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蜀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揚一益二。

說的是天下除了上京和西京之外最為繁華的兩個地方。

揚州第一,益州第二。

這益州說的自然就是蜀中平原的核心成都一帶。

蜀中有鹽鐵之利,蜀錦更是風靡天下。加上益州周邊都是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因此常被稱之為天府之國。

而蜀中地勢又天然的與世隔絕,自成一體,利於割據。因此歷來能鎮守蜀中的,掌管劍南道的都是勳貴大將以及宗室近枝。

太宗皇帝繼位之後,以宗室和勳貴為都督,鎮守地方,當時被封為蜀王鎮守蜀地的就是太宗之弟,不過蜀王一脈人丁稀薄,數次絕嗣,都由旁支過繼。

不過最後連旁支都絕嗣了。

沒辦法,只能以皇子過繼。因此原本是遠枝宗室的蜀王一脈,因此就變成了實際上,跟周王鄭王一樣的近枝宗室。

蜀王府是大晉最富麗的藩王府之一,以西京宮城為藍本,縮小規制而建。位於北起東西御河,南到紅照壁,東至東華門,西達西華門,周長數百丈,佔地三百畝。整幢建築坐北朝南,處處殿閣樓臺、金碧輝煌。中軸線上的建築主要有承運門、承運殿、端禮殿、昭明殿等。蜀王府一改過去歷代成都城主軸偏心的佈局,首次確立正南北的中軸線,從而形成沿南北中軸線東西相對稱的龐大建築群。

這也是由於自從蜀王一脈授封開始,是少數沒有移封過的親王之一,是數代蜀王的不斷營建和積累的結果。

而同樣沒有移封過的還有西京的雍王府、晉陽的唐王府、襄陽的楚王府,以及授封建鄴,坐鎮江南的反叛的吳王府。

書房裡的蜀王趙令清端坐在桌桉後面,端著手中熱茶吹了一下抿了一口,然後看著眼前站著的兩個年輕人,長子趙元棋,次子趙元椿。

長子趙元棋為人比較穩重,自幼讀書習武也都用功,早幾年還跟過嚴鋌參加過平定山蠻叛亂的作戰,經歷過戰事。

雖然是庶出,但趙令清還是很器重這位長子,並且也想為他鋪一鋪路。

畢竟長子雖然很好,但只一個庶子的身份就讓他跟襲爵沒什麼關係了。

因為一旁的次子趙元椿是正室王妃所生,按照大晉的宗法,未來肯定還要世襲罔替,繼承王位的。

趙元椿是一個很聰明的人,甚至是聰明的有些過頭。

這就是趙令清對世子的評價。

他其實很擔心未來這個很聰明的兒子,在繼承蜀王之位後,會惹出什麼麻煩。

因為通常聰明人都很自負。而趙元椿尤其是個自負而又驕傲的人。

而這樣一個聰明人自幼又是錦衣玉食,貴為親王世子。

就更容易讓他失去一些對世事該有的敬畏。放下茶碗後趙令清看著長子道:

“元棋這次跟隨大軍出征做的不錯,方才在席上武安侯還曾誇讚你驍勇,還說等打完了仗去上京獻捷,要你也一同前往,你若是能上京面聖,或者見到太子殿下,必然能獲得重用,就像是咸陽郡王那般,陛下對宗室子弟有武勇者一向都甚是看重...”

趙元棋聽到父親誇讚也只能謙虛道:“阿耶過獎了。”

一旁的趙元椿聽到這話則是看了一眼旁邊的兄長,露出一絲古怪的笑意。好像是不屑,也好像是恭喜。

這些自然都落在趙令清的眼中。

他知道這兩個兒子不和,一個庶子,一個嫡子,雖然名位早定,但兩人關係一直不好。

彼此一直在暗地裡較著勁。

但他這個做阿耶的卻不能事事都干涉,本來一碗水就端不平,再參與其中只能讓這兩兄弟鬥的更兇。

“元棋在節府,要多跟武安侯溝通,如今英國公府傅家正是聖卷日隆的是後續,武安侯又是太子的心腹,其兄也在東宮和元帥府任職,這兩人都是二十出頭的年紀,傅家少說也有幾十年的富貴...”

趙元棋一聽,就明白阿耶的意思了。這話也說得非常直白了。

他現在就在節府之中任職,本就是傅津川的下屬,正好可以與其打好關係。按理說蜀王府是宗室近枝,可以坐享榮華富貴。

但他趙元棋的身份很不一樣,他作為庶子,等到趙令清百年之後,跟世襲罔替的趙元椿關係不善,蜀王府的富貴可就跟他沒什麼關係。

但若是趙元棋跟傅津川搭上關係,有軍功傍身,日後就能自立門戶,不在蜀中,也可以去上京。

“兒子明白,多謝阿耶教誨。”

“嗯好,你這些日子你在外征戰也多有勞頓,就先去休息吧,我與你二弟說些家務事。”

“是阿耶。”

趙元棋行禮之後,直接退了出去,全程跟趙元椿沒有任何的語言以及眼神上的交流。

“你這幾日在做些什麼?”

趙令清在抬頭掃了一眼世子趙元椿。

“回阿耶的話,我這幾日偶爾出去轉轉,再就是年前了跟田莊和各鋪子的管事們見見面,佈置下年節的事。”

蜀王府不僅王府富麗堂皇,名下的產業更是數不勝數。

成都周邊不僅有大量的田產,城裡還有許多的商鋪,這些都需要人打理。

在蜀王之前忙於軍政大事的時候,這些都是王妃管家,在打理。現在幾乎都交給了世子,畢竟這些產業日後也都是他的。

“你跟杜家那小子走的很近吧?聽說你們交情匪淺啊。”

趙元椿聽到阿耶問話心裡咯噔一下,不過面上還是沒什麼變化。

“阿耶是說杜大吧,我跟他是因為生意上,有些往來,到稱不上什麼交情。前幾天見了一面,一起聽了段書,他本來想讓我替他引薦武安侯,但我跟武安侯又熟絡,只能拜託武安侯的兄弟傅五郎...除此之外就沒什麼了...”

他明白,父親既然已經問起,就肯定不是空穴來風,應該還是知道些什麼了,所以有些事還是實話說了的好。

卻不想趙令清道:“這次的事情就算了,這段時間你跟他們幾家少來往些...”

“杜家是蜀中大族,本來你跟他們有些來往是沒什麼的,但現在這個時候,你得跟他們適當保持一點距離,現在形勢未明,武安侯剛從松州回來,可能過幾日就又要去普州督戰,但等他再回成都的時候,必然要接手鹽鐵以及賦稅府庫等政務,畢竟現在經略使是他在兼著,你也知道那些李杜嚴楊這幾家可都不怎麼乾淨。

我之前做經略使和益州都督的時候,這沒少為軍屯和鹽稅礦稅還有田賦跟他們打交道,這十幾年也算跟他們形成了一些默契,有些事情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有些事情則是堅決不讓他們伸手。

如今蜀中是傅津川說了算,堂堂節度使,專征殺伐,這權可比我那個經略使兼任益州都督大多了,這幾家如何跟傅津川打交道,咱們蜀王府不趟這個渾水,你明白了嗎?”

趙元椿聽完這些之後立馬很認真的點了點頭,一臉鄭重道:“阿耶放心,我明白了。必然不讓咱們蜀王府捲入這些是非當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趙令清聽完兒子的表態之後也算是松了一口氣,“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好了,夜深了你也去歇著吧...對了你跟...”

趙元椿剛準備告退,手都抬起來了,聽見父親的話之後又停下了,卻沒聽到下文。

“算了,改日再說吧,你先去休息吧...”

“是,兒子告退,阿耶也早點休息。”

“嗯。”

望著這嫡子離去的身影,趙令清嘆了口氣。他總覺得這小子在背後搞了些什麼小動作是他不知道的。

但每次囑咐他什麼,卻都一副認真聆聽的樣子。

就怕是左耳聽,右耳出,完全不把自己的話當一回事啊。

而趙元椿除了父親的書房之後,也是松了一口氣,笑著搖了搖頭輕聲道。

“阿耶啊,你也未免太小心了吧,這過路的神仙,能在這待幾天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