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 發展壯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其實股權激勵這種事情,在以國有企業為主的國內並多見,也沒有政策支援。

若是真有這種政策,這些國企的高管可以對自己進行股權激勵,這將會多麼刺激的一件事情。

畢竟對於國有企業的老闆是國家,而高管卻有著比老闆更大的權力,誰不想激勵一下自己。

所以這種情況必然會存在著一些不法的行為,這也是國內對股權激勵政策沒有落地的主要原因。

目前為止,也只有小部分民營企業主,為了公司的發展、為了自己的利益,拉攏公司的高管和一些重要崗位的員工。

透過這種方法,把打工者變成合夥人,寄希望於合夥人能夠給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

當然這種激勵雖然在國內並不流行,或者說沒有法律法規的支援,很多人不敢做。

但是在國外卻有相當成熟的經驗,李衛東聘請的諮詢公司,自然能夠結合公司情況,做出一份符合實際的股權激勵方桉。

按照現在的情況,李衛東給這些高管的待遇已經相當不錯,並不必須要有股權激勵。

但是正因為如此,員工的待遇已經很高,若是還單純的以增加薪資的形式激勵員工,效果肯定會大大折扣。

與其如此,不如增加一部分股權激勵,不僅能夠為公司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還能夠透過這些股權的限制約束管理他們。

這些股票想要行權,肯定不會隨隨便便、簡簡單單,必然會有很多條條框框的約束。

比如工作年限,公司績效,想要達到這些,這些高管就必須要穩下身心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利潤。

而且除了拉攏人才創造利潤,還可以改變公司的股權結構。

畢竟現在新盛控股的股東比較另類,差不多算是李衛東的個人獨資企業。

其實新盛控股在成立之初就面臨著股權的問題,不過那時候各種制度法律不健全,很多事情湊合著來。

但是現在公司法逐步健全,各種有關於企業的法律也在一步步完善,以前可以做的事情,以後可能就不行了。

現在引入更多的公司股東,哪怕是很微小的股東,也能在法律層面改變新盛控股公司的性質。

當然讓李衛東下定決心去這麼幹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上輩子遇見的那些大公司的情況,對他也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最典型的就是華為,雖然員工持有的股票是屬於閹割版的——只有分紅權而無投票權。

但是不得不承認,這家公司對員工的吸引力在國內絕對名列前茅。

能夠超過他的,估計也只有職場的盡頭——體制。

至於體制內人員超過華為的原因,也不是實實在在的收入,反而是虛無縹緲的穩定和所謂的體面,若是想要安穩一輩子倒是不錯的選擇。

雖然後世有很多大V在網上發酸,拿華為和某水果對比,談什麼人均創造價值,談什麼加班加點也只能是水果的幾分之一,等等諸如此類。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可否認這是一家偉大的公司,至少在華為工作的員工能夠為家人創造一份體面的生活。

而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股權激勵,可以好不誇張地說,這是一家股權激勵做的最好的公司。

而且在世界範圍之內也很難找到一家資產如此龐大的公司,卻完全屬於某一個人,這太理想化。

雖然李衛東現在不必引入什麼戰略合作者,但是一家只有一個股東的公司,在制度上必然有其缺陷。

現在李衛東利用股權激勵,把這個缺陷抹平,也算是一舉數得。

兩人又說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鄭思京臉上帶著又驚喜又糾結的表情,離開了李衛東的辦公室。

這是他頭一次聽說公司要搞股權激勵,甚至麥肯錫已經給李衛東出過一版方桉。

從這種情況來說,似乎李衛東搞股權激勵的決心並不太大,不然也不會把保密工作做得這麼好。

不過現在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也就表明李衛東肯定做這件事情了。

對於入股李衛東的公司,鄭思京包括鄒毅這些高管不是沒有想過,只是隨著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這種想法也就越來越渺茫。

現在李衛東卻又告訴他們,要搞股權激勵,雖然股份不白給,但是對於他們這些沒有辭職想法的人,絕對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立業,總得有屬於自己的東西,單純的打工怎麼能算是立業。

此時鄭思京突然想起來,剛才進入李衛東辦公室的時候碰到的鄒毅,怪不得他當時那麼高興。

當然,鄭思京不可能知道,鄒毅高興不是因為股權激勵。

鄭思京離開,陳軍沒有馬上請接下來跟李衛東匯報工作的民生銀行行長李時輝進來。

而是起身給李衛東添了一杯茶,想要確定李衛東的狀態。

畢竟已經跟兩位副總談了這麼長時間,談的事情也比較重要,很耗費心神也該休息一下了。

“現在幾點了?”李衛東閉著眼睛靠在老闆椅上,聽到倒水的聲音,就輕聲的問道。

“11:05!”陳軍同樣輕聲答道。

“哦,時間過得這麼快!”李衛東看似無意的感嘆了一句,眼睛仍然閉著,好像很累一般。

“董事長,要不我通知李行長,讓他下午再過來?”陳軍看出李衛東的疲憊,輕聲的問道。

“不用!”李衛東睜開眼睛輕搖了一下頭,繼續說道:“讓他過來吧!”

“好的,他在旁邊的休息室,我馬上請他過來!”陳軍聽到李衛東的吩咐,立馬回覆道。

對李衛東的行程他可以建議,但李衛東吩咐的事情,沒有商量的餘地。

陳軍沒用辦公室裡的電話通知李時輝過來,而是走過去通知他,這樣也可以讓李衛東多清靜一會。

不過休息室就在隔壁,哪怕陳軍再拖延時間,也不會太久。

兩分鍾之後,陳軍走進辦公室,然後用了一個請的手勢,把後面的李時輝請進辦公室。

李衛東聽到動靜,睜開眼睛,然後起身走了過去,滿臉的笑容,絲毫的看不出剛才的疲憊。

李時輝進門,正好看到李衛東起身,就連忙快走了幾步,滿臉笑意的說道:“董事長您好!”

李衛東和李時輝握了握手,微笑著說道:“幾天不見,看你這紅光滿面的,一定是給我帶來好消息了!”

“哈哈,董事長火眼金睛,我臉皮這麼厚,藏得這麼深,這都被您看出來了!”李時輝自嘲的笑著說道。

李時輝隨著年齡的增大,而且事業蒸蒸日上,日子好了,身體也越來越圓潤,笑起來和個彌勒佛似的。

臉皮自然不薄,一看就是有福相的人,這樣的人當銀行行長,自然最合適不過。

“我就喜歡聽好消息,來,坐下,一邊喝茶一邊說!”李衛東指著旁邊的茶几和沙發說道。

剛才他聽鄒毅和鄭思京匯報工作,都是坐在辦公桌前,現在卻坐在休息的沙發上。

從這點也可以看出李衛東的心態變化,有些事情喝著茶就可以辦了,有些事情就得需要正兒八經的面對。

李衛東坐下之後,沒有著急說話,反而是在茶几上擺弄起茶具,泡起茶來了。

這是李衛東平時放鬆的一種方式,他喜歡喝茶,也喜歡自己泡茶,對泡茶也有幾分心得。

過了一會兒,茶衝好了!

李衛東拿起茶壺,給兩人分別倒了一杯,並把其中一杯端起來遞給李時輝。

李時輝連忙半彎著要站了起來,雙手恭敬接過李衛東遞的茶杯,並連聲道謝。

李時輝端著茶,恭敬而又受寵若驚的說道:“好久沒有喝到董事長親自泡的茶了。”

李衛東笑了笑說道:“嚐嚐味道怎麼樣,茶葉不錯,但我這手藝估計也就只能這樣了!”

李時輝沒有直接恭維,而是輕輕的喝了一口,細細品了一下,感嘆的說道:“真香,這手藝要說不好,那我平時喝的就只能算是泔水了!”

這才是拍馬屁的正確打開方式,不能沒喝就直接拍馬屁,那就顯得太過刻意了。

“那是茶葉好,既然好喝,一會帶點回去!”李衛東露出自得的笑容,但仍略顯謙虛的說道。

“那我就卻之不恭了!”李時輝沒有矯情,茶葉好不好先不說,關鍵是要看誰給的。

老闆給你茶葉,是對你的器重,說明你還有值得拉攏的地方。

李衛東點頭,然後說道:“說說吧,都有什麼好消息!”

李時輝知道敘舊拉感情的時間過去了,下面該說正事了,趕忙把茶杯放到茶几上,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裡拿出幾份檔案。

“董事長,主要是您彙報一下收購泰國亨華銀行的事情!”

“現在的談判已經接近尾聲,現在也達成了一致意見,我們出資九十三億港元收購他們100%的股份!”

“收購完成之後,亨華銀行的資產全部併入民生銀行泰國分行,新的銀行將會成為泰國排名第四的銀行!”

亞洲金融風暴最先開始的地方就是泰國,所以泰國遭受的重創比較大,整個金融體系基本上已經崩潰。

很多的泰國銀行瀕臨破產,苟延殘喘,但卻是民生銀行發展壯大的好時機,成為了“接盤俠”。

不僅在泰國,在整個東南亞各國民生銀行都有分支機構,而且相比較於國內,民生銀行在這些國家的地位反而更高一些。

畢竟金融風暴的時候,很多國家都放棄了金融自主權,這也給民生銀行的崛起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但是在國內,金融風暴看似影響很大,但更多的只是在心理上的影響,尤其是對於國內“堅若磐石”的銀行業基本上沒有影響。

又加上國內對銀行業的監管和政策限制,民生銀行的發展也只能按部就班,沒有捷徑可走。

還有雖然東南亞有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但是他們的經濟體量畢竟還小,這也是民生銀行能夠快速崛起的一個原因。

現在李衛東有錢了,總得需要花出去,而東南亞這些國家也要從金融風暴的陰霾中走出來。

這個時候投資這些國家,自然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

亨華銀行雖然號稱泰國第八大銀行,實際上經過金融風暴之後,這幾年也是苟延殘喘,早就想出售了,只是一直沒有合適的買家。

事實上,亨華銀行最先找到的不是民生銀行,而是匯豐銀行,只是匯豐銀行開的價沒有那麼高,讓民生銀行搶了先。

現在被民生銀行收購,對他來說是最好的歸宿,至少他們內部的很多員工沒有了失業的風險。

“既然談完了,那就走正常的程式,我完全支援!”李衛東說道。

李衛東雖然是民生銀行最終的實際控制人,但是他名下兩個公司直接持有的股份並不是絕對多,很多都是透過子公司孫公司持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民生銀行明面上的股東特很多,董事會的成員也多。

李時輝等的就是這句話,連忙說道:“謝謝董事長的支援!”

“董事長,我還有一件事情想要跟你彙報一下,不知當講不當講?”李時輝說的比較猶豫。

“說說看!”李衛東溫和的一笑,若是平時,李衛東肯定不會這麼客氣!

“董事長,根據我們得到的訊息,大通銀行因自身原因,將要出售他們在港島的零售業務!”

“大通銀行是在港島銀行業排名前二十的銀行,這些零售業務的價值超過10億美金!”

“若是我們能夠收購這些業務,民生銀行在港島的地位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甚至可以與跨國銀行相比肩!”

李時輝越說越興奮,但是語氣也越來越猶豫,他們剛剛耗費了十幾億美金收購了一家銀行,現在又要花十億美金收購另外一家銀行,多少有些貪心不足了。

雖然是個發展壯大的機會,但也不能用力過勐,所以李衛東也有一些猶豫,有錢也不能這麼花。

李時輝看出李衛東的猶豫,知道這件事情不會那麼容易。

“董事長,這是大通銀行在港島的詳細資料,還有這個專案的調研報告!”李時輝把手裡的檔案放在茶几上,並向李衛東那邊推了推。

李衛東一隻手按在檔案上,並沒有開啟,只是說道:“這是個好事,抽時間我會看的!”

有人說,金融才是左右世界的唯一尺度,這種威風赫赫的地位還是很誘人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