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蜀王殿下的憂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成都府。

蜀王府已經修建完畢,耗時七年。

大城足足佔據了整個成都城最繁華的地段,將宋朝成都古城囊括在內,其中文武二廟最為隆重,文廟自然是貢院,其中有孔廟,武廟為講武堂,其中有關帝和嶽武穆神像。

已經在此地待了五年的方孝孺,正在為蜀王殿下朱椿的孩子授課。

蜀王不僅自己好學,對於世子教授也是極為嚴格。

哪怕世子才三歲,便已經開始學習啟蒙讀物。

講完課程,方孝孺就被蜀王殿下叫去府邸,與蜀王殿下討論最近南京朝廷傳來的訊息,大明天子朱標殿下即將派遣中官參與核實各地大明皇家銀行賬目。

這賬目,實際上就是稅收。

這幾年,雖說一條鞭法沒有提出來,但是各地實際上正在逐步推進大明皇家銀行承擔收稅的職能,老百姓可以將自己要繳納的實物稅摺合成錢糧交,也可以拿去大明皇家銀行賣了來交,因為大明皇家銀行和大明開遍天下的驛站是一體的,而驛站商旅不絕,又將這些錢糧米粟,布帛等,運送到各地去販賣。

這極大的促進了大明如今的繁榮。

經過這段時間,在蜀地與各處青藏佛頭打交道,並且籌備文武科舉事宜,蜀王朱椿已經成長了許多,他手上拿著南京過來的聖旨,來回在府邸踱步,道:“方先生,依我看來,朝廷這是要對勳貴下手了啊。”

他語氣中有些蕭瑟。

其實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朝廷要動勳貴。

先前已經說過,大明皇家銀行和驛站是一體的。

而百分之八十的驛站站戶,都是勳貴軍頭手中退下來的老卒,還有百分之二十,是大元之前的世襲站戶。

所以,驛站和銀行,這兩個地方勳貴很容易把手插進去。

如今情況不同了。

方孝孺早已知道有今日,說道:“王爺,此為大勢,天子派遣中官,太學國子監監生,還有講武堂,戶部,從官組成調查隊,彼此監視,核實天下課稅司局,此是天子在清查蛀蟲,如今大明皇家銀行被腐蝕的厲害,就拿我們蜀地來說,各地的驛站,銀行,帶兵的武將們若是不上下其手,侵吞一番,難以養兵。”

“又有一則,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景川侯,他為大將,鎮守一方,近親遠鄰紛紛投奔,要麼在驛站擔任驛丞,要麼在銀行擔任要職,且都是邊關險要的衛所,這是無可奈何之事。”

蜀王點點頭。

其實川蜀之地十分“富庶”。

這個富庶的定義在於,大量的財富集中在周遭青藏地區的佛頭手中,這幾年蜀王在此地搞得有聲有色,講武堂和貢院裡來了許多川藏土司頭人和佛頭之子,此時活佛還不是在朱雄英那個時空那種金瓶掣籤轉世,有些佛頭家族是世襲制,而且受到元朝皇帝影響,大歡喜推蝶兒秘術很流行,所以私生子眾多,這幫人自然而然被成都府這裡的的文武廟。

有意思的是,土司頭人的子弟,大多喜歡去孔廟學文。

而佛頭家族弟子,大多喜歡去講武堂學武。

這是因為,土司頭人嫡長子繼承制,有些地方是女頭人繼承,他們很羨慕大明的天朝上官文官們,有身份有地位,學好文化,可以在大明皇家銀行裡掌錢,出入都有隨從,地位得到提升。

佛頭家族子弟卻從小就要在廟中苦修,十分仰慕武人建功立業,騎馬馳騁,在各地率軍建功立業。

這些大量川藏地區的貴族子弟進入大明的官場後備人才基地,極大的推動了大明皇家銀行的發展,維護了大明的統治,而這些川藏的土司頭人弟子,佛頭家族,也從川藏高原走下來,紛紛進入周遭省市經商,發展,他們也帶動了本民族的壯大。

有些佛頭弟子,行走各地佈道,就將錢財存在大明皇家銀行,只需要拿著飛票,也就是存摺,就可以在各地大明皇家銀行隨意折取。

川蜀地區,在經過南宋末年被元朝蒙古人屠殺導致千萬人口銳減至不足百萬人的至暗時刻之後,僅用了短短五年時間,就迸發出了極大的火力,這裡的銀行存款量,賦稅交納量,已經快要追上陝西。

要知道,此時的陝西山西和江西三省,都是大明人口賦稅大省。

天府之國,名不虛傳。

“我擔心此事會影響川藏的改土歸流啊,其他還好說,主要是川蜀有很多國營銀礦,而且我們成都府的造幣局,也開始試行鑄造大明銀幣,方先生你也知道,各地的國營銀礦,銅礦,都被勳貴們伸進去了,雲南的銀礦,八成都在沐家手裡,我川蜀的銀礦,六成在土司佛頭手裡,三成在衛所駐紮的勳貴手中,剩下一成才是朝廷的啊。”

蜀王朱椿忍不住嘆氣。

這時候已經當爹的他,再也不是那個只知道讀書和體賢下士的蜀秀才了。

尤其是被成都府大慈寺的和尚們富裕情況嚇跌了眼鏡。

大慈寺這座唐代就興隆的大寺,寺廟裡的和尚在五年前,被朱雄英派遣鄭和一嚇唬,居然買了六百萬兩銀子,也就是一千二百萬塊銀元的國債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是什麼概念啊……

當年,這整個成都府一年的賦稅還收不到三百萬兩銀子,不到六百萬塊銀元。

他後面詳細探究,真是開啟了眼界。

元朝時候,和尚可以蓄奴,豢養歌姬,戲班子,公然開當鋪,開糧莊,布莊。

大慈寺當時是蜀中第一大寺,自然是十分有錢,而且屢次戰禍都沒波及到他們,數百年積累下來,自然富得流油。

他們不僅做這個,自貢鹽井的地主,也是各地的寺廟和尚。

越是亂世,或者末世,這些寺廟裡的和尚就越發財,因為依附恭維者眾多,財富歷經數百年的積累,買國債券的還是九牛一毛,而且這邊信眾又廣。

就比如現在,大明將川蜀建設的很不錯。

那些善男信女,就覺得是菩薩的作用,捎帶著大慈寺的香火又旺盛不少,惹得蜀王朱椿暗自有些不太高興,開始整治寺廟僧人侵佔田產事宜,敲打敲打這幫和尚,這幫和尚也知趣,馬上命人挑著許多銀元存入大明皇家銀行,還多買國債,表示十分愛大明。

方孝孺道:“國營銀礦之事,倒沒有多少窩桉,我擔心的是,咱們西南的茶馬商路駝隊,這邊很多衛所千戶和勳貴將官,偷偷組建馬隊販賣官鹽,販賣蜀繡,而且形成了風氣,若是動了,是否會造成地方衛所動盪?”

蜀王搖了搖頭,咬牙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這時,來成都府,擔任大明報成都總編的徐麒,施施然而來。

他對著蜀王行禮,又見過方孝孺,方才坐下,一起商談。

徐麒作為張士誠舊民,此刻已經完全成了大明子民,還在力勸張士誠曾經的許多幕僚官員出山,尤其是隱居的江浙一帶文人,來蜀中為大明效力,在這裡,因為遠離朝廷,而且緊缺人才,他們得到了極大的權柄,那種失去的權利失而復得,而且權力更大的感覺,讓他們紛紛覺得自己找到了第二春。

就連南直隸左丞張麒,也就是大明當年征討張士誠時,開城門投降,被朱元章稱為大明第一功臣的這位老家夥,也安耐不住,從江陰帶著妻兒老小,到成都府為官,在此地擔任教諭,教書育人,為成都府貢院和講武堂講官,他能文能武,在這裡教授了一大批學子武生,頗有些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姿態。

聽到蜀王殿下的擔憂,徐麒摸了摸下巴鬍鬚,呵呵笑道:“蜀王殿下不必擔憂。”

“此事說難不難,說簡單也簡單。”

“各地衛所將首定期對調即可,三年一期,而且南京朝廷也有命令,清查銀行和各地課司稅款,不能盲目專斷,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我們可以抓緊時間上奏嘛。”

“另外,有關係的武將,就召他們來成都述職,伺機拿下,我大明官吏每年大考都要述職,這有何難?”

徐麒家中藏有萬卷書,萬卷樓更是古今名樓,他本身也擔任過衛所的將領,對這些事情門清。

方孝孺和蜀王都有些書生意氣,糾結了半天不知道怎麼下手,徐麒一說,二人眼前皆是一亮。

對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