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徵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趙宇凡派出去的人回來說那些存一文錢的人大多都是國子學的學子。

這就讓楊續和趙宇凡有些迷惑了。孔穎達管理著國子學,那就不可能是孔穎達背後操縱的。

那有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這些學子肯定是不確錢的。楊續給趙宇凡說他會暗自打聽,看看這些人背後是否有望族子弟的鼓動,同時讓趙宇凡在以後的幾天一定要天天都守在銀行的櫃檯。

趙宇凡還讓人把國子學子存錢的事告訴了陳安。陳安到不在意。人家是來存錢的,你有什麼道理反對。

如果懷疑這些人是在算計商業銀行,那現在至少看不出來理由。陳安認為只要銀行把自身的事做好,那就不需要怕。

就這麼過了幾天,趙宇凡的人再次打探明白了。原來長安城有個考取過秀才功名的人叫胡偉,他身邊聚攏了些讀書人。這些人起了書社,叫做新學社。

新學社很注重原來經書學問的鑽研,但是絕不泥古不化。他們前兩年開始接觸到了陳安在西張村開設的村學,當時就有人開始研究西張村村學的教授。

後來商縣的六年義務教育更是引起了他們的關注。這些人就把因為陳安的原因而帶來的學問鑽研的變化叫做新學,包括知行合一的詮釋,以此區別原來的經書典籍。

這個讀書社很隱蔽,他們不樂意讓別人知道。他們認為只有理念相同的人才能志同道合。因此,即使孔穎達都不知道在他眼皮底下出現個新學社。

趙宇凡得知這訊息後,他才放心了。這些讀書人應該沒有什麼惡意。他就自己去找了陳安。趙宇凡覺得這個讀書社很有意思,說不定還都是佩服陳安的人組成的呢。

然而,陳安的回答讓趙宇凡不安了。陳安認為有人鑽研他帶來的學問的變化,這是好事。但誰能肯定研究你的人就一定是佩服你,喜歡你呢?陳安還給趙宇凡舉例說明。例如趙宇凡私下有了小老婆,那他這個會鑽研他大老婆的生活喜好,但趙宇凡就敢肯定小老婆是喜歡大老婆?

在明白了陳安的態度後,趙宇凡下決心農弄明白這個新學社到底是親和陳安還是反對陳安的。

新學社的胡偉就住在西市不遠的地方。趙宇凡打聽到了新學社經常到西市的一間酒肆聚會。

然後,趙宇凡就把這個酒肆購買了。作為懂得商業的人,他身上沒有半點讀書人的風度。他天生不討讀書人喜歡。

所以,趙宇凡只好把酒肆購買了,他在換了兩個店小二。這倆店小二是負責偷聽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讀書社在酒肆舉辦了兩次聚會,店小二都偷聽了。

原來讀書會是真君子的聚會啊。這些人有的喜歡陳安,甚至還有些佩服。但還有一些不喜歡陳安,或者還越鑽研陳安的東西,就越是害怕這樣的變化會帶來災難。

因此他們聚會的時候就會吵架。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君子們為了自己的主張是可以出手打起來的,這些人就是。但他們即使打了起來,都不會影響他們相互的友誼。

趙宇凡很佩服這些人,他雖然是個商人,但他還是佩服這樣單純的讀書人,為了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什麼學問,就能打起來。而且還是花錢來酒肆喝酒打架。

趙宇凡大概明白了,這些讀書人在銀行存一文錢,就是想看看商業銀行是否有信用。能否做到知行合一,因為銀行的成立是陳安提議的,銀行裡面的人都基本是陳安推薦的。。

在趙宇凡看來,這是有多麼無聊才能幹出這樣的事啊。和趙宇凡的看法不同,楊續很為這些讀書人讚歎。

他和趙宇凡都認為這些人是君子,但趙宇凡會認為這些人很無聊,可楊續認為這些人是有風骨,君子和而不同啊。

楊續還想幫助這些人,他們以後都應該是大唐的人才。於是,楊續想提議開設銀行人員的選拔與培養,並且要約新學社的人來參與。

趙宇凡和楊續商量一整覺得還是去問問陳安。現在新學社的人沒有來找銀行的麻煩,那銀行主動找他們的話,有可能反而不好。

這次陳安是支援楊續的。他還提出了再建立銀行以後人選的培養方案制定好之前,可以拋出去幾個主體讓民間探討。其中就包括新學社的人。

探討的題目好辦。陳安就提出了好幾個。一是銀行的人不是官員,但能否都給個勳職。因為銀行的作用是很大的。

二是,銀行已經開設一個多月了,來銀行存錢的人是否認可。

陳安出了兩個題目,楊續還補充了一個,那就是讀書人是否一定要做官。

他的這個題目可謂是夠大膽的。就連陳安鬥暗自讚歎。

眼下的人讀書不就是為了當官啊,不當官讀什麼書。可陳安是讚歎楊續的這個題目的,他還讓西張村的作坊為此設立了個獎勵。一千貫錢,只要寫文章評論就給一百文錢,寫的好的一千文,最好的給一百貫。

這就像是點火,在長安城的讀書人中點燃了。

只要文章寫的好就能拿到一百貫。這可不是小數目。而且即使寫的不好都給一百文錢,足夠大酒喝了。

還有就是,不管是否贊同題目都可以,即使你這一篇文章批評都成。

趙宇凡特意把這幾個題目放置到酒肆最顯眼的地方,他等著新學社那些人看到。

小夥計們都覺得這是多此一舉,他們成天迎來送往的,酒肆裡面有不少讀書人,都在議論了。

有的說楊續和商業銀行簡直讓讀書人斯文掃地,讓讀書人這這樣的文章就是對讀書人的欺負。

有的人嘴上不說什麼可他們一遍遍的問身邊的讀書人會不會這。眼裡不揉沙子的小夥計都能看出來這樣的人其實動心了。他們想寫文章那錢財呢。

當然還有個別讀書人直接說他會寫的,有錢嗎,為什麼不寫呢?

新學社的一次集會上,胡偉丟擲了這個話題。他們新學社就是關心這樣的動態的,因此胡偉早就發出了要約,就等著大家聚在一起好好聊聊。

趙宇凡派出的小夥計就跟在旁邊偷聽,他們要把所有人的話都記住。趙宇凡答應過,只要她們記住了,就給賞錢。

聚會上,胡偉先對大家舉杯,然後就直接說出來銀行現在發出的題目,大家都怎麼看。要不要寫文章。

王峰是國子學學子,他是佩服陳安的,他甚至都想過在國子學完成學業後去陳安那邊找個事做。他不介意成為平頭百姓,反正他家裡有人當官了,不外乎他一個。

所以王峰很直接的說他會寫,而且認為讀書人不一定要做官。

王峰認為不做官一樣可以做些造福百姓的事,例如在西張村的作坊務工,或者凡商業銀行做事。

這樣的想法遭到了盧明的反對,盧明是盧氏子弟。他的家學就是讀書人要做官,否則就在家中不出門,把家中事務管理好。

而且盧明不贊成只要在銀行做事就給勳官,哪怕是不入流的官身。

盧明認為官是換,民是民,身份地位不同,不能因為在銀行做事了,就給官身。那樣就會讓百姓認為官員不值錢,以後官員的地位就會降低。

盧明的說法得到不少人的贊同,官民有別,自古都是這樣的。商業銀行雖然大唐只有這一家,而且宮中還有股份,此外還有銀司的官員兼任管理。但這不是商業銀行做事的人就可以有官身的理由。

胡偉靜靜的等著這些人一個個都講完。他是和魏和,張狗子一起參加的科舉。當時他怎麼都不相信村夫出身的張狗子能透過科舉獲得算學博士。

雖然在他的心裡,算學博士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那畢竟還是博士啊。

胡偉就是從那以後開始關注陳安帶來的變化的。而且他最關心的是知行合一。

在胡偉看來,陳安可能會給大唐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只是開鋪子,作坊掙錢財。更多的將是改變大唐的治理。

商業銀行成立那天,十多人去存一文錢,那就是胡偉的建議。他就是想看看商業銀行會不會收他們的存錢。

明擺著會賠錢,一文錢叫票據的製作成本都不夠,可是商業銀行仍然給他們分別存了,而且態度很好。

這就說明商業銀行是有信用的。胡偉因此想過直接去找陳安,說明他們這樣的做法沒有的意,但他又覺得自己是秀才出身,就這樣去承認了會不會影響他的名聲。

這次商業銀行發起了文章探討,胡偉這就是個機會,他要這文章,但他寫的不是題目裡面的文章,他是要寫商業銀行的信用。

商業銀行的信用現在建立起來了,那以後呢?會不會繼續保持。如果離開了陳安,商業銀行會不會讓百姓失望呢?

這都是他最近一直在想的。因此胡偉對眾人說到:“諸位,上次胡某帶著諸位去商業銀行分別存了一文錢,現在胡某想為此這文章。胡某不會寫銀行發出的題目,胡某想寫一篇商業銀行要不要誠實守信,為百姓謀取福祉。諸位以為如何?”

胡偉的話讓眾人耳目一新,他們都覺得胡偉說的有道理,胡偉這樣寫文章雖然不是題目您好的,但就是個商業銀行有關聯的,而且信用怎麼遵守,要不要承認商業銀行的人都可以有官身,這樣就增加的商業銀行的信用。這都是可以寫的題目啊。

王峰首先肯定了胡偉,他說到:“胡先生,上次我等都聽從了先生的意見,去存了一文錢,這次王某還會和先生一樣寫文章。但王某要寫的是給他們官身,讓商業銀行的人能夠知行合一,不用在意自己是從商的人。”

盧明搖了搖頭,他拱手對胡偉說:“盧某這次不能聽從先生的,盧某反對。”

胡偉並不在意盧明的反對,本來新學社就是大家可以各自主張想法的,不會相互勉強。

因此胡偉對盧明說到:“胡某不會介意,學社的人都可以自行選擇,或者先看看再說。”

這些人把話都說的差不多了,就開始飲酒作樂。說些別的事了。他們沒有注意到身旁的兩個送菜,倒酒的小夥計。

新學社眾人在聚會的言論傳給了趙宇凡,而趙宇凡又分別說給了楊續和陳安。

楊續的態度是隨學社的人,不要再關注他們了,成天派人打探讀書人不好,有失身份。不是君子的作為。

趙宇凡認為他本來就不是君子而是商人而且他還並沒有惡意,就是擔心那些讀書人對銀行不利才派人探聽的,再就是他為了探聽這些還花費了錢財購買了酒肆呢。

而陳安就與楊續不同,陳安的他態度是繼續想辦法打探胡偉。

陳安對胡偉上心了,這是個人才。陳安認為胡偉不只是道德君子,還會成為他需要的人才。胡偉有想法,而且幹擔當。

陳安讓趙宇凡一定要注意胡偉寫的文章。另外,陳安還要找幾位有聲望的人來評定這次讀書人寫出的文章的好壞。

在陳安的規劃裡,魏徵是一個,此外還有孔穎達,再就是楊續和蕭瑀。

陳安願意找蕭瑀來評定,這可是出乎了大多數人的意料。不但張狗子,就連楊續都覺得不可思議。陳安就不怕蕭瑀故意跳出來幾篇不利於商業銀行發出的題目的文章?

而且陳安還要做另一個決定,那就是建立一個文賦獎。

這個文賦獎要年年都評定好的詩詞歌賦。優秀的文賦就發獎勵。這些獎勵的錢就有商業銀行出。

而這次的幾個題目徵詢出來的文章就算做是第一次。而且所有評選出來的文章都有幾位評定人認可。商業銀行不能有參與。

這下子,楊續對陳安的看法就又不同了。這個方式風險不小啊,做的好了,商業銀行更會深入人心,做不好了,那就丟人了。楊續有點不太同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