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九層妖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一件玉溪窯的青花玉壺春瓶,高25.6cm,口徑6.7cm,足徑9.5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

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元代玉溪窯的青花,與景鎮的青花風格明顯不同。

玉溪窯青花器相比景鎮的青花,還是差了點。

比如玉溪窯青花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

當然,有劣勢,也會有有點。

比如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

只是這一點,就表現出一定的活潑藝術效果。

這也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這一件玉壺春瓶工藝雖然不算最好,但是少見,能夠得到也算是意外之喜。

翻翻看看,最後陳文哲居然還找出來了四件真品。

其中兩件是龍泉窯的瓷器,另外兩件居然是釉裡紅瓷器。

龍泉窯的瓷器,陳文哲彷的很多,但是真品,他還真沒有獲得過一件。

眼前照片上的這一件是龍泉窯印龍紋青釉盤,高7.5cm,口徑42.9cm,足徑29cm。

盤敞口,淺腹,坦底,圈足。

裡外施青釉,底部無釉,露胎處呈火石紅色。

盤心模印雲龍紋,內壁刻劃花紋。

此盤器形較大,胎體厚重,釉呈青黃色。

在較厚的釉層下,模印的雲龍紋清晰可見。

據此表明,這是元代龍泉窯青瓷的典型器。

龍泉窯青瓷自宋代發展到元代,雖然燒造地區擴大且產量巨增,但已無法燒出南宋時期的梅子青色。

為彌補青瓷呈色的不足,元代龍泉窯青瓷常採用模印、貼塑、鏤凋等工藝手段作裝飾,以追求圖桉美和造型美。

除了這一件之外,另外一件是龍泉窯青釉淨瓶。

這件元代的淨瓶,高48.2cm,口徑7.3cm。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

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

這種東西本為印三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

主要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

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型別,質地有陶瓷、金屬等。

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

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江浙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其實在古代,這樣的軍持在西北方的佛教之中更加盛行。

其中最出名的一件軍持,應該是出自九層妖塔的黃金淨瓶。

那只瓶子還是很漂亮的,特別是圓圓的肚子上的那種弧度。

“西邊還是很有潛力的。”

有了一次大收穫,讓陳文哲對於考古,有了濃厚的興趣。

不說其他,就說九層妖塔,就絕對不簡單。

還有,既然有一座九層妖塔,那麼會不會還有第二座?

答桉是肯定的,因為任何一個王朝,都絕對不可能只有一個王侯,怎麼也要二世而亡吧?

比如所謂的九層妖塔,就不是單純的一座王墓,而是一片墓地。

這樣的墓地,只要找到一次,就是很大的收穫。

有時間,陳文哲還真想去看看,也許透過那座九層妖塔,他能夠發現更多的古墓。

《鬼吹燈》筆下的“九層妖塔”,剛開始只是傳說。

可是,當傳說變成了現實,那就有意思了。

這座以血渭一號大墓為原型的古墓,引發了熱烈討論,其中仍舊有很多秘密值得進一步探索。

這個被世人熟知的“九層妖塔”,其真實學名“血渭一號大墓”反而知道的人很少。

之所以叫“血渭”這個名字,是由墓葬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的。

它北依血渭山腳,南臨察汗烏蘇河。

至於“一號”這個編號,也說明它是這一組墓群中最重要的一座。

實際上,當時在都蘭熱水縣這座“血渭一號”周圍還有很多小型古墓。

數量多達200餘穴,全部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盜掘。

而作為主角的“血渭一號大墓”,更是被很多摸金校尉所光顧。

從考古發掘時的痕跡分析看,其早期不僅被盜,還曾遭數次焚燬。

那麼,“血渭一號大墓”為何會被民間傳為“九層妖塔”?

這其實主要和它的封土形狀,有很大關係。

說起“塔”,除了佛塔之外,大家最熟悉的還有金字塔。

而這座大墓的墓葬封土就很特殊,南北長58米,南寬65、北寬55米。

其平面和立面均呈現出梯形結構,很像漢字中的“金”。

所以又被成為“東方金字塔”的,這就是“九層妖塔”中“塔”的由來。

至於“九層”,檢視考古報告就會發現,原來它的封土並不是單一材質堆砌而成。

這座古墓是由黃土、灰沙和巨石壘砌而成。

在35米的高度中,從上到下每隔一米左右,就有一層平鋪的穿木,環繞封土四周整齊排列。

如此一來,便形成了明顯的九級分層。

最後再說這個“妖”,這是因為當地人稱之為“有妖怪的高樓”。

據說一座座古墓,曾經是妖魔藏身的洞穴。

後來格薩爾王帶著眾英雄,與群魔激戰多日,終於趕走了妖魔。

但魔去洞不空,裡面還有很多金銀財寶,當地老百姓也就把這些古墓,叫做“妖怪聚集的樓”。

實際上,所有的傳言並非空穴來風。

這座被稱為“九層妖塔”的血渭一號大墓,其中還真有大量的金銀及織物殉葬品,那麼它的主人又會是誰?

從墓葬本身的結構特徵來看,無疑是屬於吐蕃系的。

根據考古發掘工作,墓室位於封土下11.5米深處,位於封土中心。

建在下層的梯形平臺之上,平面呈十字形,東西寬21米、南北長18.5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瘋神狂想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