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全是寶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由於乾隆皇帝親自參與設計、定稿,所以這件乾隆的五彩八仙祝壽紋燈籠瓶,可以說是代表了乾隆審美水平的重要作品。

畫中人物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繪畫水平大大超越了民窯與官窯中的普通畫工,是歷代同類題材的翹楚之作。

這件作品再造工程中,瓷繪部分在故宮專家的指導下,採用“雙勾填墨”技法,參考館藏實物與數碼圖桉精確繪製,才完美達到了形與神的兼備!

從此可以知道,這十件珍寶,每一件都不簡單。

而十件最頂級的清宮頂級珍寶,如果全部彷制出來,不說能值多少錢,只是看著都是滿滿的成就感。

要知道,這些瓷器可都是有名有姓的,而且彷品也是十分出名的。

畢竟是國家彷過,還是有名的國寶再造工廠當中的彷品。

所以,就算是彷品,也有一定價值。

如果是高彷,那價值自然更高。

畢竟這些東西,真品都是出自清宮造辦處,只要稍微彷制的好一點,能夠彷製出特色,就不會太差。

可以說,清宮造辦處打造,必屬精品!

這麼一批精品,陳文哲彷制起來也很麻煩,但是彷製成功率卻是很高。

所以,他按部就班,又用了一個多月,就全部彷制了出來。

到了此時,他的歸國日期已經確定,就是最近這兩天。

現在他工作室中的很多作品,已經打包運走。

這一天,陳文哲坐上了船,打算離開。

他也不得不離開,因為又快要過年了。

年初離開,本來只是出來旅遊,沒想到在外一待就是一年。

等船出了港口,來到了大海之上,高啟靜才走進了陳文哲的船艙。

“老闆,給你弄了一大批寶石,看看?”

“寶石?怎麼想起來專門弄寶石?”陳文哲有點奇怪。

“哈哈,不是被李經理刺激到了嗎?聽說他弄了一批寶物,而我們這邊呢?斯卡國的經濟正好崩潰了,各種資源性的東西,很便宜,我們正好過去尋寶,就弄到了一批紅藍寶石。”

其實高啟靜沒說的是,現在斯卡國太亂了,總統府裡的東西都被零元購了。

所以,他的很多手下,正好在那邊,對於他們來說,混亂的社會環境,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不管從哪裡挖出多少寶貝,都能夠輕易運出來。

高啟靜一拍手,讓人送進來大批箱子。

每只箱子都有一個立方,也就是長寬高都是一米的木箱子。

陳文哲一看,就知道每只箱子的重量都不輕。

“這裡面全是寶石?”

“全是寶石,而且都是經過打磨拋光了的,這些都是從礦場出現,被一些珠寶商收購,囤起來的,本來打算大賺一筆,可惜他們的運氣不太好。”

陳文哲有點無語,寶石這東西能便宜買到手,跟經濟有什麼關係?

不是經濟越是不行,社會越是混亂,這東西越是價格昂貴嗎?

再說,也就是一個斯卡國亂了,其他國家可沒亂,所以寶石的價格體系,絕對不可能崩盤。

高啟靜能夠得到這麼一大批,肯定用了特殊的手段,要不然,說不過去。

不管怎麼得到的,從誰手裡得到的,陳文哲是受益者,自然不會多說什麼。

不過,他還是能夠猜出來的,這些東西,很可能是出自斯卡國政府。

要不然,哪家私人珠寶商,能囤積這麼大一批寶物?

“用什麼換來的?”

陳文哲能夠確定,肯定不可能是用錢。

“用黃金,少量的黃金,我們肯定佔便宜,加上老闆提供是訊息很準確,我們在斯卡國那邊的近海海域和附近山中,很快就找到了一批藏寶。

寶藏收穫十分豐富,除了一批黃金,裡面絕大部分是黃金製品,最多的是佛像、佛塔、神獸造型,一些金條、金磚,我們用來換了寶石,畢竟黃金不好運輸。”

陳文哲不出聲了,這樣也好,黃金多了也沒用。

“老闆那批使用寶石製作的盆景,我看到了,還真是漂亮,如果這一批寶貝,全部放入我們即將開業的博物館之中,肯定會造成轟動。”

“數量太少,應該能夠吸引一些人的眼球,要說造成轟動是不可能的,因為故宮之中有一個珍寶館,裡面藏有很多的寶石盆景,人家那些可都是出自清宮,都是御用品。”

“老闆做的那些也不差,就是數量少了點,我們有黃金,也有寶石,老闆要是多做一些,絕對不比故宮的珍寶館差!”

“嗯,這些箱子裡面全是寶石?”

陳文哲來到一隻大箱子跟前,問道。

“不是,有些黃金器,就是佛像、佛龕、寶塔什麼的,剩下的才是寶石。”

隨手開啟了眼前的箱子,裡面是一件十分漂亮的寶塔,使用黃金和寶石製作。

“工藝太差,相比清宮造辦處的寶貝,真是糟蹋了這些材料!”

稍微一看,陳文哲就失去了興趣。

要知道,他在彷制清三代那十件珍寶的時候,可是對清宮造辦處有了興趣。

而學習了清宮造辦處,也瞭解了清宮之中的一些寶貝,自然就對眼前的佛像、寶塔什麼的,看不上眼了。

造辦處,是清代製造皇家御用品的專門機構,成立於康熙年間,一直運作到一九二四年。

這是專門為皇室服務的製作機構,負責滿足皇室從吃的、穿的,到用的、玩的,甚至於休閒和擺設等方方面面享受的需要。

清宮的造辦處,可不是我們認知當中的做瓷器的,或者是金銀、玉器,而是什麼都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它下面最多的時候設定了42個作坊,比如玉作、木作等。

在造辦處工作的匠人,真能做到“六級木匠相當於一個中級知識分子”的收入——超過當時的七品縣官。

所以,每個作坊都薈萃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

又因為不惜工本,精工細作,自然出精品。

如今珍寶館中展出的絕大多數展品,都是出於造辦處。

其中有一類是佛教文物,法器意蘊深厚,形制規整,兼以質地華貴,工藝考究,代表了當時佛教文物的最高水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瘋神狂想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