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傳世千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逨盤銘文對西周王室變遷,及王位世系有著明確的記載。

也第一次印證了《史記·周本紀》所記,西周諸王次序的正確性。

不用說,這種青銅器,肯定具有證史補史的作用,是一部當之無愧的“青銅史書”。

所以,逨盤才會被稱之為中華第一盤。

逨盤,自出土以來,一直被稱為“中華第一盤”,主要是因為她的銘文字數最多、史學價值最大。

而除了這一件之外,周圍還有好幾件大型青銅器,看著還都很不錯。

最主要的是,這些都是逨盤之前出土的西周有銘文的銅盤,而這樣的居然也有不少。

主要有虢季子百盤、散氏盤、史牆盤、兮甲盤等。

散氏盤銘文349字、史牆盤284字、兮甲盤129字、虢季子百盤104字,單氏逨盤共372字。

這裡既然出現了逨盤,其他青銅盤自然也不能少,比如十分知名的兮甲盤。

“這只盤子不簡單,明顯跟其他盤子不一樣啊!”

為什麼陳文哲一眼就盯上了兮甲盤?是因為這只盤子比夔龍紋蟠龍盤更好?

肯定有一點,因為其內有著不少銘文,也記錄了很重要的一段歷史。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這只盤子是專業做舊了的。

其他複製出來的青銅盤,看著都很新,最多也就稍微做了一些處理,看著像是古董。

在陳文哲這種專業人士眼中,那些就是一眼假。

就算是複製的再精緻,再唯美逼真,也是現代工藝品。

而眼前的這只兮甲盤卻不同,陳文哲搭眼一掃就發現,這只兮甲盤看著十分古樸,最重要的是神韻自然,這就十分難得了。

如果這也是彷品,那彷制者絕對不簡單。

最重要的是做舊,他居然看不出多少痕跡。

這就像是之前他在金牌典當鑑定的那件青銅鼎,彷制工藝已經達到了亂真級!

“這是兮甲盤!從哪弄得?”

被吸引了目光,陳文哲自然要好好看看。

因為他怎麼看,都感覺這只盤子看著像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就有意思了。

像是兮甲盤這樣的重寶,而且是宋代就出土的重寶,傳世的時間很長,因為從宋代一來,最少也有上千年時間了。

傳世千年,而且只要是個華夏人,都能一眼看出這時間寶貝。

那麼,期間收藏、轉手肯定必不可少。

那麼在這中間,彷制一些贗品,不算稀奇吧?

而後的流傳歷史,也印證了這一點。

“兮甲盤”,也稱兮田盤、兮伯盤或兮伯吉父盤。

這件盤子也肯定是我國的國寶級文物,屬於西周重器,西周晩期青銅器,宋代出土。

這種盤形的青銅器,器型大體都差不多。

一般都是圓形,附耳。

不同出自口沿、銘文等。

比如這件兮甲盤,盤沿外侈,內底趨平,盤沿下飾竊曲紋,皮殼黑亮。

所以,它的傳世狀態明顯。

只不過,圈足缺失。

整體看起來就是盤體呈圓形,盤沿邊緣飾有花紋,底座圈足缺失。

可這並不重要,因為其內底鑄銘文133字。

兮甲盤,因製作者兮甲,字吉父,一作吉甫,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父。

作器者兮甲之甲舊時釋作田字,故此盤又稱兮田盤、兮伯盤、兮伯吉父盤。

西周晩期青銅器,宋代出土,自然傳世痕跡就很明顯。

銘文一共一百三十三字,記述兮甲(即尹吉甫)隨從周宣王征伐玁狁,對南淮夷徵收賦貢之事。

清吳式芬《攈古錄》卷三作“兮田盤”,吳大澄《客齋集古錄》卷十六作“兮伯盤”,方浚益《綴遺齋彝器考釋》卷七作“兮伯吉父盤”。

盤內銘文記述了,周宣王伐嚴允(原作“玁狁”)的戰爭,獲得戰功而受賞賜一事。

翻譯過來就是:周宣王五年三月(月晦)庚寅日,宣王最初下令討伐玁狁,逐之太原。

兮甲吉甫遵王命,克敵執俘,凱旋歸來。

宣王賞賜兮甲吉甫四匹良馬,一輛軥車。

宣王又命兮甲吉甫東去成周(陽洛)掌政執法,責令四方交納糧賦。

至於南淮夷、淮夷,原向我周朝交納貢帛的農人,不得欠繳貢帛、糧賦。

他們來往、經商,不得擾亂地方和市肆。

若膽敢違反周王的法令,則予以刑罰、征討。

特提請我周朝各地諸侯、百姓,從事商貿應在規定的市肆進行,不得到荒蠻偏僻的地方去做生意,否則,也要給予處罰。

兮伯吉父特作此盤記載。

其眉壽(年壽)萬年無疆。

子子孫孫永寶用。

這就是青銅器為什麼是國之重寶的原因,因為其上記錄這我們祖先的豐功偉績。

還有,研究這些銘文,可以得到很多資訊。

比如在商代,用干支紀錄日期,60天一輪迴,也有年和月的概念,但是彼時的概念同今天大不一樣。

甲骨刻辭常見套路是先紀錄占卜之日,如甲子,壬寅等等。

這種紀錄方式讓後人無法確定具體的時間,而使用生霸死霸則是一大進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青銅器上的生霸死霸紀錄,加上前面提到的月份和後面的日子,就是干支日。

再參照歷史上的有關記錄,可以讓今天的學者,相對精確地得出所記錄的時間。

例如兮甲盤上的第一句是:唯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

已考訂兮甲盤,屬於宣王時期的。

宣王在公元前827年開始統治,那麼這個五年就是公元前823年。

據此考證,這裡提到的時間,就是公元前823年3月24日。

這種考證,是不是精確的可以?

相傳“兮甲盤”於南宋時出土,曾被元代宰相鮮于樞等人收藏。

歷經數代收藏傳遞,至清末民初輾轉入大收藏家陳介棋之手,隨後“兮甲盤”不知下落。

上世紀,霓虹、香江曾先後傳出發現“兮甲盤”的訊息,但均被證實為偽造。

直到2010年,一位旅居醜國的華人,在醜國一家小型拍賣會上,發現了“兮甲盤”,並花重金買下。

2014年,“兮甲盤”悄然回到華夏展出。

這時,經華夏多位權威專家鑑定,才確認為真品無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瘋神狂想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