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火藥出現 第五發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545章火yào出現第五發明

“臣陳群,參見陛下”

御書房內,黃逍正斜倚在椅子上,雙手扶著短案,眯著眼睛,似乎正在打瞌睡。看上,似乎還一副睏乏之態。突然的一聲,黃逍一驚而醒,望了望屋外,沉聲問道:“外面何人喧譁?”

“回陛下,是御史中丞,陳群陳大人到了。”內shi連忙回道。

“哦,是陳群啊,讓他進來吧。”黃逍這才想起先前使人喚陳群來見他之事。

對於陳群,黃逍自然是有著相當的印象,九品中正制正是出自此人之手,乃是三國時期不可多得的內政人才。此人乃是穎川人,黃逍曾多次派人去請,卻是終不得見,後來才聽說,陳群已在陶謙帳下為官。陶謙為袁紹所破之後,袁紹也知陳群之名,又將徐州jiāo於陳群搭理。張飛率軍攻破徐州城後,陳群也投降了天**,後隨黃逍一同返回天都,受封為御史中丞。

“臣陳群,見過陛下”見黃一臉的疲乏之態,陳群大是詫異,自從陳群認識黃逍以來,就從未見他打過瞌睡。

“長啊,”黃逍努力打起ji,朝面前的矮幾一指,道:“來,坐。”

“謝陛下”陳群謝一聲,坐了下來,問道:“不知陛下召臣有何事?”

“沒別的事,就是想聽聽你的看法。”黃逍笑了一笑,淡淡的道:“朕此次出征,收了陳國之地。聯心甚慰不過,這土地不僅要收,還要會治理。陳國之地,這幾年才歸到了袁紹的統治之下。可是,袁紹不懂治理,才是如今這局面。若是我天國只收陳國之地,而不治理的話,那我天國就是與陳國一般,我黃逍比那袁紹也強不多少。你在袁紹的帳前做過徐州的太守,對那裡熟悉,你說說要如何治理。”

“陛下,難道你就是為這事煩心,才nong得如此疲憊?陛下,身體為重啊”陳群沒有直接回答,反倒是關心起了黃逍的身體。他印象中的黃逍,何時如此憔悴過了

“呃……”黃逍難得的臉sè一紅,雖然他為這事有些煩心,但是,卻並不會影響他太多,畢竟,這也是急不來之事,還有諸多大臣們為他分憂。他之所以會變得如此模樣,完全是在昨天回到天都之後,被幾個老婆榨乾了而已。一夜不停,再加之軍旅勞苦,也難怪他現在會如此模樣,不難怪他臉紅了。穩了穩心神,黃逍點點頭,道:“長,你應該知道朕的脾氣,五州不治,朕一夜難安啊”

哎,五nv不平,怎得安歇?黃逍心中長嘆道。

“陛下英明不過,為了江山社稷,還請陛下保重身體才是”對於黃逍的情cào,陳群那是沒的說,很是欽佩,真心讚揚一句:“陛下,治原陳國之地有三難。三難就是道路不暢、人口少、技術落後,這…,臣下曾與鍾太傅仔細的商議過。”

“哦,鍾繇麼?他怎麼說?”黃逍饒有興致的問道。

鍾繇本為尚書郎,在黃逍刺殺董卓之後,朝野陷入了一片hunluàn,鍾繇也隨即辭官回了老家,直到陳群歸了黃逍之後,由陳群做引薦,鍾繇也到了黃逍的帳下,官拜太傅。

“鍾太傅也說是難。”陳群回道:“從我天國遷入百姓是最省事的辦法。可是,原陳國地接吳國,難保不會進行大戰,移民東部也需要大量的百姓,我天國雖然人煙稠密了些,先不說有沒有人願意移民過去,首要的問題是哪裡有人往東遷吶。”

“如若使人口的基數增加呢?”黃逍輕輕的捶了捶頭,努力使自己清醒一些,道:“人口的基數增加,就不愁無人可移。至於與吳國接壤之地,朕多派軍隊駐紮便是,此不為慮也。至於道路問題嘛……這個簡單,東部多平原,修建道路按照幷州內的水準來就可以,人手的話,那些倭島的奴隸足以勝任。技術這東西簡單,使一些我天國的技術人才往東部教授即可,這不是什麼難事。”

“可是,陛下,幷州與東部之間多山,尤其是天都想往東部,實是困難,如若翻山,這根本不可能,除了走壺關,但是,這必然對建設東部造成諸多不便,想要短時間內恢復東部的狀況,難啊。”陳群頗有些苦惱的說道。

也難怪陳群如此,直到大漢朝以來,幷州的發展一直都很落後,即便是到了魏晉時期也是如此,這也是因為幷州與中原之間jiāo通不便利有關。而如今,黃逍將國都定在幷州內,想要建設他處,卻也有了些難度。

“這個嘛,朕倒是可以減低些其中的難度。”黃逍不去理會陳群的感慨,接著說道:“朕知曉一種東西叫火yào,可以開山修路,只是,這東西要做出來,需要工匠們從中幫忙。有了這東西,開山也不是什麼難事。”

這些年,黃逍召集了不少的煉丹術士,給了他們一個不大不xiǎo的任務,就是將火yào研製出來。說是大任務,這東西煉丹術士連聽都不曾聽過,完全是兩眼一抹黑。說是xiǎo任務,原因就是黃逍知道這東西本就是煉丹術士鼓搗出來的東西,而且,他還記得其中大致的配方,想要nong出來,也不難。早在這次出征前,火yào研製就已經研製出來了

“哦?”陳群大感興趣,身子前傾,雙眼閃爍著興奮,饒有興致的盯著黃逍,急聲問道:“陛下,當真有這種奇妙之物?”

“呵呵,朕難道還會說謊騙你不成?”黃逍微微一笑,當初,聽到火yào被研製出來,黃逍那真叫一個興奮啊憑藉他前世對槍支的瞭解程度,完全可以依靠研製出的火yào製造出一批的火yào槍,想想在這冷兵器的時代,nong上一支如此的軍隊,當是如何的拉風,黃逍就是興奮不已。早在迴天都之前,黃逍就下定決心,一定將火yào槍研製出來,最好,連火炮也nong出來看了看興奮的陳群,黃逍接著說道:“此物威力非同xiǎo可,此物若是能大量的做出來,我天國的道路將會是四通八達,要多少修多少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道路是個大問題,不是各朝的皇帝不想修,而是技術跟不上。極大的限制了喝朝的發展。若是有四通八達的道路,我天國將會加發達,無人敢侵”

“太好了,有如此東西,就不愁道路之問題陛下,不知這叫做火yào的東西,有多少?”對於黃逍的話,陳群沒有半點的懷疑,雖然,他接觸黃逍的時間不長,但是,卻也知道,沒有把握的事,黃逍絕對不會輕易的說出口,如此說了,那就代表著肯定。

“眼下煉製頗難,不過,技術在改進,想來,用不了多久,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就能達到量產。”黃逍笑道。

“如此甚好只是,陛下,這人口基數的問題……”沒人,還是白扯啊一切都是空談,陳群剛剛燃起的興致,卻又低了下來。

“至於這個人口基數的問題,嗯……”黃逍一時間陷入了沉思。

陳群坐在一旁靜靜的等待著,絲毫不敢出聲打擾。良久,抬頭見到黃逍滿是疲憊的神情,心頭莫名的一痛,多好的一位明君啊有君主如此,實在是天下之幸,百姓之幸、社稷之幸啊不忍黃逍如此,陳群突然開口道:“陛下,此非一日之功,你還是好生休息,此事,jiāo與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即可。”

“早一日解決,早一日順心啊,長……呃,有了”突然,黃逍眉頭一喜,拍案而起,道。

“陛下,莫不是想到什麼解決的辦法了?”陳群見黃逍的神sè,忙緊張的問道。

“長,研究問題,當究其根本,人口之低,究起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上方。你也應該知道,大漢朝末年,皇帝賣官鬻爵,外戚宦官士族為了爭權奪利互相爭鬥殺戮;地方官員紛紛擁兵自重不奉朝廷,為了擴大勢力範圍頻頻發動戰爭,由於稅賦極重加上戰火荼毒,貧困農民紛紛破產;而民間豪強則恃強凌弱,兼併土地,使得失地農民淪為豪強的佃農和農奴。沒有活路了的百姓有的嘯聚山林為盜,有的則揭竿而起對抗豪強和**官吏,然而由於缺乏政治上的理想和戰略上的遠見,大多數農民起義軍無可避免地擄掠州縣濫殺無辜,加重了老百姓的苦難。加之水旱瘟疫等自然災害,致使土地荒蕪十室九空,餓殍遍野路有遺骨,這就是大漢末年這種歷史上少見的黑暗社會狀況。在這樣的社會狀況之下,老百姓唯一的希望就是天下能變luàn為治,恢復社會秩序,人民才能夠安居樂業恢復生產。這體現的,則是一個上方的治理上。”

“而董卓之luàn後,大漢皇權已經徹底喪失,天子和朝廷已經指望不上,平定luàn世的責任落到了擁有兵權的各路諸侯頭上。對於諸侯來說,一方面為了生存擴大勢力範圍而需要發動戰爭,另一方面為了自身發展壯大則需要治理自己管理的土地和人民,治理不好自己的地盤就沒有糧餉養兵,沒有足夠多的人口兵源也得不到保證。打仗就是打兵力、民力、錢糧,戰場上的勝敗根本上取決於後方的治理,而絕不僅僅靠戰術的高明和猛將的勇武。因此有遠見的諸侯都非常重視治理,可以說誰擁有多的治國安民之才,推出最成功的治理方案,誰就獲得了民心和實力上的優勢。袁紹袁術本是最強大的諸侯之一,然而由於不善治理,兵馬雖多卻糧草窘迫,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袁紹的軍隊不得不採集桑椹為食,甚至,出兵去搶一向搶掠中原為生的鮮卑。袁術可笑,軍隊都下河撈河蚌充飢了,還自不量力率先稱帝,結果一打就眾叛親離了,身死國滅。”

“而究其根本,只要體現在一個治上,治理不當,戰luàn不止,戰火荼毒之下,百姓死傷難計,生存困難,致使土地荒蕪十室九空,餓殍遍野路有遺骨。因為缺少掩埋之人,也致使瘟疫橫行,百姓的生命得不到應有的保障。治理我們不差,而造成現如今人口的過少,就在於疾病流行、幼嬰死亡多。若是做好這兩件事,口眾自然就會多起來。說到底,就是大漢的良醫太少了,得加緊培養。”

“陛下此言極是,此言極是此事,得抓緊時間來做才是。”陳群聽得連連點頭。

“朕也正有此意來人,傳華佗、張機來見朕”黃逍想通之後,忙對內shi吩咐道。

華佗、張機張仲景都是天下聞名的神醫,此事,自然少不得要他們參與進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沒多久,二人相繼而來,在聽了黃逍的意思之後,二人也是不住的點頭。對於培養良醫,造福百姓之事,這二位根本沒有敝帚自珍的想法,若不然,天國內廣興的醫院,也不能成為當年華佗留下來的最主要原因了。醫者父母心啊

“哎”華佗嘆口氣,道:“頭疼腦熱,並不難治。難治的,是那些疫病,一其流行開來,死人無數呀。”

“華老先生,此事不用著急。朕年幼時曾經遇到一個異人,他教過朕一些法子,興許管用。”黃逍先撒個謊,不讓華佗他們起疑,接著道:“有一種辦法。叫種痘,可以降低疫病的影響。”

“種痘?”華佗、張仲景和陳群驚奇的眨著眼睛。顯然,這三人對於這樣的詞彙,是第一次聽說。華佗、張仲景倒還好一些,畢竟時不時的就從黃逍這裡聽到一些先進的術語,還沒那麼的感到希奇。但是,陳群不一樣啊,他自詡博覽群書,但是,這樣的詞彙,還真就沒聽過,一時間,不由好是驚奇。

種痘,是中國的“第五大明”。自從在北宋年間問世以來,曾經救過不計其數人的xing命。可以說。這一明挽救的生命,可以用“億”為單位了。種痘技術最早出現在北宋,然後傳到歐洲,再傳到美洲,全世界因這一發明而受益。種痘之後,人體對天huā具有免疫能力。天huā,是一種古老相傳的疾疫,死人無數,號稱是人口殺手。若是能防止這種病,對天國人口的增加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這畢竟是在北宋年間才被發明出來的東西,即便是華佗他們三人再是見多時廣,也絕對不會有如此的遠見卓識的。沒辦法,黃逍耐著xi,略一整理思路,給華佗三人解說起來。當然,主要是講給華佗、張仲景二人,陳群雖然博覽群書,但是,對於醫術還是一竅不通的。種痘技術作用巨大,挽救過數以億計人的xing命,被稱為中國除四大明以外的“第五大明”,可是,其技術並不難,一一道來,華佗、張仲景和陳群聽得眼睛瞪得老大。

黃逍說的並不是人痘技術,而是牛痘技術。人痘技術不如牛痘安全,這是它的缺陷。北宋年間出現的是人痘技術,一直使用了上千年。後來,歐州的皇帝們專mén派人前來中國學習,這才傳入歐洲。最後,英國人在人痘基礎上研究出了牛痘技術。人痘技術才退出了歷史舞臺。而黃逍既然要將這“第五發明”推廣,當然是要使用最好的技術了。

“用牛痘?這能行麼?陳群有些不信看著黃逍,一臉的質疑神sè,估計,若不是黃逍是皇帝,陳群絕對不會說得這麼客氣的。

華佗、張仲景也是連連搖頭,只見華佗禮道:“陛下,臣行醫無數,也可以算得上是見多時廣了,但是,這牛痘又怎麼可以加於人的身上?這恐怕是行不通吧”

“華老先生,張先生,你們二人可以說是名聞天下的神醫。但是,你二人可是知道,那些成天與牛在一起的農夫,一旦給染上了牛痘,再也不懼疫病?黃逍微微一笑,絲毫不著急,他相信,他有著絕對的理由來說服這二人的。

“啪”華佗只覺靈光一閃,一個嶄的天地展現在眼前,重重一下拍在額頭上,直嚇得陳群一ji靈。只見華佗振奮異常的站起身道:“是呀是呀以前老朽就曾發現過這種事,卻是沒往深裡想。幸得陛下提醒,此事——準成。”

牛痘技術之所以明出來,就是有人現擠牛nǎi的人一旦給傳染後。再也不懼天huā。漢末有的是牛,農夫與牛打jiāo道的時間多了去了,給染上後,不懼天huā,哪裡都有,是所以黃逍根本就不怕穿幫。

“華老先生、張先生,你們是個中的行家,於這醫術方面有著絕對的權威,朕乃是行外之人,於此就不多說了。此事,就權且jiāo到二位的手中,可有問題?”問題得到解決,黃逍也是大感欣慰。只要人口增加,天國就會加強大。當然,這也要有個度,眼下,黃逍已經將後續的計劃生育的事想好了,只等人口達到一定的基數,就著手推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