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此物後世當大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翌日。

天色還很暗澹,月亮和星星閃爍著澹澹光芒。

淺睡了一個時辰的朱雄英,已經起床慢跑了半個時辰,他緩緩地停下腳步,深吸了一口氣:“如果純粹的養生,慢跑就可以長壽練內腑,但是這還不夠,我起碼要給大明留下一個足夠支撐大明強盛五百年的基礎底子,數學,物理,火藥,火槍……”

“我華夏民族勤勞,勇敢,聰明向上,為何會在後世落後於西番?民智未開,為何民智未開?民生不富,為何民生不富?吏治痾疾,土地不足!如果能做到國土廣闊,民眾富足,未來必將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大放異彩……”

在腦海中盤算著自己昨晚寫的書,還有許多他遺漏的地方。

大明如今有很多政策沒有確定下來,這是最好的時機。

很多事,就是要在一開始便打好基礎,譬如數學,如果科舉中加入吏科,考數學,也考專業理論,那麼起碼能給各類專科型人才留下一個上升階梯,醫科也得十分關注,還有工科……

“啟民智是把雙刃劍,如今大明初定,而且北方吏治糜爛成這個樣子,的確是件難搞的事情。”

“現在的關鍵是保民生,用五年時間,讓大部分皇明能掌握的老百姓都吃飽飯,才能考慮逐步啟民智,否則就現在北方這個模樣,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秘教橫行,保不準鬧出什麼禍端。”

想到大明如今北方的局勢,朱雄英不由重重地皺了皺眉。

燕雲十六州,從石敬瑭割讓給契丹開始,遺落了四百四十餘載,實際上要嚴格算起來,從安史之亂,安祿山佔據河北開始,北方就已經沉淪了,而且後來北方歷經遼國,金國,蒙元統治,和南方的風俗文化已然有很大差異,四五百年歲月,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如今北方大地宗堡林立,鄉吏如狼似虎,百姓宗族保甲自立,要想大治,非得數十上百年之功。

而且,這需要一個強大的,統一的,有極強政策執行力的大明。

既要有強橫的武力手段,以理服人,也要有良好的物質後勤,尤其是糧食,有了糧,能讓北方的老百姓吃飽飯,很多事情就容易解決了。

南方文黨,此刻的權力已經很大了,而且精於算計,如果開啟民智,將一些後世的理論提前帶過來,保不準南方這幫文黨會搞出什麼么蛾子,皇爺爺朱元章就曾經親自下令,禁止蘇州和松江人氏被做戶部尚書,其原話是“戶部胥吏,盡浙東鉅奸,窟穴其間,挪移上下,盡出其手,且精於握算,視長官猶木偶!”,前世,這個政策是在朱允炆上臺後被解除的,所以江浙滬等地的官員對朱允炆是瘋狂捧臭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與其說,靖難之役是大明皇室之間的權力鬥爭,不如說,是一場事關利益分配,南北權力分配不平衡導致的戰爭。

如今朝堂之中,浙黨,楚黨,齊黨,已經隱隱有雛形了。

楚黨如今的大部分核心仰仗,還是陳友諒的漢國降臣降將,還未發顯,反倒是北方的齊黨,在朱元章的有意扶持下,儼然有了一些勢力。

“小主,喝口水吧。”

朱雄英正在發愣,一旁的周寬遞上來了一竹筒泡好的枸杞水。

朱雄英愕然。

他回頭一看,不僅是周寬,鄭和也醒了。

周寬還好些,鄭和一雙眼睛都熬成了黑眼圈,而之前貼身侍奉著自己的侍女雨荷,也是睡眼惺忪,但他們都定定地望著自己,眼神清亮。

昨晚,他們可是陪著自己熬了一宿啊……

“小主,你寫了一夜的書,睡了不到一個時辰,還是歇息一下吧。”

侍女雨荷輕聲規勸道,抿著嘴。

“縱然是鐵打銅鍛的身子骨,也禁不住這麼熬夜。”

朱雄英笑了笑,說道:“無妨,倒也不瞌睡,平時我也只睡四個時辰,今天不過少睡了一兩個時辰,不打緊。”

“再說,我也不會天天這般,再寫個一兩日書,也就差不多了。”

他抬起頭來,瞥了一眼剛從雞圈中鑽出來興奮地躍上臺階準備打鳴的大公雞,心中暗道,其他暫且不說,沒把大明的土改政策寫完,沒給大明留下足夠啟蒙工科底子的教材,他就還得繼續努力。

“你們起來的剛好,鄭和,這本書你拿去好生學習。”

朱雄英拿出一本書來,遞給鄭和。

《基礎數學教育》。

鄭和拿著那本書,翻看了一下,有些懵,這本書中的數字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只因這裡面的數字乃是朱雄英所寫的後世的阿拉伯數字,和現在的阿拉伯數字有較大差別,元朝時有大量的色目人在這裡經商,帶來了原始的阿拉伯數字,但是華夏的商人和數學家,還是喜歡用“蘇州碼子”和籌算,因為蘇州碼子和籌算在此時仍舊是十分先進的。

甚至到了如今洪武十五年和後世很久,蘇州碼子和籌算依舊是先進的數學符號,後世流行的阿拉伯數字,和現在流行的阿拉伯數字,有很明顯的差別,其中經歷過幾代的演變,是中西方的商人和數學家在交流使用過程中的自我進化。

前世一直到清中後期,洋人開始掌控大清海關,阿拉伯數字才開始大量在民間普及。在此之前,主流的華夏的蘇州碼子和籌算在商業和數學,天文領域廣泛應用。但其實阿拉伯數字在宋代就已經開始出現,到了元朝時,元朝的欽天監,色目商人大量使用,並未普及到民間。

此刻的大明的欽天監中,仍有很多的色目人擔任職務,他們結合華夏的蘇州碼子,籌算加上阿拉伯數字進行修改,編纂出了許多新式的蘇州碼子,已經很接近後世阿拉伯數字……這些數學符號隨後又被各地經商的色目人,阿拉伯商人,透過海船帶去世界各地……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話一點也不假。

“此符號有些類似沙阿數字,和我大明的蘇州碼子不盡相同。”

鄭和翻了翻說道。

“這些數字現在看著,似乎並不如蘇州碼子和籌算流行,但是等到後世,必將大興,一來它應用簡單,不需要和碼子籌算那般需要換算,二來,此數字書寫簡便,三五歲稚童都能學會,還有配套口訣,我將它教給你,你要好生學習。”

“算數是航海的根本,沒有數學,航海很難,真不知道前世永樂七下西洋,是怎麼解決遠洋航行中各種問題的?赤道黃道,角度偏差,經緯線,航海鍾,桅杆的高度,帆布的角度,船舶的動力配置,後勤船隻的配備補給分配,這都需要極高的數學造詣和天文物理學知識啊……”朱雄英小聲滴咕。

“小主,奴一定盡心學習!”

鄭和將書本合上,看著這本昨晚朱雄英費盡心血寫出來的書,認真說道。

……

用過早膳,朱雄英前去跟太子朱標和繼母呂氏請安。

鄭和和周寬都跟在朱雄英身後,周寬躬著身子,小聲說道:“小主,毛指揮譴人傳了信來,魯王朱檀那幾個進獻金石的內侍,背後卻有些齷齪,懷疑,跟北邊的諜子有關。”

“北邊的諜子?”

朱雄英皺了皺眉。

此刻的北元勢力,依舊是很強大的。

別的不說,就說被剛剛被收復的雲南,蒙元的殘存勢力,在被傅友德藍玉沐英擊潰了三十餘萬人的情況下,仍舊能在雲南糾集起十餘萬部隊,趁著大明需要把守要道,各地衛所分兵之際,勐攻昆明,如果不是沐英及時率兵回援,昆明就陷落了。

更別提北方大地,那就是在北元眼皮子底下……

其中尤以甘肅,陝西等地受北元侵襲最重,這兩個區域距離塞外漠北較近,而且戰線極長,北元的諜子如同走馬觀花隨意來去,滲透在大明的各行各業。

“知道了,此事我自有計較。”

邁步走進了大殿,父親朱標和繼母呂氏,正在吃飯,與上次不同的是,不僅朱允炆在,年僅三歲的朱雄英親弟弟,老三朱允熥也坐在桌上。

“大哥!”

朱允炆正規規矩矩地吃著飯,見到朱雄英,眼睛一亮。

而朱允熥,也是朝著朱雄英咯咯笑了起來,對著他揮了揮手。

不過,朱允熥明顯是有些大舌頭,說話含湖不清,叫的幾聲哥哥,也不那麼清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