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5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今天,我見到了老太太的三兒子,趙寶琴的三哥。這幾天老太太渾身沒勁兒,一檢查,是嚴重缺鉀造成的,她的肺心病並沒有多大好轉,還是只能躺著,連話的力氣都沒有。

“媽,出院吧。我看住了這麼久也不見好轉,咱回家養著吧?”趙寶琴的三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的話一出口,我和青陽不由自主地面面相覷,因為老太太的病情盡收我和青陽的眼底,她的狀況根本就不能動,更別提出院。

“您這一住院,我們哥幾個和琴都受不住了,要是見好,我們住院也有價值,可您總是這樣,你看我們誰都挺忙的,在家照看你還是方便一些的。”

完這番話,趙寶琴的三哥嘆了口氣,還朝我和青陽嘮叨了幾句:“你這醫院住了快半月了,病沒好多少,還淨添毛病了。”

我和青陽誰都沒話,明顯,這是給老太太出院找藉口的話。其實,關於老太太的病情,醫生了,人老了,病好的慢一些,況且還有心臟病,所以,有時候要一樣一樣地治,缺鉀補鉀就行了,病人必須維持正常飲食,才好得快。

老太太還是躺著,一聲不吭,但是,我斷定,她是聽到了兒子的話。因為我看到她的眼角隱隱約約有一絲光亮在閃動。

早就聽趙寶琴過,她的四個哥哥最孝順的是她三哥,可是就連這個最孝順的兒子,也沒了耐性,要催老太太出院,我想,老太太的心,是多麼難過。

老太太是退休工人,醫保報銷百分之八十,醫藥費方面根本花不了多少錢,而且她的老伴也明確表態了,暫時不讓孩子們負擔醫藥費,難道五個子女照顧一個生病的老人都照顧不了嗎?

這令我想起了爸爸給我講的一件事情。

我在ICU病房的時候,有一個生命垂危的老人也住了進去,老人由女兒照顧,可是醫生因為老人年齡太大,所以,沒有幾天了,讓女兒做好準備。女兒一下子就著急了,趕忙給在外地工作的兩個哥哥打電話,然後,央求醫生,一定想辦法讓老人堅持到兩個哥哥來看老人最後一眼。

三天後的傍晚,老人的兩個兒子分別從不同的城市趕到醫院,卻無沒有一個人先進病房去看老人,一個洗了洗腳,泡了袋泡麵就吃,另一個乾脆躺在家屬床上睡著了。

這一切都看在爸爸眼裡,爸爸以為那個吃麵的兒子吃完面要去看看生病垂危的老父親呢,沒想到那廝吃完面後,在哥哥床邊擠了擠,也躺下了。

爸爸實在看不下去,就打抱不平,對老人的兩個兒子:“你們也太過分了吧?你們匆匆趕來是幹什麼來了?”

兩個男人看了看爸爸,剛開始還是滿不在乎樣子,可是他們最終還是收起了一萬個不滿意:“太累了,我們這就去看看,這就去。”

作者題外話:可能有讀者會認為有些故事會和劇情無關,其實,每一個伏筆都有它的作用,一個人的思想,一個人的成長環境,還有一個人受的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有時候會直接影響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的判斷,所以,我的筆墨鋪墊可能多一些。

呵呵,希望親多多提意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