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戰事臨近 興兵伐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557章戰事臨近興兵伐吳

“陛下,這幾年來,江南屢屢侵犯我國邊境,如若不是陛下早年佈置下重兵守護,恐怕,百姓早就苦不堪言了。而且,有見過捉賊的,卻哪有日日防賊的道理?陛下,以前受東部的拖累,我國派不出成規模的大軍給予吳國痛擊,當然,發展民生大計也是首當其衝。不過,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東部現在雖然還及不得原我國的諸州郡,但是,卻也算得上民生安泰,欣欣向榮。陛下,臣認為,對於吳國,我們已經無須再有忍讓,當要給予其等重擊才是”

公元205年,天治七年,天都金鑾殿。

這幾年來,黃逍在天國邊界各地駐守了足足二十餘萬的大軍。但是,二十餘萬,聽上去很是龐大,但是,對於邊境之綿長而言,卻還是無法做到防禦的滴水不漏。而吳國,在諸葛亮的建議下,時不時出動大軍,趁著天國一意休養生息之時,頻繁活動於兩國jiāo界處,甚至,派遣水軍出長江,襲擾徐州、青州以及遼東等臨海的州郡,一旦被其等找到空隙,吳國大軍就將長驅直入。

好在天國勝於騎兵之雄,雖然只得二十餘萬人守衛綿長的邊界,但是,在優良的機動xing、強悍的戰力之下,每每不為吳國所乘。數年下來,雙方各有傷亡,再付出一定的代價後,天國東部原陳國之地,終是穩定發展。而經過幾年的防禦戰,除了開始的時候被吳國或多或少的佔去一些便宜之外,天國守邊的善攻士兵,也慢慢適應了吳國的節奏,應付起來,越發顯得得心應手起來。尤其是最近的一年,吳國的大軍是連天國的土地都踏不上半步。

不過,兩國的仇怨,也日漸加深了起來。尤其是天國,上至將士,下至黎民,無不是對吳國恨之入骨。而吳國,也因頻繁出動大軍,再加之黃逍暗地裡的經濟打擊,局面,顯得捉襟見肘了起來。

“是啊,陛下,徐軍師所言在理,如今,我國可以稱得上是兵強馬壯,若是再忍下去,孫策xiǎo兒還會以為我天國怕了他們陛下,出兵吧”繼徐庶之後,武將列中,張飛憤然而出,如炸雷般的聲音在殿堂上徘徊,“陛下,如若出兵,末將願為先鋒”

“是啊,陛下,出兵吧”

“陛下……”

好戰的武將,悉數出列,長短不齊的聲音縈繞在殿堂上空,顯然,對於吳國的忍耐,天國眾將,已經到了及至

“稍安勿躁。”龍座之上的黃逍虛按了一下,止住了一眾人等的爭吵。待得聲音平息了下來,黃逍望向臣一方,聲音中,無有絲毫的bo動,問道:“若,不知我軍戰備如何?”

“回陛下,”荀彧聽喚到自己,忙出列禮道:“這幾年來,我國治下諸州郡都喜獲豐收,所囤之糧已盡滿倉,足夠我大軍兩年之用”

“兩年麼?很好”黃逍點點頭,平靜的臉上,看不出半絲的心緒,淡淡的聲音接著問道:“若,如今已時近季,糧食收穫在即,你這兩年之糧,可將這算在其內?”

“回陛下,不曾”荀彧回道。

“如此算來,糧草足夠我大軍至少三年之用?”黃逍道。

“無有意外,當是如此今年無有災情出現,雨量適中,想來,當是一豐收之年”荀彧回道。

“好被吳國sāo擾了好幾年,也是時候與他們算一算總帳了。幾位軍師,對於出兵吳國,可有什麼意見?”黃逍問向郭嘉幾人。

“陛下,依臣之見,如若出兵,當是越快越好”郭嘉出列言道。

“臣附議”賈詡、龐統、戲志才等紛紛應道。

“想必,是因為這收之事吧?”黃逍點點頭,微一思索,便是明白了幾人為何會有如此之言,當下笑問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錯”郭嘉自放棄了五石散這種東西後,身子經過多年的調理,越發的健康了起來,雖然還是稱不得健壯,但是,也可以算是紅光滿面,遠不是以前那張不健康的白sè所能比的了對此,無論是他,還是同樣獲得健康的戲志才,都對黃逍感ji肺腑。郭嘉說道:“陛下,如今,時值七月下旬,再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是糧食豐收之時,如果,今年的糧食能夠歸倉,那麼,有了糧草為後盾的情況下,無疑將會為征討吳國增加不少的難度。而現在出兵,搶在收之前,正是處於青黃不接之刻,再加之吳國連年用兵,糧草所耗頗費,有我國暗中打壓,據說,吳國多地已爆發災荒,其糧草,肯定不多矣如果,能搶在其收前面出兵,就其糧草囤積狀況而言,將有諸多的好處,甚至,攻城掠地,也要容易的許多。”

“不錯,陛下,若是待到收之後,吳國上下有了糧食,難免不會心生死抗,到時,將會對我軍的攻伐造成諸多不利。”龐統於一旁附和著說道。

“奉孝,士元,你們的意思,朕完全明白。算起來,也任由吳國猖狂了幾年,如今,也是討還這一公道之時了既然孫策xiǎo兒不識時務,那朕還客氣什麼?既已決定出兵,當籌如何攻取,不知諸位有何高見?”黃逍點點頭,這幾人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自然被順利的透過。

“陛下,臣以為,當由陸路進兵為宜”戲志才出聲說道:“相較起來,我國的騎兵,稱得上是甲於天下,完全可以北自豫州以及宛城出兵,南自川東出兵,以迅雷不即掩耳之勢,席捲荊州全境,如此,可短時間內盡得荊州全境。之後,再行囤兵於夏口,jiāo吳兵而戰於赤壁,敗吳軍於長江,則天下可定矣”

又是赤壁難道,攻打吳國,必須要經赤壁一戰不可?

“志才所言差矣”郭嘉於旁反駁道:“有道是兵貴神速,於出其不意間重創敵人。雖然汝之計策可得荊州一地,但是,荊州卻不是吳國根本所在,能盡滅荊州軍尚好,若是將其殘餘bi入江東,必然會使赤壁之戰難度大增,如此一來,勢必會使我軍與吳軍陷入不必要的膠著之態。汝之意,雖佔了出其不意之理,但是,卻不能盡全功。自古以來,擒賊先擒王,嘉的意思是不防自徐州渡江為戰,殺吳國一個措手不及,然後,大軍揮師直入,ting進建業,一旦建業被攻下,孫策授首,餘者又何足懼哉?”

“奉孝,你之計策,勝在一奇,但是,卻是過於險了。你我都知,吳國擅長水戰,我軍雖然水戰亦是不弱,但是,多為北方漢子,以己之短,攻彼之長,孰為不智也萬一有什麼差池,非但過不得長江,還會使戰機失去。此計不妥也”徐庶搖頭說道。

“那兩計合一呢?”突然,龐統輕聲說道。

雖然聲音不大,但是,在靜靜的朝堂之上,倒是顯得格外的清晰。眾武聞言,身子都是一震。不錯,這兩條計策,按說,都是相當不錯之計,但是,各有利弊。不過,如果,真能將兩條計策一同實施,那……

黃逍思索了半晌,不著痕跡的點了點頭,朗聲說道:“好了,諸位,朕已有了定計。諸將聽令”

“末將在”安穩了數年,眾將待得手都癢了,早就恨不得能有一仗能讓他們舒展一下筋骨。天下四之三已歸黃逍,唯一的一個抵抗,也就是這吳國了,能打的仗,少了,已經為數不多了。可以說是最後的一仗,無人願意就此錯過。

“傳朕旨意,命益州黃忠出兵五萬,由漢水而下,直入荊州,先取武陵、零陵、桂陽三郡。使張繡出兵兩萬於宛城,取南陽郡,以及南郡。張遼、徐晃出兵三萬於豫州,攻江夏、長沙兩郡。法正、田豐、沮授分別為三路之軍師,散朝之後,即可準備前往各處,同時,將朕之旨意傳到。”

“是,陛下”法正、田豐、沮授三人出列接旨道。

“張飛、戲志才聽旨”黃逍道。

“末將(為臣在”張飛黑臉狂喜,並著戲志才出班跪倒應道。

“朕與你二人五萬jing兵,出兵汝南,直bi壽chun。務必要將長江北岸的吳**勢力悉數消滅”黃逍沉聲道:“哦,對了,巢湖以南,你們就不必管了。”

“是,陛下”張飛不管那麼許多,只要有仗打,他就高興。

但是,戲志才不同,聽了黃逍的命令,眉頭不禁一皺,不解的問道:“陛下,這巢湖之南……”

“志才,你沒聽錯,執行命令就是”黃逍沒有解釋什麼,淡淡的說了一聲,轉首繼續吩咐道:“周泰、蔣欽、張允聽令”

“末將在”三人出列,應喏道。

“你三人各帶本部船隻,運送一萬jing兵自會稽、富chun、餘杭、錢塘一帶登陸,隨後,帶領本部人馬,沿江海沿岸,襲擾江東之地,並負責隨時接應這一萬大軍。這一萬軍的主帥是關羽,會合關將軍之後,即刻出發”

“是,陛下”三人領命退到了一旁。

“龐統你身為江南人氏,對於江東也算是有所瞭解,朕請你助關將軍一臂之力,如何?”黃逍笑著問向龐統。

“陛下所譴,敢不從命?微臣定效死命”龐統忙道。

“其餘眾將,隨朕一同。若,天都的諸般大xiǎo事務,就全jiāo給你了,莫要令朕失望才是”黃逍和聲對荀彧說道。

“陛下放心,微臣定保天都無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