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四章誰把我的標題偷走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離誠鑫直播已經過了三四天了,他的生活又回到了正軌。

每天除了做飯,也就心情好做點配樂,已經進入了養老模式了。

一月份了,雖然南方的天氣,不像北方一樣冰天雪地的,但是還是有點冷,所以誠鑫不能拿著躺椅在涼亭上挺屍。

想了想,看了看,誠鑫就走回了屋子裡。

沒一會,就拿起一把修枝剪出來,然後開始挨著一棵棵盆栽,修剪了起來。

這些盆栽在房子周圍已經栽種了好幾個月了,誠鑫除了時不時給澆點稀釋過的靈液,也沒有精心照料過。

雖然沒有精心照料,可是誠鑫有外掛啊。

有著靈液的加持,這些盆栽可是長得茂盛得很。

把三十多棵盆栽,挨個的修剪了一下,主要是原來造型外的新枝丫。

順便把樹根周圍,因長期澆灌靈液而長得很快的雜草也清理了一下。

就這點盆栽,誠鑫也就花了一個來小時就全部搞定了。

“既然剪刀都找出來了,那順便把果樹苗也給修剪一下把。”

接著誠鑫就朝著後邊的果園去了。

路過種植著草莓的地方,看了看,長勢很好,沒有因為冬天而出現什麼毛病。

看著幾排壟土上種植的草莓,估計翻年過不了幾個月就能吃到草莓了。

草莓這玩意一年四季都有,不過都是大棚出來的。

要是不用大棚,可能要六七月才能吃到。

不過誠鑫老家氣溫回升得比較快,到不了三月份草莓就會開花,五六月份差不多就可以吃了。

不過,等開花之前,誠鑫還得給這地壟上鋪上一層薄膜,不然草莓都長土上了影響美觀。

看了一會,誠鑫就到了就近的葡萄架了。

種下的時候,葡萄苗也就剛超過第一排鋼絲而已,現在都過了第二排鋼絲了,離第三排也不遠了。

不過,因為是冬天,雖然沒有下零下,不過葡萄苗的樹葉還是全部掉光了的,只剩下光禿禿的枝丫了。

尋找了一下,把下邊部分的多餘枝丫給剪掉,不多,也就偶爾有一點。

現在葡萄只需要往上長,不需要多餘的枝丫。

葡萄搞定後,誠鑫就到果樹那邊開始修剪了起來。

雖然才栽種了幾個月,但是這些果樹苗,也乘著冬季來臨之前很長了一截。

最開始種下的時候,最高的也不過和誠鑫齊平而已,而現在,最低的也比誠鑫高。

在十月份左右,應為氣溫下降,加上一些雨水,這些樹苗以為春天來了,還開了萌葉和長了這新枝丫。

誠鑫的目的,就是把這些新的枝丫給剪掉,還有一些壞死的。

不過,也不是每一顆果樹都要修剪得光禿禿的。

畢竟,有些果樹是要他分叉長,而有的就需要他直熘的長。

誠鑫在空閒的時候,也翻越過這事農業資料的,畢竟他想著當個種地的地主不是?

所以,該怎麼修剪,誠鑫還是基本知道的。

就算剪錯了也沒事,反正這明年這些果樹也結不了果,要真事剪錯了,只要在以後留些枝丫,在加點靈液給他催生幾根枝丫出來就是了。

半天多的時間,誠鑫就把著十畝地的果苗全部給修剪完了。

這也是拖樹苗還沒長大的福,要全是成年果樹,累死誠鑫,他三天都不一定能搞定。

望著被自己修剪一番的果樹苗,心裡滿滿的成就感。

不過,明年是不用想水果了,後年看能不能給自己結兩個吧。

像榴蓮,基本要六年才能掛果,誠鑫不奢求他能提前掛果。

只希望,因為靈液的加持,這玩意在這邊,能順利結出好吃的榴蓮來就行。

畢竟,榴蓮喜歡二十度以上的溫度。

而老家雖然也屬於亞熱帶,冬天不下零下,但是最低的時候也只有十度左右,白天可能稍微高一點。

連瓊省那比老家高很多的溫度,榴蓮結果都不行,這比瓊省還低的地方,到底行不行還不一定呢。

不用太過意的糾結,大不了到時候不行,或者不好吃,就給砍了燒火煮飯而已。

回家後,看著廚房的菜,誠鑫都有點感覺吃膩了。

每天要麼白菜,要麼花菜,連蘿蔔都被誠鑫換著花樣弄。

今天白水煮,明天涼拌,後天炒,大後天燉排骨,燉牛肉。

這農村種地也就這樣,菜一出來。那就是不停的吃,經常是這幾樣菜一吃就是幾個月。

賣是賣不掉的,扔了也可惜,況且扔了過後不吃菜了?這山村也不像鎮裡,可以買些反季節蔬菜。

雖然有靈液的加持,誠鑫種的菜都很好吃,營養也好,不過他也想換換口味。

野菜也別想,冬天裡老林子裡也沒有什麼野菜,不過,後山的竹林裡可有著好東西。

冬天嘛,竹林的地下可是有好東西,冬筍。

所以,吃了早飯,誠鑫就帶著面具,拿著錄影裝置開始說了起來。

說完開場白,誠鑫就去了雜物間,扛著鋤頭,揹著揹簍,拍著影片就去了老宅。

這挖冬筍也可以做影片不是?鄉村題材嘛。

“喲呵,哥,你倒是會享受啊,這還有十來度,你都把碳火給烤上了?老爺子沒說你?”

誠鑫一到老宅,就看見鍾濤躺在躺椅上,邊上還有一個鐵盆,裡面正燒著平時燒木頭留下來的木炭。

“說我,說我幹嘛?這又不是我生的,我本來是用被子蓋著的,奶奶怕我冷著了,給我生的。”

“你這揹著扛著的是幹嘛?有活你不找我?我這兩天閒的都快發黴了都,”鍾濤看著誠鑫,又好氣又抱怨到。

“沒啥活,這幾天吃自己種的菜吃膩了,所以,我準備去後山的楠竹林裡挖點冬筍,”誠鑫解釋道。

“挖冬筍啊,行,我也去,等會多挖點,過兩天我回去給媳婦帶點。”

說完,鍾濤就起身,然後在把老爺子幹活的鋤頭扛在肩膀上,接著一隻手接過誠鑫遞過來的錄像機,跟著誠鑫後面拍著就朝著後山而去了。

到了楠竹林,兩人沒有猶豫,直接朝著深處走去。

不用想,連誠鑫都能想到挖冬筍換口味,這些生活在山裡幾十年的老輩們不知道。

這外面一點的林地,可能都被村裡的老頭老太們找了幾遍了。

所以,誠鑫兩兄弟直接走裡面山坡比較陡峭的地方,外面是看都不看的。

看也沒用,經驗沒有上了年紀的老到,說不定看半天都挖不了兩個。

去山坡比較陡峭的地方,這裡來人少,所以好找一點。

到了地點,放下背篼,兩人就開始四處尋找了起來。

現在村裡人少,連竹林裡都堆了厚厚的一層竹葉。

記得小的時候村裡人多,那時候,大的小的,經常都揹著背篼,到這竹林裡撈竹葉回家生火。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整個竹林地面上,都沒有成堆的竹葉,泥土都是露在外面的,不像現在,連地面都看不見。

這就是現在很多農村的現象。

大多數都搬離了老家,要麼去鎮裡,要麼有錢的去縣裡市裡,要麼打工去了。

小時候夏天到田裡抓龍蝦,晚上抓青蛙。

每塊田坎上都是打裡得寸草不生的,去離村子比較近的林子裡找蘑孤,可能地面上都沒有多少樹葉。

而現在呢,田坎上的雜草都長到了腰桿處了,林子裡都是厚厚的樹葉和雜草,還有灌木叢。

小時候晚上出去抓黃鱔,走到別的村,可能會被一群狗在不遠處狂叫,擔心他們衝過來給自己來兩口。

而現在,能有一兩只就不錯了,完全一點害怕的感覺都沒有。

草多了,狗叫少了,人氣也少了,過年也是幾天後就散了。

(插,說得有點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