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章 《流浪地球》首映(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魏來版本的《流浪地球》,和郭帆版本差別還是很大的。

電影開局,魏來並沒有直接就進入劉啟偷姥爺的車帶妹妹出去玩,然後遇上木星引力引發的地球板塊運動,行星發動機故障熄火事件,進入主線劇情。

魏來版本的《流浪地球》,增加了大約一個小時的電影時常,其中半個小時是用來豐滿主線故事。

比如711救援隊在向“杭州”地下城運輸火石的路上,杭州地下城就支撐不住,遇到岩漿倒灌,35萬人全死亡了。

在郭帆的電影裡,這個情節並沒有正面描寫,只是用一個爆炸的鏡頭,和711救援隊之間的爭吵而交代了。

這可能是沒錢拍的原因。

但是魏來補上了,也就是之前他拍的那場地下城撤離的戲。

這場戲場面很大,特效很震撼,給人帶來的災難與壓抑感也更足。

當然,除了這個之外,魏來還增加了半個小時的劇情,便是借用韓子昂、劉啟、韓朵朵三人從外面回到地下城的視角,來仔細的向觀眾展現出了一個充滿了賽博朋克味道的地下城世界。

這半個小時的戲放在了電影開頭,也就是觀眾們現在正在看的部分。

不得不說,有錢真的是一件好事。

在實景+特效的雙重加持下,魏來為影迷觀眾們構築出來的地下城社會,真的非常震撼。

各種近未來科技,全息投影儀,天氣模彷裝置……

當然,飛船派的遊行,不斷巡邏的政府軍隊,隱藏在光明廣場旁的黑市,熱鬧的春節,電子鞭炮,春節十二響……

這一切看起來很熟悉,但是又很陌生的場景與畫面,深深吸引住了所有觀眾的心思。

透過構築出一個未來地下城市社會的風貌,魏來很輕易的就將所有影迷們成功代入到了這個2075年的未來社會之中。

也正是這種代入感的獲得,才能夠讓影迷們在後續的主線劇情中,更加能有代入感和身臨其境的感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隨著劇情繼續向前,很快主線也正式展開。

又一次偷走姥爺駕駛卡的劉啟和韓朵朵,再次踏上了前往地面之旅,遠在太空中的劉培強,也從休眠倉中醒了過來,危機即將來臨。

“怎麼樣,水平還行吧?”魏來偏過頭,笑眯眯的對坐在他旁邊的安曉龍說道。

他的語氣中,有幾分自豪,也有幾分自傲。

毫不客氣的說,全華夏所有的導演裡,就只有魏來一個,能夠拍出這樣一部電影。

不只是因為其他導演沒辦法弄到這麼大一筆資金,沒有勇氣去拍這種十幾億投資的科幻大片。

還因為全華夏,目前只有魏來一個導演,真正引入了好來塢式的電影工業。

這裡指的“電影工業”,實際上就是一套很規範的電影拍攝制度。

打個比方吧。

就拿安曉龍導演的《明日戰警》來說,魏來當時也是去客串過的,在客串的時候,他也留意過《明日戰警》劇組的工作方式。

簡單的說,《明日戰警》的劇組工作方式,就是很傳統的華夏式劇組,幾個主要負責人,各自負責一攤事情,然後按照負責人們各自的習慣和方式去排程劇組。

以群演來舉例,比如明天有兩場戲需要用到大約一百名群演,那演員副導提前一天就會通知和他合作的群演頭子,然後群演頭子再拉來一批群演。

為了保證不耽誤事,一般需要一百位群演的話,就會提前準備120位,然後第二天一大早坐上大巴車拉到劇組。

但是呢,這些群演到了劇組之後,基本上都是屬於無頭蒼蠅的狀態。

在導演不用他們的時候,基本上就是愛幹什麼幹什麼,也沒人管,沒人問,屬於完全放養。

等到導演要拍某一場需要群演的戲份時,演員副導才會拿著大喇叭,召集一批群演,簡單的囑咐他們幾句接下來要幹什麼,要演啥,裝死還是衝鋒,然後就可以開拍了。

不是說這樣不好,但是這樣臨時找來,臨時湊數,也沒有什麼專門的指導和訓練,能夠為電影帶來好的畫面呈現嗎?

雖然說這只是群演,但是一個劇組的規範性、潛力,恰恰就是從這種細節處崩塌的。

或許幾個群演的敷衍了事,最終呈現出來的畫面,就會讓觀眾有那麼一點出戏的空間,進而使得電影不完美。

魏來的劇組,從來都不會這樣敷衍了事,他完全引入了好來塢的拍攝制度。

每一個負責人,負責的每一塊工作,都要提前規劃好工作安排表,並且嚴格按照安排表來進行,就有點像是工廠裡的工人一個,每個人都是劇組的一塊螺絲釘,像上了發條一樣,有條不絮的按照安排來做事。

這和懶散、隨心所欲,人脈關系、籠統辦事的傳統華夏劇組不一樣。

哪怕只是小到群演的安排,也都是事先聯絡好,然後提前進組,進行一番劇本研讀討論,簡單培訓,並且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監督,要求每一個群演哪怕只在畫面中露出一兩秒,但是在畫面外,也要投入百分百的表演!

而且在群演管理上,魏來也並沒有像其他劇組那樣隨便安排,包括劇組工作人員以及群演在內,整個團隊的時間安排表,都是嚴格規劃的。

當然,在這方面因為魏來也是第一次做,也會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比如劇組第一次拍群戲的時候,全劇組將近兩萬人,一度導致放飯都來不及安排,兩萬人一起吃飯,光是排隊領飯都需要排幾個小時,無奈之下魏來只能臨時改成了分批吃飯,一部分人推遲了幾個小時吃午飯,這才勉強搞定。

也是這眾多“第一次”,讓魏來深刻感受到了,華夏劇組與真正的好來塢超大型大片劇組之間的差距。

這差距,往往就是在這些不怎麼被人重視的細節上失之毫釐,最終拍攝出來的電影差距謬以千里。

嘗試著將一個劇組當做是一間“大工廠”,每個人都有分到手上的工作,並且必須和別人如同兩個齒輪一般緊閉配合,最終才能夠構建出一個規範且所有力氣往一處使的劇組!

魏來第一次如此做,感覺效果還不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