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 新大明帝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非也,非也,”劉良造重重地搖搖頭,“所有的委任軍官,都經過了我們的政治培訓,這個培訓的事情卻主要是我負責的,你們說,你們吃誰的飯,穿誰的衣?”

“吃指導員的飯,穿指導員的衣?”高級將領們齊聲答道。

“又是誰讓你們從一個小小的泥腿子,當上將軍的?”劉良造又大聲問。

“是指導員。”

“好。”

劉良造狂笑不已。

“現在你們知道,為什麼你們的謀劃,我都知道了吧!”

李自成等人頓時面如死灰,而霍書光卻很生氣。

“這麼大的事情,為什麼你不跟我通通氣,搞得我還以為大帥交代給咱們的事情,眼瞅著就要辦砸了。”

劉良造默默地看了霍書光一眼,卻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回到陝西,你我其實也只不過是個小小的新聞調查局情報科的小小辦事員而已。”

霍書光頓時面色大變,他厲聲質問劉良造:“你想怎麼樣,難道你不知道大帥的可怕嗎?還有,你的家人也在劉家堡,被嚴密看管著,你要是有任何異動,你的家人定然死無葬身之地。”

“哼哼,”劉良造神秘一笑,“他們已經在前往京師的路上的,還有你的家人,也被我救了出來,如何,還有後顧之憂嗎?兄弟,一塊兒幹吧,我當了皇帝,封你個世襲罔替的一字並肩王。”

“你做夢。”

霍書光彷彿被子彈擊中一樣,反應劇烈,

“你是什麼心肝?想當年,我們在靖邊,沒有吃的,眼看著就要當餓殍,是大帥救了咱們,教咱們讀書,給咱們的家人分田地,讓咱們進新聞調查局,沒有他老人家,你早就是一個死人,你居然還想背叛大帥,你還是個人嗎?”

“相互利用罷了,他對我又有什麼恩情在?你休要囉嗦,我只問你,你跟不跟著我一起幹,你不單要為你自己想,也要為你的家人想一想。我把他們救了出來,你以為大帥會如何看待你?”

劉良造的話說的大有學問,霍書光一時呆住。

“娘的,”霍書光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公道自在人心,等大帥來討平了你,咱的清白自然也可以得到證實,你不用以此蠱惑於我,至於我的家人,為了向大帥盡忠,便是就此死了,也是甘願,來吧,你是個做大事的人,殺了我吧。”

“哼,”劉良造目露兇光,但眼眸深處卻又有些許的不捨,“人來,送他去。”

刷!刀光一閃,霍書光頓時血濺五步。

“唉!”劉良造有些沉痛,“你這又是何苦來哉!”

“指導員,他死了,他的家人?”

一個紅衣將領問。

“都是熟人,他的家人放回去。”

“是。”

劉良造送走霍書光,沉默有頃,接著就對著李自成等人道:“你們本來早就應該死了,現在就真的去死吧。嗯….”

劉良造使一個眼色,刀光閃過,李自成等人立斃欲刀下。

金碧輝煌的皇極殿裡頓時血流成河,血腥味兒充斥著整個大殿。

“叫那些太監來,把這裡拾掇一下。”劉良造下令道。

“是。”

過不多時,便有一個身穿百姓衣裳的中年太監,帶著同樣身穿百姓衣裳一群年輕太監走了進來。

“高啟蒙,”劉良造喚一聲。

“老奴在。”

“這個皇極殿是皇帝登基的地方,是嗎?”

劉良造問這個問題時,雖然表情平靜,然其激動之情卻透過聲音準確無誤地傳遞出來。

高啟蒙心中一動,連忙跪地大聲呼喊道:“老奴恭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些個將領們見狀,忙不迭也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呵呵,都起來,哦,不,平身,”劉良造開心一笑,踟躕很久,方才一屁股坐在御座上,很是摸索了一陣這把椅子,“你倒是個明白人,打明個兒起,宮裡的人該怎麼穿,就怎麼穿,你就當個司禮監掌印太監,宮裡的事情先管起來,這個,這個,嘿嘿,”

劉良造又很是踟躕了一陣,方才繼續說道:“我呢,得了天下,打算認宋武帝劉裕當祖宗,你安排一下,給我,嘿嘿,給朕辦妥當,朕重重有賞,這個國號,就叫宋。明白嗎?”

“明白,明白。老奴明白。”

高啟蒙領命喜滋滋第領命而去,在崇禎朝,他只是個五品太監,在司禮監裡行走,如今到了大宋,新主甩手就給了個掌印太監,他彷彿在做夢一般,腳步虛浮,好似踩在棉花上一樣,出了皇極殿,張羅去了。

接下來的事情,順理成章,劉良造誣陷霍書光作亂,殺了闖王闖將,他勘定叛亂,殺了反賊霍書光,然後為了鞏固乞活軍的成果,他決定建立大宋,改元元光,剋日出兵,討伐前明最後一個疆臣劉仁玉,底定天下,從此天下太平。

**

訊息傳到陝西,劉仁玉切齒痛恨,直言自己有眼無珠,定要將劉良造,還有劉良選這兩個叛賊殺個乾乾淨淨。

四十萬大軍,仍然出發了,但這一次卻不是去做武裝遊行,而是要去打一場決定華夏大地最終命運的大決戰,一場真正的大決戰。

**

山海關,祖大壽,吳襄,祖大樂,吳三桂等遼軍將領們坐在椅子上,彷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一遍又一遍地看著大廳盡頭的石頭甬道,焦急地等著京師來的信使。

“來了,”

也不知道是誰發了一聲喊,祖大壽等人都站了起來。

一個信使自外面兒跑了進來,見到幾位將主,正要拜見,卻不提防祖大壽急聲喝問道:“我們的家人可還安在?”

“幾位爺,小奴探了好久,都沒尋到您幾位爺家人的訊息,說是人去樓空,不知去向了。”

“不知去向!?莫不是都被李賊給殺了?”吳三桂都急了眼。

“不是,不是,若是被殺了,京師的人也都知道,但您幾位爺的家眷卻是不知去向。”那信使苦著臉,回覆道。

“這卻是怎麼一會事!?”

吳三桂不解,這時他卻忽然聽到一聲呼喊,卻是自家老母請的聲音。

“三桂吾兒。”

“娘。”

吳三桂定睛一看,卻不是自家老母親又是誰,他驚喜之下,連忙三步並作兩步,奔於母親面前,雙膝跪了,迭聲問道:“您是怎麼出來的?”

“是陝西的劉大帥派人救的咱。”

這時其他遼軍將領們的家人也都來到了大廳之中,整個大廳頓時其樂融融。

“這位是?”

祖大壽發現有一位陌生人,便出言詢問。

那人也不待別人介紹,徑自亮出山門:“我乃劉大帥手下,奉劉大帥之令,將諸位將主家人送回,另外告知,我大帥已將太子殿下接到陝西,目下太子殿下已經登基,成為大明新主,周太後臨朝視事,陛下有旨。”

聽說有旨意,遼軍將領們卻是一呆,因為這個旨意究竟是誰頒佈的,誰又知道。

“嘿,幾位將爺,您幾位覺得我家大帥有必要假傳聖旨,有必要說這些謊話嗎?我家大帥何等實力,您幾位不清楚嗎,建奴何等厲害,不照樣被我家大帥平定,說句不當說的話,我軍自大凌河來,您遼軍擋得住嗎?”

祖大壽等人聽了這話,雖然覺得不甚中聽,卻又不得不認為有道理,於是大夥兒跪了,聽旨意。

“著令遼軍上下,俱歸輔國公,天下兵馬大元帥劉仁玉節制,剋日開拔,與劉仁玉大軍會於古北口,南下剿賊,欽此。”

**

貞武元年正月十日,劉仁玉統帥大軍,與五萬遼軍會於古北口,共四十五萬大軍南下,與劉良造所統帥的六十萬宋軍大戰於遵義左近。

此戰,風向有利,劉仁玉之明軍出動熱氣球空軍部隊,佐之以大炮,還有先進的遂發槍,將雖然勇敢,但是卻沒有多少熱兵.器的宋軍打的傷亡慘重,最後蒙古省漢騎兵趁著宋軍士氣沮喪,陣型鬆動的機會,大舉衝鋒,一戰而將宋軍打的全軍覆沒。

劉良造和劉良選被殺,成立才個把月的宋國滅亡,隨後劉仁玉之明軍南下,喊出一切照舊的口號,迅速平定整個大明。

至此,新大明帝國重新建立起來,國都並沒有再遷回北京,而是仍在長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自此以後,劉仁玉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實行君主立憲制,開議會,搞選舉,充分給予大明帝國公民人權。

大明帝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大發展,而相應的新興的資本家們對市場有了迫切的需求,這就意味著大明要開啟大航海時代了。

但劉仁玉卻沒有這個意願去打殖民地,因為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他當了十年首相,便拒絕再出任,首相之位由馬天君接掌,他自己則專心地去享受生活去了。

貞武三十五年,時年六十九歲的劉仁玉突然患上了重感冒,這在那個時代是不治之症,他自感時日無多,就把皇帝朱慈烺請到自己府上,與他說說體己話。

說實話,朱慈烺年紀大了以後,是痛恨劉仁玉的,他多次在議會中指著劉仁玉的鼻子說對方是王莽,曹操,多次要劉仁玉殺了自己。

就這樣,君臣之間鬧的很不愉快,直到劉仁玉不再擔首相,退休以後,朱慈烺的想法才有所改變。

今天,是劉仁玉的大限,朱慈烺還是來到了對方府邸,且看這個人想說什麼?

朱慈烺看到劉仁玉時,劉仁玉已經非常虛弱,鬚髮皆白,進的氣多,出的氣少。

“陛下,您來了。”

劉仁玉笑了,笑的很開心。

“你……”朱慈烺想了想,“你保重。”

“唉!”劉仁玉很是歡喜,“陛下,您是不是怪臣,奪了您的實權?”

“不怪了,”朱慈烺搖搖頭,“從你辭去首相之職,朕就知道你不是操莽之輩,朕只是不明白,你圖的是什麼?”

“陛下,您還看不來嗎,老臣圖的是我大明的千秋萬代,陛下一家真正的萬世一系,您看我大明現在這個樣子不好嗎?聖人書裡說那些話,不就在如今實現了嗎?”

朱慈烺本想搖頭,卻發現自己無論如何也無法搖頭,所以他只能沉默。

“陛下,先皇在時,何其辛苦操勞,還是亡了國。您現在做一個隱龍先生,字畫很有些名頭,做這樣一個書畫大家,不好嗎?做一個我大明的象徵,不好嗎?”

“你怎麼知道?”

朱慈烺有些不好意思。

“陛下,您看,您的字畫,老臣可是買了不少呢。”

朱慈烺先前進來就覺得那些字畫似乎就是自己的手筆,這時聽了劉仁玉的話,就又細看了一下,發現果然如此。

“你倒是有心了。”

朱慈烺笑了。

“哈,陛下,這樣生活才是您應該過的,您終究也會習慣的,陛下,老臣這就要走了,您的路還長著呢,大明的路也還長著呢,請您好好走,也看著大明好好走。”

全書完。(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