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歎為觀止,防不勝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古代青銅器的雄偉、瑰麗,陳文哲也算是見識到了。

相比他那三件,這一件就太好了。

雖然他那三件青銅器,現在也可以看一看了,但是,剛開始見的時候,它們就太慘了,根本就沒法跟眼前之物相比啊!

不過,看到這麼精美大氣的青銅器,更應該注意。

隨著收藏市場的火爆,近年來國內青銅器的價格一路狂漲。

過去曾被走私出境的青銅器,正在源源不斷地迴流。

但另一方面,由於其仿造所需的生產條件,以及工藝並不複雜,所以仿古銅器成為一些不法之徒獲取暴利的手段。

諸如移植、拼接等仿造新工藝,也層出不窮,令藏家防不勝防。

仿古銅器數量之多,也讓人歎為觀止。

無論古玩店鋪還是小地攤,幾乎只要有古董的地方,都能見到假銅器。

因此,有人開玩笑說,如果將氾濫到古董市場與藏家手中的假青銅器收集起來,足以製造兩艘青銅航空母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話可一點都不誇張,所以在看到這件漂亮的青銅器之後,陳文哲立即警惕拉滿!

猛然一看,一時之間他居然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這個時候,陳文哲更加警惕,他沉下心來,再看整體造型。

他在利用自己超凡的記憶力,比對一下,看看國內曾經出土過這種器型的青銅器沒有。

如果國內還曾經出土過,並且證實不是這一件,那麼這一件很可能就是假的。

由於夏、商、周時期製作青銅器是一樣的,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是陶範製作,且一器一範,手工製作。

這樣就不能鑄造出相同的陶範,所以,在西周時期也是沒有完全相同的青銅器造型。

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偽器,或二者皆偽。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一些實用器,器型相同的還是不少的。

比如提樑卣,器型相同,紋飾什麼的不同,太正常了。

仔細比對了一會,沒有發現之前有相同的青銅器出世,那麼這件青銅器還是可以看一看的。

首先看的肯定是紋飾,從紋飾之間看,由於也是陶範鑄成,一範一器,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紋飾或刻痕的青銅器。

除了個別用單範鑄造成器的,有相同的紋飾,不過這樣的紋飾,在商代時期很少見。

“這東西大開門,我還真不信,誰能看出什麼問題來!”

就在陳文哲剛開始看的時候,一名老頭又出么兒子了。

陳文哲頭都沒抬,鑑定東西要專心,絕對不能受到別人的干擾。

這老頭要不是寶主,就可能是利益相關人員。

他們的話可以當做放屁,就算是古玩鑑定行的前輩,也不能相信!

面對利益,有的人連親生父母都敢坑,何況是公司、同事?

鑑定青銅器,不外從幾個特徵來看。

有著先前的經驗,陳文哲看的很快。

器型、鏽色、紋飾等等,這些其實是不用看的太過仔細。

因為能夠來到他們眼前,就說明這件東西,被人看了好幾輪。

如果出現低階錯誤,肯定不會到現在他們這群人跟前。

所以,要看就要看作假痕跡,甚至是鑄造工藝。

當然,之前還是從做容易做的做起,比如看一看鏽色,是不是真的!

這個比較簡單,最簡單的就是取一塊試試。

白礬與硼砂都是可溶性物質,如果銅鏽是透明的結晶鏽,可以取下一塊放在熱水裡。

如果遇到水後能溶化的,就有可能是這幾種偽鏽。

有人也提倡用舌頭,嘗試青銅器鏽的味道。

白礬的味道非常澀,其它結晶狀的偽鏽,有時是苦的或鹹的。

而真正的古銅鏽,幾乎沒有味道。

陳文哲可不會這麼做,因為有些偽鏽有毒,最好不用這種嘗味道的方法。

再有一些簡單的辦法,可以很快做出鑑定,比如將水噴灑到銅鏽上,觀察銅鏽的親水程度。

古銅鏽是親水的,那些用油漆、膠水的親水性則較差。

很顯然,就算是做舊,也不可能採用這種低階手段。

所以,陳文哲看到桌子上的放大鏡,就毫不猶豫的拿了起來。

要是有條件,肯定要用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銅鏽的結晶形態及生長狀態。

這時,很容易就可以發現,新銅鏽和老銅鏽有很大差別。

“我看就是浪費時間,你們科學檢測也做了,人工鑑定也做了好幾輪,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鑑定完?”

就在陳文哲想要看鑄造工藝的時候,剛才那名老頭,又開口打斷了他的思緒。

陳文哲看了看老人,發現他正拍著一份檢測報告。

“我可以看一看嗎?”

“看吧,我看你們能鑑定出什麼道道來!”

說著,老頭直接把一些檔案,扔給了陳文哲。

看著散亂的檔案,陳文哲不以為許的一笑。

越是被人打擾,他就越是要小心一點,因為很可能是寶主在心虛,或者是他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陳文哲看了一眼報告,裡面的有成分鑑定。

如果是原來,他還真看不懂這東西,但是現在,他卻很明白。

鑄造這個活,不是一般人能幹的。

而能仿製出景雲鍾,陳文哲也是付出過很大努力的。

所以,他知道商代青銅器的具體合金配方,甚至知道,這有可能是銅鐵合金,不止是銅錫合金!

這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銅器,內部含有鐵,而且有著明顯的人工冶鐵痕跡,這就比較有意思了。

如果這一件青銅器是仿品,那仿製這件青銅器的人,絕對是大師級的人物。

從銅鐵合鑄上看,也可以看出很多青銅器是不是造假的產物。

而能夠避免這個破綻的,肯定對古代青銅器十分瞭解。

這一件青銅器,從很多特徵來看,它都到了商代,很可能是商代晚期的產物。

而從近代的考古發現新材料證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這類銅鐵合鑄器,所使用的鐵都是隕鐵,那麼究竟什麼時候出現人工冶鐵?

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時間推定問題,因為,只要這個時間鉚定了,我們才可以知道,從商代晚期到什麼時候,屬於隕鐵和銅材料結合成器存在的時間?

而什麼時候,又是人工冶鐵和銅結合器存在的時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瘋神狂想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