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驚呆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唐清安從來沒有向朝鮮國主使絆子,反而盡心盡力的維護他的統治。

自己都兵力不足,還先後派了幾千精兵入漢城,保護他的安危,還盡心幫忙為其收集其國內情報。

朝鮮國主從發動政變權貴的手中的木偶,到如今王位漸穩,靠的是誰?

是他的手段嗎?

當然不是。

可以說唐清安是朝鮮國主最重要的憑仗,唐清安的鼎力相助,才有了朝鮮國主的今日。

朝鮮國主知道什麼對他是最重要的。

因此沒有猶豫的派出朝鮮大軍。

朝鮮作為大周的藩國,之前學習大明,現在學習承襲大明的大周,以文治武,選擇的統帥還是原來平安道的府尹。

鎮江城旁邊就是鴨綠江,過了鴨綠江就是朝鮮的平安道。

朝鮮的物資運到鎮江,都是平安道府尹之手。

因此是鎮江的老熟人,唐清安也打過幾回交道。

“權府使。”

唐清安招呼道。

一名中年的朝鮮官員,十分的恭敬。

權申旭是科舉出身,今年升任漢城的水原府使兼防禦使,去年是平安道府尹。

因為熟悉鎮江軍才委以今日之重任。

“將軍有何吩咐?”

一個時辰前,上朝將軍召見了他軍中的將領,三部都是義軍出身,他看在了眼裡。

眼前這位年輕的上國節度使,讓他內心極其的感慨。

此人日後將會是朝鮮的久鄰,又對朝鮮國情一清二楚,竟然連朝鮮軍內部都分的明白。

朝鮮每年大批的物資供應給他,如今國主竟然還把大部分軍力都調出來給了他。

到底是國主對大周一片誠心,還是想要掃除國內不穩呢?

作為兩班貴族出身,他認為是後者。

國主把國內不穩的軍隊都派了出來,反而在漢城留下了四千鎮江軍,信任外人強過信任本國士兵。

權申旭遍觀朝鮮史書,史無前例,內心不知如何感嘆。

“朝鮮國主有何交代?”

聽到上國將軍的問話,權申旭收斂心神,恭敬的回答。

“殿下交代我,唯將軍軍令是從,各部一心,必定打敗蠻族,解決兩國後患。”

聽到權申旭的話,唐清安極其滿意此人的態度。

“貴軍中的盧順義,高金權,柳以全三部,我將調到陳凱武營總手中。

和五千原駐守鎮江朝鮮兵,共計一萬二千兵,一道出擊得利贏城,權府使可願否?”

當然不願。

可是權申旭不敢拒絕。

見對方沒有反對,就當做他同意了。

旁人的想法不提,唐清安真沒把剩餘的幾萬朝鮮兵放在眼裡。

這樣的民夫都能算作兵的話,他治下能有近百萬兵,大周能有億萬兵。

“斗膽請問將軍,我部將如何配合將軍作戰?”

權申旭問道。

以唐將軍的實力,他有些擔憂,對方會把自己的朝鮮軍當做消耗品,用來填城牆溝壕。

“剩下的朝鮮軍,隨我中軍一道。”

唐清安沒有明言,打發走了權申旭。

第二日一早。

大軍分為兩部。

一部以朱秀為統帥,領營總李勝虎,張薄,彭大海,陳玉三萬金江兵,武震孟的一萬二千朝鮮兵,合計四萬兩千兵,向得利贏城出發。

剩餘金江軍,國內各地援軍,朝鮮軍合計近九萬人,第二日一早抵達欒谷關。

其實以大軍的正常速度,應該昨日下午就能抵達欒谷關。

而之所以行軍這麼慢,是因為軍隊中的火炮太多,包括太過沉重的紅夷大炮。

這回和蠻族硬碰硬的大戰,唐清安沒有絲毫的保留。

勝利了。

那麼就算蠻族手中以後有了紅夷大炮,他也不畏懼,論生產火炮的速度,他怎麼可能會畏懼蠻族。

而火炮。

比的就是誰擁有的多,誰射的遠,誰射的準。

來不得半點捷徑,比的就是國力。

失敗了。

就算蠻族沒有紅夷大炮,他也無法守住東岸,鎮江各地,只能龜縮於金州和各海島,以及朝鮮境內。

至於游擊區和治內兩百萬遼民,將會陷入歷史一般的結局,物資困頓飢寒交加。

隨著他地盤的增加,人口的增多,山區裡的游擊區能儲存下來,而後方卻無法杜絕蠻族騎兵的騷擾。

除了游擊區的幾十萬民,金州能勉強養活五六十萬民,剩下的數十萬民,將無法順利的耕種。

還有一件事他未對人言,擔憂影響軍心。

他為什麼要決戰?

因為他要突入蠻族腹地,接應蠻族腹地的堅韌之民。

朝廷管不了,他當然不可能不管,不會坐視蠻族屠殺無糧之民。

......

九萬大軍在山中布展不開,前後延伸了十餘里,各山頭都是金江軍的大營。

欒谷關的數千蠻兵,看著遠處漫山遍野的軍帳,內心裡並沒有太過焦慮。

原來復州的蠻將阿吉嘎,弗昂枯,是金州將軍唐清安的老對手了。

從唐清安光復金州時,他就派到了復州。

要論評價的話。

唐清安認為此兩人,對於戰事十分的老練。

什麼形勢下,該做什麼安排,兩人都佈置的妥當,沒有浪費絲毫的軍力,也沒有讓金州佔便宜。

副將弗昂枯親自到了駐守欒谷關,領著親衛們,眺望金江軍的軍勢,內心裡情不自禁的感嘆。

他駐守復州五年了。

看著金州將軍成長起來的,看著敵人是如何壯大的,這其中的滋味,令他無比難受。

以海治蠻。

這不但是大周境內人人知曉的軍略,蠻族各將也都知道。

端的是厲害。

蠻族空有力量卻無能為力,哪怕知道此人會成為後患,卻也只能幹等。

這回倒是等到對方來硬碰硬了,不過對方的實力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再也不是五年前,那個手下只八百人的備禦。

如今十萬大軍的節度使!

“厲害啊。”

聽到主將的話,身旁的一名親衛笑了。

“他就是兵再多,咱們雖然只有五千兵,他也奈何不了我們的欒谷關!”

弗昂枯沒有向身邊的人解釋自己為何而嘆,反而也一臉輕鬆,順著手下的話。

“給他一個難忘的回憶。”

“哈哈哈。”

弗昂枯的話,引起了眾人的大笑。

唐清安領著親衛們,也在山頭上,觀察欒谷關的形勢,同樣也看到了門樓處的一群人影。

對方似乎還在笑。

“靠山而建,周邊山勢險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難怪他們能笑得出來。”

唐清安用手裡的馬鞭,指了指欒谷關。

“就怕他們很快笑不出來了。”

武震孟冷哼一聲。

“各營怎麼樣了?”

唐清安問道。

“各營已經搭寨完畢,正埋鍋造飯。”

聽到回覆後,唐清安點點頭。

沒什麼好看的了。

把馬鞭一扔,轉身就走,身後的親衛們連忙上前簇擁離去。

武震孟下意識的接住,愣愣的看向將軍。

“這個功勞給你,看你用多久打下此關。”

聽到將軍的話,武震孟大喜。

正如將軍所言,時代變了。

別的營兵正在吃飯,炮營的炮兵們正忙得很,和民夫們在砍伐樹木,修整平地。

從早上一直幹倒中午,才在開拓出了幾塊能安置各色大炮的陣地。

隨後馱馬驢騾,拉著各色火炮一一到達了陣地上。

在明朝初期,火器的威力是和西方不相上下的,都是火門槍的時代,以及火藥粉末狀。

西方各國競爭激烈,因此優先發展出火繩槍,大明科研能力並不弱,後來輕易的彷制成功。

製造出了不弱於西方火銃的鳥銃,屬於火繩槍中的一等之列。

而西方的火炮越來越重,射程越來越遠,威力越來越大,開始成為戰場上的主導者。

不但是因為其工藝的改變,還有就是火藥從粉末發展到了顆粒狀,雖然還同為黑色火藥,威力卻發生了變化。

這些對大周來說,並不是劃時代的科技,所以幾年裡,不論是紅夷大炮還是顆粒火藥,金州軍械所彷制都獲得了成功。

而且顆粒火藥在大明時,就是有藥方的,只不過沒有受到重視而推廣開來。

早期的紅夷大炮,因為葡萄牙人狡猾,沒給顆粒火藥等,導致射程不遠威力不強。

到了如今。

王豐肅在濟州島修建了教堂,不但引來了幾名教士,還帶來了藥方等改進技術。

唐清安並不奇怪。

當初大明的徐光啟告訴教士,如果能幫助大明打仗,能更加和大明交好,方便他們傳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此教士說服澳門的葡萄牙人,十幾年間組織了數回僱傭兵到大明。

頑固派前面幾次都把葡萄牙的僱傭軍趕了回去,只留下了武器,最後一次沒有辦法應對後金,留下了葡萄牙人的僱傭軍。

僱傭軍還派了技術人員,去大明京城,幫助製造顆粒火藥。

葡萄牙人不像西班牙人有野心。

畢竟他們的國都亡了。

現在的西方國家互相敵視,視為生死大敵,對技術並不是太過保密,因為無法保密。

葡萄牙保密了,防不住西班牙,英國,德國等人。

所以當二十幾門紅夷大炮展開的時候,武震孟信心十足。

“轟隆隆。”

“轟隆隆。”

……

大山的回身,讓這紅夷大炮的炮聲,猶如白日響雷一般,讓人面色發白。

金江軍一半的兵,沒見過紅夷大炮,哪怕有老兵的告戒,仍然嚇得咋舌。

更不提國內援兵,還有朝鮮兵了。

“這是炮?”

朝鮮主將權申旭驚呆了。

連他都如此,他身後的朝鮮將領們,紛紛目瞪口呆。

朝鮮軍的士兵,其實就是苦哈哈的農夫,雖然成立了訓練督監,早也流於形式。

這些朝鮮農夫,不少人嚇得彎腰,還有的嚇倒在地連連磕頭。

“金將軍是天神,他引來了天雷。”

有的朝鮮農夫無知,好好的金州唐將軍,有的地方傳成了金將軍,越是遠離北部越是如此傳。

聽到他的話,身旁的人都跪了下來,和他一樣磕頭。

權申旭皺起眉頭,呵斥了他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