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陸記營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聯合體競標?這倒是個不錯的思路哦。”

李華勇衝林蔚一笑,所謂“聯合體”,說穿了就是找一個合作伙伴,大家以合作的形式一起去競標。

這樣一種方式,也算是建築行業內競標時候常見的一種方式了。只不過到了後世以後,這樣一種競標方式越來越少。首先一個原因是隨著大家實力增強,後世具備總承包資格的施工企業越來越多,大家已經不需要採用這種方式。第二個原因是出於擔心主次不分或者扯皮問題,大多數業主其實並不喜歡這種方式,例如在很多國內工程招標中,大家經常能看到“不接受聯合體競標”的字眼,這其中道理就在這裡。

不過還好,李華勇之前研究過中銀大廈的招標公告,他注意到這個專案並不拒絕聯合體競標,因此他想到了這個辦法。

不過辦法雖然想到了,這樣一家香江本地建築公司卻並不好找,也很有講究。

找一家合作單位的目的,最主要是為了提升資質,增加透過首輪資格評審的把握。而李華勇知道,香江的建築業,一直走的是小型化,專業化的路子。比如現在大家打過交道的“九龍建設”,別看他們這次在大陸出了事,但即便是李華勇也要承認,他們的專業素養真的不錯。只可惜想組成聯合體競標中銀大廈的話,“九龍建設”就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了。

原因很簡單:找這種型別的公司,對提升資質幫助不大。

另外還有一個,在目前這個年代,想在香江找一家合作單位的話,政治因素是永遠繞不開。很容易可以,想象親英的不會和你合作,中立派會猶猶豫豫,就算是親內地的,那你也要讓人家看到利益,然而像這個競標,說實話至少從表面上看上去,成功的希望並不大。既然希望不大,那麼感興趣的公司就不會很多,因此想找一家合適的合作伙伴,難度非常之大。

當李華勇把這些事情飛快的在頭腦中過一遍,他面露糾結表情,在心裡默默唸叨:

“哎呀,這個事情還真有點不好半啊。”

林蔚最開始只是玩味的看著李華勇,她在等著李華勇開口呢。不過見李華勇只在那糾結,卻遲遲沒有反應,林蔚有點生氣了,她心說你求我呀,你快求我呀,你這個笨蛋,難道你求我一次會死嗎….

最後還是林蔚率先忍不住她先是狠狠的白了李華勇一眼:“好了好了,你也別在那轉來轉去,看著難受,看你這樣糾結,那本姑娘就幫你一次,你需要的這家建築公司我幫你搞定。不過作為交換條件,你現在要告訴我:我剛才聽你說如果能透過資格初審的話,你對上任何跨國公司都有信心,你的信心到底從哪來?”

“你?”

當林蔚看到李華勇那副不可置信的表情,,這下林蔚更生氣了,她把胸脯一挺----必須承認,當林蔚做出傲嬌模樣時候還是很嫵媚的,這一刻的李華勇狠狠咽了一口口水。

“那是當然,不就是透過初審嗎?你放心好了,我準備幫你聯絡的這家公司在資質上絕對沒有問題。如果它和華夏建總聯手的話,透過資格初審小菜一碟。現在就輪到你了,你怎麼給人家信心?”

“真的?什麼公司?”

林蔚把頭一扭,繼續不理李華勇。

“好好好,我先說我先說….”傲嬌的女孩子家最喜歡在這樣的小事上鬧彆扭,這樣的經驗李華勇還是有,因此他決定先說出自己的總體設想:

“蓮花,這個專案的競標規則你都看了吧?”

“看了呀,評標採用100分打分制,資格評審佔10%,另外技術標占0%,經濟標占60%。這就是我無法看好你的原因了,這個資格評審佔的權重太高,我估計就算華夏建總能夠透過初審,但和其他公司相比肯定是要吃虧的,因此到了第二輪以後,在這一項上肯定要被人家拉下很多分數,到時你怎麼和人家競爭?”

“嗬,沒看出來呀,原來你對工程招標這麼在行。”

李華勇隨口表揚一句,不過他這句話卻是真心讚歎,他確實沒想到林蔚居然這麼在行。

林蔚之前說的話,可以認為是這個專案競標的遊戲規則,“明規則”。之前已經分析過,這個專案所有的“潛規則”應該彼此勢均力敵,相互抵消,那麼進入最終角逐的公司,大家也只能在這幾個“明規則”上做文章。

要怎麼形容呢?如果把一個專案競標當做一場考試,那麼資格評審相當於“必答題”,技術標類似於“主觀題”,經濟標或者叫商務標則像是“客觀題”。

完全可以預見,即便是華夏建總闖入了第二輪,但是在“必答題”這一項肯定是要失分不少的。比如像“熊谷組”或者“豪赫蒂夫”這樣的公司,他們在這一項上也許會接近滿分,而“華夏建總”呢?即便是組成聯合體,在這一項上最多也就能踩過及格線。

不要小看這分左右的差距,在這種打分制評標中,這樣的差距可能就會成為無法逾越的鴻溝。

說到這也許會有人感到迷惑了,“必答題”不是只佔10%嗎,後面還有主觀題和客觀題的90%呢,難道就沒有追趕的地方?

確實沒有多少追趕的地方!

可以先來看看投標時候的技術標。

所謂技術標,其實就是你在競標時候預先做的施工組織設計或者技術方案。大家完全可以想象,像這樣的東西,那其實就和高考時候寫作文是一回事啊,誰還敢保證自己的作文分數能比人家高?要知道能進入第二輪的,那基本都是建築行業裡的“學霸”了,“學渣”早在第一輪時候就被淘汰。因此在一個建築工程項目競標中,幾乎沒人會指望在技術標上和人家拉開分數,你根本想都別想,這種想法在絕大多數時候既不現實,也不靠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除了技術標,那就只剩下經濟標。所謂經濟標,就是大家通常說的“報價”。可以說這一項是工程競標中最重要的東西,核心內容,但是說實話,恰恰是因為這一項最重要,所有人都非常重視,那麼在這個相對公平的競標中,這一項反而沒有任何操作餘地。這就像高考時做選擇題一樣,你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甚至可以這樣說:在一個工程競標中,你能否報出最合理最合適最恰當的報價全憑運氣,任何人都沒有把握。

“阿勇,你不會指望是低價中標吧?那我告訴你,你如果存有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這個專案是有標底的,而且採用的是浮動標底….”

李華勇微笑著打斷林蔚說話。外行人對工程競標有個認識,認為大多數時候應該是“低價中標”。要怎麼說呢?作為業內人士李華勇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這種認識是很片面的,真正的工程競標其實很少出現最低價中標情況。低價中標只流行於國內,甚至在國內都只流行了那麼區區幾年時間。

開玩笑的說,如果你在工程競標時候真報一個最低價最可能會碰到什麼情況呢?

那就會像我們經常在電視裡看到的某些比賽一樣:“先去掉一個最高分,然後去掉一個最低分….”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其中的道理很好理解,因為任何建築物都有一個“合理成本”的。

你想蓋一棟房子,你請人測算過這棟房子的成本大概需要一百萬。假如別人在競標時跟你說這棟房子九十萬他能蓋,你可以很高興的答應。說八十萬他能蓋,你可以勉強答應。假如有人跟你說他七十萬就能蓋,那麼你最合適的做法,就是毫不猶豫選擇拒絕這個人。

這其中的理由很簡單,因為用這點錢他根本就蓋不起來呀。蓋不起來的後果是什麼樣?第一是你的房子出現爛尾和扯皮,第二你到後期只有追加錢。

因此絕大多數工程競標,尤其是國際上的工程競標,其實是很少有什麼“低價中標”的,更合適的叫法,應該叫做“合理低價中標”或者“逼近標底中標”。

“合理低價中標”在國內常見,而“逼近標底中標”則在國際上通用。

同樣是以這棟一百萬的房子為例,在國內的做法通常是設立一個“合理報價區”,比如把八十萬作為最低報價,讓報價在八十萬以下的全部成為廢標,然後你選擇一個人幫你蓋房子。

以上是國內常見的做法,然而國際上通用的做法那又不一樣了,比如同樣是這棟房子你報八十萬,而人家報一百一十萬,你以為你比人家低三十萬就能中標嗎?未必!最後中標的很可能就是人家,因為人家比你更“逼近”標底。

這棟中銀大廈,採用的就是這種遊戲規則,因此林蔚才會有此一說,她是無論任何都想不通,李華勇的信心到底來自何處?

“蓮花,我實話告訴你,我的目標還是放在技術標上,我有信心在技術標上拿到最高分,其他不多奢望吧,至少能彌補資格評審時落後的分數,我這樣說你信嗎?”

“我當然不信,你憑…..”

林蔚剛想跳起來的時候,李華勇再次笑著把她打斷: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不相信,等下我慢慢跟你解釋,不過在我解釋之前你告訴我,你到底準備給我介紹哪家公司呢?”

“你先說。”

“你先說。”

林蔚噘著嘴:“為什麼要我先說?”

李華勇只好哄她:“因為你介紹的這家公司很重要,我如果不瞭解情況的話,那我的很多設想可能落空。”

“那好哦,不過我說了之後,你一定要告訴我喲。”

李華勇靜候下文的時候,林蔚噗嗤一笑:

“你這個笨蛋,我想給你介紹的公司,你現在還猜不到嗎?那就是泉叔家的公司呀。”

“泉叔?就是老,老陸家的?”

“當然!大名鼎鼎的“陸記營造”,你總不會沒聽過吧。”(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