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朱儁論政 子虛烏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可不解歸不解,朱儁不會此時就詢問,他只是順著黃逍的問題回答道。

似乎朱儁歷史上公元195年就病逝了吧?黃逍心中暗暗念道:現在是天和四年,正是公元195年,那豈不是這位老將軍……算了,別擔心了,華佗在軍中,到時候讓他給朱儁好好看看吧,若真救不過來,那也只能是遺憾了,一代名將啊!

“哈哈哈!”朱儁話音剛落,黃逍就哈哈大笑,他對面前坐著的郭嘉和戲志才問道:“志才、奉孝,子龍此戰是否可讓不服之人閉嘴啊?”

“不能!”戲志才倒是一點都不給黃逍面子,直接對他的話進行否定。

“嗯?”黃逍被噎的一愣。

“呵呵!主公,志才是說但凡服氣子龍者。無需此戰;而不服子龍者,此戰至少在現在亦不能成為子龍明面上地戰績。”郭嘉笑道。

他娘的,這老子我倒是忘了!是啊,這事暫時還不宜宣揚出去,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又怎麼可能成為趙雲明面上的戰績呢!黃逍此時也反應過來。對戲志才的言語也不以為忤,自嘲道:“呵呵,是本王疏忽了。”

“公偉,此戰是本王和奉孝他們幾人謀劃地,目的一是以實戰鍛鍊已然成軍的水軍,二就是藉此給本初添些麻煩,如今算是達到目的了。而且此事屬於我軍絕對的機密。即使本王的大哥、二哥他們亦不知情。”黃逍面帶笑容的對朱儁解釋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儁按捺著心中的驚訝,嘴角保持著微微的上翹,恭敬的對黃逍說:“主公的軍隊有如此跨海遠征的能力,實讓儁吃驚不已。數千人縱橫幽州,無人能擋,亦證明主公之軍隊精於天下。儁除了佩服,也無話可說。”

戲志才見不得朱儁這種謹小慎微的態度,他眉頭微微皺起,稍待不滿的對朱儁說道:“老太尉,主公既然讓你此時前來議事,即說明主公不但相信你地才華,亦相信你的人格。你不必擔心其他的事……”

郭嘉在暗中拉了戲志才一把,終於讓戲志才閉上了嘴巴。

黃逍亦笑道:“公偉,志才所言極是。如今本王欲讓周泰和趙雲登船撤回潼關,你縱橫沙場數十年,可謂沙場宿將,乃如今天下少有的名將,本王想聽聽你的意見。”

郭嘉也在一旁補充道:“原先定下的就是讓子龍將軍他們在幽州活動近一年左右,要以騎兵的機動性在幽州四處生事。以此吸引袁紹調兵北上。袁紹的軍力要強過曹操,這樣,能使二人勢均力敵,能更好的削弱二人的實力。”

朱儁雖然對黃逍的真正實力還不甚了解,可他既然決定要投靠黃逍,自然對黃逍的對手的情況做過分析,現在黃逍又將這次出兵地規模、目的以及戰果全部放在了他地面前,他自然可以得出一些結論。而且朱儁明白,這是黃逍在給他的機會。命令都已經下達了,自己還能有其他的意見?

“主公,戰與不戰,自是軍中將領最為清楚。既然主公決定要讓士兵回來,那自然有主公的道理。但就儁看來,此時傳令讓趙將軍回到漁陽也無不可。一來趙將軍需要時間繞開袁軍防線,二來也能夠借趙將軍的騎兵震懾烏桓人的意圖。”朱儁斟酌著說道。他已經注意到了黃逍給他看的軍報中有關烏桓人地歸附意圖。

噝……不愧是東漢有名的名將!黃逍看了看朱儁,心中嘆道:好敏銳的眼光!

黃逍做出讓趙雲提前回漁陽的決定,正是因為關平在右北平郡救了一個內遷很久的烏桓人的部落,而這個部落也因為內遷時間較長而有意歸附強大的漢人政權。可是胡人的骨子裡終究是以強者為尊的,關平和他的五百騎兵雖然對這個部落而言以算得上強大,可相比烏桓人的主力還是小了,唯有集中目前黃逍在幽州的全部騎兵,再加上繳獲的戰馬來武裝甘寧那裡能夠上馬的水軍士兵,一起來震懾胡人。而趙雲出身白馬義從,對如何威懾胡人有他自己的一套,黃逍只需要告訴趙雲目的,至於過程就完全由趙雲掌控。

黃逍、郭嘉和戲志才三人相互看看,臉上都露出了微笑。這些軍報雖然稱不上繁瑣,但能在短時間內就從中判斷出黃逍的意圖,他們對朱儁的能力真正的認可了。

“公偉,你可有何建議?”黃逍滿意的問道。朱儁才能黃逍早就清楚,如果朱儁沒兩下子,也不能同皇甫嵩同稱為漢末名將,而自打遷都之後這一段時間,他對朱儁也多方面加以觀察,更是發現此人為人剛正,剛才的回答中也能說明朱儁的謹慎。手下能有這樣的人材,黃逍自是心中滿意。

“沒有。”朱儁搖搖頭,很是直接的說道。

“嗯?”

看著黃逍三人奇怪的眼神,朱儁趕緊解釋道:“對幽州戰事,主公和郭軍師已然謀劃的十分周密,儁找不到可以補充的。至於烏桓人,也不過是突發事件,要看主公對他們是何種態度,才好謀劃。”

黃逍點點頭,說道:“本王之意是接納,讓他們作為榜樣,來分化其餘的胡人。若僅僅是利用他們,那就太可惜了。”

“主公,儁雖不知主公對這烏桓人有何打算,然主公若要掃平天下,北疆之安定則尤為關鍵。如今北疆胡人以匈奴、鮮卑、烏桓為主。匈奴已然勢微,且投靠了主公,若中原無大變,絕無興風作浪之力。鮮卑、烏桓同屬東胡,自匈奴勢微後漸漸崛起,然鮮卑自檀石槐出現後變得更加強大,雖檀石槐死後陷入分裂,可還是能壓制住匈奴和烏桓。若主公能藉此機會招攬心向我方的烏桓部落,則可在將來安定北疆的戰爭中獲得助力。想來主公也有此意,否則不會如此重視此事。”朱儁既然已經進入了黃逍的核心幕府,自然也就不再顧忌什麼,只是他還不知道黃逍對此事的真正態度,故而言語間還是有些保留。

“主公的用意是藉此機會介入烏桓人之中,拉攏一批烏桓人為我方所用,為將來經營北疆打下基礎。雖然不知這傢伙的具體佈置,不過無非是一拉一打,用主公的話來說,就是一手拿著鋼刀,一手拿著金銀,是選擇鋼刀還是金銀,悉聽尊便。如果能得到烏桓人支援,將來對付袁紹也可以算得上一支奇兵。”郭嘉對朱儁所說很是滿意,點點頭說道。

“呃……”朱儁在一旁聽的目瞪口呆,他沒想到身為大儒鄭玄的弟子的黃逍卻會如此明白的說出這種殺氣騰騰的話,雖然他也知道這是實話,可戰場出身、即便習慣了直爽的朱儁猛然之下還是對黃逍這麼直白的話有些硌澀。

郭嘉在一旁看出了朱儁的心理變化,若論觀察人心,他才是目前諸侯的謀士中唯一能和賈詡並列第一的人,至於諸葛亮他們,還沒有出世。郭嘉笑著對朱儁說道:“老太尉,主公之言雖然直白,卻沒有說錯。他這人就是這樣,對正事從來不會拐彎抹角。而且他對北疆可是垂涎三尺,主公曾說過,他有信心在五十年間將北疆建設成不遜於中原的繁華之地。”

朱儁對郭嘉轉述的黃逍的話很是驚訝,失聲問道:“五十年雖然不短,可要將北疆建的不遜於中原,這可不是儁所能相像的了。”

“呵呵,老太尉,主公可是說北疆資源之豐富遠遠超出我等的相像,雖然氣候寒冷,然土地極為肥沃,只要能解決百姓的住宿和取暖,再大規模的進行移民,五十年建設北疆已算是速度慢的了。”郭嘉笑道。

“莫非主公去過北疆?”朱儁詫異的問道。

“沒有去過!”黃逍很是直白的說道。

“那主公怎麼知道北疆資源豐富?”這才是朱儁真正不解的地方。

“這是主公從天象上看出來的,至今為止,主公所料者,無一有失誤之處!”郭嘉言之鑿鑿,就似他已看到了北疆的資源一般,對黃逍所說一點都沒有懷疑。

“哦?這樣啊……”朱儁顯然還是有些不信,但是見郭嘉一臉的篤定,自己也不好表示懷疑,轉移話題問道:“大量移民,莫非是以罪囚充實邊塞之舉嗎?”

“不是?”郭嘉搖搖頭,說道:“黃巾之亂和涼州羌人叛亂均是由於官吏、豪門大肆兼併土地和欺壓百姓所致,主公若掃平天下,也必將要面對這一現實。可豪門世家是我大漢的統治基礎,我們也不能拋開他們。故而主公就想開疆拓土,以緩和豪門兼併土地的危害。而主公在四州的新政,也是為了想找到能穩定社會的方法。就目前而言,似乎效果還不錯。”

什麼不錯,分明就是閒不住的戰爭狂,要不也不會整天叫囂著“用手中的虎頭盤龍戟為天下百姓的犁找到合適的土地”了,不過,能為百姓著想,從百姓的利益出發,這,還不夠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