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態度比行動重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貝克斯此時遇到了人生的重大抉擇,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貝克斯知道,領導嘴裡說的話和要表達的意思完全是兩碼事。

貝克斯給貝爾做副手不是一天兩天,自然對於貝爾的關係來源有過很深的認知。

說是造船廠,實際上就沒怎麼造過幾條普通的船舶,那都是巡洋艦一類的牛掰玩意。

李衛東說的那艘大船,他自然有所耳聞,而且李衛東那天在貝爾家喝多了說的話,他也親耳聽到,當時也認為李衛東是說酒話呢!

現在又是喝酒的時候,又聽到李衛東的酒話,若是他還把李衛東的話當作酒話,糊弄過去,估計過兩天他就該走人了。

要是別的事情他真想打包票,在領導面前立軍令狀是多麼好的表態方式,試問哪個領導不喜歡這樣的員工。

但是這事已經超出他的能力範圍了,如果是別人問,估計他就當個笑話聽聽而已,但是李衛東的話他不敢。

他更不敢問李衛東買那玩意幹啥?這也不是他該關心的了,知道得太多,小心遭雷劈。

看著李衛東的眼神,貝克斯誠懇的表態道:“您放心,我一定盡力!”

李衛東安慰道:“不用緊張,能不能成無所謂,咱們是盡人事,聽天命!”

這件事情的操作難度多大,李衛東有些概念,上輩子根據解密的東西來看,涉及的問題之多,牽扯的人員之廣,都不是容易解決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衛東一個東方面孔的人幹這個活,難度就更大了,若是把這件事交給具有西方面孔的貝克斯是不是容易一點。

而且還有老貝爾父子二人在裡面跑關係,更有金錢開道,也許真能砸出一個坑來。

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不愛錢的,尤其是剛剛解體後蘇俄盟友們,很多的法律和秩序都沒有建立,沒有制度和法律監督的權力,必然會導致腐敗。

原來的成員國,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個徹底捋順關係,制度和法律都是慢慢建立的。

只要錢送到位,管他值多少錢,反正又不是我的,都賣給你。

而且這件事情透過正常的渠道,幾乎很難完成,非常之事,行非常之道,也就成了必然。

領導的有些話,聽聽就好,這種盡人事聽天命的鬼話,貝克斯信了就是棒槌了。

不過有風險自然就有機遇,如果這事真能辦成了,他的未來肯定大不一樣。

貝克斯咬咬牙說道:“董事長您放心,我保證完成!”

態度比能力重要,行動比承諾重要,這是一句極好的話。

但是貝克斯總結的中國職場竅門又不同,態度比行動更重要。

現在是時候表態了,行不行的以後再說,現在得讓領導看到你的態度。

李衛東滿意地點頭,拍了拍貝克斯的肩膀說道:“我看好你,好好幹!”

這又是經典的語句,領導什麼也沒說,但是員工覺得領導啥都說了。

李衛東然後轉頭看了一眼貝爾,這事還得貝爾幫忙,重要的是要老貝爾幫忙,小貝爾就是連著老貝爾的一個紐帶。

貝爾也知道李衛東的意思,自然也明白他的作用,但是他不理解李衛東一個商人怎麼會想買這東西,愛國是對的,但是這麼愛國就太深沉了。

這已經不是錢的事情了,當然若是錢夠多也可以。

他家的老頭,最近一直在琢磨這事的可行性,甚至計劃動身到烏克蘭,親自去探探底。

老貝兒從李衛東那裡拿到了佣金,合作的基本信任已經形成,下一步的合作就要開啟,老頭對於蘇俄這個公司並沒有好感。

自然對於挖牆腳的事情幹起來也沒有太多的心裡負擔,而且這事本質就是交易,一堆破銅爛鐵對於經濟糜爛的烏克蘭沒有太多的作用,賣了換錢他不香嗎!

貝爾說道:“您放心,只有賺錢的生意我都感興趣!”

李衛東給錢,他們跑腿,最後成不成他們都能拿到一部分佣金,這樣的好事,自然是越多越好。

李衛東說道:“那我就放心了!”

李衛東花錢不在乎,早一天把這事辦了,他也早一天放心。

捐款搞慈善自然好,但那是軟實力,搞這個東西那是硬實力。

晚會開始的不早,結束的更晚,等結束的時候已經十一點多了。

趙東昇開著車,丁原坐在副駕上,李衛東斜躺在後座上迷糊。

“哥,我還是跟你去烏克蘭吧?”趙東昇從車內後視鏡看著假寐的李衛東問道。

剛才在飯桌上,李衛東表示要去烏克蘭看一眼,不看一眼,李衛東還是不放心,拿那麼多的錢去考驗人性,太冒險。

趙東昇當時就表示要去,李衛東沒有同意,讓他在這裡等著交接斯柯達的股份事,在飯桌上趙東昇沒有多說。

現在場合比較合適,又問道,在他看來這些外國佬都不怎麼靠譜。

李衛東換了姿勢,說道:“不用,我會讓鄒毅儘快把錢打過來,這邊的事情比較重要,你儘快熟悉這邊的工作,我由小丁他們幾個陪著就可以!”

他去了也不會太高調,露面的次數不會太多,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按照後世的爆料,西方國家的眼線應該有不少人聚集在那裡。

雖然零號船塢已經空置,而且107艦也肢解完成,西方的眼線也該放心的撤離了。

但這不是還有一艘106艦在呢,不把這些東西搞的七零八碎的,他們睡不了覺,吃不下飯。

“那好吧,我讓他們都跟著你去,那裡不是咱們的地盤,人多一些也安全!”趙東昇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只能按照李衛東的要求辦。

簽證辦的很快,從親兄弟變成了表親國家,也依然親近的很。

三天後,一行由東西方面孔組成的一行人在布拉格的機場匯合。

李衛東看到老貝爾的過來,禮貌的上前握手,說道:“老先生,辛苦了!”

兩千多公里的路程,在國內,只是從齊州跑到黑河而已,當年李衛東經常跑。

在歐洲,兩千公裡要跨好幾個國家。

老貝爾握著李衛東的手,微笑地說道:“這算什麼,當年那會都是靠汽車走過去,一走就是好幾天!”

老貝爾出生在布拉格,成長在布拉格,隨著工作的安排到了千里之外的黑海造船廠上班,而且一待就是十來年。

平時回家探親都是這麼走來的,直到後來他當上了領導,才把家人帶著。

“老先生老當益壯,身體比我們這些年輕人都好。”

李衛東恭維著,然後接著說道:“到了那裡,一切以老先生為主,貝克斯幫忙打個下手,有勞了!”

老頭擺擺手說道:“這個好說,不過你得做好失敗的打算,我琢磨了好幾天,成功的機率有,但是失敗的機率更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