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會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衛東擺擺手,不能讓馬軍繼續拍下去了,不然他很有可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馬軍也知道過猶不及,雖然拍李衛東的馬屁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妥,有多少想要這個機會而不得呢!

現在他算是看清楚了,跟著李衛東不僅可以喝湯,還能有肉吃,哪怕他能感覺到李衛東對他的信任並沒有對陳谷那幫人深。

他們是李衛東的嫡系,不僅有商業的合作關係,還有一分江湖的兄弟情誼,就算是犯點錯誤,也是內部矛盾,罵兩句,踹兩腳就沒事了。

但是他不行,若是出點事,不聽李衛東招呼,很有可能就要被架空了。

而這次改革就是一個明顯的訊號,他兼任的總經理已經給了別人,若是他出點什麼問題,被架空太容易了,只需要李衛東一句話就可以。

回首這段時間創業的日子,馬軍深知房地產市場的水很深,唯有現金流才是王道,背靠大山才有前途。

比如,當初他的合作伙伴張潘,他倆是同一天,同一時間見的李衛東,但不知道什麼原因,李衛東選擇了和他馬軍合作。

而張潘幾乎是和他同時創業,但時間過去了七八年,萬弘地產已經在國內屬於頭部企業,在全國有幾十個專案。

而張潘經營的地產公司,卻只有七八個小樓盤,兩者壓根就不是一個數量級,若沒有特殊情況,這兩者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前段時間,他還在市裡舉辦的房地產行業會議上碰面了,只不過馬軍坐在最前排,而張潘只能坐在會議室的一個角落裡。

會議結束後,與會的眾人都紛紛地給他遞名片,尋求以後的合作機會,張潘卻只能是遞名片的那波人。

會議之後,兩人還找了一個小酒館喝了兩杯,兩人喝了不少,也說了不少。

張潘一個勁的羨慕馬軍有這麼好的運氣,能夠被李衛東看中,在那個年代,敢拿出幾個億投資做生意的,絕對不是一般人。

而這個人還偏偏選中了馬軍,為什麼就對他張潘愛答不理,張潘問他為什麼,馬軍想了半天也答不出來。

其實到現在他也沒有想出來,李衛東到底看中他什麼,若說會做生意,懂得人情世故,張潘不比他差,甚至還要聰明一些。

這些雖然馬軍雖然沒有想明白,但是他卻想明白了一個問題,自己想要擺脫的關係,卻是很多求之不得的!

在曾經有段時間,馬軍對李衛東的身家,尤其是國外的身家瞭解的還不深的時候,他甚至設想過多種辦法,想要擺脫李衛東對公司的控制和影響!

甚至還天真的想要藉助外力,結實了一些自認為在中國商界有影響力的人物,甚至想要引入外來資本稀釋李衛東的股份。

馬軍作為一個傳統的中國人,傳統思維對他影響很深。

在他的潛在認知裡,創始人就應該是說的算的,哪怕不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我把公司發展起來,我說的還不算?

以前李衛東不管事,只是口頭上說一說,指個方向,剩餘的事情全是他來處理,這種感覺還是不錯的。

但是隨著公司越來越大,管理也越來越規範,李衛東派駐在公司的董事,手伸的也越來越長,對很多事情都會過問。

尤其是涉及到資金流向的事情,甚至在有些時間比較緊迫的時候,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走流程,評估風險,在馬軍看來這些流程大大降低了公司的執行效率。

這個時候馬軍就矛盾了,一方面想成為李衛東,完全信任可以讓他放手去做的人,比如陳谷一樣;另一方面又希望李衛東什麼都不要管。

所以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都在這個時候出來了,只是李衛東身上的事情發生的太快,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公司改革來了,企業現代化改革,馬軍的理解非常直接而且到位,所謂的改革就是把西方的那一套商業文化邏輯利用起來。

公司的執行層,戰略層和權力層的分離,總經理或者CEO<董事會<股東會,並在這個權力鏈上孕育出一套管理體制。

說白了,就是李衛東想要行使他的權力,要從這三個層面管理控制公司,最終的目的就是約束他們這些合作的創始人。

作為大股東,李衛東這麼做無可厚非,一旦企業做大做強,貪婪和慾望也會被放大,靠所謂的江湖義氣,或者個人聲譽,都不靠譜。

現在李衛東要做的就是在出事之前,在這些人的貪婪和慾望被釋放之前,把他們徹底且堅決地關在籠子裡。

從後面的實施過程中,馬軍看出李衛東的決心很大。

所以馬軍沒有那個膽子硬碰硬,更是在和張潘的一頓小酌中,讓那顆躁動不安的心靜下來了,開始學會認清現實。

所以現在見到李衛東,原來的那些有的沒的想法都已經消失不見,而是變成了對李衛東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雖然這些話有拍馬屁的嫌疑和事實,但卻都是發自肺腑!

沒有李衛東,不能說他不可能成功,但至少不會這麼順利,頂天了和張潘一樣,甚至不如他混的好。

背靠大樹好乘涼,何況這棵大樹還是世界首富,多說幾句阿諛奉承的話,並不丟人。

李衛東對於這個掌舵和水手的提法,雖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比較認可的,畢竟這是他的優勢。

老天給了他一個巨大的金手指,往哪個方向指,哪裡就是風口。

“老馬這話說的太過了啊,我可不是什麼掌舵的,頂多算是一個搶跑的,掌握方向的是咱們遇到的百年未有的歷史機遇!”李衛東還是謙虛的說了句正確的廢話。

“所以咱們要抓住這個歷史機遇,能劃多快就劃多快,能劃多遠就劃多遠,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力氣,不然等大家都醒悟了,就沒我們的機會了!”李衛東又補充了一句。

馬軍鼓掌大聲叫好,眾人也都紛紛鼓掌叫好,好像真的聽到了真知灼見,金玉良言一般。

李衛東擺擺手,然後又繼續和其他人寒暄,沒有談工作,只聊家常,雖然李衛東也想儘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把所有的人都照顧到,但是人太多,也不可能和每個人都說兩句。

正聊著的時候,房門被敲響了,豆餅起身,對李衛東解釋道:“我讓酒店給幾個孩子做了點夜宵,估計是送夜宵的!”

丁原從貓眼裡看了一眼,然後開啟房門讓送宵夜的進來。

眾人看到這個情況,知道該告辭離開了,不然就打擾到老闆了,於是紛紛起身和李衛東告別。

李衛東也沒有挽留,而是說道:“今天的時間比較晚了,我就不留大家了,這樣吧,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明天晚上找個地方,大家一起喝兩杯!

“一來感謝大家對公司做出的貢獻,二來嘛,我們可以坐下來聊一聊,交流一下感情,希望大家都能來參加!”

李衛東的話得到了強烈的反應,眾人高興的應著,紛紛表示,一定按時參加。

送走這些人,房間裡只有劉大春,豆餅和羅嘉良這些前任跟班,此時夜宵也已經擺到餐桌上,李衛紅帶著幾個孩子已經開吃了。

他們起飛之前雖然在機場吃過晚餐,但是畢竟過去了好幾個小時,尤其是孩子們活動量大消化快,幾個大的已經餓的不行了。

李衛東坐在會客室,端著茶杯,慢慢的喝著,對於他這個年齡,吃兩頓晚飯,只能給他身體的各個器官增加負擔,其他的一點益處都沒有。

“董事長,您吩咐的那部電視劇,快要殺青了,拍攝的地方就在這附近,要不您給我們指導一下?”羅嘉良看李衛東的心情挺好,就大著膽子說道。

“什麼電視劇?”李衛東有些疑惑,不過很快就想起來了,他倒是沒有想到,從他提議到現在也就半年,這麼快殺青!

於是說道:“這麼快,不會是你們港臺那邊弄的那些粗製濫造的片子吧,要是那種東西,趁早給我停了,瞎浪費錢!”

李衛東有擔心的理由,港島那種拍一集播一集的習慣,為了趕進度,很多情節處理的很粗糙。

羅嘉良有些急了,連忙說道:“不是的,董事長,其實這部片子很好拍,大部分的場景都在四合院裡,而且為了加快拍攝速度,我們分了好幾個組進行拍攝!”

“還有這部戲不僅導演的水平高,我們還請了很多水平很高的導演監製,還有很多有名氣的演員,質量肯定沒有問題!”

為了拍好李衛東提議的這部電視劇,羅嘉良把臨時辦公室放在劇組了,沒事的時候就會過去看兩眼,弄的整個製作團隊都很緊張,拍的也很仔細認真。

羅嘉良在這個行業幹了這麼多年,雖然讓他當導演拍片子不一定能拍好,但是看片子挑毛病,肯定輕車熟路。

至少從目前初步剪好的片子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現在老闆質疑他,羅嘉良自然不能認了,總要解釋兩句。

“這麼有自信?”李衛東看著急赤白臉的羅嘉良笑著問道。

對於影視娛樂這種小打小鬧,甚至充滿各種誘惑的行業,李衛東已經不太關注了,或者不想再關注,人總是要長記性的。

“必須的,很多劇情拍攝的過程中我都看了,很多演員都是話劇團的老戲骨,飆戲的場面,真是絕了,要不是人家不願意,我都想把他們簽到公司了!”羅嘉良很有信心。

“行,有時間我會去的!”李衛東點點頭說道,至於什麼時候有時間,那就不好說了。

“太好了,隨時恭迎董事長大駕!”羅嘉良高興的說著。

“別貧了,你們也都散了吧,該幹嘛幹嘛去!”李衛東揮揮手,把這三人也趕走了。

第二天一早,豆餅開著車帶著一幫保姆、保鏢、導遊,甚至還有兩個醫護人員來到酒店,把李衛紅和幾個孩子帶走,開始滿京城的熘達。

李衛東也出發去了工商聯開會。

工商聯的會議開的並不太隆重,連會議常見的標題都沒有,這就註定了這是一個內部會議,不會對外公佈,更不會有媒體。

看到這個情況,李衛東就放心了,至少在說話的時候不用那麼小心,處處提防被別人斷章取義。

雖然說會議並不隆重,但畢竟也是一次主席會議,會場的佈置和座位也都比較正式,一個大大的圓桌,上面放著名牌,誰坐哪兒絕對不能出差錯。

與一幫子五六十歲,甚至七八十歲的老年人相比,三十多歲的李衛東明顯屬於年輕人,無論是按資排輩,還是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李衛東都只能陪坐末席。

李衛東被工作人員引到會議室的時候,整個會議室裡只坐了四五個人,相比於二十多個座位,李衛東屬於早到了。

來到自己的名牌前,先和幾位已經到的“同事”微微一笑算是打過招呼,坐了下去。

陸陸續續,幾分鐘內,該來的都來了,大家小聲的交談,至於剩餘的應該就是請假不來參加的,畢竟對於他們這個高齡人群,生病請假太正常了,甚至有些常年在醫院住著。

李衛東看了一下,這次來參加會議的差不多有二十位,這算是一個比較龐大的群體了,若是這個時候扔一顆手榴彈,造成的影響應該不小。

李衛東正想著,會議室外邊傳來一陣腳步聲,一位滿頭銀髮的老者邁著顫顫巍巍的步伐走了進來,不過精神還很矍鑠。

老者的到來,與會的眾人全部起立歡迎,這是工商聯的現任領導,從建國起就開始在工商聯工作的老人。

“各位同仁上午好,都請坐!”老者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微笑著說了一聲。

等他坐下之後,其餘的人才坐下。

等眾人坐下之後,老者才慢條斯理,現在微笑的說道:“首先給大家說句抱歉,辛苦大家在百忙之中來開個交流會!”

與會的眾人連說不敢,或者應該的等客套話,以客套話對客套話,理所當然。

老者還是微笑的點點頭,隨後拿出一份檔案,繼續說道:“這是中、國辦給工商聯發的函,領導們想要在下月中旬的時候,抽出時間聽取工商聯及有關部門對中西部地區開發的建議和意見,我念給大家聽一聽!”

老者的聲音緩慢但洪亮,把檔案的內容一字不落清晰的傳遞給與會的眾人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們組織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想要聽一聽大家對這件事有什麼意見或建議,我們歸類彙總後給領導們彙報,請大家暢所欲言!”

老者說完之後,挨個地看著眾人,最後目光停留在李衛東的身上,笑著說道:“衛東同志,年輕人思路開拓,想法多,好主意也多,你先說說,讓大家聽聽?”

雖然這話是徵求意見的語氣,但是話裡的意思可沒有給李衛東討價還價的餘地。

不過這話還是讓李衛東有些懵,當懵的不只是李衛東,在座的似乎都很懵。

按照會議規矩,發言是有順序的,一把手讓大家發言的時候,首先發言的一定是二把手,而不是讓思路開拓的年輕人先發言。

李衛東感受到了不同的目光,這是要搞什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