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書生李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根據情報,這些島嶼上的海賊全部都是吳平的附庸勢力,尤其是林道乾、曾一本這兩股勢力比較強大,他們各自都有著數百人馬,之前也是倭寇犯界時候的急先鋒和引路人。

戚英只能夠被迫放棄之前,直接進攻怒蛟島的想法,而是要想辦法剪除吳平的羽翼,把周圍的這些海賊先給剿滅。

不過在春節之後,除了剿滅海賊,還有事情需要他去關心,那就是馬上就要春耕了。

春耕開始之前,必須要有人進行組織,黃彥帶著一個秀才找到了戚英。

“黃大哥,這位是……”

本來以為只是黃彥一個人前來,看到還來了一個生面孔,戚英自然要弄清楚黃彥此行的目的。

“少帥,聽說春耕要開始,我帶了這位李喆李先生特意前來找您。”黃彥笑嘻嘻的說道。

戚英對著書生看了一眼,年紀約莫二十來歲,比自己大不了多少,人瘦弱但是有精神,眼神誠懇,看著像是那種比較務實的文人。

“李先生是吧!趕快請坐,不知道兩位前來,所為何事?”

“少帥,我想毛遂自薦。”坐在黃彥下手的李喆主動開口。

“毛遂自薦……”

李喆是黃彥之前抓到的秀才,出身貧寒,本來沒有條件讀書,但是卻靠著在私塾外偷學,考取了秀才,也算是有了功名,卻因為沒有門路,一直不得志。

早先被黃彥給掠上了山寨,當了軍師,管理山寨內政事務,之後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戚英的麾下。

“李先生,你有什麼想法,只管說,我洗耳恭聽。”戚英笑著問道。

一路上從未聽說黃彥麾下有這樣的人,他也一直沒有出謀劃策,現在他主動開口,當然要看看他的本事。

“春節已過多日,不日便將春耕,若少帥準備將這裡當做是往後一段時間的大本營,在下認為可以。”

“哦!何以見得?”

這李喆一開口,戚英就來了興趣。

“小生知曉少帥此次出海,必是為了掃平沿海一帶的海賊……”

說到這裡李喆故意停頓了一下,想要看看戚英的反應。

李喆只是在戚英現有力量的分析下,得到了以上的結論,在其他人都不知道怎麼回事的時候,就大致猜出自己是被有意派出來的掃平沿海,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只不過戚英可不僅僅是要掃平海賊,之後力量強大了,還要進攻倭國。

面對李喆期待的眼神,他勉強的點了下頭,以目前自己的實力,能夠做到他所說的就不錯了。

李喆舒了一口氣,看來自己猜對了,他這才接著說道:“少帥,但是海賊勢力很是強大,以目前的我方人馬,還不足以撼動,只能夠慢慢的蠶食,這將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島上目前有兩千人左右,這些人之後就是少帥的根基,只要休養生息下去,我們能夠從中得到精兵,也能夠得到穩定的食物來源。

這個島看起來非常的大,來之後我就看過,島上的土壤利於耕種,而且植被茂盛,水源充沛,確實是一個比較適合種植的島嶼。

但是少帥,這個島作為基業也只是前期的事情,因為這個島最多也就是容納兩、三千人而已,如果再多就無法容納了。”

李喆說的一點都不錯,花鳥島極限也就是養活兩、三千人,這座島所在的乘泗列島,現在的人口也就是八萬人,花鳥島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大島。

“所以呢?”

“以目前的情況,短期內花鳥島是可以做為後方基地和大本營的,但是我們有必須有更長遠的打算,比如進攻一座更大的,海賊或者是倭寇控制的島嶼,比如怒蛟島。”李喆看向戚英說道。

“怒蛟島是嗎,我確實是想要進攻怒蛟島,不過現在時機並不成熟,至少我們要擁有一定的實力才可以。”戚英又點了下頭。

看來李喆已經料到他要對怒蛟島動手了。

“少帥,但是如果以這個地方作為據點,並且圖謀怒蛟島,我們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無非就是兵員和糧草。”李喆繼續說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先生有何指教?”

“糧草相對比較容易解決,剛剛說過這裡的土地肥沃,只需要規劃好,一年的時間必能夠給少帥貢獻出能夠讓千人軍隊用度一年之糧草。”

“能夠供千人軍隊用度一年的糧草,李先生,你沒有開玩笑吧,你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數字嗎?”

黃彥有些驚訝的看著這個之前被自己擄來的書生,之前只是逼迫他做事,也未見有什麼出奇的地方,現在看來,似乎他還是個大才。

“少帥,黃將軍,在下並沒有開玩笑,首先來說這裡一共有兩千百姓,有足夠的適合耕作的荒地,我們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產出,只需要擴大種植作物的範圍。”

“但是勞動力就那麼多,似乎……”戚英對他說的似乎有一點質疑。

“勞動力不足?”李喆笑了起來。

“是的,勞動力不足是農業生產之中經常會出現的一個問題,在我們大明,一個三口之家可以耕種好幾畝的耕地,是因為除了他們自己的勞動之外,往往有著耕牛的輔助,耕牛就是強勞動力。

如果說在這個島上也能夠有著足夠的勞動力,不只是人口,還有牲口的話,那麼一定可以將耕地面積擴大很多,這才是我說能夠供應千人軍隊糧草的原因。”

“那我們應該如何來擴大這個勞動力的規模呢?”戚英問道。

“在在下看來,一共有兩個途徑可以解決,第一個就是增加人口,如果說短期之內想要增加人口的話,就只能夠從別的地方遷移人口過來,這個地方靠近大明,東南和山東沿海一帶,有非常多的流民百姓,暗地吸收一些流民,全部遷到這個島上來,不就可以迅速的提高這個島上的人口了嗎。

吸納一些流民過來,第一是給這些可憐人一條生路,另外也可以減小朝廷治理他們的壓力,第三也是增加了我們的人口基礎,這是一個一舉三得的好處,而且大明有人口兩萬萬人之多,應該也不差這麼幾千、十萬人。

只是怕到時候我們接納的流民多了,沒有地方對他們進行安置。”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