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舊房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釣了半個下午的魚,蔣非感覺愜意極了。

陽光柔和了下來,灑在水面上熠熠生輝。

蔣非起身收了釣竿,伸了個懶腰,說道:“許哥,江哥,我要回去喂鵪鶉了,你們是一起走還是再釣會兒?”

許海昌看了下自己的魚護,裡面裝著的大部分都是蔣非釣上來的。

“你先回去吧,我再來最後一竿。”許海昌說道。

“我也要再來一竿,剛才那條太小了,我要釣條大的。”江東睿跟著說道。

“行,那我先走了,你們釣完了直接下山回來吃飯啊。”

蔣非回了鵪鶉舍,把鵪鶉蛋一一撿起。

小溪邊,許海昌釣上來一條小草魚,釣竿收回來又拋了出去。

天色還早,還沒到晚飯時間,這麼早回去浪費了,不如再來一竿。

漸漸地,夕陽給山林染上金黃,而後慢慢變紅變紫。

鵪鶉們整整齊齊回來了,母雞和小雞也噠噠噠地跟在蔣非的身後,催著他該開飯了。

蔣非趕緊進倉庫,拎了它們的口糧出來。

鵪鶉們、母雞和小雞在乾飯。

許海昌和江東睿依舊在溪邊釣魚。

夕陽漸漸在西邊隱去。

“真的最後一竿了,釣完這竿,咱們就回去。”許海昌看著江東睿說道。

“好,釣完這竿就回去。”江東睿點點頭,堅定地說道。

兩人又一次把手中的竿拋了出去。

半小時過去……

怎麼天這麼快就黑了呢!

許海昌和江東睿戀戀不捨地收竿了。

要不是想著要在蔣非家裡吃飯,不好意思讓人家等,他們倆還能換個夜光漂再來最後一竿。

吃飽喝足,坐在院子裡喝著茶,吹吹風,疲憊的感覺才湧了上來。

來到白河村的第一天,許海昌和江東睿山上小溪—蔣非家兩點一線來回了兩次,早早回屋躺下睡覺了。

晚上的睡眠質量好,昨天的疲累一掃而空。

兩人吃完早餐,又上山釣了一個上午。

到了下午,許海昌和江東睿終於有了心思,關注一下除了釣魚之外的事情。

許海昌站在院子裡,往左邊看去,可以看到菜園裡的一大片瓜果蔬菜,以及晾曬中的池塘。

得知那一大片菜園都是蔣非家的,許海昌羨慕地說道:“真好,每天都能吃上自家種的青菜。”

“是啊,菜園子就在家旁邊,缺根蔥啥的,油下鍋了跑去摘都來得及。”江東睿同樣羨慕。

許海昌的視線移到池塘上,底部的淤泥還沒曬到開裂,應該是剛開始曬塘。

看到蔣非從屋裡走了出來,他問道:“小非,你準備養魚?”

“嗯,隨便養養,打算養個一兩百條,想吃了就撈。”蔣非說道。

江東睿忽然笑了一下。

蔣非和許海昌同時扭頭看了過去。

江東睿笑道:“我只是想到,要是我們有這麼一個養著魚的池塘,怕是控制不住釣魚的心,等不到它們長大了。”

“哈哈,可能不止自己忍不住去釣,還要喊上各路釣友一起呢。”

許海昌一想也是,哪個釣魚老有了養著魚的池塘,還能忍住不去釣啊。

說不定等不到魚長大,池塘裡就只剩下水了。

哦,可能還有水草。

“講真,你這池塘周邊的環境不錯,要是以前我們去的垂釣園有這風景,我們可能也不會一直野釣了。”

許海昌環視一圈,覺得坐在池塘邊上釣魚,體驗肯定不錯。

“等魚養肥了,到時喊你們過來釣魚。”蔣非笑著說道。

“好啊,提前說一聲謝謝了,到時我們再過來叨擾。”

許海昌說著,目光還停留在池塘上,這環境,用來開個垂釣園多好啊。

可惜位置有些偏,離城市遠了點。

垂釣園開在這裡吸引不來釣魚老。

站在院子裡說了會話,吃了兩個桃子,蔣非帶他們到村子裡隨便轉了轉。

“咦,你們這還有這種老房子啊,很有特色。”

江東睿站在一座有些破舊的房屋面前。

“以前的房子都是這樣的,現在村裡找不到幾個完整的了,大多拆了建樓房去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眼前的房子是單層的堂橫屋建築,蔣非家的老宅也是這種,客家大屋的標準屋型—上五下五。

上五下五是指上下兩進各有五間房。

屋頂是瓦片蓋成的,房子有上廳和下廳,中間則是天井。

上廳、下廳兩側各有兩間廂房。

廚房、豬牛圈則在房屋的左右兩側。

上下廳完整地分開,上廳代表陽,下廳代表陰。

因此只有在上廳才能擺設神壇,神壇上安放列祖列宗的靈位牌,神壇前有一八仙桌,上放香火盆。

下廳一般用來做飯廳和客廳。

天井是指宅院中房與房之間或房與圍牆之間所圍成的露天空地。

中間方形的大天井,用於盛水和採光,也給整個建築留下一片自然的空間。

有月亮的晚上,醒來上廁所都不需要開燈,因為月光從天井照射進來,能把周圍一片照亮。

以前蔣非一家還住在老宅時,他爺爺奶奶在天井裡種了好些花。

每天一進大門就能看到開著的各種花兒,看著賞心悅目。

天井也是下雨時排放雨水的地方。

下大雨的時候,雨水就從天井四邊的屋簷上流下來,連成一串落在地上,滴滴答答。

天井的牆根下有一條陰溝,可以把雨水快速排出去。

那條陰溝很長,從天井一直到家門口的出水口。

所以不管下多大的雨,天井的雨水永遠不會溢位來。

蔣非家的老宅用的還是泥土磚,後面才刷了白牆。

後來流行建造樓房,用起了紅磚,村裡的這種老舊房屋便漸漸少了,好多拆了,重新建新房的。

……

在村裡轉了轉,蔣非帶他們回來了,處理前兩天撿的田螺和這兩天的魚獲。

許海昌拿著老虎鉗子剪掉田螺的尾巴。

江東睿在殺魚去內臟。

他只挑大條的來,小條的不需要處理,洗乾淨裹上麵粉直接油炸就行。

蔣非到菜園子的角落摘了一小把薄荷。

晚上,田螺和魚成了餐桌上的美食。

薄荷炒田螺、油炸小魚、鯽魚豆腐湯、燉草魚,再炒了一碟青菜,大家都吃得很過癮。

夏天每個不下雨的晚上,坐在院子裡吹風、喝茶、嘮嗑、看星星看月亮,基本是每一家的保留項目。

喜歡野釣的人大多喜歡親近大自然,這樣的生活,許海昌和江東睿很是喜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