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死易,歸順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好像聽到了炮聲?”

魏毅在錦州城,疑心問道。

有的人說也聽到了,有的人說沒有聽到,還有的人說應該是大凌河堡的火炮。

蠻族大軍重重圍困大凌河堡,騎兵眾多,因此無法打探具體的訊息。

他又憂又盼。

憂心被蠻族打敗,盼著等來好消息。

大勝堡,木茂堡,流水堡,大凌河堡,小凌河堡,廣寧右屯衛城,形成了一道防線。

拱衛著後方的錦州城。

除了廣寧右屯衛城,其餘任何一處堡壘被破,大軍都可以開始進攻錦州。

大凌河堡。

一名穿著紺色衣服武袍的年輕將領,彎弓射箭,僅憑一人之力就射殺了許多蠻軍。

蠻兵中有不少老兵,同樣也射的準,可不如他靈活多變,此人的箭法讓人無法防備,專挑未著重甲之人,幾乎射無不中。

在他的英勇帶領下,城外有三處地方的蠻軍屍體,堆積的宛如小山,令蠻將大驚。

蒙古兵死傷最重,因為他們大多未著甲,私下間都在傳。

“不要靠近紅衣將軍。”

羅明又親自率人打退了蠻族的一次進攻,可神情凝重。

蠻族中的火器太多,大凌河堡的火炮竟然都被摧毀,如今只有捱打的局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少地方的城牆上,已經無法立腳。

重要的是,他感到了軍心止不住的在下滑。

“將軍,我們突圍吧?”

一名裨將拉住羅明,向他提出建議。

那裨將認為蠻族的火炮聲連綿不絕,如此下去,大凌河堡遲早被攻破,如此這般結局。

還不如趁現在還有餘力,突圍撤退去錦州。

羅明大喝一聲。

“男兒死耳,寧可走走耶?我當為此城之鬼,其欲去者去!敢有復言者斬!”

周圍的軍士聞言,都不在言語。

羅明不敢退。

他如果選擇退,這道防線就破了。

可是他們是真沒有想到,蠻族這回大軍作戰,竟然改變了以往的戰法,重用起來火炮。

雖然知道沉遼兩城有無數的火器,可是多年來都未見蠻族使用,不少人以為都破損不堪。

羅明知道裨將的心思,出於公心,並不是畏戰。

夜間。

派了騎兵突圍,去錦州求援。

收到大凌河堡的求援,魏毅大驚失色。

根據突圍出來的騎兵所稟告,蠻族大炮無數,大凌河堡擋不住蠻族火炮。

還不等他想出應對之法,廣寧右屯衛城要送來了求援信。

“怎麼辦?”

魏毅焦急的詢問眾將。

“必須要支援。”

“誰願意去支援?”

魏毅邊說,邊看向李勝虎。

他是不願意派錦州軍兵出城去的,萬一大凌河堡真守不住,錦州城則不容有失。

所以他心中想的是金江鎮的援兵。

李勝虎眉毛挑了挑,低著頭沒有做聲。

見狀。

魏毅也不在遮掩。

“王純,李勝虎各領三千兵,去支援大凌河堡。”

只有廣寧右屯衛城,他沒有提,眾人也沒有提。

此城在大凌河東岸。

如果派去援兵需要過河,而遍地都是蠻族各軍,過了河就沒了退路,連應變的機會都沒有。

野戰無法大勝,只想以城池防守,除非險關要道,否則處處被動。

魏毅雖然聽過這個道理,卻認知不深,心中不以為意,如今才曉得厲害。

也明白了北鎮為何如此多兵,卻守不住北鎮全境,最後被圍困孤城。

越是如此,他越是不願派兵。

因為錦州有險要的地利。

而沒有此利的廣寧右屯衛城,本就不敢出城野戰,再看到各色軍陣的蠻軍,越發士氣低下。

“賊眾我寡,如沒有援軍,不可擋也。”

同知韓彬聽到指揮使的話,不滿的看向對方,此等滅自家士氣的言語,如何當眾說出來。

城外。

豪格前番領軍掃平東海堡,因為皇臺吉故意抬高其功,現又命他帶領資深蠻將穆隆額,阿骨等,攻打廣寧右屯衛。

在出征之前,皇臺吉曾嚴令交代他,雖然他是主帥,卻必須聽從穆隆額,阿骨。

豪格第一次動真格攻城,也不敢隨意做出軍令,一切都以兩人為主。

穆隆額親自領了一百餘兵。

在廣寧右屯衛城東門外豎起了一塊木牌,然後退去。

廣寧右屯衛軍官出城檢視,只見木牌上寫著:“戰則戰矣,不戰則歸順。”

這是蠻族對大周遼東軍兵習慣的做法。

當年遼左各地官兵望風而降,讓他們順利的一路千里收服各地,以致於成為他們的慣例。

韓彬聞之,出城親自在木牌上寫了幾筆。

“戰死易,歸順難。”

穆隆額,阿骨等老將,圍著年輕的,一臉興奮的豪格,同樣來親自檢視。

看到上面的回覆,眾人搖了搖頭。

“自從佔領遼左以後,數年來重新召集的大周官兵,卻不像以前了。”

聽到穆隆額的話,阿骨明白他的意思。

望風而降。

四個字已經很久不見。

“打吧。”

阿骨沒有多餘的表情,平靜的說道。

在老將的排程下,蠻軍試探了幾輪,探清楚了廣寧右屯衛的實力,信心大增。

就是如此幾次試探的攻城,廣寧右屯衛城都差點被破。

見等不到援兵。

指揮使提出了建議。

“事已至此,奈何!錦州是雄城,艱險可守,我等當前往而去。”

他畏懼了。

雖然說的義正言辭,實則想要逃跑。

韓彬當眾反駁。

“不死守城,雖往保守他境,朝廷必不饒我等性命,且去又如何?”

他們雖然不是文官,卻是此地衛城的世襲衛官,同樣也擔負有守土之責。

而且韓彬的家室去往了京城,投奔了他的兒子,還有親族則去了金州。

他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他死。

則家族旺,兒子本就是御史,更會得到朝廷的恩典而重用。

聽了這番話,指揮使只好接受一同赴死的命運。

他的家族,比韓彬職位更高。

為了家族,他是無法選擇投降的。

既然報了死志,說起話來也慨然起來。

“然則我與公同死。”

他們這等當官的同心。

可惜這些年來。

遼西大興修堡。

遼西原來世襲的軍戶們,既要屯田,所要出反而更多,只餘口糧,還要為軍鎮服徭役,可謂世代困苦。

雖然軍官比以前對他們態度好了點,可生活沒有變化。

金江鎮的遼民也苦。

可是他們有希望。

同樣吃苦。

心有希望或絕望,則是兩種結果。

城內軍民數千戶,當蠻族全軍三面勐攻時,不到半個時辰,廣寧右屯衛城就被攻破。

指揮使,韓彬等人都穿起來鎧甲,外面套上官服,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

局面以至於此,他們也無人可用。

城中有幾處還在抵抗,更多的往缺口而逃,混亂一片。

蠻軍各部由外而內,只撲內城。

官員們紛紛脫下官服,穿著百姓的衣服,混入百姓隊伍中,想要逃離出城。

城中到處燃起了大火。

等消滅各處軍兵,蠻族開始了屠殺。

蠻族說了雞犬不留,就是雞犬不留,連同城中婦孺老幼,皆被屠戮於刀下。

城裡所有男女和貓狗,一共砍下四萬多顆頭顱。

幾萬人。

如果共同一心,齊心協力,蠻族則無法輕易破城。

可是人心散亂,各自有各自的心思。

則一擊而潰。

哪怕明知不可活,也無法抱團。

不少官員見逃離不忘,紛紛穿回官服,向蠻族投降,願意為蠻族效命。

局勢敗壞在他們的手中,他們卻還能苟活。

像廣寧右屯衛指揮使這等人,家小反而都送去了國內他處,仍然享受著富貴。

最後只有百姓遭殃。

連日攻城,蠻族只陣亡了一百餘人,負傷四百餘人,俘虜官員三十餘人,婦女五百餘人。

豪格看著大軍中,押送的這批人,騎在馬上忍不住笑意。

年輕的他。

只短短半月的兩回戰事,內心意氣風發,豪氣頓生。

“你是否聽過咱們蠻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也?”

一鞭子抽在一名官員身上,豪格騎著戰馬,居高臨下,滿臉得意的看向那官員。

那官員露出討好的笑容。

他又識字,又作威作福,同樣也見慣了市面,對於拍馬屁一事,更是本能。

“蠻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連城裡原來的幼兒都得知。”

“既然如此,為何不選擇投降?”

豪格又是幾鞭子抽打過去。

那官員忍痛不過,跪在地上連連磕頭,大聲怪衛裡的指揮使和同知等人。

“他們目光短淺,不識天命,違背大勢,才導致城裡的老百姓們枉顧了性命,是罪魁禍首。

奴才是心向主子的人啊,忠心耿耿,不過人微言輕,不能對抗他們。”

“哈哈哈,狗奴才!”

豪格仰天而笑。

聲音雖稚嫩,卻滿是得意。

周圍的蠻族老將,看到他這番有興致,也不攔他。

且那跪在地上官員的醜態,讓眾人也能解悶,其餘的蠻兵,更是跟著嘲笑。

其餘官員怕被打罵,主動跪在地上,同樣表則忠心,願意為大汗做事。

數百婦女。

她們的家人都被屠殺,用繩索綁成一片。

“呸。”

有婦人唾罵。

“讓她過來。”

豪格用馬鞭指向那名婦人。

立馬有幾名蠻兵跑了過去,解開婦人手腕上的活結,拉了她出來,扔到在地上。

“你對你們的官員的話不服氣嗎?”

豪格打量了那名婦女,見其容貌,的確有幾分姿色,難過能留下一命。

那婦人爬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灰塵,看也不看那些官員。

“既然蠻人滿萬不可敵,那平遼侯呢?為何你們的賊首死在了平遼侯手中?”

豪格大怒。

從馬上下來,抽打那名婦人。

婦人被抽打在地上翻滾,卻不喊一聲。

“先汗乃病逝,如何是是死在那姓唐之人手中?爾等無知婦孺,膽敢妄言,看我如何鞭打你至死。”

豪格抽的頭上冒汗,那婦人躺在地上沒有動靜,仍然不解氣。

“爾等,且看我日後如何滅那狗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