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節 談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楊潮速度很快,當夜向熊明遇和黃錦彙報了一下自己的處理計劃,第二天就開始行動。

先請了幾個自己想找的人,先通通聲氣再說。

“楊大人啊!”

再次見到楊潮,馮可宗都快要哭了。

總算是見到楊潮了。

這些天楊潮避而不見,他都有殺人的心思了,可是這次一見到,卻好似見到親人一般。

“馮大人起色不錯啊。”

楊潮打趣道。

馮可宗苦笑連連:“楊大人莫在取笑在下了。”

楊潮笑道:“何來取笑,在下得恭喜大人了。”

馮可宗嘆道:“喜從何來?”

但是還是小心的觀察著楊潮的神色,這次楊潮見他,他打死不敢抱希望,生怕像上次一樣,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更是打定主意,絕對不輕易上他的當了,不然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楊潮道:“哈哈,不知道平息書生鬨鬧算不算喜事?”

馮可宗咽了口唾沫,他一開始對楊潮報以信心,接著堵上了身家性命,到現在破落到了鎮撫使不見他,錦衣衛同僚避而遠之,人憎鬼厭的地步,他都不指望能夠平息書生鬨鬧了,已經打點了不少,打算調去北京了,雖然會被閒置,但總好過留在南京背黑鍋要強。

但是已經下了太多本錢,讓馮可宗產生一種賭徒效應,越輸越想贏回來,所以心裡十分不甘心。

所以這次楊潮一請他,他扔下手裡的筷子,飯都不吃了,匆忙趕來媚香樓,就是保有最後一點希望。

“楊大人說的話可當真?”

楊潮看到馮可宗的表情不由好笑:“在下什麼時候說過笑話?”

馮可宗心理暗罵不已,但是嘴上卻道:“楊大人所言極是。只是不知道在下要做什麼?”

馮可宗小心的問道,心裡打定主意,他什麼都不會答應了,哪怕是張貼告示都不做,誰知道後面有什麼陰謀等著他。

楊潮笑道:“什麼都不用做。就是不知道現在你們錦衣衛還是不是讓你負責。”

馮可宗苦笑道:“這苦差事推都推不掉了。”

楊潮道:“那就好,看來馮大人這樁大功是跑不掉了。”

馮可宗乾笑道:“楊大人還是都說出來吧,這樣來來去去的,在下心裡沒底啊。”

馮可宗終於沉不住氣跟楊潮一問一答了。

楊潮笑道:“找馮大人來呢,是因為在下打算跟二立社和談,馮大人既然是錦衣衛的負責人,也該出席才對。”

“和談?”

馮可宗心裡嘀咕起來,但是嘀咕了半天,也沒發現有什麼陷阱。

但是仍然不放心:“那楊大人也一起參加?”

楊潮搖頭。

馮可宗頓時暗叫不好,楊潮不參加,他也不會參加,這是原則問題,必須牢牢的跟楊潮站在一起,就是離開三步以內,他都感覺到有危險。

只見楊潮緩緩道:“不過,有幾個文官會參與。”

馮可宗心頭一轉,直感到大起大落,有文官參與,那說明不是一個人扛,他馮可宗可扛不起了。

“都有哪位參與?”

馮可宗還是問道,要是文官派出幾個無關緊要的人物,他還是覺得遠離安全。

楊潮道:“江寧縣令、應天府尹都搶著要參與,南直隸十府巡撫會參與,應天提學御史會參與,禮部也許會派出一個郎中,大概就這麼幾人,在下隸屬操江水營,實在是牽連不上,想參加也參加不了啊。”

馮可宗一聽,暗中權衡起來,江寧縣令無足輕重,應天府尹倒是有些分量,十府巡撫就是十足的大鱷了,提學御史管理書生倒也合情合理,還有能牽上關係的,就是他們錦衣衛衙門了。

想了想,馮可宗覺得不會有什麼危險,談一談,談不成也沒什麼損失,談成了,那就是真是功勞了。

“那我們錦衣衛自然脫不開干係,下官自然也義不容辭了。”

馮可宗終於下定決心,下了那麼多本錢了,到了收穫的時候,沒道理怕到不敢收。

楊潮笑道:“那就祝馮大人旗開得勝了。”

馮可宗突然一驚:“什麼,楊大人你的意思是,你既不參與,也不暗中幫忙了?”

馮可宗覺得,楊潮那句‘旗開得勝’的意思是,讓他們這些人自己去跟書生談,楊潮在他擔心,沒有楊潮他更不放心。

楊潮在的時候,馮可宗擔心自己被算計,楊潮不在的時候,他就是完全沒有信心了。

楊潮不由好笑:“馮大人這什麼話,在下自然不能坐視不理了,只不過不會出頭罷了。”

馮可宗長舒一口氣,這才放心心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對楊潮就產生了這種既感到恐懼,又有依賴感的情緒來。

馮可宗正在談著,突然媚香樓的丫鬟進來報告說,江寧縣令楊大人來了。

楊潮告罪一聲,立刻走出去。

看著楊潮的背影,馮可宗不由羨慕,這才是個人物啊,小小年紀,看來還不過十八,卻能在南京官場上如魚得水,自己是武官,可是錦衣衛,縣府到六部都給他面子,當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楊潮卻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馮可宗心理偶像一般的存在,他被丫鬟帶著走進另一件屋子。

楊文驄已經等著了,一臉的哀怨,彷彿一個深閨怨婦一樣,楊潮還沒來,他就已經一個人自斟自酌了小半壺酒了。

“楊老先生別來無恙啊。”

在楊文驄跟前,楊潮感到最為自在,不像在熊明遇那些人跟前那樣總有些放不開,大概是因為熟悉和地位相差不大的原因吧。

楊文驄嘆道:“楊公子來了,坐吧。”

楊潮坐下後,楊文驄已經倒了一杯酒給他。

楊潮一口喝乾。

楊文驄又給他斟了一杯。

楊潮沒有立刻喝酒,而是問道:“老先生心事重重,莫非事情辦的不利?”

楊潮已經通知過楊文驄了,告訴他自己打算談判,讓他儘量謀到一個位置。

楊文驄嘆道:“哼,嫌本官品級不夠,沒有資格跟府尹、巡撫坐在一起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現在還談不上爭功不爭功,除了個別人對楊潮有信心,比如楊文驄,還有馮可宗,馮可宗也只能算半個信心,而楊文驄見識過楊潮幾次手段,而且親身經歷,尤其是上次推周延儒再相一事後,他就對楊潮充滿了信心。

楊潮點點頭,他倒是有心捧一下楊文驄,畢竟目前官場上就這一個靠得住的盟友,幫助他升官,對楊潮沒有壞處,反正這次的功勞楊潮也撈不到手上,給別人不如給熟人。

所以楊潮讓楊文驄早點去運作一下,能給自己爭取到一個談判名額,將來就有相應的功勞。

可惜楊文驄沒能運作到,按說不該,估計大多數文官還看不清情況,恐怕不敢貿然應承啊,怎麼會拒絕楊文驄的主動請戰呢。

楊潮疑問道:“不知道是何人為難老先生?”

楊文驄嘆道:“不是別人,是金陵四公子。”

楊潮一聽立馬皺眉,又是一個意外。

楊潮意外的不是金陵四公子看不上一個縣令,意外的是金陵四公子如何知道談判的事情。

只能說明有人將談判的事情透漏給了四公子,而知道此事的人並不多,楊潮是一個,熊明遇是一個,黃錦是一個。

再然後就是楊文驄和應天府尹凌義渠了。

到底是誰這麼快就告訴了四公子。

追查下去根本沒有意義,也很難查到,楊潮不由感覺到自己大意了,自己可以在四公子身邊安插人,四公子也不難在官府裡找到眼線,以四公子的身家背景,這事太簡單了。

也就是說,四公子現在已經完全知道了朝廷要跟他們談判的事情。

知道這個訊息,也許四公子就該商議如何應對了。

可是自己安插在四公子身邊的眼線,到現在也沒有彙報自己知道。

讓楊潮不僅起了疑心,莫非黃鳳府背叛自己了,自己對黃鳳府也沒投入多少資源,能得到這麼長時間的內部情報已經物超所值了,即便他背叛自己,楊潮也不怪他。

但是沒有人在對方陣營的話,談判起來可就沒有優勢了。

又跟楊文驄聊了聊,楊潮答應幫楊文驄想些辦法。

接著楊潮就讓康悔悄悄通知黃鳳府,要他晚上跟自己見一面。

顯然楊潮多慮了,黃鳳府並沒有背叛他,而是真的脫不開身。

四公子確實是在連夜商討應對事宜,黃鳳府現在作為二立社智囊,得一直陪在他們身邊。

見到楊潮的時候,黃鳳府還在哈欠連連。

從黃鳳府嘴裡得知,四公子確實在衙門裡有眼線,而且眼線不少,不但在應天府有,就連禮部、兵部都有他們的眼線。

幸好四公子的眼線還不夠高,並不知道楊潮是這次談判的幕後操控者。

楊潮不由慶幸,幸虧自己一直低調,因為害怕牽連期間,一直都躲在幕後,見黃錦和熊明遇,也都是私下見面。

當然也跟四公子根本就沒把楊潮這樣一個武官當回事有關,他們一直以為自己的對手是那些尚書一級的文官,他們把朝廷文官看的很高,把他們自己也看的很高,因此根本不會相信楊潮是這一切的幕後推手。

不會相信他們一步步成為江南年輕讀書人的領袖,是楊潮在背後推動,不相信他們組織二立社將一盤散沙的書生們團結成緊密的組織,是楊潮暗中出謀劃策,他們只肯相信他們能成為士子領袖,是因為他們敢於挺身而出,是因為他們才氣縱橫頗有威望使然。

因此最重要的,不是楊潮做的有多隱秘,楊潮多次出入兵部、禮部,不可能瞞過所有人的眼睛,四公子其實早就收到訊息,聽說過楊潮在幫衙門做事,可是這四位倨傲的公子絕對不會相信,楊潮竟然可以調動六部來配合他,即便有人告訴他們,他們也不相信的。

從黃鳳府這裡一直反饋的情況來看,四公子一直就知道楊潮幫官府做事,但是楊潮做什麼事,怎麼做他們一直都不知道,也不關心。

要是四公子知道,並且相信是楊潮在幕後一直暗暗操控引導,恐怕就不會那麼配合了。

“好好好,鳳府你做的很好,現在本官要你在做一件事,要說服四公子,就在金釵樓談判!”

黃鳳府表示沒有問題。

這事確實沒多大難度,對四公子而言,已經將金釵樓暫時當做二立社的總部了,那麼放在金釵樓就是放在他們的地盤,是又一次代表他們對朝廷一次勝利的標誌,因此他們也樂意在金釵樓談判。

但是對楊潮意義就大多了,談判地點都在楊潮的金釵樓,足以向官府表示,自己是可以控制這些暴躁的書生的。

金釵樓是楊潮的產業,書生將總部放在金釵樓,現在又在金釵樓談判,這種說服力還不夠嘛!

楊潮之所以要向官府證明這些東西,是楊潮擔心那些文官對自己沒有信心,做事的時候首鼠兩端顧前顧後,楊潮早就吃夠了這些文人意志不堅定左右搖擺的虧了,因此不想再次因為這種事情失敗,因此才要堅定文官們的信心,積極配合自己。(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