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貂蟬滿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蘇州城內書院巷,巡撫衙門。

巡撫毛一鷺率著各路衙門的腦恭聆完聖旨後,將劉德喜等一眾欽差迎入後堂,指著堂中席道:“公公遠來辛苦,且請安坐,下官等還有諸事未明,還請公公不吝賜教!”

豈料劉德喜什麼也不肯在席落座,笑道:“毛中丞切莫如此,你可是一省主官,牧一方之民,咱家算什麼,不過是在九千歲魏公公的手下打雜而已,豈敢在當朝二品大員的面前放縱?咱家要是真坐了這席,就算我不怕御史彈劾,可就讓毛中丞為難了,使不得,使不得啊……”完朝著次席而去,在座位上施施然坐了下來。

毛一鷺見劉德喜執意不肯入座,只得勉為其難坐了席,待得幾人都坐定之後,這才笑著對劉德喜道:“想不到東林逆案牽連如此深遠,竟然要勞煩公公不遠千里,親自來江南主持大局,公公如此忠心國事,一鷺真是佩服之至,敬仰萬分吶!”毛一鷺是浙江人,在東林與閹黨的決戰中倒向了閹黨,並拜魏忠賢為乾爹,所以閹黨予其以重任,將他派到這江南富庶之地來為官,接替被朝廷罷黜的前任巡撫東林黨人周起元。

劉德喜聽了此話後,卻是淡淡一笑,道:“大人此話差矣,在江南主持大局的乃是你毛中丞,並不是區區在下,咱家所要做的,無非就是配合你毛中丞,中丞大人指東,我等便往東;指西,我等便往西,絕不會搶了大人的風頭,嘿嘿……”

“配合我?”毛一鷺滿臉驚訝,不解道,“公公何出此言啊?對於那些東林餘孽,巡撫衙門既沒有權利來深究,也沒有公文去抓捕,怎麼就成了公公配合我?依我來看,應該是我們配合公公才是啊!”

劉德喜眉毛一挑,道:“毛中丞,這你可就沒有領會到聖上的意思了,聖上的旨意裡是怎麼的?”

毛一鷺雙手朝天一拱,道:“聖意只是讓我們督撫衙門配合好欽差一行,將江南的東林書院悉數查封關閉。”罷將手放了下來,又道,“旨意裡可沒有讓我們巡撫衙門去捉拿那些東林餘孽,一鷺又豈敢越俎代庖,將份不相屬的差事強搶過來,公公,您是不是這個道理?”

劉德喜心中冷笑,這個毛一鷺還真是出了名的膽怕事,也不知道魏公公如何就肯將他派到東林巢穴來主持大局,道:“毛中丞,既然聖意讓你們巡撫衙門來查封東林書院,你想一想,那些在江南的東林餘孽們會眼睜睜看著你關閉書院麼?指不定他們就要動士林清議,號召民眾牴觸,如此,則很可能就會生流血衝突事件,到了那個時候,你毛中丞是放任那些東林餘孽們為所欲為呢,還是整備衙門人手,將那些帶頭鬧事者一個個都捉拿下獄?”

毛一鷺聽得心中一驚,劉德喜所言非虛,想要在江南查封東林書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搞不好就會弄成官民衝突,遂陪著笑臉道:“是,公公的是,是下官欠思慮了。”想了想,還是一臉為難地道,“只是,讓巡撫衙門來牽這個頭,我怕到時候事情鬧大,巡撫衙門會失去對事情的掌控能力。畢竟,衙門裡的許多人都是本地人,和當地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事情真要是到了流血衝突的地步,我怕這些人拉不下臉面來抓人……不若,還是請公公帶來的錦衣衛負責緝捕鬧事者事宜,巡撫衙門裡的差役則負責維持秩序、外圍警戒,您看可好?”

坐於一旁的戚遼聞言冷哼道:“你們巡撫衙門惹出來的事端,卻要我們錦衣衛來善後,毛中丞真是打的好主意。”

毛一鷺臉色有些掛不住,訕笑道:“這……下官還不是怕衙門掌控不住局面,到時候有負君恩,墮了官家顏面。錦衣衛乃天子親衛,權柄甚大,如果由你們出面的話,想必那些東林餘孽不敢輕舉妄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毛中丞何須顧慮重重!”劉德喜皺起了眉頭,打斷他道,“錦衣衛是天子親衛不假,可向來只在官府中名聲赫赫,在民間反倒不如你們督撫衙門有威望,照我看來,此次查封東林書院、緝捕東林餘黨,還是由你們巡撫衙門出面更為合適。”頓了頓,續道,“不過請中丞放心,我們廠衛力量將會隨時窺候一旁,只要有人膽敢違逆衙門命令,我們將會立即將其逮捕捉拿,絕不會讓毛中丞有什麼後顧之憂。”

毛一鷺欲言又止,道:“這……”

劉德喜將手中冰絲拂塵一抖,道:“怎麼?毛中丞這是信不過我們廠衛麼?還是不願按照聖上,按照魏公公的意思去做?”

話到這個份上,毛一鷺還能再什麼,只能嘆道:“既如此,巡撫衙門按公公的意思而為便是。”

劉德喜笑道:“毛中丞果然是忠心體國之良臣,此番事了,咱家一定將中丞大人的辛苦操持寫於本中呈報廠公,為中丞請功!”

毛一鷺勉強笑了笑,道:“如此多謝劉公公。”

劉德喜卻話題一轉,道:“聽毛中丞在替廠公修建生祠,未知進度如何了?”

毛一鷺料不到他有此一問,答道:“此事已經交代給布政司衙門去做,目前已經購置了大量石料,徵了上百名民夫,於前日正式動工開建。”

劉德喜了頭,笑道:“還是毛中丞思慮周全啊,如此一來,九千歲廠公的盛名將會在江南一帶廣為傳揚,天下間有誰會不知道廠公的赫赫權柄?”笑聲甫歇,又道,“這建祠一事,廠公可是十分看重,咱家來此之前,他老人家就曾多次叮嚀,中丞可千萬要抓緊嘍!”

毛一鷺答道:“這個自然,請公公放心,一定儘快完成建祠進度。”

劉德喜忽然轉向戚遼,道:“戚僉事,聽江南的文人仕子們今日都在城外的虎丘集會,是召開什麼‘文大會’,可有此事?”

戚遼一拱手,道:“回公公,確有此事。這個‘文大會’,乃是由江南風華社起,遍請儒林名宿隱士、各家流派,於虎丘山下文論道,共議對時文的一些看法和見解。”

“哦,原來如此。”劉德喜似乎漫不經心的道,“這些個所謂文人集會,原本就是魏公公最為忌諱的,否則也不會下令封閉東林書院了,只是想不到他們在督撫治下,竟然也能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來……”

毛一鷺心中一咯噔,豈會不知這是劉德喜故意刁諷,連忙恭敬道:“劉公公,此事是在下疏忽了,一時大意才沒將此事放在心上。公公若是覺得不妥的話,下官這就備人手前去虎丘,取消這個什麼文大會……”此次文大會雖然他沒有參與,但其他衙門的許多大人都前往參會了,他原也沒怎麼放在心上,但此刻經劉德喜提及,細想之下頓時覺得如芒在背——如果這事傳到魏公公耳中,也不知心中會對他這個一方督撫如何評判。

“不必了!”豈料劉德喜一揮手,冷笑道,“既然馬上要查封書院了,就讓他們蹦躂一陣吧,他們也歡快不了多少時日了。”

毛一鷺如釋重負,只覺得雙腋汗溼津津,連忙附和道:“公公的是,他們是沒多少好日子可過了……”

劉德喜嘿嘿笑道:“毛中丞,我們還是好好商量商量如何取締東林書院,查封文社講堂的事情吧……”

……

將劉德喜等一眾人送到北城驛館安置後,毛一鷺這才覺得松了一口大氣,對著手下差役喝道:“備車,回衙門。”

身後的提刑按察使王啟泰搶前幾步,跟出大門之外,對著他聲道:“毛中丞,這劉德喜讓巡撫衙門來打這個頭陣,自己卻縮在後面撿現成,這……這可不是安著什麼好心吶!”

毛一鷺聞言遽然止步,雙眉緊皺,臉色變得深沉起來。

王啟泰接著又道:“對付東林黨本來是他們廠衛緹騎們要幹的份內之事,如今倒好,劉德喜三言兩語之下,就變成了我們地方上在前頭,他們反而在後面看戲。這萬一要是封出了什麼禍事,他劉德喜可沒什麼責任,我們可就麻煩大了……”

毛一鷺嘆了口長氣,道:“你的這些話我會不明白?可他是魏公公身邊的紅人,又是代表聖上而來,我……我們又怎能違拗得了他的意思?事情至此,我等只好心而為了,但願不會惹出什麼差池來……”

聽他的如此沒自信,王啟泰悶哼一聲道:“蘇州百姓素來團結,那些讀書人又十分固執,依我看來,此事處置起來十分困難……”

毛一鷺瞪了他一眼,怒道:“老王,這件事是你們臬司衙門要負責的事,不管如何,你要給我好好處置好了,一定不能出什麼亂子,否則的話,我第一個不會放過你。”

王啟泰一臉憋屈,辯解道:“這……毛中丞,如此大事,單憑區區一個臬司衙門怎麼應付得了,我看還是三司衙門聯合執法吧?”

毛一鷺沒有理睬他,道:“你自己看著辦吧!”罷拂袖而去,將愣愣呆的王啟泰留在了原地。

……

虎丘山下,文大會舉辦正酣。

孫越陵眼見著艾南英上臺之後,竟然大聲辱罵起當朝得勢太監魏忠賢來,不由驚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魏忠賢此時乃是司禮監秉筆、東廠督公,權柄如日中天,艾南英這麼一個士林宿儒如此公然對他進行辱罵,還當著臺下這麼多官員的面,這叫他們的臉往哪裡放?

如此行徑,可算是詆譭朝廷要員,公然洩私憤,就算是將其下到大獄也不為過,更何況臺下的許多官員原本就是依附閹黨的,正愁著沒辦法博取閹黨寵信,艾南英如此作為,正好可以為這些人的進階之路鋪下了墊腳石。

隨著孫越陵示意,韓弱水連忙登臺,明確告訴艾南英不可妄議朝廷是非,而要就此次大會的主旨進行辯言。也算是孫越陵阻止得宜,又或是那些閹黨官員一時間忌憚著風華社的名頭,終究是沒有人當場對著艾南英難,讓他逞了這一時的口舌之快。

艾南英待得臺下觀眾激憤的神情平復下來後,對著立在一側的陳子龍一拱手,笑道:“黃口兒,乳臭未乾,竟敢立此聳言之論,也不怕真正的儒林學士笑話麼?”

如此話語,可謂是狠辣之極,絲毫不把陳子龍這個士林後起之秀放在眼裡,頓時惹得臺下驚呼連連,噓聲頻起。

就連坐在臺下一側的孫越陵也感到有些匪夷所思,江湖傳聞艾南英為人犀利偏狹,沒想到竟然自負到了如此地步,簡直就是有失長者的氣度。不過轉念一想,也許這是艾南英故意為之,以此來刺激陳子龍,企圖贏得此番辯論的先手,從氣勢上壓倒對手。

臺上的陳子龍果然被氣得滿臉漲紅,指著艾南英道:“久聞你艾千子乃儒林宿老,學識淵博,見地過人,今日一見,始知江湖傳言並不可信,你也不過是一庸俗淺薄之輩爾,口出浪言,比之市井屑之徒也不多讓……”

艾南英好整以暇,朗聲一笑,道:“聖人雲,‘君子上達,人下達’,又雲,‘君子以行言,人以舌言’,今日本人觀你之言論,無非就是在逞口舌之利,籍著你雲間復古經義之學契合當世科舉,就在此大放厥詞,顛倒黑白,矇蔽試聽,使天下莘莘學子淪為你雲間蟻附之徒,而不知獨立思考、潛心治學。由此觀之,你雲間派罪莫大焉,乃真正禍國殃民之偽學歪論。”

這一番言論,不僅是斥責雲間學子們妄附經義,以此來規束當世時文章法,還指責他們結社聚黨,煽動天下學子跟風摹仿,完全缺乏自己的認知,更是批駁他們乃是一群自私自利的人,將他們與聖人口中的人相比,可謂是毫不留情毒辣至極,三言兩語之間,就給雲間派定了性,蓋了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