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5章 崗村要挑軟柿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因為石開成沒有完成日軍給的任務,會縣警備旅來了兩個太上皇。

或許日軍早就想藉此機會,把石開成和會縣警備旅給掌控在手中。

不管日軍是早有預謀,還是臨時起意,崗村的目的達到了。

日軍在讓出會縣和興縣兩地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崗村又用另外的方式重新掌握了會縣的控制權。

更可笑的是,在某些報紙上,還在宣傳著中央軍某部收復浴血奮戰,收復會縣和興縣兩地。

石開成已經沒有任何膽量違抗小鬼子。

會縣變得越來越熱鬧,唯獨會縣警備旅的旅長石開成倒是成為了這場熱鬧中最無關緊要的人。

反而興縣警備旅既沒有向日軍防區派警戒兵力,也沒有跟第一軍分區搞什麼摩擦,反而倒是相安無事。

但是……在戰爭中,尤其是關乎民族存亡的戰爭中,並不是把頭埋進沙子裡,就沒有了危險。

池子深顯然不明白這個道理,他認為只要他不惹事,別人就會為難他。

河雲縣城收復之後,隨著曹興華帶著特務營把戰鬥引入日戰區,第一軍分區的日子好過了很多。

會縣和興縣兩地並沒有因為日軍撤走變得安穩,反而越來越動盪。

趙志國沒有想爭利益的打算,他只是不想被會縣和興縣警備旅被日軍拿來對付第一軍分區。

日軍本來就是白骨精整容失敗,沒臉又沒皮。

如果他們借用會縣和興縣的力量來對付第一軍分區,等於日軍可以用統一抗日給他們充當防彈衣。

小鬼子本來就難對付,加了一層保護的日軍更會讓人頭疼。

但是,讓趙志國沒想到的是,會縣警備旅幾乎沒有掙扎一下就當了日軍的狗。

第一軍分區防區內因為長時間的和平,無論是民力還是經濟盡然開始了復甦。

但第一軍分區仍舊擺脫不了傳統的農業社會,更沒有走入工業社會的跡象。

第一軍分區內,最大的工廠就是第一軍分區的軍工廠,卻時常因為原料問題,還不得不間歇性的停工。

其他工廠就是小作坊,十幾,二十幾個人的廠子在第一軍分區算是一個大廠。

趙志國和馬修文都很清楚,如果他們不走向工業化,第一軍分區跟日軍大規模交戰,作戰物資還會時不時的見底。

這種傾家蕩產式的打法,需要不斷榨取第一軍分區的民力和經濟。

現在看著有些復甦的第一軍分區,很可能會因為一場惡戰,再回到被日軍隨意入侵之前的樣子。

“我們需要工廠,不但能夠為我們生產軍裝,軍鞋,還要生產普通百姓用的生活用品。”馬修文說。

工廠也可以生產農用機械,農用機械代替人力,多出來的人力就可以進入工廠,從而生產出更多的物資。

“首先我們得有大型發電廠,能夠供應各工廠的用電才行,這才是根本問題。”趙志國說。

“我考慮的太簡單了,看來發展真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夠搞清楚的,我們得需要專業的人員才行。”

工業的發展也需要佈局,不是選一塊地,建造廠房就能夠搞定的。

“我們有耐心把小鬼子趕出去,我們就有耐心搞發展。”趙志國說,“我們可能會在發展的路上走錯,但肯定是越來越好的。”

“老趙,能不能讓姜文正想辦法給我們提供技術上的支援?”

在這個世界,還有很多農業國家,但也有很多國家進入了工業化。

直接學習現有的技術,會讓他們少走很多彎路。

“政委啊,人家的技術可不會白給我們呢。”趙志國說。

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天上不會掉餡餅的,沒有免費的午餐。

想要人家的東西,很可能就要受人家約束,或者是核心技術人家不會白給。

“而且不止是技術的問題,現在就是給我們技術,我們也沒有對應的工程師,工人……”

就算給了硬體,沒有軟實力支撐,買來的技術也可能是留著積滿灰塵。

“我們防區裡還有不少年輕學生,他們是不是可以……”馬修文說。

當初第一軍分區在戰場上嶄露頭角,有不少年輕學生憑藉一腔熱血,不遠萬里,走著來到了第一軍分區的防區。

為了部隊的發展,當時有一批學生補充進了部隊。

但是大部分學生都留在了後方,負責將他們所學傳授給下一帶。

“嗯……他們確實能夠在這方面頂大用處,”趙志國說,“我會儘快讓姜文正想辦法的。”

第一軍分區發展的快慢,會影響到這場戰爭的程序。

“報告司令,豫北山區的訊息!”

“豫北山區的訊息?劉慶生?”

在趙志國和馬修文商討在第一軍分區建設工廠的時候,豫北山區傳來了最新消息,讓趙志國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是透過敵後游擊隊把訊息送到了一二九師,然後又轉送到了我們防區。”

豫北山區也知道,最近興縣和會縣的地界上並不太平,於是整個訊息繞了半個地球,才送到趙志國的司令部。

“發生什麼了?”馬修文問,“劉慶生他們怎麼樣了?發展是否順利?”

“劉慶生他們沒事兒,只不過日軍最近活動有點頻繁,華北平原地區日軍車輛晝夜不斷。”趙志國說。

“劉慶生他們可以啊,把眼睛都放到了平原地區去了。”劉慶生說。

“日軍在拼命的向前線增兵,後方逐漸空虛,劉慶生他們有有機可乘。”趙志國說。

正面部隊給日軍壓力越大,敵後的人員更容易生存。

相反,如果敵後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只能說明,正面的仗打得不怎麼樣。

“日軍開始增兵了?”田克志問。

“難說,最近游擊隊又頻繁活動,說不定是要針對游擊隊採取行動,如果日軍對我們的游擊隊不管不顧,只想著向我們進攻,他們向前線運輸的路線可能都要被游擊隊給破壞。”

正面和敵後戰場的配合,讓日軍疲於應對。

“崗村要對游擊隊動手?我們要不要跟總部聯絡一下?”馬修文問。

敵後游擊隊牽制了日軍大量的精力,如果日軍對敵後游擊隊發起大面積的清繳,最後還得讓正面部隊肚子應對日軍的進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