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孩子與學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封郵件寫於11年6月日。

你好,我繼續寫信給你。

既然孩子有著重要的價值,所以,社會成立教育孩子的學校。為的是讓孩子在學校中能學到一定的文化知識,這有利於孩子的發展,也有利於社會的完善。作為孩子,都是未來的花朵,我們應該好好的呵護他、培育他、讓他成長起來。這是每一位做父母的夢想,也是做為孩子自身的夢想,也是社會的夢想和目標啊!

一個兩三歲的孩子,隨著長大的步伐,他需要進入幼兒園,接受幼兒園老師的教導,也培養與小朋友之間的相處能力。同時,這也是培養與他人之間的感情。這是初步社會化的過程。在幼兒園裡,有許多玩具和做遊戲的場地,因此,我們可以說,這是孩子們玩耍的天堂。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給孩子提供條件,開開心心地玩、樂呵呵地耍。在遊戲的過程中,學會如何與同學合作。除此之外,老師也會教孩子一些很簡單的漢字和拼音,還有一些阿拉伯數字,為孩子在將來的學習生涯中打下基礎。還培養孩子做一些簡單的手工,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目的是為了逐漸培養孩子們的基本素質與為人處事方面的啟蒙。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包括誠實在內的行為習慣。而這,有賴於學校的進一步培養。學校的老師根據孩子作為學生的表現,包括做作業、考試等方式,培養孩子誠實、勤勞的良好習慣,這種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好處。有些人認為,誠實也許是有點傻的行為方式,但是,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誠信經濟,沒有誠信的品質,就沒有市場,得不到客戶的青睞。就算是在農村裡種地,如果不誠實耕種、科學施肥、勤勞收割,還是得不到應有的收穫。誠實與勤勞,是我們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生存智慧,這種品質,依然是在未來的任何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老師讓孩子養成誠實勤勞的習慣,對人生而言,大有益處。

除此之外,還要養成善於與人合作的習慣。合作看起來簡單,其實不容易。如果老是想著自己的私利,沒有公共利益,合作就不會長久。所有的領導者,都是善於與人合作的典範。有一些人,之所以難以得到領導的信任,在於其思維方式的封閉、自私自利、沒想到集體的利益。要清楚的是,沒有了集體的利益,個人利益也不會得到保障。表面上看來自己不顧集體利益,似乎是佔了便宜,長遠來看,其實是吃了大虧。如溫水中的青蛙一樣,長久的舒適,意識不到水溫在漸漸上升,等到高溫的時候,青蛙再也跳不出來了,這就非常可惜。

說到底,合作也是一個家庭興旺的秘密。丈夫與妻子,各自做好本份,夫妻之間凝成一股力量,促使家庭和諧發達,在孩子的培養、經濟的管理、社群交往方面得到完善。一般而言,男主外、女主內,那麼男人就應該在外面的事務中成為頂樑柱,不怕困難,敢於負責;女人主內,就要把家庭事務處理妥當,培育好孩子、打理家庭經濟和生活之必須,這考驗著做女人的能力與智慧。幸福美滿的家庭之中,都是靠男人和女人雙方為著共同的目標努力經營而成功的。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只是,在很多時候,家庭裡的夫妻雙方卻忘記了這一點,這只能令人為之一嘆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孩子在學校裡,除了學會誠實、勤勞、合作,還要有高遠的理想。理想的信念之培養,其實並不容易。有多少孩子並沒有太明確的目標和理想,這會讓孩子在學習生活中缺少動力、缺少信心。對於孩子而言,夢想是最寶貴的。老師的責任就是要慢慢培養孩子擁有一個切合實際的夢想,一點一滴地去實現它。孔子說“哀莫大於心死”,意思是對生活美好嚮往的缺失,是最令人痛心的。孩子需要的是,讓自己對未來的期望在其內心深處牢牢地紮根,終有一天會開出夢想之花,得到相應的收穫。在這個世界上,有些很富裕地區的人,由於缺少了心中理想,生活過得渾渾噩噩,並不如意。要讓夢想成為一個人身上永遠不離不棄的夥伴,成為引領生活的指南針和方向盤,這才是需要做的。

除了培養理想,還要培養孩子的意志力。生活的理想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往往要經過九曲十八彎的路途。在這個過程中,考驗著一個人的意志。在困難面前,有多少人放棄了、退縮了,忘記了自己最初的目標。不可以這樣,作為人類,每一位成員,都要不怕艱難,努力地奮鬥。一個人真正擁有理想,也就會同樣擁有意志力。唐代的玄奘不就是經過千難萬險,歷經千辛萬苦,才完成取經的任務嗎?這就是作為人的意志力的典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經過辛苦就能完成的事。要深深地明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的涵義。可以這樣理解,在這個追求平等的時代,依然需要吃苦精神,才能成為一位傑出的人。

誠實、勤勞、理想、意志,這些都是要靠學校培養的素質,其實這些素質在家庭裡也得到啟蒙,在學校之中,更是系統地啟發,成為孩子們願意養成的良好習慣。誠實與勤勞這種品質,在孩子成人後的工作中,會得到受益;理想與意志這種品質,讓孩子在整個人生中得到滋養和護衛。而這一切習慣的養成和固定,大多來自於學校和社會的教育。

那麼,你做為孩子的母親,除了直接給予孩子一些教導之外,還需要讓孩子養成願意聽老師的話的習慣。幾乎可以確定,老師給學生所講的話,都是經過慎密思考後,才告訴學生的。在這個基礎之上,孩子要學會獨立思考,讓老師的所講內容,成為自身消化後的有益營養,才會對人生有好處。

祝你能享受到思考的快樂!(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