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平遼之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住嘴,你是什麼身份,膽敢這樣跟經略大人話?”燕南天怒斥一聲,對著這個滿嘴譏諷的將領喝道。

孫越陵抬手阻止了燕南天的喝叱,眼角瞟了瞟這個出言撞的將領,此人八字眉毛,看上去一臉苦大仇深的模樣,正是先前出言贊同袁崇煥退兵四法的寧遠副將祖大壽。

不過他又豈會與祖大壽一般見識,轉向袁崇煥問道:“袁大人以為如何?”袁崇煥是遼東巡撫,在遼東任職多年,這些遼左軍將大多數都與他相交頗深,受其鉗制,若自己真要有所作為,少了袁崇煥的支援還真是步步艱難。

袁崇煥一捋長髯,淡淡道:“本撫之前已經了,關寧軍不可輕動,況且剛才祖將軍也已了,後金最擅長的就是圍打援,如今恐怕已經張好了口袋等著我們一頭扎進去,所以調兵北上之事不可輕為!”

袁崇煥話語一落,堂上立時嘈雜起來,不少將領都私相議論,紛紛表示袁崇煥的話的極是,但也有少數將領似乎對袁崇煥不滿,在那裡低聲交談,滿臉焦急、不憤之色。孫越陵注意到了,對袁崇煥不滿的那些將領多是薊鎮將領滿桂、孫祖壽等人,寧遠關寧軍本部將領祖大壽、祖大弼等人則對袁崇煥言聽計從,附和不已。

孫越陵深吸一口氣,對著袁崇煥道:“袁大人,朝廷的意思是讓我們積極作為、主動出擊,可我們若是坐守寧遠,萬一……萬一錦州城破,我等該當如何?”到了這個時候,他不得不抬出朝廷來壓一壓袁崇煥了,並且讓他意識到整個事情的後果。雖然後世中的寧錦之戰錦州城似乎沒有陷落,但是到了這個時候歷史已經發生了一些偏差,他不敢保證事情還會按照以前的軌跡發展。

“此事絕無可能!”袁崇煥猛地立起,大聲了這麼一句,讓孫越陵在內的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然後接著道,“寧錦防線乃我大明傾盡半壁人力物力打造,堅如磐石,牢不可催,後金軍想要攻克錦州簡直就是難如登天,不可能辦得到。”他這話還是有一些底氣的,大明野戰打不過後金,可要憑城防守倒是沒有問題,去年後金軍就在寧遠城下吃了大虧,他就不相信後金能夠攻克城池高大的錦州城。

孫越陵淡淡道:“袁大人就如此信心滿滿?”

袁崇煥環顧眾將,道:“早在孫閣部經略遼東之時,就已經定下了‘築堡漸進’的防務方略,本部院對此全力贊同,憑此方略,我們不僅取得了‘寧遠大捷’,更是恢復國土四百裡,在遼左走廊構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寧錦防線。此番後金來犯,若是強力攻城的話,那麼我們正可憑城據守,用大炮擊之;後金國力微弱、兵員稀少,他們怎能耗得起持久戰?而我們就不同,我們北倚山海關,有整個大明國力作後盾,後勤無憂,就是拼消耗,也能將後金耗殘、耗死,所以,只要能夠持久地僵持下去,後金必定要無功而返,退兵而回!”

到這裡,聲音再次提高道:“這就是我向皇上奏明的‘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之策,只要趙率教、左輔、朱梅能夠將後金拖住,待得他們糧盡兵疲之時,就是我們大有所為之日。而我們憑此堡壘漸進之法,有朝一日定可推進至三岔河,重新奪回被後金佔領的領土!”

眾將聞言皆是頭稱頌。

聽了袁崇煥這一番話,孫越陵終於明白過來,心中登時百感交集。

在後世的時候,他就對袁崇煥的諸般作為費思難解,不明白袁崇煥為什麼要針對東江軍,還斬斃了東江統帥毛文龍;對於倒向後金的蒙古諸部,袁崇煥也是採取了聽之任之的行為,沒有對他們進行有效約束。

如今他總算是明白了袁崇煥的用心,敢情袁崇煥是對孫承宗的堡壘戰術深信不疑,認為這個方法乃是萬全之策,是針對遼事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這就解釋了他為什麼敢於放棄東江鎮,敢於漠視蒙古諸部的力量,原來他心中早有定策,並對此推崇備至,那就是靠著修築城堡的方法一路推進到三岔河去,憑此恢復被後金奪取的土地。

想到這裡,孫越陵心中喟嘆不已,當年孫承宗的“堡壘漸進法”是建立在“以遼人守遼土”、“整軍備兵”的基礎上的,而且孫承宗並沒有放棄蒙古和朝鮮,而是採取了多管齊下的辦法,為大明的這個遼東痼疾開出了幾味藥方;如今袁崇煥在寧遠之戰中嘗到了一甜頭,就完全拋棄了打造精兵強將與後金野戰爭鋒的做法,而是把所有的一切都壓在了“築城”之上,其餘的種種方法全都棄之不顧,這豈不是太過於偏執了嗎?

無怪乎自從去歲以來後金西征蒙古、東討朝鮮時他都不動如山,原來就是打著修築城池和堡壘的念頭,打算趁著後金無瑕應付大明之際,將寧錦防線打造成固若金湯的鐵桶。而他的對戰策略也在他前後兩次出掌遼東時被發揮的淋漓盡致,那就是“憑堅城、用大炮”,將後金死死堵在全力經營的防線上。

可是這樣真的有用嗎?沒有一支足以抗衡、哪怕能與後金正面交鋒而不挫的軍隊,光憑堡壘推進就真的能推進到三岔河去?

孫越陵作為一個後來者,眼光自然看得比他們更遠,袁崇煥的堡壘推進戰術雖然擋住了後金從遼左南下,可是也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使得整個大明被綁在了這條防線之上。堡壘戰術的初衷是想憑著堅實的人力物力來抵禦和消耗後金,可是在現實中往往差強人意,這條“馬奇諾防線”不僅沒有消耗到後金,反而因為屢屢投入過大而遭到後金的不斷破壞,後金往往趁著防線未固之際揮師來犯,從這條防線上掠奪了大量的器械、糧食和人口。

得難聽一,這條防線不僅沒有成功抵禦住後金,反而成為了後金的“提款機”,後金屢屢在國家危難之際從這條防線上獲取了豐富的資源,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孫越陵心中苦笑,恐怕包括袁崇煥在內的大明朝廷上的許多人此刻都意識不到,這條防線不僅沒有耗死後金,反而將自己折騰的生活不能自理,他們反倒對此樂此不彼,熱情高漲。

這簡直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在後世中如果玩過帝國時代和紅色警戒的人應該清楚,光憑著塔爆戰術想退掉敵人的基地那是絕無可能的事情,最終還是要靠有生兵力來贏取勝利。遊戲尚且如此,就別提兩國交戰了,沒有足夠強的軍隊,其他一切都是枉然。

此時,孫越陵心中反倒隱隱生出了一個模糊的輪廓,眼下大明兵力還不足以和後金正面交鋒,但是如果依靠朝鮮、東江和蒙古諸部的話,未必不能拖住後金的發展壯大,直到大明度過內部的一個個難關,慢慢打造出一支足以和後金交鋒的軍隊——就算不能直接與後金正面對抗,但是依靠各方面的力量來遏制後金,從經濟、政治、意識等各方面來消耗它,起碼也能讓它困於遼東一隅之地,難以跳不出明朝佈下的包圍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想到這裡,孫越陵腦中猛地一震,思慮更是清晰起來。不錯,從各方面來遏制它、消耗它,最終達到拖住它、困死它,這樣方能一解遼東之厄。

“三方並進之策!”孫越陵虎軀巨震,當年熊廷弼詔獄中傳授的平遼之法瞬間浮現腦海,此時此刻,這個方略似乎是平遼的最佳方法,而不是單靠袁崇煥所謂的堡壘推進戰術。

一念及此,孫越陵亦立起身來,朗聲道:“袁大人,諸位將軍,本官以為堡壘推進戰術固然可行,但是絕不能單憑此策而不顧全遼大局,如此我們只會陷入持久的被動之中。遼東舊臣熊廷弼曾議‘三方並進之策’獻報朝廷,我認為當此時,此法才是最佳平遼之法,光憑我們自己還不夠,還要依靠蒙古、朝鮮、乃至東江鎮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完成對後金的戰略合圍,最終達到將其扼殺的目的。”

“三方並進之策?”袁崇煥冷笑一聲,毫不客氣地道:“當年熊廷弼經略遼東時用此法,也未見其有多大成效,反倒是喪師丟城,大敗於廣寧,最終自己也落了個傳首九邊的結局。”看向孫越陵,冷笑道,“如今孫大人經略遼東,也欲用此不合時宜之法麼?難道你想重蹈熊廷弼後塵,壞我遼東大事?”

這話可就的很嚴重了,不僅不給他這個經略面子,且還語帶諷刺,他欲效仿熊廷弼與督撫爭鋒,最終還是不自量力落了個屍身異處的下場。

孫越陵終於忍耐不住,反唇相譏道:“不合時宜?袁大人這話真是危言聳聽!難道你無視後金征伐朝鮮、漠視後金打擊東江、不發兵赴瀋陽搗虛、放任蒙古勾結建虜就合乎時宜了?你要知道,如今朝鮮已經和後金結盟、東江鎮傷亡慘重、蒙古諸部已經對我大明離心離德,我大明如今已快成為孤家寡人,這一切都是拜你“款議”所賜,你還在這裡大言不慚,什麼三方並進之策不合時宜?”

此話一落,眾將都大為驚訝,萬不料遼東兩大巨頭甫一見面就吵了起來。

袁崇煥更是氣得臉色發紅,怒衝衝對著孫越陵道:“朝鮮彈丸國、毛文龍兵微將寡、蒙古反覆無常,若是依靠他們就能扼殺後金,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