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最頂級的一批寶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點一點的檢視眼前銅壺的工藝,越看,才越知道這件東西為什麼是重器。

這麼複雜的工藝,不要說在幾千年錢的古代,就算是現在,不管是誰也能看得出這是一件寶貝。

其他工藝都不說,就說網套,這件東西上的網套兩半部接合處的橫箍上,居然也裝飾有錯金的流雲紋,以及相間排列的普面銜環和立獸豎環耳各四個,立善為虎形,通體錯金銀飾。

可以說,這件銅器的每一個部位,能夠坐上裝飾的,就全都給做上去了。

這件銅壺的鑄造工藝之精細,之複雜,遠超人們的想象。

這樣的澆鑄工藝,陳文哲認為,範鑄法肯定是沒辦法達到的,唯有運用精密鑄造的失蠟熔模法,才可能製作的出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網套與壺身間的空隙,僅有1毫米。

龍體銅絲的直徑為2.5毫米,以如此纖細的銅絲構成網路,而三層網路的總厚度不過16毫米。

這樣的技術,肯定可以把失蠟法的使用,提早到戰國時期。

也就是說,戰國時期失蠟法這種技術就已經大成,畢竟已經做出來了這麼精細複雜的器物。。

工藝加上銘文,讓這件器物成為當之無愧的國寶。

看清楚了其上的工藝,陳文哲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忍不住,就想著怎麼複製出一件。

他懂得古代工藝,還有一件作弊器,能夠讓他看到古代人是怎麼製作這件寶貝的。

這些結合起來, 加上他的天賦,複製出一件還真不算難。

只不過是合算不合算的問題, 畢竟到了現在, 什麼樣的工藝現代人做不出來?

就算有一些所謂失傳, 所謂做不出來,也不過是不想浪費那個金錢和精力罷了。

就算是不能複製出古代的工藝, 也肯定能夠製作出古代效果,甚至是超出古代工藝水平效果的器物。

只不過是合算不合算,願不願意的事情。

所以, 這件青銅器的價值,還是在於其上的銘文。

青銅器為什麼被國家重視,甚至嚴厲禁止交易?

就是因為很多青銅器,都承載了一部分華夏的厚重歷史。

這一件青銅器的出土,肯定會為研究我國古代青銅鑄造工藝增添了重要的資料。

再有, 就是該器上的銘文的釋出, 揭開了多年未解的謎底, 為國內的考古工作又增添了新的篇章。

其上銘文反映的公元前315年, 齊國伐燕國的史實, 也可印證和補充文獻的記載。

還有就是銅壺是以長龍、梅花釘構成的三層網路立體鏤空網套裝飾的青銅壺,這在考古中尚屬首次發現, 反映了當時青銅鑄造工藝的高超水平。

這東西只要出現在國內, 肯定會被列入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陳文哲算是看出來了, 那群彭城的村民還算有點見識, 也有點水平,他們弄到的寶物雖多, 但是分類卻十分準確。

這一大批寶物當中,自然是金磚最不值錢,其次是作為貨幣的各式金餅,再其次就是各種黃金器, 最後是藏在這個隱秘角落的青銅器和金縷玉衣。

當然,還有那一大批陶俑和佛像,那些應該是最不受看中的。

不要說漢代陶俑,就說唐代的唐三彩, 在那個時期, 也應該不受待見,畢竟屬於冥器, 一般人不想著收藏。

至於唐三彩到了現代為什麼價格飆升,完全是由外國人帶起來的。

外國人可沒有什麼忌諱,他們認為唐三彩漂亮,就高價收購。

更到價格越來越高,反哺國內,就讓國內的很多人,也認為是好東西了,沒辦法那東西值錢。

值錢不值錢的,要看跟什麼東西相比啊!

看著眼前的洞穴,陳文哲笑了起來。

國家的領導肯定是睿智的,他們更加清楚,什麼才是有價值的東西。

漫步在一條條通道之中,透過這一次次的發現寶物,結合這山腹之中的通道,陳文哲大體也能描繪出這地下的情況了。

雖然黃金、青銅器什麼的最重,但是這些容易運輸,也不容易損壞,所以搬運到了山腹通道最裡面。

而作為體積最大,容易碎,不容易運輸,數量還有可能很多的陶器,肯定要就近處理。

,那批數量龐大的陶俑,就被埋在了靠近港口的洞穴。

加上那批意外收穫的佛像,也因為太過沉重,就遺留在了那邊。

想到一些小型的黃金、玉石佛像、寶塔,陳文哲知道,不管是當年那批從彭城來的人,還是後來的小鬼子,都是急匆匆的把寶貝藏在了這裡,都沒有太多的時間整理,要不然,這裡的一些小東西,也許就消失了。

現在他也不著急,慢慢的整理著,等把這些發現的寶物,全都弄走之後,再處理那批陶俑。

現在對於眼前的這些寶貝,陳文哲是越來越感興趣,因為能不時的就發現一點特別讓他高興的事情。

比如現在,他又找到了一件寶貝,是一件能夠跟之前看到過的重寶相比的真正寶物。

之前他就查過資料,自然知道國內很少見的一次大發現,就是滿裝劉勝的墓穴。

從那裡曾經挖出來過的長信宮燈,那絕對是最頂級的一批寶物。

甚至因為那件寶物,讓世界上所有文明都在歎服,因為國內在差不多兩千年前,就有環保意識。

而此時陳文哲眼前的一件寶物,就跟那件長信宮燈差不多。

相比劉勝墓之中出土的朱雀宮燈,甚至可以說是更勝一籌。

這是一件東漢錯銀銅牛燈,它通高46.2釐米,身長36.4釐米。

全器作牛馱燈盞造型,其結構分為燈座、燈盞、煙道三部分,三部分均可拆卸,使用和擦洗很方便。

燈座的牛俯首站立,體形肥碩,這是一俯首站立、雙角上聳、四足矮而敦實、尾捲曲向上、雄渾壯碩的黃牛。

它看似靜態,但螺旋翹尾、睜眼張嘴、豎立的耳朵和對角、略微移動的腿。

燈盞安在牛背正中的圓形座基上,燈盞有兩片可轉動的菱格鏤孔燈罩,可雙透光。

燈罩鑲入圓形燈盤邊緣的凹槽中,燈盤有短把,點燃蠟燭後可以轉動燈罩以調節光照的角度。

燈蓋頂端有一弧連線牛首,這是為了燈座內產生煙燼,能夠排到牛腹內而設定的,使用這種排煙裝置,能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瘋神狂想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