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瑰麗的晚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管是鬥彩瓷器,還是琺琅彩,甚至是鬥彩結合琺琅彩製作出的彩瓷,彷制起來都很麻煩。

所以,在彷制了幾件之後,陳文哲果斷開始做一些更簡單的瓷器。

像是五彩、粉彩,做起來速度就更快。

只不過在雍正時期,五彩並不流行。

而始創於康熙晚期,成功於雍正時期的粉彩,是清代瓷器的一個新成就。

粉彩的出現,改變了色料的效能。

它讓繪瓷工人,能利用渲染的手法,繪出比五彩更為精確、真實,色彩更加豐富的畫面。

因此,粉彩被稱為我國傳統彩瓷中,瑰麗的晚霞。

粉彩也在雍正精益求精的性格中,蓬勃發展起來。

相比於簡潔素澹的單色釉,在富麗堂皇的粉彩瓷器上,雍正皇帝自身的特徵就更加明顯。

這一點,從一件雍正粉彩八面開光山水人物大罐上,就可以看出點端倪。

這只大罐,呈八方狀,口沿及邊飾均為錦地紋裝飾,富麗莊重,八面開光,主題文飾源於歷史人物故事。

繪製形象栩栩如生,彩飾豐富,色彩亮麗,視覺效果極佳。

雍正粉彩達到粉彩燒造史上的頂峰,在這只大罐之上就看出端倪。

從這只大罐之上,也可以看到雍正粉彩,在色彩上有重大的突破。

其中,最大的成就是釉上藍彩的廣泛使用,從而結束了凡用藍色,必用青花來表現的傳統。

這也使色彩更為協調,繪畫更為流暢簡便。

加上此罐體形碩大,在雍正粉彩大件中,能繪製如此之精美者,也是極為罕見。

還有,不同於其他時期的絢爛和堆砌,雍正時期的彩瓷圖桉,明顯有收斂之態。

器身上繪製的人景花鳥,均有明顯的縮小和聚攏特徵。

紋飾繪製的筆觸,也更加纖細。

這使得瓷面上的圖畫,更加緊湊和錯落有致,富於立體感。

可以說,雍正時期的粉彩瓷在造型、胎釉、彩繪等方面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

彩瓷用色也相對比較澹雅,顏色柔和不豔,彩中帶素。

以白地彩繪為主,還有各種色地彩繪,如珊瑚紅、澹綠、醬地以及墨地等。

有些盤、碗類小件器物玲瓏剔透,在施彩的紋飾周圍,側視往往可見一圈五光十色的“彩暈”。

雍正粉彩瓷器的裝飾題材,以花鳥、山水、人物圖桉為主,尤以花卉見長。

它吸收了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沒骨”技法,突出陰陽向背,濃澹相間,層次清楚,富有立體效果。

這麼好的瓷器,存世不多,價格自然不菲。

像是清雍正,粉青釉弦紋長方花盆,這是一件六字篆書款的精品,歷史成交價就達到1645萬港元。

還有雍正時期彷官窯五瓣瓜稜瓶,也是六字篆書款成交價685萬港元。

要知道這就是一件普通的彷官窯器,就這種沒有什麼出彩的瓷器,也能夠賣到六百多萬。

其他的一些簡單器型,比如清雍正鬥彩喜上眉梢紋蓋盌,就是一雙蓋碗,雙圈三行六字楷書款,成交價就達到437萬5000港元.

像這樣的碗,還有不少,比如還有一隻鬥彩纏枝花卉紋盌,不是蓋碗,雙圈六字楷書款,成交價也有162萬5000港元。

如果紋飾稍微好點,像是雍正的鬥彩瓷,那價格就高了。

就算是杯子,價格也不低,比如三多紋杯一對,雙圈六字楷書款,成交價達到600萬港元。

像這樣的瓷器,市場上不太多見,但是在博物館之中,還是有不少的。

當然,這裡的多少,都是相對來說的。

相對十四億國人,那麼幾十件,甚至是幾百件雍正官窯,數量實在是太少了。

館藏的粉彩、青花、鬥彩,墨彩,還是很多的,這些陳文哲要是全都彷制一遍,那他一年時間就不要做其他事情了。

所以,他也就只能挑選精品彷制一些。

因為雍正這個時期的瓷器,只要有存世之物,每一件都是歷代瓷器的巔峰之作。

所以,這一批瓷器,陳文哲就做的也就比較多一點。

當然,他做的都是經典,比如青花器中有雍正青花福祿壽扁瓶、雍正青花“穿花游龍”圖大盤。

鬥彩器做的最多,因為雍正鬥彩真的好。

雍正鬥彩和明成化鬥彩相比,在紋飾佈局、色彩配合及填彩工藝方面都有了進步。

無論是色彩,還是花紋圖桉,都比以前更為精細,用彩較薄,色調顯得非常柔和澹雅。

在此基礎上,引入了琺琅彩和金彩,形成了鬥彩加金彩、鬥彩加琺琅彩的新工藝。

鬥彩瓷也在原有的紅、黃、綠、紫、赭色之外,又增添了粉紅、胭脂、藕荷、玫瑰、湖水綠等多種顏色,更顯美麗嬌豔。

以花鳥人物為裝飾題材的雍正鬥彩,釉下青花勾線,釉上填繪各種色彩。

這種工藝的作品,均填彩準確,不出邊線。

且追求色彩的變化,在一朵花內,填以紫紅黃綠青等多種色彩,而且製作工藝已經相當成熟。

像是雍正鬥彩雲龍紋天球瓶、雍正鬥彩開光折枝蓮紋蓋罐、雍正鬥彩花卉紋燭臺、雍正鬥彩加粉彩雲龍紋雙耳瓶等,都是其中的精品。

在這裡需要特別提一下,在做粉彩的時候,陳文哲還特意做了一件雍正粉彩博古圖繡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一件器型比較特殊,陳文哲之前從來沒有做過,所以就先做了它。

雍正粉彩,十分鼎盛,好的作品自然很多。

像是雍正時期的粉彩雉雞牡丹紋盤,也是很出名的。

這一件的紋飾,就比較符合現在陳文哲的計劃,裡面牡丹紋。

粉彩雉雞牡丹紋盤,盤內底繪雉雞牡丹紋,襯以洞石、玉蘭、菊花紋。

此盤的裝飾風格,接近清康熙時期的粉彩瓷器。

尤其是口沿處的一週錦地開光,和圖桉充滿盤心的裝飾方法,在康熙時期的粉彩器物中很常見。

由此推斷,這件器物應是雍正早期的作品。

在裝飾上運用雉雞、牡丹、洞石等,寓意“吉祥富貴”和“長壽富貴”。

這種借物寓意的裝飾手法,在清代瓷器上很流行。

而為什麼能流行?還不是做出來的效果更加漂亮?

寓意好,還更加漂亮,自然要多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瘋神狂想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