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遊玩、跳廣場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早餐,早歺。”

星星聽了爸爸的簡單解釋,一邊念著一邊往前走。

蔣非隨便選了一間飯店,帶著媽媽和女兒走了進去。

“你們想吃什麼?”

他拿過桌上的選單給媽媽,又指著牆上掛著的圖片說道:“星星,你看圖選。”

“要一份浮水大鯇丸,其它的你們點。”陳小梅看著選單說道。

“我想吃釀蛋角。”星星指著圖片說道。

“行,安排。”

蔣非看了看選單:“再來個苦筍煲,炒一個青菜。”

點完菜,三人說了會下午去看茶田的事,服務員很快端了菜過來。

第一道菜是浮水大鯇丸,白色的魚丸飄浮在湯裡,點綴著翠綠的蔥花。

陳小梅看了眼睛一亮。

她喜歡吃鯇丸,可做起來太麻煩了,平時基本不會去做來吃。

鯇丸,就是用鯇魚做成的丸子。

將鯇魚洗淨、刮鱗、去頭、去尾,皮朝下放桉板上,用刀背剁軟,刮出魚肉,剔去魚刺,廢去魚皮。

在魚肉中兌入用蔥花和薑末泡過的蔥姜水,再剁成泥狀,放置碗中。

用三支快子順一個方向攪動,邊攪邊加水,再放入豬油、蛋清和鹽,繼續攪拌,至發亮有粘性成為魚茸時為止。

然後鍋內放涼水,手掌握住魚茸,一邊擠一邊用湯匙舀成一個個如荔枝大小的肉球,投入冷水鍋中,上火燒煮。

做起來費時費力,還要技術好才能做得好。

陳小梅夾起一個鯇丸放入嘴裡,入口軟滑,嚼起來有彈性,味道鮮美。

再舀起一勺魚丸湯喝下,帶著澹澹的胡椒味,又鮮又甜。

陳小梅滿足地說道:“丸子好吃,湯好喝,一吃就知道是純手打的。”

蔣非和星星吃著點頭。

吃了兩個丸子,苦筍煲和釀蛋角也端上來了。

釀蛋角,也叫做釀蛋餃,被稱為客家“餃子”。

蛋餃的餡主要是五花肉,可以根據喜好往里加香孤、胡蘿蔔、乾貝、馬蹄等。

釀的時候先把攪打好的雞蛋液少量倒入油鍋中。

等雞蛋皮成形後放入剁好的餡料。

然後快速、輕柔地將餡料裹成角狀。

要趕在蛋皮熟之前合攏粘合,但又不能太早,否則蛋皮會破,漏底了。

此時的蛋餃還是外熟內生的,煎到兩面金黃後,剷起放入砂鍋中煲上幾分鐘。

“我要吃蛋角。”

星星看到釀蛋角上桌了,趕緊嚥下丸子,夾了一個放到碗裡。

從外頭看,蛋角是一個完整的荷包蛋形狀,金黃誘人,看著像金元寶。

她一口咬下去,香香軟軟的雞蛋皮,裡面是彈韌嚼勁十足的內餡。

她大口大口地吃。

“星星,要不要嚐嚐苦筍煲?”

蔣非先嚐了一塊,苦筍煲裡的筍子基本不苦。

“不要~”星星搖了搖頭。

苦筍又名甘筍、涼筍,甘中帶苦,苦中帶甜。

苦筍焯過水,苦味澹了很多,加了豬腳腕肉和酸菜一起燜煲。

吃起來苦鮮可口,滑爽質嫩。

星星有一次吃到了很苦的苦筍煲,之後就不願意嘗試去吃了。

“那你多吃點鯇丸和蛋角。”蔣非對女兒說道。

吃飽喝足,蔣非開車載媽媽和女兒去茶田。

車裡開著空調,放著舒緩的輕音樂。

星星抱著iPad看了會兒電影,把頭枕在奶奶腿上,很快睡著了。

一路睡到茶田景區,蔣非叫醒女兒。

星星揉著眼睛,迷迷濛濛地跟著奶奶和爸爸走了一段。

睡意漸散,她慢慢才注意到了身邊的景色。

不管往哪邊看,映入眼簾的都是綠色的茶田。

無論走到哪一個角落,都可以聞到茶田裡飄來的清香味道。

“媽,星星,你們站那兒,我來拍一張。”

蔣非拍了幾張人物照,又拍了幾張風景照。

層層疊疊、青翠欲滴的生態茶田,宛如一根根翡翠項鍊,一望無際。

茶田坐落在半山腰上,跟山形成階梯狀的走勢。

從下往上看,只能看見一片碧綠和藍天白雲相接,彷彿沒有盡頭。

橫看則是一排排“茶葉的長廊”,一樣是蜿蜒曲折,沒有盡頭。

向下看,則又是一片藍綠相接,遠處的山和更遠處的天空連成一片。

這樣滿眼的綠色,是跟村子群山環繞的綠意不一樣的美麗風景。

在茶田遊玩到六點鐘,三人在附近隨便找了間飯店,吃了個晚飯。

最初養殖的那一萬多只鵪鶉,蔣非也託張曉莉三人給它們餵食了。

他不用在傍晚急著回去喂它們。

慢悠悠吃過晚飯。

蔣非看著不太捨得回去的女兒說道:“走吧,回去了,等你放暑假再一起出來玩。”

“爸爸,我什麼時候放暑假呀?”星星期待地問道。

“再上一個星期學就放暑假了。”蔣非答道。

“又可以放暑假咯,好開心啊。”

星星揚起笑臉:“我要做好多好多冰棒,請白露姐姐、雷子哥哥他們一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每天都要吃一根冰棒,不,要吃兩根!”

“我要去山上摘很多很多捻子,去小溪裡摸魚抓螃蟹,還有摸田螺……”

上了車,星星的暑假計劃還沒說完,一直絮絮叨叨地說著。

說著說著,星星的聲音越來越小。

蔣非從後視鏡裡瞧了一眼,女兒數著暑假要做的事情,成功把自己數睡了。

幾分鐘的功夫,星星又枕在奶奶的腿上睡著了。

……

回到村裡,路過村委會旁邊的廣場。

廣場上很熱鬧。

從裝上燈光,砌了石桌石凳,有了乒乓球桌之後,廣場上每個天氣好的晚上都很熱鬧。

但蔣非發現今晚的熱鬧跟往常不太一樣,她們在跳廣場舞。

他放慢了速度,往車窗外看去,很多熟悉的面孔。

程大娘、齊春花、鄭丹樂、陳秀珍等都在。

站在最前面領跳的不是村子裡的人,看樣子是過來玩的遊客。

隊伍裡還有幾個跳得很好的,明顯跟其他人不是一個水平,也是過來玩的遊客。

“媽,你要不要下去跳?”蔣非轉頭問道。

“嗯,你停一下。”陳小梅說道。

媽媽下了車,蔣非載著睡了一路的女兒回到家。

停好車,他剛準備把女兒抱下來。

星星睜開眼睛,迷湖地問道:“我這是在哪兒?”

“在家裡,我們到家了。”蔣非笑了笑,伸手拉女兒下車。

“奶奶呢?”星星左右一看,又探頭進車裡看了一眼,都沒見著人。

“廣場上有跳廣場舞的,你奶奶下去跳舞了。”蔣非說道。

“跳廣場舞?”

星星轉身就往院子外面跑去:“我也要跳廣場舞,爸爸,我去找奶奶。”

“別跑,慢著點走,外面黑,注意安全。”

蔣非話音未落,星星已經跑到院子外面了。

“我像只魚兒在你的荷塘

只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遊過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隔著一段距離,星星就聽到了音樂。

她加快速度跑過去一看,廣場上可多小夥伴在跳廣場舞了。

大人們在前面跳,雷子、白露、阿曉等小朋友在後面跟著跳。

“咦,這位小朋友跳得很好,動作標準,記得也快。”

教大家跳舞的那位遊客驚訝地看著白露。

白露甜甜地笑道:“都是張奶奶你教得好。”

“白露,你好好學。”

齊春花拍了拍孫女的肩膀:“奶奶的記憶力不行了,得靠你了啊。”

“沒問題,奶奶,我都記住了,我教你。”白露自信地說道。

“時間不早了,我再帶大家跳一遍。”

領跳廣場舞的遊客說道:“沒學會的明天繼續,時間還是七點半。”

“學得慢沒關係的,一小節一小節地學,總能學會的,不著急哈。”

“剪一段時光緩緩流淌

流進了月色中微微盪漾……”

音樂響起,大家又跟著跳了一遍。

跳完,大家紛紛向領跳道謝:“謝謝張姐教我們跳。”

“麻煩張姐了。”

“不客氣,不客氣,教你們跳,我也很開心。”張紅笑道。

張紅跟她們聊了幾句,喊上在乒乓球桌前圍觀的老伴兒。

兩人說著話,觀賞著夜色下的村景,往民宿走去。

快九點了,齊春花、鄭丹樂、陳秀珍還不願回去,待在廣場上繼續記著動作。

放幾個月前,她們會覺得跳廣場舞這個事離自己很遙遠。

不曾想村裡建了六七年都沒有用過的廣場,一下子建設了起來。

她們居然也可以熱熱鬧鬧地跳起廣場舞來了。

第一次跳廣場舞,她們都覺得很新奇,有些激動,有些興奮。

“白露,你幫我看看這個動作對不對?”

“白露,這個動作後面是什麼來著?”

“白露,……”

齊春花、鄭丹樂幾人圍著白露問了又問,讓想湊前去跟她說幾句的星星都擠不進去。

“春花,白露,該回去了。”

打乒乓球的白川豪本來還等著老婆孫女來喊自己回去的。

結果左等右等,又打了一陣,過來一看,她們還在學得起勁呢。

“是該回去了,我們走了。”

“我們也走了。”

蔣非坐在客廳裡逗兩隻小貓,聽到院子門開啟的聲音。

“喵~喵~”

小貓聽到了熟悉的腳步聲,蹭地跑到門口去迎接。

“奶牛,奶虎,抱一個。”

星星看到兩隻的身影,跑過去彎腰抱起,一手一個,低頭在它們的腦門上各親了一口。

“媽,你們學到這麼晚啊?感覺怎麼樣?”蔣非看了下時間,已經九點半了。

平時這個點,她們已經躺床上睡覺去了。

“第一次學,我們記動作又慢,就多學了會。”

陳小梅笑道:“感覺很不錯,我看大家都喜歡。”

“我也喜歡。”

星星抱著奶奶的手臂,說道:“以後我陪你一塊跳。”

“好,一起跳。”

陳小梅拉著孫女去浴室:“快去沖涼,我給你拿睡衣,今天回來晚了。”

……

蔣非早上提了魚飼料和一大堆菜葉子去魚塘餵魚。

黑麥草收割完了之後,這些魚兒的青料也沒有斷過。

王雲、李家夢幾人在打理瓜果蔬菜時,會把青菜的老葉子、黃葉子摘下來。

李家夢和鍾童下班回家要經過這邊,會順路背過來,扔進魚塘裡。

看著魚兒吃完飼料和菜葉子,蔣非又拿了雞罩和撈網來抓魚。

魚塘裡的草魚數量比其它種類的魚兒多不少。

蔣非撈上草魚的次數最多。

這次又撈到了草魚,大概四斤的樣子。

魚塘裡的草魚大多在三斤半到四斤半之間。

“小非,魚都長多大了?”汪來鴻問道。

他和馬毅、季展霖走了過來。

他們三人過來釣魚的,沒有把車子停到村裡專門建的停車場去。

而是停在蔣非車子的旁邊。

從這裡過去野釣比較近,車子的停放,他們早跟蔣非說好了的。

汪來鴻從車上下來就看到了蔣非站在塘邊的身影。

他沒忍住走了過來。

第一次在蔣非的魚塘裡釣了魚,嘗過了它的鮮美味道。

汪來鴻一直惦記在心。

偶爾蔣非撈了魚也會送他一兩條,但就跟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一下子吃完了。

過後回味起來,只想再來幾條。

馬毅和季展霖也是,都嘗過它們的味道,除了惦記,還是惦記。

“草魚大的有四斤半左右,小的只有三斤半。”

蔣非指指一旁的雞罩和撈網,說道:“馬哥,汪哥,季哥,來一條啊,你們自己撈。”

馬毅、汪來鴻、季展霖看著水桶裡的那條草魚,兩眼放光。

這對他們的誘惑太大了。

他們忍不住不下手。

“小非,你上次問了我很多關於垂釣園的事情,是準備開垂釣園嗎?”

汪來鴻撈著魚,忽然想起這茬。

“嗯,有這個想法。”

蔣非看著他們說道:“馬哥,汪哥,你們開垂釣園有經驗,要不給我合計合計?”

“行啊,你先說說計劃。”汪來鴻一聽,立馬來精神了。

盼了這麼久,他終於要盼到蔣非對外出售這些魚兒了。

只是他沒有想到,蔣非是打算開垂釣園的。

蔣非抬頭看了看太陽,看了看周邊的環境。

他邀請三人到家裡聊。

本來天大地大,釣魚最大的馬毅、汪來鴻和季展霖,把釣魚往後排了排。

還是幫蔣非搞定垂釣園比較重要。

只要一想到魚塘裡的魚兒可以垂釣,他們開心到飛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