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此地便是他等折戟斷鞭下跪投降之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張北草原,一處金代古堡。

此地本來是金代女真人修建,用來抵禦蒙古人的長城堡壘。

後來蒙古崛起,此地被攻破,忽必烈在此地建立了驛站,後來逐漸成了過往商旅居住之所。

乃兒不花與索林帖木兒,正駐軍在這古堡中。

乃兒不花與索林帖木兒,二人都屬於漢化頗深的蒙古王公貴族。

此刻,看著面前侃侃而談,自稱是大明錦衣衛國安司總旗,特意前來招降他們兩個的和尚李黑兒,兩人都是面色沉默,無語凝噎。

乃兒不花四旬年紀,他出生於山西,長與河南,若是只看外貌,他妥妥的是漢人相貌,而且此人因為出生的山西地方,戲曲流行,很喜歡聽曲兒。

此人之所以在大漠被排擠,也是情有可原,他祖上是乃蠻部,信奉景教基督教……

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部落之前,蒙古更北方一些的部落,信奉景教的很多,而且因為當年西遼在西亞的緣故,也有很多蒙古部落信佛教。

他們乃兒不花這一支,一直信奉景教,世代傳承,大明攻下山西,他順勢投降,誰知卻將他分去山西寧夏交界處,擔任官山衛衛所指揮,

寧夏等地,回部眾多,尤其是天方諸回,因為乃兒不花信景教,和當地回部多有衝突,最後忍不住負氣出走,帶領部族去了大漠。

去了大漠之後,大漠草場繁茂之地,早就被各大王公貴族佔據,想要投奔其他地方,也是舉目無親。

西邊的察合臺汗國,因為帖木兒大汗崛起,陷入了無休止的內戰,分裂成了東西察合臺汗國,而且西察合臺汗國全盤天方化,東邊信奉佛教的東察合臺汗國,因為大元勢衰沒有後援,漸漸被攻破,此刻也是在全盤天方化的邊緣。

再往西北,迴歸信奉景教的欽察汗國,金帳汗國,也很困難,那邊金帳汗國也是內亂不休,國內的東正教和景教不對付,自己人打出腦漿子。

乃兒不花見這小小的一個錦衣衛國安司總旗,居然都敢在自己面前大放厥詞,不由重重嘆氣。

他和索林帖木兒對視一眼,俱都心中苦澀,但是面上都對這大明使者,露出不屑表情。

索林帖木兒,年約五旬,他和乃兒不花一樣,在北元被排擠,不受重用,而且他曾經是大元魯國長公主的家將,漢化頗深,麾下一萬多部眾,好些是漢人。

此時的蒙古部落,有許多出生漠北的漢人,就似是朱棣手下大將張玉這種,而索林帖木兒手下這種漢人有數千。

他們大部分,是蒙古王公的陪臣,匠戶,奴隸。

當年,因為元順帝和太子元昭宗內鬥,魯國長公主捲入內亂,導致元順帝死後,元昭宗對於這幫漢化頗深的魯國公主舊人沒一絲好感,處處刁難懷疑。

他們部眾,打又打不過那些蒙古草原上的王公,自己也沒有草場放牧,只能在各地顛沛流離,或寄人籬下。

如今的北元皇帝天元帝,也不敢信任這幫漢化程度太深的,有過叛變經歷的部將,害怕被他們綁了去送給大明。

畢竟,當年大元在甘肅等地養了一幫,察合臺汗國王族後裔,欽察汗國王族後裔,尹兒汗國王族後裔,準備普通他們所養的高麗國王後裔沉王一樣,在這幾個汗國勢力衰微時,直接派兵護送過去擔任大漢。

結果,這幫人非但不感激大元,在大明打過去之後,直接投降大明,反過來打蒙古人,漸漸形成了大明關西七衛的雛形。

因此,乃兒不花兩個人,都是北元萬古的實力,卻無人問津,也無人敢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兩個只得結伴而行,聽說張家口堡沒被明軍佔據,準備來此打打秋風,順便看看能否內附大明。

誰能料到,大明如此輕視,居然派了個小小的總旗,就來招降了!

而且,乃兒不花和索林帖木兒,都知道對方有投降的意思,但是抓不住他是不是真的想投降。

畢竟,乃兒不花投降後又叛變,如今再投降,誰知道大明收不收留?

二人都是眸子閃爍,心頭情緒萬轉。

“哼,你個小小的總旗,竟敢妄稱大明使者!”

乃兒不花也是蒙古貴胃,自有貴族的驕傲在,他曾經投降過大明,當時可是投降了大明曹國公李文忠,而且被李文忠親自封為官山衛所指揮。

如今,一個小小總旗就來招降!?

乃兒不花開口之後,那索林帖木兒也是大怒。

“我堂堂北元萬戶,豈輪得到你這和尚來勸!”

“給我押下去,關起來!”

索林帖木兒呼喊之後,當即就有兩名蒙古士兵進來,將錦衣衛國安司張家口堡總旗李黑兒抓去,李黑兒還想言語,卻見乃兒不花眼神不善,心知自己若是說錯話恐怕性命不保,於是乖巧閉嘴。

等李黑兒被抓走之後。

乃兒不花道:“這漢人也太輕視我等,派了一個小小的總旗來招降,著實可惡!”

索林帖木兒卻道:“非也,我看這和尚應是邀功,自己為之。”

“不過……”

他輕輕皺了皺眉:“明人的確厲害,已經將諜子派來你我部眾,恐怕我們自己暴露了。”

“若是直接投降,你我豈不是良玉賣做土價?”

乃兒不花也點了點頭。

他思索片刻,道:“張家口堡,距離北平二百餘裡,即便大明調兵遣將,也需要一兩日,若是你我加快腳程,一人五馬,可派遣兵馬先佔雲泉寺,到那時,是投是戰,你我也握有先機!”

索林帖木兒當即站起身來:“此策大善,我這就率軍前去!”

“好!”

……

朱棣親率大軍,一人七馬,只帶了三千精兵,此刻已經出了張家口,在張家口前方的草原上。

他手下大將張玉,朱能,皆在一側。

張玉如今不到三十歲,年富力強,他身材健碩,寬肩細腰,和朱棣一樣,留著短而密的鬍鬚,一雙眸子,如狼似虎。

朱能也是身寬體壯,魁梧精幹,騎坐在高頭大馬上,身上只著皮甲,背上揹著兩柄鐵鐧,黝黑面龐,雙眼沉凝。

他二人,都是能征善戰者,且率領的三千精兵,全都能打夜戰。

明軍這三千人,並沒有帶太多火器,基本上都是善於騎射,或者善於攻堅之人,

似張玉,出生於蒙古大漠,本身是漢兒奴隸,為蒙古王公放馬餵羊為生,自幼睡在羊圈,弓馬嫻熟。

而朱能,則是家傳武學,一雙鐵鐧,重約十斤,善破重甲蒙古兵,他多次率領精騎,組成尖刀隊衝鋒陷陣,屢立戰功。

兩人一左一右,護衛著朱棣。

朱棣戰馬上挎著大刀,一邊騎馬,一邊道:“這乃兒不花與索林帖木兒,既然攜帶部眾,多有輜重,必定無法快行,若我沒料錯,他定會派精銳千戶先來奪堡。”

他眸子閃爍,低喝道:“此地,便是他等折戟斷鞭,下跪投降之所!”

說著伸手指了指前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