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滅國大戰之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靖邊軍二十萬餘萬,九萬火槍兵,一萬炮兵,蒙古省騎兵十萬,後金這邊兒,總兵力也是二十餘萬,其中漢軍旗加上部分女真八旗火銃兵十二萬餘人,其餘女真,蒙古八旗,野人女真騎兵部隊,一共十萬餘。

再加上佟養性率領的炮兵部隊,五十餘位紅衣大炮,似乎兩軍尚有一戰之力。

靖邊軍的熱氣球不能升空,也並不打緊,九磅炮,紅衣大炮發出了怒吼,炙熱的彈丸,帶著巨大的動能,呼嘯著飛向行進中的後金軍方陣。

其所過之處,無不帶起陣陣腥風血雨,斷肢橫飛,內臟的碎片撒了一地,鐵球去勢不竭,繼續前行,在人群中犁出了一道道血槽。

這樣的場面絲毫也沒有影響後金軍方陣的前行,他們只作未見,缺口迅速就被後面的人填補上來。

靖邊軍有大炮,後金軍也有,後金軍的大炮也響了,不管質量如何,總之能響,而且打出來的炮彈同樣有殺傷力。

帶著巨大動能的炮彈,拖著真正白煙,呼嘯著重重砸進靖邊軍的方陣之中,同樣的骨斷筋折,血肉橫飛,鐵球在人群中也犁出了一道道血槽。

同樣的,靖邊軍也對面前的景象視若無睹,大明第一強軍的風骨,這個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

三百步,二百步,一百步,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到了七十步的距離上,靖邊軍其實就可以開槍了,這個距離上,火繩槍無論是殺傷力,還是精度,都遠遠趕不上燧發槍。

然而劉仁玉卻沒有任何表示,他認為,既然建奴想玩兒排隊槍斃,那就拉近了再打,等雙方的距離拉近了,也許幾輪齊射下去,後金的火銃兵方陣就會崩潰,蒙古省的騎兵再趁勢掩殺,說不定此戰就此底定了。

雙方的步兵方陣,迎著猛烈的炮火,相對而行,靖邊軍的大炮遠遠多於後金軍,因此後金軍受到了極大的損失,而靖邊軍這邊兒同樣也付出了不小的傷亡。

雙方就這麼走著,走著,就到了二十步的距離上。

在這個距離上,視力好些的人,甚至能夠看到對面敵軍鼻孔裡的鼻毛,雙方面無表情地對峙著。

“準備。”

兩邊兒都是漢語。

譁啦啦啦,舉槍的聲音此起彼伏。

“放。”

“啪啪啪啪啪啪”

炒豆般的聲音此起彼伏,彈丸紛飛,站在最前排的靖邊軍有四成倒了下去,後面兒的人迅速填補過來,而後金軍這邊兒,傷亡達到了驚人的七成。

燧發槍的威力不是蓋的,而劉仁玉也對後金軍的命中率感到驚訝萬分。

“看來,火繩槍這個東西畢竟也還是火槍,在這麼近的距離上,還是有極大的威力。他們若是這樣不要命的對射,我軍當真還是會有不小的損失。”

劉仁玉看到女真人都有死於槍擊的,後金既然都捨得讓女真人來當前鋒,可見其死戰之心已然到了何等決絕的地步。

劉仁傑,張鐵牛,李繼業,楊德勝,馬文山,王左掛等軍將聽了,都是點頭稱是。

似後金軍這等做派,在劉仁玉看來,是皇太極打算背水一戰,所以才讓女真人來排隊槍斃,而皇太極卻並不是這麼打算的。

他對漢人終究還是不完全放心,所以這些女真人,美其名曰,與漢軍旗同生死,共進退,其實也還有監視,督戰之責,戰陣之上,遇到膽寒的,馬上殺了,以免影響軍心。

皇太極在賭,他認為,劉仁玉是個軍閥,軍閥的心思跟他這個大金國汗的想法應當是一樣的。

大金國的敵人,是靖邊軍和大明,而劉仁玉這個軍閥的敵人,除了大金國之外,同樣也有大明。

軍閥安身立命的根本是軍隊,不能不顧惜著,不然若是劉仁玉在跟大金國的決戰中損失過大,大明朝廷難免不會有所動作。

除此之外,皇太極還認為劉仁玉軍中那些騎著馬,拿著馬刀拱衛著靖邊軍軍陣側翼的蒙古人也是不安定因素。

蒙古人雖然都歸順了劉仁玉,但終究是異族,他們的忠心,跟主子的實力是掛鉤的,若是主子的力量強,這些蒙古人自然會搖尾乞憐,若是主子的實力弱了,這些蒙古人還聽不聽話,當真是不好說。

皇太極一直以為,劉仁玉不給蒙古騎兵配發燧發槍,是因為不信任蒙古漢人,所以劉仁玉仍然在提防蒙古漢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有了這樣的判斷,皇太極才決定行釜底抽薪之策,拼消耗,哪怕把十二萬火銃兵拼光了,也在所不惜,他料定劉仁玉這個軍閥定然會無法承受己方實力的巨大損耗。只要劉仁玉稍有動搖,大金國或許就能抓住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戰而擊退劉仁玉的靖邊軍。

劉仁玉當然不知道皇太極心中的想法,他若是知道,只怕會笑出聲來。延綏全民皆兵,這裡的九萬損失掉了,馬上就可以得到補充,連訓練都不用。

至於蒙古漢人,經過兩年的同化,早就被劉仁玉分的牧場給捆綁住了,他們只會對劉仁玉忠心,哪裡會有什麼異心。

至於皇太極所認為的,劉仁玉提防蒙古漢人,從而不配發燧發槍給蒙古漢人,其實也是錯誤的,那是因為延綏產能不足,不能同時供應燧發槍給蒙古漢人,如此才讓蒙古漢人們仍然拿著馬刀搏殺。

蒙古騎兵就該有蒙古騎兵的樣子!

茫然無知的皇太極,就這麼默默地看著己方的火銃兵填油一般加入對射,雙方你來我往,*燃燒發出的大量白煙,順著東風吹向靖邊軍這邊兒,靖邊軍的視線受到些許妨礙,命中率略有下降。

但好在靖邊軍的槍猛,後金軍這邊兒的傷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後金軍這邊兒則抓住這樣的機會,更加猛烈地還擊。

雙方的陣列都沒有絲毫的鬆懈,人死了,再補上去就是了,漸漸的,漸漸的,人死的越來越多,這麼多的人,這麼多的血,彙集起來,流入附近的小溪,最後匯入遼河,連遼河的水都變了顏色。

同樣變了顏色的,還有皇太極的臉,他簡直不能置信,劉仁玉這個軍閥居然對自己這邊兒巨大的傷亡無動於衷。

五千人死了,一萬人死了,一萬五千人死了,劉仁玉這邊兒,一點兒動靜都沒有,而自己這邊兒,死的人幾乎是劉仁玉那邊兒的一倍。

再這麼打下去,就要拼光了!

皇太極封困惑,他第一次面臨著這樣的困境,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若是火銃兵打光了,他又該怎麼辦。

皇太極很惶恐,代善,莽古爾泰,多爾袞,多鐸,嶽拖,濟爾哈朗這些人簡直都是迷茫了,這個仗怎麼就打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形勢不妙啊!

若不是他們身後就是盛京,就是大金國的江山社稷,代善恨不能馬上就規勸皇太極退兵,但是退回了盛京又能如何?

沒有統一有效的指揮,打巷戰是毫無可能的。

所有的女真親貴們都蒙了,他們呆呆地立在那裡,眼睜睜地看著。

雙方的死屍都已經堆到膝蓋的位置了,寬大的戰場上,好似用人體鋪了一層地毯一樣,看起來十分怪異。

“前進。”

後金這邊兒在靖邊軍的持續打擊下傷亡遠遠超過靖邊軍,雙方的間隙被逐漸拉大,靖邊軍殺的性起,催動火銃兵前進,壓迫後金軍的方陣。

後金軍見靖邊軍壓過來,雖說沒有崩潰,他們卻也沒有後退,只是前面兒的人死了,後面兒的人不再遞補而已。(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