,已是密密麻麻,插滿了金釘,遠遠看去,就像鋪設了一大片黃澄澄,耀目生輝的黃金。

六煞這塊地面上插下銅釘後,肅然垂立,侍立松雲番僧兩邊。

松雲用手一指,道:“此是戈瑪拉寺的‘金釘陣’,亦是康藏大漠‘雪山派’中獨門武功……”

佳蕙站在班奕琮的旁邊,聽松雲番僧說出“獨門武功”四字,一搬嘴,輕輕地道:“屁!不要臉,擺上一堆破鋼爛鐵,也算是獨門武功……”

奕琮怔了一下,轉臉問道:“蕙妹,你識得此‘金釘陣’?”

佳蕙努努嘴,道:“這是偷來、抄來的,翻人家的底子,再來個加油加醬,就算是自己的了!”

奕琮聽得出奇,不由輕輕“哦”了一聲。

佳蕙“咭”的一笑,道:“琮哥,我說了你也知道……‘金刀換掌’、‘羅漢束香’還不是這些名堂……可是人家就不是那些破銅爛鐵啦……”

“金刀換掌”、“羅漢束香”?

奕琮有聽過這樣的名稱,可是佳蕙說他知道:他壓根兒還不清楚這回事。

松雲昂頭挺胸,朗聲地道:“各位皆是中上名家,如果不嫌粗淺,就在‘金釘陣’上交鋒如何?”

松雲和尚擺上這套“金釘陣”,人家說是“用心良苦”,而這番僧卻是用心險惡……

這套“金釘陣”所用的銅釘,粗細不一,長短各異,有的入土大半,有的如若狼牙。

武家練功夫,最重要的就是“平、隱”兩個字,即使是“梅花樁”、“金刀樁”,樁與樁之間,有劃出一定的步眼,一定的度數。

就以打“梅花樁”來說,每一根樁本都要排成梅花形,樁木粗短齊一,才能在上面施展武功身法。

可是番僧松雲這套“金釘陣”,卻是沒有步眼、度數,東一叢、西一簇,一排高、一排低。

敢情番僧自己有一門使用的戰術,才大言無愧,誘中土武林中人上陣。

奕琮聽佳蕙說這些話後,卻又不禁試探問道:“蕙妹,你能上‘金釘陣’對付番僧麼?”

佳蕙兩顆晶瑩澄澈的眸子,遊轉在場中“金釘陣”上,似乎在捕捉一頁逝去的回憶,再運用自己的智蕙,破解對方的陣勢。

她聽奕琮問此話,漫聲回答道:“人家七歲就會啦!”

“七歲?”

奕琮不禁又震了一下……他一看佳蕙,不像是聊天中開玩笑的話。

“七歲?”……蕙妹妹還沒有遇到翠竹書生方瑜叔,又是誰傳授她的?

他想不通這回事,又問道:“是誰教你的?”

佳蕙兩顆星星般的明眸,還是遊轉在場中“金釘陣”上,轉臉一笑,道:“娘!”

奕琮聽到佳蕙道出這個“娘”字,倏然給想了起來……胡家兄妹的娘“梅玉芬”,乃是一代武林傑出人物“莫幹劍客”胡玉琦的遺孀。

珠聯璧合,才能配成一雙美滿良緣。

梅玉芬是昔年“莫幹劍客”胡玉琦的妻子,顯然,她本身在武技上,也有很深的造詣。

佳蕙兩顆秋水般的瞳眸,遊轉在場中“金釘陣”上,似乎已找回這頁逝去的回憶。

她忽地想了起來,剛才回答琮哥哥的話太簡單了,扭過臉微微一笑,又道:“‘金刀換掌’、‘羅漢束香’的功夫娘不但教了你蕙妹,仇哥也教會了。”

番僧松雲就想用這套“金釘陣”,把今日上大雪山“寒鴉谷”中上俠義門中人物,來個一網打盡。

他看到對方那一夥人,各個臉現猶疑不定之色,冷笑一聲,道:“各位,如果腳下功夫不便,貧衲可以把‘金釘陣’移去,另外想個較量方法如何?”

松雲說出這話,顯然已沒有將來自中土的武林中人放進眼裡。

翠竹書生方瑜,朗聲道:“大師,莫說擺下此區區‘金釘陣’,就是擺下刀山油鍋?我等也無退縮之理……現在請大師派人上陣交手就是!”

松雲喝聲道:“海天賢徒過來!”

五煞海天大師,應聲而出。

松雲吩咐道:“現在由你打一陣,去向各位施主討教!”

海天答應一聲,微提僧袍,掠身“呼”的一縱,已躍到“金釘陣”上。

他使個“金雞獨立”之勢,把一根行者棍合在手中,打了個禮,道:“哪位施主前來領教?”

翠竹書生方瑜還不及回答,突然人影閃晃,“刷”響劃風聲中,紅白相映,一抹彩風也似的身形,已落向“金釘陣”上。

這抹身形快速之極,“金釘陣”戈瑪拉七煞之一的海天大師,遠沒有看個清楚時,一縷脆生生嬌叱聲,說道:“番狗,咱胡佳蕙來啦!”

佳蕙手握出鞘的“昆吾寶劍”,亭亭玉立,站在“金釘陣”上。

海天大師一聲:“來得好!”

行者棍一提,使個“蛟龍入海”之勢,直向佳蕙當胸點來。

佳蕙姑娘不慌不忙,略一晃身,“昆吾寶劍”下沉,壓住棍頭,沿著棍把一個“順水推舟”之式,直向對方握棍掌腕削去。

海天大師猛吃一驚……這個看來弱不禁風的小女子,恁地厲害!

他急使“怪蟒翻身”,閃退半步,就勢一沉棍,招走“鳥龍掠地”,照準佳蕙的上、中、下三路,狂風似的橫掃而到。

佳蕙姑娘一提真氣,她把娘教她的“金刀換掌”、“羅漢束香”的功夫,在腦海裡一轉,腳尖微頓,已自“金釘陣”上,身形拔起**尺高。

佳蕙一棍避過,嬌叱聲中:“著!”

“昆吾寶劍”向前一送,招走“金線引針”,直朝海天咽喉刺來。

海天大師一棍掃空,發現自己落進下風……

他正要用個“倒栽垂柳”,回過棍把,封住對方,在敵人劍身一蕩之際,直竄過去。

佳蕙姑娘輕巧靈活,而瑜叔所傳的“鐵劍屠龍十八招”更是厲害非凡……她剛才一式,那是可虛可實的“幌子”。

海天番僧才一揚棍,佳蕙皓腕一沉,一式“殞石墜地”,劍鋒一劃,橫裡一挑,立聞“刷”的一聲,已把海天番僧左肩背後,連衣帶肉,削下一大片來。

海天番僧再也不會想到,這樣一個楚楚怯弱的小女子,使出的劍法變化,竟是這等神速厲害。

“哎喲”一聲,他撒手拋棍,正要向“金釘陣”下竄去。

佳蕙姑娘已把這些番狗恨透了,娘就死在他們手裡,自己不是琮哥來救,也凍死在那“白鬼崖”下啦!

她一劍出手,一嘟嘴,一咬牙,又是飛起一腿,嘴裡還在罵道:“番狗,不要臉!”

海天番僧屁股上挨上一腿,這一腿照理說該是“粉腿”,可是踢到海天身上,身形“呼”的騰起半空,結結實實跌在白玉石階上。

海天大師敗得也夠慘,一記摔下,跌個口鼻鮮血直流,暈了過去。

佳蕙姑娘朝松雲和尚那邊一瞪眼,“哼”了一聲,才綵鳳似的飛回自己陣裡。

翠竹書生方瑜,看得含笑連連點頭,心道:“蕙兒也真可愛,也真厲害。”

番僧松雲以為“金釘陣”乃是戈瑪拉寺獨門功夫,一定可以出奇制勝……打贏一個頭陣,挽回剛才給敵人連闖“輪迴十八盤”,履險如夷的顏面。

誰知只一出手,敵人出手的只是一個怯生生的小女子,自己這邊敗個灰頭土臉,就栽了一個大跟頭。

這份難受,真使這位“瀚海羅漢”松雲,就像自己臉上,挨了一個結結實實的大巴掌。

松雲正要怒喝大罵敵人時,六煞“摩雲大師”,已經不待松雲的命令,一個飛身,掠到“金釘陣”上,一舞手上那對“金瓜練子錘”,向著對陣大罵道:“你那賤婢,膽敢傷了我師兄,有本領再次爬上來,和佛爺戰幾合!”

他正在嘴冒大言之際,驀地人影閃晃,眼前一花,又有一人上了陣來。

這人身形之快,卻使這個戈瑪拉七煞之一的摩雲大師,生平所未見。

摩雲心頭一沉,定睛看去,上“金釘陣”的是個十**歲的少年。

這年輕人長得光風霽月,英姿翩翩,手中握著一口金芒閃耀的寶劍,他昂然站立,似乎腳下那些金釘,根本不視作一回事。

摩雲知道來人雖年輕,卻井非庸者……他兩眼一瞪,破口道:“來人是誰?佛爺摩雲手下,不打無名之輩!”

年輕人冷然一笑,道:“番狗,小爺胡天仇,前來取你性命……”

摩雲見他出口不遜,勃然大怒,厲聲道:“小鬼,看你胎毛未退,乳臭未乾,讓佛爺送你回西天極樂世界。”

話落,練子錘兜面一晃,一個“流星追月”之式,直向天仇面門打到。

天仇一聲:“來得好!”

不用劍鋒,用劍脊,往上格去……“當”的一聲響,練子錘已被擊了回去。

天仇輕描淡寫這一式,卻震得摩雲雙手虎口一陣發熱疼痛。

他心裡卻是暗暗震驚不已……這小子看來才只十**歲,恁有這等內家功力?

摩雲連忙把腕一沉,一個“彩鳳移巢”之式,雙錘齊發,一奔胸腹,一擊太陽穴。

天仇一個“流水步”,騰後五六尺……摩雲雙錘又落了個空。

這一來,把這個戈瑪拉七煞之一的摩雲大師,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把一對“金瓜練子錘”,翻翻滾滾,上上下下,舞了一個密不通風。

只見前後左右,都是一片練子錘的影子,金花朵朵,漫天飛舞。

天仇劍演“鐵劍尾龍十八招”,這是他瑜叔所傳的劍法,滲入他服下“雪蓮太乙錠”後的功力,揮劍禦敵,從從容容。

雙方這一交手,一連三十餘回合,不分勝負。

就在酣戰之際,天仇突然把劍賣個破綻,一個“燕子沖天”之勢,身形拔起一丈多高,飄向“金釘陣”的東北一角。

摩雲看到這情形,心自忖道:“這小子果然後勁不繼,要來個怯戰逃走。”

他大喝一聲,一個“錯步連追”身法,追逼過來,把腕一翻,練子錘疾如流星,直向懸空而下的天仇打去。

這邊場裡“雙奇”二老,雖然是遍歷風風雨雨大場面的武林俠隱,見“金釘陣”上的天仇,竟自露破綻,招個捱打,不由暗暗驚住。

翠竹書生方瑜,目注“金釘陣”,卻是含笑已有所悟。

佳蕙朝奕琮輕輕撞了一下,含笑道:“琮哥,快看,仇哥這一式多漂亮!”

奕琮兩眼直直看去,卻有跟“雙奇”二老同樣的想法,天仇已胸有成竹,就在挫身縱起之際,已把那把“湛玉寶劍”,橫腰而執。

一見摩雲練子錘,如電閃到,立即橫劍朝準錘頭一削……天仇這把“湛玉寶劍”,乃是稀世珍物“精金鋼母”所煉鑄成的。

練子錘破風襲到,一響“喳”的裂鐵聲,已迎刃而斷。

那一柄金瓜錘,帶著尺多長的一段斷鏈,星飛電掣,“嘶”的掠風聲中,宛若半空射下一抹金虹,直向臺階下的儀仗僧那裡打去。

若有人捱上這一下,那準是腦袋砸碎。

幸虧戈瑪拉寺裡的番僧,誰都有些武技,是以忙不迭閃向一邊。

練子錘打下臺階,“砰”響結實聲,把璞玉砌成的石級,打碎了大塊。

就在這電光石火之際,天仇劍走身前,凌空而瀉,一個“玄鳥劃沙”之招,劍尖直指而下。

摩雲雙錘已去其一,就在心慌意亂剎那,還未吐出一個“喲”聲,劍尖穿胸而過。

這是胡家兄妹倆娘梅玉芬,告訴二小,“金刀換掌”、“羅漢束香”的功夫。

天仇凌空電掣而下,如果落在釘陣上,即使不死,也要落個重傷。

他想到娘當年告訴自己的要訣……身形臨將沾上“金釘陣”時,單腳向摩雲大師身上一撐。

就在這足尖一撐,一點的勁道之下,一個“乳燕回巢”之式,身形已飛出“金釘陣”,輕飄飄的落到地上。

翠竹書生方瑜,對梅玉芬昔年曾傳授二小“金刀換掌”、“羅漢束香”功夫之事,尚不知道。

可是胡家兄妹二人,前後勝了兩場,心頭這份高興,卻也無法形容。

烈火星君韋涓,拍拍天仇肩膀,道:“仇兒,不錯……龍種虎子,真不愧是昔年‘莫幹劍客’胡玉琦的後人。”

松雲這一邊,如此一來,戈瑪拉七煞一死一傷,至於萬真大師,在戈瑪拉寺眾人來說,雖然已喪命“雙奇”之手,他們卻認為是生死未卜。

另外一個凡淨大師,負傷未愈。

眼前只有華風、一弘、萍飄三煞,可以應戰出場對付敵人。

“瀚海羅漢”松雲,自馳騁大漠草原,揚威康藏諸地以來,哪曾吃過這樣大的虧。

他在惱羞成怒之下,一撩僧衣,準備親自上陣,與“胖瘦雙奇”一戰。

這時已惱了旁邊的“銀谷頭陀”知機番僧,兩臂一提,“刷”掠風聲中,宛若一隻碩大無比的怪鳥,振翅而起。

輕飄飄足微頓處,已上“金釘陣”。

這邊奕琮正要挫身上“金釘陣”時,翠竹書生方瑜,出聲喝止道:“琮兒,慢著,且讓瑜叔前去應付!”

方瑜發現對方出陣這頭陀,有此輕功絕技,顯然是項尖兒高手人物,生怕奕琮出陣會吃虧,就把他阻止下來。

方瑜身形微挫,兩腳一頓,就像一縷輕煙似的,已上了“金釘陣”。

他與知機僧遙遙相對,抱拳一禮道:“在下方瑜,師承中土黃葉老人,方某不才,想在大師面前,討教一下西藏武技,希不吝賜教!”

知機僧見方瑜年在四旬左右,文質彬彬,一派書生之色,卻是眼蘊光芒,炯炯有神,知道是一位不露真相的中土武林高手。

他發現方瑜飄落“金釘陣”剎那,有如一團棉絮,輕快至極,也就稽首一禮,道:“貧衲‘銀谷頭陀’知機,正要承讓!”

知機僧話落到此,卻是出手不留情,雙掌一提,身形微挫,一式“金龍探瓜”,直向翠竹書生方瑜“華蓋穴”劈到。

方瑜雖在知機跟前,自認師承黃葉老人,其實他有兩個師父……

另一位恩師,乃是湘西蒲雲山,入“陸地神仙”之境的一位超凡入聖的隱士“梵谷上人”。

是以方瑜對武學上各門各派,拳、掌,刀,劍的武家淵源,都有點清楚。

他發現對方,才一開步,一股無形掌勁已飄然襲到,不但威猛無倫,且令人毛髮根豎,知道這是內家精英絕技“子午悶心掌”。

翠竹書生方瑜,此時此地遇上此“銀谷頭陀”知機,已不敢稍有疏忽。

他不敢以竹骨紙扇迎敵,而是施展昔年梵谷上人所傳,歷年來遊俠江湖從未使用過的“天遁掌”出手。(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